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将莫邪》教学设计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李树锐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干宝,熟读课文,积累实词的意义和用法。2、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了解故事内容,把握中心;掌握文中的古今异义词。3、在读懂文章、理解情节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中重承诺、守信用、不畏强暴的侠客形象。4、理解文章所反映的古代劳动人民反抗专制暴君的斗争精神以及老百姓在民间传说中所寄托的美好愿望。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4.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型:新授课。课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你们都很熟悉,荆轲作为侠义英雄一直为人们赞颂,就此,你们以为古人崇尚的侠客精神是什么呢?(智勇双全;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重承诺,轻生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干将莫邪》记述的就是侠义英雄复仇的故事。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干将、莫邪是夫妻二人,楚国的冶铸工人。后来干将、莫邪也指他们所铸的宝剑名,剑分雌雄,雄名干将,雌为莫邪。2、作者干宝(?—336),字令升,新蔡(今属河南)人,是东晋史学家、文学家,著有《晋纪》,时称良史。又好阴阳术数、神仙鬼怪写出了文字简洁质朴,有魏晋史家之文特征的《搜神记》。在《搜神记》序中,自称作此书是为“发明神道之不诬”,同时亦有保存遗闻和供人“游心寓目”
(赏玩娱乐)的意思。此书原已散佚,由明人重新辑录而成,现为二十卷,四百多则,其中偶有误辑。《搜神记》的内容,一是“承于前载”,但并不都是照旧抄录,有些文字上作了加工;二是“采访近世之事”,出于作者手笔。其中大部分只是简略记录各种神仙、方术、灵异等事迹。也有不少故事情节比较完整,在虚幻的形态中反映了人们的现实关系和思想感情。3、学习生字:莫邪(yé)重身(chónɡ)自刎(wěn)汤镬(huò)踔(chuō)踬目(zhì)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全文共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交代故事的起因,干将、莫邪为楚王铸成宝剑,反招杀身之祸。第二部分:(2、3),故事的发展,干将的儿子赤长大后寻得宝剑为父报仇,却遭楚王追杀,幸遇侠客相托报仇,并以头与剑献之。第四部分:(4),故事的结局。侠客不负重托,多方设计,终于杀死楚王,自己也以身殉义。四、古汉语知识:1、古今异义词:(1)、比后壮(比:及,等到。今常用于“对比”、“比照”等义。)(2)、客一剑拟王(拟:比划,用兵器做杀人的样子。今常用于“设计”、“模仿”、“猜测”义。)(3)、购之千金(购:重赏捉拿,今常用于“买”义。)(4)、是必烂也(是:代词,“这样”。今常用于表判断。)(5)、客持头往见楚王(客:外来人,课文中当陌生人讲,今常用于跟“主”相对的“客人”、“旅客”、“客居”、“客体”等义。)2、词类活用:(1)、于是出户南望(南:名词做状语:“向南”。)(2)、日夜思欲报楚王(日夜:名词做状语:“在白天黑夜。”)
(3)、大,告之曰(大:形容词做动词“长大”。)3、古汉语句式:(1)、判断句:例一:是必烂也(“也”表判断。)例二:吾干将、莫邪子也(“也”表判断。)(2)、倒装句:例一:吾父所在?(疑问句宾语前置。“所在”即“在所”。)(3)、省略句:例一:购置千金(省略介词,应“购置千金”。)例二:立僵(省略主语,应为“尸体立僵”。)五、教师小结:本文通过对干将因铸剑而被楚王杀害,其子不畏强暴、不惜生命,在侠客的帮助下除掉楚王、为父报仇的故事的描写,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抗击强暴、不屈不挠的精神,表现了正义终将战胜残暴的思想。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搜神记》是一部志怪小说,内容涉及神祗灵异人物的变化和神仙五行释氏说。其中有些作品是宣扬宗教迷信的,有些则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爱憎和要求,充满了美丽的幻想,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代表作品如:《干将莫邪》《韩凭夫妇》《吴王小女》《宋定伯捉鬼》等。二、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三、合作探究:1、这篇课文涉及了哪几个人物?明确:楚王,干将、莫邪的儿子——赤,侠客。2、干将、莫邪夫妇为楚王铸剑,干将却反遭杀身之祸。楚王为什么这样残忍?请你结合文中语句谈一谈。明确:从第一段楚王的“四次发怒”——作剑三年乃成,王怒;王怒,往必杀我;将雌剑,王大怒;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可以看出:楚王因干将、莫邪铸剑时间太长,心中不能容忍;而剑铸好后只把雌剑呈给楚王,更加剧了楚王的疑心;但最可怕的是楚王为了使干将、莫邪不再为别人炼剑而杀了他。当时是暴君横行的时代,故楚王的残暴也在情理之中。
3、通读全文,你认为楚王是一个什么样的君王?明确:楚王是一个脾气暴躁,凶残野蛮,多疑的君王。4、干将、莫邪的儿子赤不惜生命为父报仇,“客”也不负诺言,以身殉义。他们的行为该如何看待?从中可以看出他们是怎样的人?明确:赤舍弃自己的生命为父报仇的行为,现在看来有点迂。但自古提倡孝义为先,讲究“百行孝为先”,因此赤的行为在当时是孝的典范。但现在我们应当辨证的对待“孝”,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由于当时暴君横行,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官逼民反,因此除暴安良、杀富济贫的英雄层出不穷,更何况这么一个欲为父报仇的孝子,“客”当然义不容辞,担当了如此重任。“客”是一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重然诺、轻生死,智勇双全,有着侠义心肠的英雄。5、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明确:课文写楚国巧匠干将莫邪为楚王铸剑,剑成反而被杀,其子赤长大以后替父报仇的悲壮故事,揭露了统制者的残暴罪行,表现了人民对暴君的憎恨和对狭义英雄的赞颂。尤其是赤为了复仇,毫不迟疑的献出自己的头颅的悲壮举动和山中客拔刀相助的豪侠气概,具有感人的力量。四、写作特色:1、本文想象奇特,主要表现在:干将莫邪之子以双手持头与剑交与“客”,他的头在镬中跃出,犹“瞋目大怒”。更激射出震撼人心的力量。2、本文篇幅短小,文字简洁,叙事清楚。3、本文语言鲜明,塑造了生动的人物性形象。五、小组讨论:1、如何理解“可客”的形象?明确:文中“客”的形象,是我国古代十分推崇的侠客形象。文中的陌生人与赤仅仅是一面之交,他与楚王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他同情孀妻弱子。他清楚地知道刺杀楚王的难度和后果,却还提出“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最后不负重托,多方设计,杀掉了楚王,自己也为此献身。表现了为除暴安良,不惜自我牺牲的侠义精神。
2、干将、莫邪夫妇为楚王铸剑,而干将反遭杀身之祸。结合课文,谈谈楚王为什么这样残忍?明确:铸剑“三年乃成“只是楚王杀干将的借口,楚王的真正目的是维护其”惟我独尊“的地位,满足其虚荣心,害怕干将以后再铸成更锋利的剑。这充分暴露了其贪婪残忍的本性。六、教师小结:侠客的“言必信,行必果”在古代也好,在现代也罢,都是值得人们学习的。但在今天,帮助别人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应采取正当、合理、合法的手段。正确的、有道理的事情要言出必践,违法、错误的事却不能这样。七、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八、板书设计:28、干将莫邪铸剑招祸(开端)——赤奉头剑(发展)——杀死楚王(高潮)——三头俱烂(结局)————侠肝义胆、维护正义、战胜残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