2019-2020年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三角形2导学稿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教材第(54页)练习十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熟悉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底和高的意义。2.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3.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2.你是用什么方法学到这些知识的?(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3.小结: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意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特点: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特性:稳定性二、新课引入。这节课,我们将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三、指导完成(54页)练习十1.第1题:学生观察各图,独立作出判断,教师再组织学生全班交流说说你这样判断的理由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三角形。2.第2题:观察题中的各图,说说各图正确吗?为什么?通过交流认识: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以一个直角边为底,加一条__________就是底边上的高。同时,要求认识:从三角形的___________________到对边的___________________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_______________。
3.第3题:观察三个三角形,分别指出每个三角形的高和对应的底。指导学生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是对应的。指导学生量出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是多少毫米。4.第4题:观察图形并思考:哪种篱笆的方法更牢固。为什么?5.第5题:按照题目要求在两个三角形内添一条线段。教师巡视学生操作情况。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三角形3导学稿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教材第(55-56页)例3、例4、例5内容及相关习题教学目标:1.通过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等实验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应用发现的结论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2.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等于180度。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3.让学生在经历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教学重点:1.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2.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大于180度。教学难点:通过操作活动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内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并加以验证,进一步感受这一结论的真实性。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意义:()特点:()
特性:()二、引入课题: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并且认识了三角形的底和对应的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角形,来认识三角形的三条边和三个内角和分别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三、课堂探究:(一)教学教材第(55页)例3要求:用同样长的小棒摆三角形动手操作:1.3根()2.5根()3.4根()4.自由选数摆(二)教学教材第(55页)例41.量一量(1)量出课本50页中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并将三角形各边的长度填入课本的表中。(2)全班共同核对。2.算一算,议一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与第三边比较,你有什么发现?3.小组内交流4.全班交流,得出结论。5.小结:(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教学教材(55页)例5每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否都相等呢?1.明确探索方法你想用什么方法探索这个问题呢?(先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可以用量一量、算一算、折一折、撕一撕、拼一拼等方法进行探索。2.操作感知让学生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折一折、撕一撕、拼一拼等方法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问题。(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通过操作、计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汇报结果,并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发现这个结果的)根据刚才了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四、课堂检测:1.指导学生完成课本56页中的“课堂活动”第1、2题2.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对号,错的在括号里打错号)1)四根同样长的小棒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2)三角形的任意一边一定比其他两边的和小。()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发现?利用这些发现你能解决什么问题?六、拓展延伸: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12厘米和18厘米。你认为表中哪个数据可能是这个三角形第三边的长?32厘米15厘米5厘米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5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