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4同步练习第15课劝学(节选)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4同步练习第15课劝学(节选)

ID:1039562

大小:193.53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2-03-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15课劝学(节选)课前积祀走近作者荀子(约前313—前238),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名况,后世尊称他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赵国人,游学于齐,后三为祭酒(学长),继赴楚国,由春申君用为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令,后著作终老其地。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博学深思,其思想学说以儒家为本,兼采道、法、名、墨诸家之长。他以孔子的继承者自居,维护儒家的传统,痛斥了张氏、子夏氏、子游氏之儒为“贱儒”,对子思、孟子一派批评甚烈。其对孔子思想有所损益,政治思想中突岀强调了孔子的“礼学”,颇有向法家转变的趋势,后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李斯都出于荀子门下,并非完全偶然。《荀子》共三十二篇,其中《大略》《宥坐》等最后六篇,或系其弟子所记。《荀子》一书文章说理透辟,结构严谨,善用比喻,语言丰富多彩,对后世影响很大。这部书集中地表现了他的思想,也代表了他的文学成就。 预习捡测〕注音⑴虽有槁暴(y6upu)••木直中(zhong)绳则知(zhi)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ng)非异也须更(yii)摩(kui)步骐骥(qiji)锲(qiC)而不舍•••金石可^(lou)二警(細)⑵曲曲(qu)曲(qu)'参(can)拜参:人参(shen)、参(cen)差fW(sheng)便[省(xing)察拼音小贴d?以点连线法,识记形声字字音对形声字,可采用以点连线的方法来识记。所谓“点”,指的是形声字的声旁,“线”是指声旁相同的形声字。以声旁为点向外扩散,就可以将很多形声字连成一条线,组成一个整体,提高记忆效率。如: 以“咸疝如”作声旁为点向夕卜扩散,可以积累“缄jian"“碱jian"“喊han"“箴zhen"等字,通过比较分析,强化了差异,提高了记忆的效率。劲课时作业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B)A.槁暴(pit)舟楫(ji)••舆马(yii)使之然(r6u)B・蛟龙(jiao)珪步(kul)••骐骥(ji)爪牙(zh/o)••C.镂金(16u)弩马(nil)••洞穴(xue)生非异也(xing)••D・跋而望(qi)锲而不舍(qi)••二螯(ao)参省乎B(xing)••解析:A项,“楫”应读ji;C项,“镂”应读lou,"驾”应读mi;D项,“锲”应读q沱。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C)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君子生非异也解析:A项,知一智;B项,有一又;D项,生一性。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A.使之然也(弯曲)解释正确的一项是(C)其曲中规(合乎)■砺(磨刀石)B.假舟楫(借助、利用)劝学(勉励,鼓励)声非加疾(快)■C.绝江河(渡)弩马十驾(劣马)•••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D.金石可镂(雕刻)圣心备焉(完备)••风雨兴焉(起)解析:A项,:使弯曲;B项,疾:强;D项,备:具备。4.与“筋骨之强”中的“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A.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B.学未有达,强以为知■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D.人强马壮■解析:A项,强大、势力过大;B项,勉强;C项,有余;D项与题干均为“健壮,强壮”。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B)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解析:B项,“水”是名词作动词,A、C、D三项都是名词作状语。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故不积珪步,无以至千里••c・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D.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解析:A项,古义是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义是知识、学识的渊博;B项,古今意义均为“半步”;C项,古义是藏身的意思;今义是托付;D项,,古义是爪子和牙齿;今义是坏人的帮凶。5.找出与“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C)A.微斯人,吾谁与归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解析:A项为宾语前置;B项为状语后置;C项与例句同为定语后置句;D项为固定句式。&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A・吾尝跋而望矣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君子生非异也••解析:A项,连词,表修饰,用在“跌”的后面,表“望”的情态/连词,表转折,但;B项,兼词,于此/语气词,表陈述;C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定语后置标志。