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主题展示引子感悟说“狗”―→活动探究要点归纳语言和民族文化语言与民族精神语言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从语言看民族文化(1)通过文字和词语,人们往往可以发现早期民族文化的痕迹(2)通过语言文字直接了解文献所记载时期的民族文化,更是研究文化的重要途径从民族文化看语言(1)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在词语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一种情况是相同的事物不同民族用不同的词语,这只能从民族文化角度来解释;另一种情况是不同语言中似乎相同的词语实际的意义和用法可能很不相同,这也往往需要从民族文化意识来解释(2)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在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上表现得也很明显教材“小试身手”参考答案
一、本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包含颜色词的词组或句子进行英汉对译,加强同学们对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理解。受地理环境、民情风俗、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各种颜色对于不同民族的人而言,在视觉和心理上所引发的联想和象征意义也不尽相同,翻译时应该特别注意其中的差异。参考答案:1.英译汉:“blueMonday(倒霉的星期一)”“redflag(让人生气的东西)”“whiterage(震怒)”“whitelie(善意的谎言)”“whitenight(不眠之夜)”“yellowjournalism(耸人听闻的报道)”“yellowdog(可鄙的人)”“agreenhand(新手)”“agreenman(新水手)”“agreenoldage(老当益壮)”“blackdog(忧郁、不开心的人)”“blackletterday(倒霉的一天)”“blacksmith(铁匠)”“blacksheep(害群之马,败家子)”“blackleg(骗子)”。Mr.Whiteisaverywhiteman.(怀特先生是一个忠实可靠的人。)Hewaslookingrathergreentheotherday.(他看上去脸色不太好。)Hehasbeenfeelingbluetoday.(他闷闷不乐的样子。)WhenIsawhim,hewasinabrownmood.(我看到他时,他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Ihopehe'llsoonbeinthepinkagain.(我希望他能振作起来。)2.汉译英:“红白喜事(weddingandfuneral)”“黄袍加身(beacclaimedemperor)”“黄毛丫头(agreenhand)”“白做(getsmallthanksforsomething)”“黑白不分(confoundrightandwrong)”“白手起家(startfromscratch,buildupfromnothing)”“真相大白(comeoutinthewash)”“开门红(tobeginwelltomakeagoodstart)”“红光满面(tobehealthyandenergetic)”“红娘(match-maker)”“红眼(green-eyed)”“铁青着脸(blackintheface)”“苍天(empyrean)”“青史留名(stampone'snameonthepageofhistory)”“黑色幽默(blackhumor)“青出于蓝而胜于蓝(surpassone'smasterorteacherinlearning)。”“黑帮(sinistergang)”。二、本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不同语言中数字词语的分析,使同学们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心理对语言的不同影响。参考答案:以“九”为例。在我国人们之所以把“九”看成是自己心目中的“天数”和最富有神奇色彩的数字,是因为“九”这个数字的象征意义在我国可以说历时最久,涉及面也最广。“九”是一种神秘的数字,它起初是龙形(或蛇形)图腾化的文字,继而演化出“神”之意,于是中国古代历代帝王为了表示自己神圣的权力为天赐神赋,便竭力把自己同“九”联系在一起。如天分九层,极言其高,天子祭天一年九次。更有趣的是连皇宫建筑都与“九”有关。例如,北京城有九门,天安门城楼面阔九间,门上饰有九路钉(即每扇门的门钉纵横各九排)。汉语词汇中也常用“九”来形容帝王将相的称谓,如“九五之尊”,称官位仅次于皇帝的王爷为“九千岁”等。此外“九”还虚指多数。《红楼梦》第九回中用“一龙生九种,种种各别”来比喻贾氏家族族大人多,龙蛇混杂,好坏不一,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在文娱、体育等词汇中,数字“九”也比比皆是。