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学期高二语文导学案编号:05小组姓名评价装订线《晋灵公不君》导学案【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反复诵读课文,将课下注释的重点实、虚词标注到课文中,标记勾画重点字词。2.限时认真、独立完成,书写规范,保证学案完成质量。3.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精神,探究“春秋笔法”的文化内涵。【学习目标】1.自主学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识记文中的名句。2.合作探究,理解赵盾、晋灵公、董狐以及武士们等形象。3.激情投入,全力以赴,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精神,探究“春秋笔法”的文化内涵。课前预习案【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春秋笔法: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据说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这种作法被称为微言大义,或者春秋笔法,被中国古代的传统所褒扬。孔子撰《春秋》,在语言平面上“不露山水”,但在表达平面上,自能见其“微言大义”,后人就称这种手法为“春秋笔法”。2、晋灵公名夷皋,晋襄公之子,文公之孙,晋国第二十六君,在位14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自主学习·落实基础】(一)给加点字注音。厚敛()辟丸()寝门辟矣()胹熊蹯()() 寘诸畚()() 三进及溜() 稽首()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衮职有阙()() 鉏麑()()饮赵盾酒()嗾夫獒()()舍于翳桑()()灵辄()请以遗之()舍其半()箪食()寘诸橐()与为公介()倒戟()弑其君()大史()自诒伊戚()(二)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10)虽猛何为(2)宰夫胹熊蹯不熟:(11)斗且出。提弥明死之。(3)问其故,而患之:(12)舍于翳桑(4)三进及溜(13)食之,舍其半(5)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14)请以遗之(6)寝门辟矣:(15)遂自亡也(7)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16)赵盾弑其君(8)趋登:(17)宣子曰:“不然。”(9)公嗾夫獒焉:(18)书法不隐(三)准确翻译下列句子(标出得分点)。 1、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自学指导]4
2012年上学期高二语文导学案编号:05小组姓名评价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3、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4、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5、宣子曰:“呜呼!《诗》曰:‘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6、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四)初读课文,找出体现晋灵公之“不君”的几件事。表现了晋灵公怎样的性格特征?【我的疑问】注意归纳,掌握规律。字字落实,注意特殊句式用自己的话概括,分点作答。课堂探究案1.赵盾作为“古之良大夫”,哪些事情得以体现?[探究指导]4
2012年上学期高二语文导学案编号:05小组姓名评价2、文中三个武士鉏麑、提弥明、灵辄各性格上各有何特点?3、《晋灵公不君》的故事在《春秋》中只有一句话:“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如何理解赵盾的“为法受恶”?【我的收获】【知识链接】1、后代也把敢于坚持原则、秉笔直书称做“董狐笔”。文天祥的《正气歌》中就有“在晋董狐笔”一句,认为体现了天地正气。2、《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3、《左传》的文学成就:作为编年史,《左传》的叙事艺术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晋•范宁《谷梁传集解自序》中说:“《左传》艳而富”,其“艳而富”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1)《左传》生动地展示了春秋时期五彩缤纷的历史画卷。(2)善于对庞杂的资料进行取舍与剪裁;(3)作者重视对事件的完整把握,对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有时能给予集中叙述,突破了编年体的界限,使事件的记叙有了记事本末的因素。也使人物的刻划有了传记的意味。《左氏春秋》叙事,往往很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战争的叙述尤为精彩。(4)《左氏春秋》记言文字,辞令委婉陈词,不亢不卑,慷慨激昂,显示了个性风采。叙述语言词约事丰、意蕴厚实。《左传》中对很多事情都是用“礼(宗法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和“非礼”来评价的;课堂训练案4
2012年上学期高二语文导学案编号:05小组姓名评价一、解释加点的字(1)、通假字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寘诸畚:三进及溜:衮职有阙:宣子田于首山 : 子为正卿,亡不越竟: 反不讨贼: 我之怀矣,自诒伊戚:(2)词类活用晋灵公不君:晋侯饮赵盾酒:提弥明死之:食之,舍其半: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3)古今异义词宣子骤谏:鉏麑贼之:见灵辄饿:书法不隐:(4)文言虚词厚敛以雕墙寘诸橐以与之:使妇人载以过朝既而与为公介遂扶以下谏而不入请以遗之稽首而对曰寘诸橐以与之触槐而死倒戟以御公徒未知母之存否以示于朝不忘恭敬,民之主也则莫之继也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公嗾夫獒焉公嗾夫獒焉二、阅读《古文观止》中的《郑伯克段于鄢》,分析哪些地方体现了“春秋笔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