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⑶故不积珪步,不积小流,(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答案:(1)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跋而望矣(3)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B)(1)消防工作必须立足于,从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做起。 (1)即使现有的产品畅销,也要,抓紧技术储备与新产品开发。 ⑶如果我们不从小事做起,,那些细小的苗头最终可能酿成大祸。A.防患未然防微杜渐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未雨绸缪防微杜渐C.未雨绸缪防微杜渐防患未然D.未雨绸缪防患未然防徽杜渐解析: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时采取预防措施。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准备。防微杜渐: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A・作为古希腊哲学家,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B.由此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该过程中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技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C.本书首次将各民族文学广泛载入中国文学通史,但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D.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解析:A项,搭配不当,“充满”与“辩证法”不相搭配。B项,语序不当,应把“希望该过程中”放到“不仅”之前;“技术活动”与“艺术活动”交换;C项,“但就其……方面”句式杂糅,应改为“但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方面……”或“但就其……来说”。 12・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C)①甚至,有相当多的设计是败笔,包括一些大型建筑物和公共设施。②摆脱了贫穷的中国人渐渐开始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小到家居、饰品,大到政府大楼.公共设施,什么都讲求创意。③然而在艺术设计“大跃进”之时,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铺天盖地的设计作品中,不乏劣质的设计和不尽如人意的创意。④越来越多的“设计”包围着人们的生活。⑤中国的艺术消费力越来越强了!⑥这是一件好事。A.②⑤⑥④③①B.⑤⑥③①②④A.⑤②④⑥③①D・⑤③④⑥②①解析:综观这六个句子,说的是“艺术消费力”“艺术设计”的问题,应先说“艺术消费力越来越强”,然后是消费力强的具体表现,接着肯定这种现象。“然而”是转折,带出“艺术设计”“不尽如人意”;“甚至”则是递进,进一步说明“不尽如人意”。1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微博没有传统媒体“守门人”过滤、垄断信息的特权,而且门槛很低,①。但是由于人们大多使用匿名,②,于是微博从开始时,虚假信息就一直是一个被人诟病的方面。与此同时,由于短小精悍,微博往往只有论点而缺少论证,似乎只需要情绪化的 语言打动人,③,这就造成微博里客观理性的意见往往受到歧视或蔑视。①②③答案:①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发布者;②发布的信息往往无法证实;③而不需要理性的讨论说服人。拓展思赧◎写法归纳大量运用比喻。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例如将骐骥与鸯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者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 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蹉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2.条理清楚。本文各段的条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阐述一个具体问题。而且总在文章的开头、结尾部分作出明确的交代。例如,文章的第一句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既是全文的一个中心论题,也是第一段所要开始阐述的内容。而在段的结尾部分则归结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就明确而有力地照应首句,收束了上文,并且清楚地点明了该段的中心思想。又如第二小段,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说明个人独自冥思苦想远不如学习有益。而又列举了“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等几个生活中十分常见而又极有说服力的比喻后,有力地小结道:“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般都比较难读,荀子这种谨严、朴实的写作方法,对帮助读者掌握各段文章的基本内容,是十分有效的。3・运用对比。