比如歌曲中有“九曲黄河”,乐器中有“九音锣”,体育活动中有“九柱戏”,兵器中有“九节鞭”,地名中有“九寨沟、九华山、九江、九龙”等。其他数字的解说略。三、本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不同语言中动物词语的分析,使同学们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心理对语言的不同影响。参考答案:如汉文化中的忍辱负重、吃苦耐劳的象征,非牛莫属;而在俄罗斯文化中,马才是任劳任怨的典范;在阿拉伯文化中,坚韧、忠诚和力量的象征则首推骆驼。再以“狮”和“虎”为例。对英国人和大部分西方人来说,狮子是“百兽之王(kingoftheanimals)”,从“regalasa
lion(狮子般庄严)”“majesticasalion(狮子般雄伟)”等词语可以看出,狮子享有很高的声誉。12世纪后期英王理查一世因勇武大胆而被誉为“lionheartedRichard(狮心理查)”。雪莱在他的诗中也以勇武的狮子比喻英国人民:“Rise,likelionsafterslumber(快像狮子般从梦中醒来)”。难怪英国人会选狮子作为自己国家的象征。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百兽之王”则非虎莫属,从“虎踞龙盘”等成语到“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等熟语均可看出,在中国人眼里,虎才是“王者、威猛、力量”等的象征。汉语中常用“虎”来形容威猛勇武和雄心胆量,诸如“英雄虎胆、虎背熊腰、生龙活虎”。古时称勇士为“虎贲”,称勇将为“虎将”,称将军在战场的营帐为“虎帐”等等。当然,汉语中的“虎”也有贬义的地方,虎凶猛残忍、冷酷无情,故有“拦路虎、狐假虎威、苛政猛于虎”等。由于汉英文化中对狮虎喻体的不对等,使得同一个喻义需要不同的喻体。如汉语说“虎头蛇尾”,英语说“inlikealion,outlikealamb(来若雄狮,去若羔羊)”;汉语说“拦路虎”,英语说“lionintheway”;汉语说“老虎屁股摸不得”,英语说“Don'ttouchthelion”。1.下列关于语言与民族文化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是产生不同民族语言差异的根源。B.语言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C.民族语言植根于民族文化之中,民族文化渗透于民族语言的每一个方面。D.中西方语言的差异是表面的,其实质是一样的。解析:由于文化、地理等影响,中西方的语言有着本质的不同。答案:D2.日常生活中,讲究措辞文雅和形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使用的词语和句子。示例:比赛夺了冠军,可以直接说“胜利”;文雅一点,可以说“折桂”“夺魁”;如用四个字,可以说“成为擂主”“传来捷报”;甚至还可用“雄壮的国歌响起来了”这样的句子来表达。(1)决赛输了,可以直接说“失利”;文雅一点,可以说“①________”“②________”(两个字);如果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③________”“④________”;甚至可以用“⑤________”这样的句子来表达。(2)比赛平了,可以直接说“战平”;如果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互交白卷”“⑥________”“⑦________”“⑧________”“⑨________”。答案:(1)①败北 ②折戟 ③饮恨赛场 ④铩羽而归 ⑤冲击冠军的努力付之东流(2)⑥握手言和 ⑦难分伯仲 ⑧均无建树 ⑨难决雌雄3.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和”字被精彩地呈现和演绎。请你从“和”字所体现的民族文化方面来谈一谈,为什么要选取“和”字作为向世界展示的一个汉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和”字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儒家思想认为“礼之用,和为贵”,作为关系国计民生、天下之计的“礼”,是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礼”都讲求“和”,这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字还体现了逐渐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民“国强不称霸”的主张和希望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4.请看下面这些称谓词语,按要求回答问题。