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和体积单位---说课稿《体积和体积单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27—28页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比较生疏,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学生对什么是物体的体积,怎样计量物体的体积,以及体积与表面积的区别等问题,都不易理解。为此要加强学生体积概念的认识。一、 说教材新课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所以教材为了加强教学的探究性,很多地方都只是展示了知识生成和教学活动的过程,对基本的几何知识和概念都不直接出示。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想一想、比一比等活动进行体验。在教学体积概念时,教材提供了“乌鸦喝水”的故事。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并讲述学过的“乌鸦喝水”的故事,然后提问:“水为什么上升了?”引导学生说出石子占有一定的空间。然后教师可以向教材上那样做一个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石头放入第二个杯子里,这时学生会发现,第二个杯子装不下这些水。让学生的思考:为什么第二个杯子装不下这些水?使学生明白石头占有一定的空
间。然后举出电视机、影碟机和手机等一些物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比较它们所占空间的大小,引出体积的概念。教材通过让学生比较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引出体积单位。教师可直接说明,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又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然后拿出相应的正方体模型,让学生明确它们的大小,最后找出一些体积接近它们的物体,帮助学生形成表象。教材在“做一做”中首先安排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比较,使学生通过比较,便于理解。用安排了“用1立方米的小正方体摆一摆”来加深对体积单位的理解。是在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体积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生疏,因此教材注意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实际例证,让学生通过举例,在这些具体情境中,感知和理解体积所表示的具体含义,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对体积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从而形成概念。二、说目标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 (2)使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建立单位体积大小的概念;
(3)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4)使学生初步了解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操作、联想、表达,强化对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的感知,初步形成对体积单位大小比较明确的表象; (2)能够进行比较,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启发学生,通过回顾、提炼创立面积单位的方法,类推出创立体积单位的方法,并创立体积单位。初步体会类比方法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2)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大小。 【教学难点】学生对体积和体积单位概念的理解。使学生建立体积是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空间观念,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
三、说学情《体积和体积单位》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知道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学习了其表面积,但对学生来说,体积和体积单位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由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一次跨越。学生对什么是物体的体积,怎样计量物体的体积,以及体积与表面积的区别等问题,都不易理解。而这部分内容,又为以后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打基础的。对于体积单位的认识,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对不同的物体建立深刻影像,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体积和体积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理解体积的含义和体会体积单位的实际含义”比较抽象,不易理解,为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四、说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习目标”,我安排了5个环节:情境——实验——自学——比较——练习。1【创设情境】我采用教材提供的 “乌鸦喝水”的故事作为情境创设。先让学生回忆并讲述学过的“乌鸦喝水”的故事,然后提问:“水为什么上升了?”让两名同学回答,不论学生怎么说,教师引课咱们这节课就研究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的问题。
设计意图:1、采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情境创设的趣味性。2、通过水面为什么上升了这一问题,提出数学思考并让学生感受身边的生活数学,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实验验证】让我们一起模仿乌鸦来做个实验吧。 第一次实验:两个杯子原来都是半杯水,在1号 杯中放入石块,发现水面升高了,体会石块占了空间;第二次实验:在1号杯放入一块石块,在2号杯中放入同样的两块石块,比较水面高度,发现2号杯水面上升大高度比1号杯高,体会两块石块比一块石块所占的空间大。设计意图:1、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让学生通过亲身的经历体会体积这一抽象的感念。3、通过交流汇报,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出占的地方大或小,从而揭示体积的概念3【自学展示】①屏幕上出示两个长方体 :怎样比较下面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呢?我们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来测量 ②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通过自学课本让学生明白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③展示: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建立空间观念,突破难点。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让学生看一看,观察它的大小,再用手量一量,之后用1立方厘米的实物与
自己量一量的进行比较,再次感悟1立方厘米的大小,学生在大脑中初步建立了1立方厘米的模型之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再想象一下1立方厘米的大小,最后,通过对1立方厘米的认识,让学生举生活中的实例,说一说生活中的1立方厘米和用立方厘米作单位的物体。同样的方法建立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实际表象。设计意图:1通过看、量、感、建立、想象、举例活动使学生初步逐步建立1立方厘米体积单位的大小的表象。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4【单位比较】比较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 师:以前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体积单位,那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引导学生讨论归纳三者的不同点,使学生知道: 长度单位是一条线段,面积单位是一个正方形,体积单位是一个正方体。 5【反馈练习】1.一只电冰箱的体积大约是1.2( )。 2.一台电视机的体积大约是120( )。 3.一只手机的体积约是33( )。 4.一只火柴盒的体积是12( )。 5.说说身边的物体的体积大约是多少? 6.指导学生做第28页“做一做”的第1、2题。
7.拓展题: 用12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成多少种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 设计意图:1、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2、通过问题讨论把反馈进行了分层训练。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对空间的感知由线到面到体,由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让学生进一步领悟体积单位在实际中的运用,加强学生对体积单位的空间观念的建立。6、小结:谈一谈你的收获,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总结,7、作业,在家找可以用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作单位的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