本文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心专一时,他不但用了一些并列的比喻,也用了好些相反相成的比喻,他列举了“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和“弩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以及“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蚯蚓,竟能在地下来去自如,而“六跪而二螯”的螃蟹,却连一个容身的小洞也掘不好。这就表明,“积”与“不积”所产生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写法精讲融情于事抒发真情对比论证,是正反对比论证的简称,也称比较法,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往往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有比较才有鉴别”, 两种事物一经对比,就可以分辨出彼此间的差异。因此,议论文中常常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把两种矛盾或对立的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理,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使所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真与假的对比,可以去伪存真;善与恶的对比,可以抑恶扬善;是与非的对比,可以拨乱反正。因此,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比单从正面说理论证更有力、观点更鲜明。特别是本身就含有对比因素的题目,如《俭与奢》《索取与奉献》《“知足长乐”与“知不足长乐”》等,都适宜用此法完成作文。1・分类:对比有纵比和横比两种。所谓纵比,是指时间上的前后时期、事物的前后阶段的对比。如用八旗子弟前期能征善战、建功立业与后期纵情享乐而丧权误国对比,可用来证明“创业而不守业就会有亡国之灾”的道理。所谓横比,是指同类事物间的对比。如《赞公仆精神》一文,用两个事例作对比:1994年11月,孔繁森同志不幸殉职,他留下的遗物是8元6角人民币和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原北京市副市长王宝森任职期间,利用人民给他的权力,大肆贪污受贿,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和极其恶劣的影响。这样一比,孰清廉孰贪婪,泾渭分明,有力地凸显了作者的观点。2.对比的原则:(1)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确定是否运用对比论证。进行对比要阐述的道理是什么,一定要心中有数。(2)要寻求适当的对比材料。用作对比的事物必须有明确、统一的对比点。如果两种事物间缺乏一定的可比性,就缺少了对比的依据,也就达不到有效论证的目的。(3)要有相同的对比量。如果论述时从正面讲了两个方面,那么用来对照的部分一般也应该从反面讲两个方面。这样不仅对比相应均衡,而且能使文章眉目更为清楚。(4)在对比之后要进行适当的分析议论,把蕴含其中的事理简明扼 要地揭示出来。比是基础,议是升华。因此,对比后要旗帜鲜明地作出评价或得出结论,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名著印证请你在所阅读过的文章中找出一个自己喜欢的运用对比论证的语段。参考示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不可强求统一,但这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确有高下优劣之分。醉生梦死,花天酒地,是生活方式,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也是生活方式;无所事事,浑浑噩噩,是生活方式,自强不息,锐意进取,也是生活方式;未老先衰,坐吃山空,是生活方式,老而弥坚,与时俱进,也是生活方式。无疑,李政道的“生活方式”,是积极的,高尚的,令人敬佩的,也是值得效仿的。——《李政道的“生活方式”》此段运用了对比论证,突出了“李政道的生活方式,是积极的,高尚的,令人敬佩的,也是值得效仿的”。◎微写作训练请围绕“双赢”这一话题,运用比较论证的方法写一段话,要表明自己的观点,不少于80字。 参考示例郑和是一个航海家,率领船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他带着天朝上谕,所到之处,送陶瓷,送丝绸,送茶叶。他送去了一个古老的东方国度的文化,也受到异域的礼赞和膜拜,同时也学习了异域文化。他用的是东方的“礼”,是东方的智慧。当哥伦布带着他远洋的发现,成为西 方殖民者在海上旅行的明灯时,他只不过是一个殖民者的先驱,为了东方的黄金,为了东方的丝绸而来。所到之处,带给土著居民的是灾难。带走了车载斗量的财富,留下了殖民地人民泣血的控诉。所以郑和的航海史是金色的,处处焕发着“双赢”所带来的人伦光辉;所以哥伦布的航海史是血色的,处处浸染着贪婪所带来的罪恶。写法颂僭◎课内素材荀子结合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调空想不如学习。接着连设五个比喻,开论证。这些比喻,从见、闻、陆、水等多个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运用角度]“专一与成材”“恒心”“量变与质变”“学与思”“学习的重要性”等。◎精彩运用片段一:荀子在《劝学》中告诫我们:'‘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对于“善假于物”,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是善于借助外物之力,达到自己的目的;二是善于通过学习,使物为我用;三是善于发 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的确如此,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快不过马,飞不过鸟,眼锐不及鹰,嗅觉不如犬。但是聪明的人善于利用外物,从而使自己的能力百倍千倍地延伸。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总结出了一条经验,他之所以能够战胜项羽,主要就是因为“善假于物”,使用了各种各样的人才。