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认识教学目标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和圆柱的特征,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从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形物体抽象概括出圆柱的立体图形,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圆柱的特征。教学难点:建立空间观念,使学生弄清圆柱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明确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教具准备:圆柱形的物品,多媒体课件一套。学生准备:纸、贴有商标纸的饮料罐、直尺、三角板、剪刀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同学们,老师这有一张红纸,现在,我想让这张纸站立起来!(教师演示纸横站、竖站怎么都不行)怎么站不起来呀?同学们能想办法帮帮老师吗?(请学生拿出纸试验,并到前面展示。)教师指出:像这样(指卷成筒形的)形状的物体在数学上称为圆柱。圆柱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课件出示教学目标)二、主动探究——认识圆柱的特征1、整体感知圆柱
(1)请学生举例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2)并请同学展示自己所带的圆柱形实物。指出:这里的支柱、笔筒、岗亭的主体部分都是圆柱,人们把许多物体设计成圆柱形状,以增加立体感和美感。2、操作感知圆柱的各部分特征。(1)摸一摸。摸一摸手中的圆柱形物体。(2)看一看。看一看各个面有什么特征?(形状、大小等)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初步感知圆柱有三个面,其中有两个面是平面,是两个圆面,叫圆柱的底面;还有一个面是曲面,叫圆柱的侧面。(3)说一说。指名说一说手中圆柱物体各部分名称。(4)感知圆柱上、下两个底面的关系。引导学生观察、议论,并说出自己的做法。可能有如下方法:a.可以剪下来比较;b.量半径、量直径;c.量周长;d.把模型的底面固定在纸上沿着它的周边在纸上画出一个圆,再把模型倒换过来比较。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圆柱上下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5)教师出示两个高、低不同的圆柱,提出问题:哪个圆柱比较高,为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圆柱的高低与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有关。指出: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圆柱有无数条高。(6)教师总结。3、认识圆柱侧面展开图(1)猜一猜。如果把圆柱侧面沿高剪开再展开,它会是什么形状?(2)剪一剪。请大家拿出圆柱,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然后展开摊平——(会得到一个长方形)(3)议一议。小组讨论:展开后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4)说一说。形成共识: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5)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会得到一个正方形?(6)如果沿一条斜线剪开,会得到什么形状?(平行四边形。它的底和高分与圆柱有什么关系?)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习题)四、全课小结。通过大家的主动探究,我们认识了立体图形——圆柱,请大家回顾一下,你都知道了什么?圆柱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在建筑、日常用具、工艺美术等方面给我们增添了许多情趣。希望同学们把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更好的应用到实践中去。五、作业。1、填空:(1)圆柱有()个底面和()个侧面,底面是两个()的圆,侧面是一个()面。(2)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圆柱的(),一个圆柱有()条高。2、判断(1)从圆柱上底面的任意一点到下底面的任意一点的距离就是圆柱的高。()(2)上下两个面相等的圆形物体一定是圆柱。()(3)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侧面是一个正方形。()(4)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不可能是平行四边形。()(5)圆柱的高有无数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