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认识100》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年级:一年(下)
一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本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认数的第一阶段20以内各数认识的基础上,扩展到认数的第二阶段100以内数的认识。本阶段的数概念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的基础。学生在未学习这一课前,对于100以内的数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但对于数概念的建立还比较模糊,学生的数感还有待加强。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0这个数的概念,通过估计和比较建立数感。
(二)学情分析我们班的很多孩子在未学习这一部分前,已经能数出100以内的数,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常常也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但在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没有对100这个数的意义太理解,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0的认识,感受100的多少。为以后学习数学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二目标分析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二)能力目标(三)情感目标
(一)知识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和体验记数单位“百”产生的意义和价值理解记数单位“一”“十”“百”之间的10进关系,建立100的直观表象。
(二)能力目标结合实例感受“百”产生的必要性,激发学习兴趣,发展数感。
(三)情感目标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三重难点分析重点:建立记数单位“一”“十”“百”之间的10进关系难点:对100直观表象的理解及应用。
四教法学法分析(一)教法分析(二)学法分析
(一)教法分析本课教学,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时,教师借助课件,实物等的演示和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感性认识。
(二)学法分析10以内的数是以“个”为计数单位,以“十”为计数单位,而认识100以“十”为计数单位,以“百”为单位。在学习过程中主要让孩子通过观察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的过程。利用摆小棒体会99到100的变化过程,学生在观察、数小棒的过程中理解100.寻找生活中的100,建立直观表象。
五教学设计(一)体会10个一是10(二)体会10个十是1001.动手操作2.动态演示(三)直观感受100(四)100的应用
六教学评价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过程与方法的探索,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一切都蕴含在活动中。目标的达成有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