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大凡成功人士,都懂得利用他人之力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成就自己的事业。片段二:现在的我们,许下第一千零一个愿望,有一天幸福会听我们的话。现在的我们,“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我们就是青春,青春就是我们的筹码。在青春的竞技场上,我们踮起脚尖努力耕耘,尽情挥洒汗水,期待能够丰收,即使我们手里捧着干瘪的稻子,我们也不在乎,“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然而踮起脚尖就可以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一个追求者来说,仅仅是“踮起脚尖”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即使我们踮起脚尖也还有我们够不着的果实,即使我们踮起脚尖也还有我们看不到的风景。早在两千多年前先哲荀子在他著名的《劝学》篇中就深有体会地说“吾尝跌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由此看来,踮起脚尖虽然能让我们看得远,但终不如站在高处看得更远,“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孔子也正是由于站得“高”才看得远,那深邃的思想光芒才能够远照千秋万代。因此,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有时恐怕不仅是一次踮起脚尖就可以了的,需要不辞劳苦,甚至不妨尝试辛苦登高,或许更为有用。(《踮起脚尖》)◎阅读延伸 寂寞荀子佚名荀子很寂寞,也很无奈,从他那荒凉的陵墓可以看得出来。小时候常去外婆家,每次去外婆家的路上必在一个杂草丛生的土丘上玩耍一阵。年龄稍大一些时,问大人土丘是何物,被告知是大地主的坟墓。直到上初中才惊讶地听说那个土丘原来是荀子墓。当再去外婆家路过这个土丘时,内疚之心便油然而生。在我名不见经传的故乡,竟沉睡着一位影响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圣贤,这使我不由得感到自豪,随即又不安起来。我开始埋怨家乡的父老,我们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有如此显赫的人物,我们既没有尽地主之谊,更没有表现出鲁南人的热情豪放。而是无情地把这位客人抛到荒山野外。荀子墓位于兰陵镇东南两公里处,墓地东邻横山山脉,这就注定了荀子墓的地理位置在山麓洼地。荀子墓西邻城南王庄,所谓城,已经不是先生在位时那个曾经辉煌的兰陵城了,如今的兰陵,属于山东省苍山县的一个镇,除了李白在《客中行》里赞誉过的那个美酒厂还艰难地支撑着兰陵的门面,已经看不出当年兰陵城任何的蛛丝马迹了。荀子墓长满了野草,周围有几棵瘦弱的洋槐,既没有楼阁庙宇,又没有苍松翠柏。逢年过节或许没有人烧香祭奠,至今给人的感觉仍是凄凉。 荀子远离喧嚣,被世间的尘埃湮没。这使我不禁想起了兰陵的另一位名人,他是被茅盾先生称为午夜彗星的近代作家王思玷先生。王思玷先生可谓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他仅留的几篇作品被家兄王善民先生编入《午夜彗星》。在兰陵,王思玷是名人,甚至胜过荀子。如果你有机会去兰陵,站在西街口上,一定能看见西山上王思玷先生的巨型雕像,王思玷先生神采奕奕,戴一副近视镜,留中分头,面对两公里外长眠的荀子,不知感想如何?面对一代宗师,王思玷先生像是在背诵荀先生的那首著名诗篇:“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生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更像是背诵那首妇孺皆知的文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王思玷先生的雕像是在地方政协的倡议下,兰陵的仁人志士们自筹资金树立的,雕像下面的石座四周刻满了捐钱人密密麻麻的名字。这不难看出,兰陵人还是挺慷慨的。“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是李白的《客中行》,李白的许多著名诗篇都是酒后有感而发,一生的著作数不胜数,兰陵人对《客中行》却情有独钟。兰陵酒的商标上不仅有李白的诗篇,更有李白的头像,并且以法律的形式进行了注册,这难道不是兰陵人的精明?《客中行》不是诗,更像广告词,比那个铺天盖地的推销词“相 信我没错的”说得更加含蓄而富有内涵。李白为兰陵酒产生的名人效应持久不衰,使兰陵人世代受益。兰陵人把一个酿酒作坊发展成今天的集团公司,这除了兰陵人自身的努力之外,李白功不可没。兰陵人知恩图报,在美酒厂的办公楼前建起了一座高大雄壮的太白楼,据说这个太白楼的建造施展了兰陵人大胆的想象力,登上太白楼,使人联想到李白当年把酒临风醉卧兰陵的洒脱风采。看得出,兰陵人还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相对于李白来说,荀子是个地道的兰陵人,他曾两度就任兰陵令,在位十八年,走遍了兰陵的山山水水,政绩卓著,内治外联,实惠于民,政平而民安。宋朝徽宗皇帝非常敬重荀子,曾下令建造荀子庙,荀子庙年久失修,早已倾圮。明朝诗人李晔专程来兰陵拜谒荀子墓,见荀子墓孤寂荒凉,感慨万千,曾赋诗一首“古冢萧萧鞠狐兔,路人指点荀卿墓。当时文采凌星虹,此日荒凉卧烟雾。卧烟雾,秋黄昏,苍苍荆棘如云屯。野花发尽无人到,惟有蛛丝罗墓门。”道光二十一年(1841)清政府曾补建荀子墓碑一座,光绪三十年又立“楚兰陵令荀卿之墓”碑。1977年被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保护单位,苍山县革委会另立保护标志碑一座。我想起了荀子的另一篇文章,“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是人之三不祥也。人有三必穷:为上则不能爱下,为下则好非其上,是人之一必穷也;乡则不若,倩则谩之,是人之第二穷也;知行浅薄,曲直有以相县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 士不能明,是人之三必穷也……”我定眼看看兰陵人,再次瞻仰荀子墓,竟无言以对。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