海涵 家严 令堂 高足 拙荆 贤契 寒舍伉俪 后进 贵庚 台甫 忝列 拙作 不佞(1)将这些称谓语分为两类:①敬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谦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说说这些词语的意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敬辞:海涵、令堂、高足、贤契、伉俪、贵庚、台甫 ②谦辞:家严、拙荆、寒舍、后进、忝列、拙作、不佞(2)海涵:大度包容(用于请人特别原谅时)。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高足:称呼别人的学生。贤契: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多用于书面语)。伉俪:指对方夫妻。贵庚:问人年龄。台甫: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家严:对人称自己的父亲。拙荆:旧时称自己的妻子。寒舍:称自己的家。后进:表示学识和资历较浅的人。忝列: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拙作:称自己的作品。不佞:表示没有才能,旧时用作“我”的谦称。链接考点探究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人文精神 本节介绍了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本节涉及语言运用、对联等知识点,与现代文阅读中“探究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人文精神”
也有一定关联。学习这一节内容,对我们正确理解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的关系,感受民族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都有重要的意义。[例1] (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粮 食学 群人和人见面,会问上一句:吃饭了吗?后来人们认为这样的问法很土,多半不这样问了。可是在乡下,那些种粮食的人,依旧这样问着。种粮食的人知道,他们问的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一桩事,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情。阳光在泥地上扎根生长,那便是生命。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植物动物,用不同的方式获取阳光,最后又把它们身上的阳光传递给我们。它们就是我们的粮食。人类的一切,无不根植于粮食之中。无处不在的粮食,恰恰又是最容易被忽略被蔑视被糟蹋甚至被篡改的东西。农业时代,就是将一些植物和动物生长直至走向餐桌的过程完整地置于人的面前,让人参与其中。一粒稻谷,从发芽到分蘖抽穗,到最后长成谷粒,那是天和地还有人一同来到一株稻秧上的结果。为了这,你需要一块合适的土地,需要将人与畜的劳作连同肥料一起加入泥土,还需要一份阳光一份雨水。稻子长成了,鸟会飞过来啄走一些,还有一些,会从人的收获中悄悄溜走,逃进泥土的怀抱。这样一粒经历了艰辛曲折甚至是传奇一生的稻子,当它来到餐桌上时,人怎么会随随便便对待呢?农夫和他们的妻儿都相信,糟蹋粮食会遭电打雷劈。养一头猪是一个家庭屋顶下的大事件。一个“家”字早就说出了一头猪在家庭中的地位。一家人就像对待命根子一样对待它,喂它养它,为它搔痒,为它梳理毛发,清除上头的虱子。当年,我的爷爷奶奶就这样在家里养猪。猪养大养肥了,整个村子都知道。一头猪大了,就得送往肉食站,就像男儿大了就得出门,女儿大了就得出嫁一样。送猪的头天晚上,奶奶特意往猪潲里多放了些红薯皮和糠,爷爷奶奶一齐过去,看着它吃。看它吃得那样开心,两位老人都有些于心不忍:它不知道这是它的最后晚餐。送猪用的独轮车已经备好,奶奶特意在上头垫了一只麻袋,这是她能够为她的猪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独轮车转动起来,一路上的坎坷,全都通过那只上了辐条的木轮来到猪身上,在它腹部和臀部的肥膘上颤动、晃荡。猪跟着颠簸一路哼哼唧唧,起伏大叫得也响,叫得响肥膘也荡得汹涌一些。那不是一般的肥膘,那是春荒时的粮食,一家人的命根。路的一端传来奶奶的呼唤:“猪娃子耶,回来哟!”像是招魂,又像在呼喊着粮食。大机器时代,人与食物,生命与他的源头被切断。来到人们面前的,只剩大米、面粉和肉食。甚至连这些都不是,只是米饭、面包和精美的菜肴,或者干脆就是一包包袋装的食品。一头接一头的猪或牛,被倒挂在流水线上,就那么嗞的一下,顷刻被一分为二,分别流向两边的生产线,被切割被包装,成为食品流向市场。轰鸣的机器对食物对生命不再怀有敬意,只有喧腾与暴力,再加上冷血与不可一世的狂妄。机器颠覆了粮食,也在颠覆吃粮的人和吃本身。