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8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分数的意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和其它数学知识一样是由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产生的。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及分子、分母的含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形象思维,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念的启蒙教育。教学重点与难点: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讲清单位“1”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具准备:电脑软件一套。学具准备:每人一张正方形纸片、一张圆形纸片、长方形纸片、20根小棍、相同的小物品若干个教学过程 :课前组织教学今天我们和许多小动物一起去参加小猴的生日聚会高兴吗?你们看小猴准备了许多好吃的、好玩的东西(电脑显示画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都有什么?它还想测测同学们的智力利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帮它分一分、算一算能做到吗?(上课)一、分数的产生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进行测量和计算的时候,有时不能得到整数得结果,例如,用一个计量单位“米”测量黑板的长度(屏幕显示)量了3米后,剩下的一段不够1米了,还能用整数表示吗?又如,老师只有一个苹果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个/还能用整数表示吗?这就需要用新的数,谁知道用什么数来表示?板书:分数对于分数同学们并不陌生,在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初步认识过谁能说几个分数(指名说老师板书),谁还记得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到底什么样的数叫分数呢?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意思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意义,板书:的意义二、分数的意义1.把小猴准备的一部分礼物装在信封里,倒出来看一看都有什么?下面小猴要利用这些东西测测同学们的智力,看哪一个小组表现的好?听要求小组同学研究想办法表示出每种东西的。小组研究汇报。2.根据刚才分的过程,把这些物体归两类,为什么这样分?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一个物体、一个整体(解释整体的含义)。说明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上面我们分的这些物体就可以用一句话表示出来谁能说出来?(把单位“1”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3.请同学们看屏幕,仔细观察回答问题(1)把一块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2)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其余的3份是它的()。(3)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其余的是它的()。(4)同时显示以上3幅图,让同学们认真观察它们的分法和表示每一部分的分数有什么异同?小组讨论汇报。4.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苹果和熊猫图片,平均分看有几种分法,其中的一份用什么数表示,小组讨论汇报,电脑显示平均分的苹果和熊猫图画,让学生按照第一幅图的说法说一说其余的几幅图的意思。5.电脑同时显示一块饼、一张正方形纸、一条线段、四个苹果、六只熊猫图,提问:刚才我们分了这些物体都是把谁看作单位“1”?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单位“1”?电脑显示单位“1”的含义。6.根据刚才所学的知识小组讨论到底什么样的数叫做分数呢?引导学生总结分数的意义,电脑显示分数的意义。7.根据分数的意义指名说出刚才写的这些分数表示的意义。8.教学分子、分母的含义:电脑显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指名回答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写几个分数让学生说出分子、分母所表示的含义。9.做一做电脑显示。三、课堂练习:1.让同学们闯三关,电脑显示三关题。2.三关闯过了,别忘了还要帮小猴分东西呢,苹果、熊猫已分过,还有西瓜和蛋糕,看小狗分西瓜(电脑显示)学生回答。提问:如果小狗把西瓜平均分成8块,小猴吃了3块,吃了西瓜的几分之几?小兔吃了2块,吃了几分之几?还剩下西瓜的几分之几?分蛋糕,蛋糕上有四朵小花、12支蜡烛,平均分成4份,每份都能用来表示,但是这个所表示的数量一样多吗?为什么?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五、板书设计 : 分数的意义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 单位“1” 2/3 4/15 5/11
一个整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丁建军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怎样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从具体的实例中逐步抽象归纳出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淡化形式,注重实质,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体会、领悟单位“1”的含义、进而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一)数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现在的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接触到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他们能够用不同的生活来感悟书本、理解书本的知识。因此,上课刚开始我设计了活动,让学生充分利用小棒通过“分一分”去创造分数,而后在“说一说”、“议一议”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分数的意义,最后在“想一想”中让学生进一步内化、精炼自己的思维,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归纳出了分数的意义,理解了分母、分子的含义,最后在练习环节又设计了在猴子分桃、猜一猜老师口袋里有几粒糖等游戏中找分数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数学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回归生活。(二)《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育应该“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应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教学时举出大量实例或图形,引导学生运用对分数的初步认识进行分析。分析时紧紧抓住单位“1”的概念展开教学,使学生理解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东西,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表示一个整体的含义。再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初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最后,通过读课本上的定义使学生明确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的认识应为这部分的教学重点,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进行得不够充分,在下节课时应进一步加强。(三)巩固练习:在练习设计上还是体现“数学源与生活,回归生活”这一理念,毕竟现在的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接触到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他们能够用不同的生活来感悟书本,因此我设计了“找生活中的分数”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了生活与数学联系。通过这节课,使我认识到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体验了愉快的学习过程之后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也只有这样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才能有利于学生学习更有价值的数学,从而使他们获得发展。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9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和其它数学知识一样是由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2.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l”的含义。3.掌握分母、分子的含义和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教具、学具准备:学生准备几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长方形的纸。教学过程:一、教学分数的产生1.导入出示课件一剩下的不足一怎么记?2.计算。教师让学生把一个饼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分得饼的个数怎样来表示?再结果不能用整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分数。教师说明: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为了适应客观实际的需要,而产生了新的数——分数。开始,人们只认识一些简单的分数,如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经过很长时间,才产生像现在这样完善的分数读写法和四则运算。我国是世界上发明和使用分数比较早的国家之一。二、教学分数的意义。教师说:我们已经学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我们来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
(1)出示课件三。教师问:这块饼是怎样分的?被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是几分之几?(引导学生回答:这块饼平均分成了2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是二分之一,即。)”教师再在图1上标出。(2)出示图2。教师问:这样的分发对吗?教师强调一定要平均分。教师让学生拿出正方形的纸,把它平均分成4份,指出其中的一份和三份各表示几分之几?(提醒大家用不同的方法折叠。)然后让学生展示自己折叠出的图形,一般有以下几种:引导学生回答: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阴影部分表示,空白部分表示。教师出示下列图形,问:其中的1份或3份能不能说是每个图形的四分之一或四分之三?为什么?学生回答:都不能。因为每个图形都不是平均分成4份。2.出示课件六教师:我们还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比如一堆苹果,一批玩具,一班学生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3.出示课件七。
教师小结4.出示课件八教师指出,从前面的教学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许多物体组成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教师说:把什么看作单位“1”?怎样分单位“1”的?(学生回答后,教师要强调“平均分”是分数意义中的关键部分。)5.出示课件九三、巩固练习
1.出示课件十---十三2.操作练习。教师让学生拿出长方形的纸,把它平均分成4份,指出其中的一份与三份各表示几分之几?尽可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学生所展示的分法可能有以下几种:(阴影部分是,空白部分是。)教师提出以下问题供同学们思考:如果长方形的形状与大小都相同,平均分成四份的方法不同,每一份的形状是不同的。每一份的面积是不是相同?为什么?3.出示课件十四---十七学生回答教师订正四、小结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以前我们也学过分数的意义,那么两者有什么不同呢?以前是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看作一个整体。这节课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又进一步抽象为单位“1”。所以,分数的意义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其中“平均分”是十分重要的。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8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