吃饭成了工作,成了闲暇,成了友谊,成了角力场,成了我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化肥和激素应运而生,改写了季节,改写了雨水,改写了大地和太阳的行期,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通往食物的路变得简单快捷,变得容易。农药又恰好可以代表人类的贪婪与凶恶在这个世界上出席,删改本属于上天的事情。人对于食物不再怀有敬意,有的只是贪婪的占有,只是吞噬撕咬带来的快感。饥饿已经远去,食物因多而贱,没有了饥饿,我们拿什么去尊敬食物呢?对食物的敬意没有了,我们拿什么去尊敬自己呢?小的时候,看到我的老祖父拾掇撒落的饭粒放进嘴里,一粒,两粒,缓缓地咀嚼,仿佛在从事一项极其庄严、极其神圣的事业。是啊,这是我们一生都要从事的事业。我们一生中的哪一天停了下来,生命也会随之停顿。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一家人围着一张桌子晚餐的情景:整个屋子只为这样一件事情而存在,油灯因为它而照耀,地球为了它从白天转到了夜晚!那时候,我们吃得最多的是红薯;那时候,我们讨厌红薯。但恰恰是这些红薯,还有少量稻米把我们喂养成人。红薯、麦子和稻米,正是它们决定了我后来的人生。后来我们看事物想问题,都带上它们的痕迹。从一粒稻米身上,我听到一条江的流声,听到雪山在冬眠,又听到阳光在催它上路,听到云在飘,风在吹,雨水和泥土在窃窃私语。由此我知道,世间万事,人心的重量,全都可以用一颗麦子或是一粒稻米来称量。我知道,粮食不但进入血肉,也成了我们的灵魂。(选自《散文》,2013年第10期。有删节)概括全文主旨,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作品主题,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地解读的能力。文章先通过人们见面的问话以及养猪卖猪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乡下人对粮食的珍惜之情。然后写大机器时代,人们看到的是食物而不是粮食,因此就对粮食没有了敬意。文章最后三个自然段,作者先回忆了祖父对粮食的虔诚之心,然后写一家人对粮食的珍惜,最后写粮食成了我们的灵魂。由此可以看出,文章主要写了作者对粮食的歌颂,表达了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情感。至于联系现实谈看法,可以通过分析现代人对粮食的态度,从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等角度作答。[答案] ①文章充满温情地叙写了农业时代粮食与人的血肉联系,并以之与大机器时代粮食生产、消费方式进行对比,表明了粮食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和全部,表达了应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感情。②可以从珍爱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等角度来联系现实谈自己的看法。[例2] (安徽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①罗永才被一声鸡叫惊醒,外面的世界里像是有了点扰动。春夜总是这样,惊乍乍的,其实完全不成一回事的。但罗永才还是下了床,开门出去看看,听听。②就在去年这个时节,他去山王庄给亡妻洗碑①。那里有个叫王麻子的石匠,洗碑的手艺很好。
③那时季候比现在略早些,自然界已走在春气里了,艳阳高照。路两边的一些大树,都拔地而起,枝干粗壮,有一种强悍奔放的气势,各各踞守一方。罗永才左右看着,一路往山村那里去,王麻子的家靠在庄头边上,一个破院框子,里头乱放着各种大小石料。罗永才兀自进了那个院子,见那正房的两扇门紧锁着,打门缝往里头瞅瞅,半星光亮都没有,他白跑了一趟,却也不觉着损失什么。④第二日他再去,春阳更暖,鸟雀啾啾。老远就听见当当的,是不急不慢的打石头声,脚下也就到了。王麻子家破院框子里,盘腿坐了一个人,五十来岁,相貌打扮都很是不起眼。那人坐在院里洗碑,碑形已经看出来了,下方上圆。他洗的时候,左手是錾子,右手是锤,也不急,也不躁;也不热,也不冷;也不快,也不慢,一锤一锤,如泣如诉。罗永才看得呆了,心里只是有一种感觉:春阳日暖,万象更新,雀鸟苏醒、飞翔、游戏、鸣叫、盘绕,像是一刻都止不住。人在此时此刻能想些什么,该想些什么,各人都不一样,各人也都是只按着自个的路子走的。惟这破院里的这一个麻脸匠人,像是不知,也像是不觉,木呆呆地坐在亘古的石头旁边,一锤一錾。洗了几十年,也还是不急不躁,不去赶那些过场,凑那些热闹,真叫人觉得不容易!⑤罗永才呆望许久,才进了院子,那匠人手并不停,只抬起脸:“你找俺?”罗永才递了一根烟过去,半蹲下,低着腔说:“想麻烦王师傅,给洗块碑。”匠人道:“洗块什么样的?”“要两米的,青白石的料子。什么时候能成?”“打今儿个算,要十日。”罗永才交了押金,匠人接了,放在地上,随手拾块碎石压住,打单褂兜里掏出个纸片递给他。那纸片上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个红指头印子。罗永才写下要刻的字递过去,匠人接了,一字一顿念了一遍,然后折叠成一个小块,装进兜里,讲:“十日后你来拉呗。”就不再理罗永才,低下头,又一锤一锤,洗手下的那块石碑去了。⑥罗永才第三回去山王,才五六天,他有些不放心。那又是个好天,响响晴。他一直往匠人家里去,进了院子,果然又见那匠人在石料边,坐成一团修行,木了样的,只一锤一锤洗那石碑。匠人望见他进来,也不惊,也不乍,手里也不停,只是讲:“时候还没到呢。”顿了一下,又讲:“来找俺的,都是那样个心绪。不如你就上山上转转,心里就好受了。”罗永才低头看碑,已经洗出个大概,清白厚实,幽深远澈。便敬了匠人一根烟,闲坐片刻,起身往山上去了。⑦那山也正在春时里,半山的松树,半山的草坡、半山的闲石。春阳暖融融的,温意无尽,枯草里已冒出青青的芽子。那些芽子望去甚有张力,生命的趣味浓厚,又鲜活不尽。罗永才一身的感念,不知怎样作想。再往前走时,山有些陡,树影浓郁起来,就有了些寒意。这时从山上下来一个山民,瘦精精的,挑着两大捆紫红色的短针山草,山草捆上还搭了两件破旧衣物,一把竹柄的竹耙子。他看见罗永才,就立住脚,和他讲起话来。罗永才猜他只有五十来岁,他说已经七十七了,家里只剩下老两口,老伴瞎了,不能再做什么,现时就靠他挑草换些油盐钱。那担草也有七八十斤,担着得走几架山头,罗永才不免感叹几声。老人又说自己身体有些不如往年了,明年那地便得撂荒了。他说话的时候,也不放下担子,只把担子在两肩上换来换去。他和罗永才讲了一气,才分手下山。罗永才再往山上走,一口气上了山顶。山顶有片旧庙剩的墙框子,四面不见人。他默然站了一会儿,才起步往山下去。到了山下,就又感觉到了春阳的暖意,身上也轻松多了。
⑧几天以后,他叫了辆三轮车,进山驮走了石碑。在清明的前两天,他把青白石碑在亡妻的坟前栽了。⑨春夜里的一点扰动很快就消失了。附近哪里的鸡叫过一阵子,又都不叫了。天气很晴朗,空气却有凉意。罗永才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看看天上的星星,转过身,慢慢回屋里去了。(原作发表于《芒种》,作者许辉,有删改)[注] ①洗碑:刻碑。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平常人的寻常事;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作品。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阅读小说的经验和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认识,谈谈你的见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能力。本题属于探究题。解答此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紧扣题目要求,从文本中寻找依据;②依据原文思路,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③熟悉题型并掌握题目涉及的必要的知识;④注意答题格式及层次,要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从两个“有人认为”的内容中选择其一),然后采用提纲挈领式,分点罗列。[答案] (示例一)这篇小说从题材来看,叙说的是平常人的寻常事,但体现了作者深刻的人性思考和人文关怀。作者将目光投向普通人,显示了对底层人物命运的关注;用暖笔、亮笔来写人生的悲苦,看似沉重,实则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引导人们直面生活的挫折和艰难。(示例二)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小说。罗永才最终摆脱丧妻之悲,主要是受到王石匠和老山民的影响以及大自然的启迪。王石匠的淡定,老山民的坚忍,分别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道家的超然和儒家的担当,他们的生活态度深深地感染了罗永才,从而使得他发现了春回大地的可爱、人间生活的温暖。(示例三)这是一篇艺术上颇为精致的小说。结构上,以碑贯穿全文,讲述了罗永才四次前往山王庄的故事;同时,洗碑的故事又嵌在春夜的回忆之中,首尾圆合,别致精巧。语言看似平实,实则富有表现力,如用一连串的短句描述王石匠的动作,表现出王石匠的淡定从容,极富神韵。如何探究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究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指的是探究文本的人文背景,一般要求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探究民族心理与人文精神。
首先,要了解一些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内涵。民族心理个性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精神面貌,它受一定历史时代、生产力水平和文化背景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中华民族有自己的优秀传统和美德,如团结统一的传统、独立自主、爱好和平的传统等。她的主要美德有: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八字。忠,尽心报国的责任;孝,孝顺父母、敬爱兄弟的爱心;诚,求真务实的品质;信,立身兴业的基点;礼,人际文明的规范;义,人间正道的向导;廉,清白正气的根基;耻,人之为人的底线。在此基础上,我们可归纳出中华民族心理的主要内涵:①富于凝聚力;②富于同化力;③爱好自然,追求光明;④喜好和平,主张统一;⑤中庸、稳重;⑥懂得知足。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包括人的价值、人性的内涵与道德的修养、人格尊严与社会责任心、人的生死以及人的理想等,其核心是人的价值观念。人生活在世界上面临的基本矛盾有三个: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由此导致的价值取向也有不同类型和层次。人的价值可分为人的自我价值、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的自然价值。人的自我价值在于人格;人的社会价值在于对社会作出贡献;人的自然价值在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有益于自然生态的积极平衡。适当了解上述内容有助于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进而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进行一定的探究。其次,探究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善于顺藤摸瓜,由此及彼。即通过文学类作品的“这一个”,见出那一“类”、那一批,从而揭示出文本中具体形象的典型意义。探讨人文精神,往往是由小见大,对相关内容进行升华,从而揭示出人物事理的本质特征。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不能就人说人,就事论事。常见的切入角度有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本节训练点:探究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心灵的篝火张海迪我写这部长篇时很多次都在想,人们最好在下个千年翻看这部小说。我不是什么预言者,但我坚信,我在这本书里所描述的关于攀登雪山峰顶的一些艰险,到那时也许就不存在了,人们很容易就能登上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的山顶上已有了我们的研究站点,如同昨天和今天在南极建立的长城站。珠穆朗玛峰上的站点最好也叫长城站——世界上最高的长城站。不过我也在想,假如8848米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世界上还有什么高峰要攀登呢?只要地壳不变动,8848米将是有限的数字和高度,而人类的探索精神则是无限的。
人类总是想超越极限,却又被无数的障碍阻挠,劈开了重重叠嶂,人也就跨越了千山万水。开始写这部书时,我总感到有一种无形的束缚,它始终不让我的想象展开翅膀到无边无际的天地里翱翔,可我说不清那紧紧束缚自己的是什么。我常常被这种困惑搅扰,同时也为超越困惑,获得心灵的解放不懈地寻找飞往更大空间的方向。我为此等待了很多年。有一天,我终于看见了梅里雪山!接下来的很多个夜晚,我都是在网上度过的,我被迷住了。那里有成百上千条关于梅里雪山的文字介绍,还有很多绮丽的风光图片,于是我看见我的一个主人公回头对我笑了,在此之前,我一直让他在一个不知名的空旷地带徘徊,在本书里他是梅里雪山的攀登者。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海拔只有6740米。可它的地理环境却很复杂,山上终年积雪,陡峭的山体,风化的岩石,还有瞬息万变的气候,会让攀登者突然陷入绝境。卡瓦格博至今还是一座人类未及山顶的处女峰。只要人们达不到顶峰,它就永远是一个神秘的向往,一个神秘的存在。人们可能还记得1991年中日联合登山队的惨剧,十七个登山勇士无一人生还。为什么鲜活的生命要去荒无人烟的地方,在那里经受暴风雪的袭击,面临雪崩随时发生的危险,陷入人生的绝境?天光黯淡,无边的黑夜,厚厚的积雪,看不见一线星光,周围也没有篝火,不灭的只是心灵的篝火,最后那火也覆盖在冰雪之中……当太阳重新照耀时,冰盖上又多了几座新的冰雕,他们的面容都十分安详,好像还在酣睡,却再也醒不过来了……也许在多年之后,地球进一步演化,它变暖了,冰川坍塌,雪山融化,十七个勇士还会获得新生。他们会站起来,抖掉身上的积雪,掏出揣在胸前的旗帜,迎风抖开,一簇火红猎猎地飘舞着,发出哗啦啦的脆响。他们看见远处美丽的城市,葱茏的绿树,盛开的鲜花,一座高大建筑物的计时牌上清晰地显示着:3000年某月某日……我想这丝毫无损他们千年之前攀登高峰的意义。物质是坚实的,如同大地,而精神则如同天空或宇宙,是柔软的、无尽头的空漠。人的脑实质就是这种天空或宇宙,有限与无限都在其中,人的脑实质是比自然界的宇宙还要广阔的。无穷尽地开拓成为人类永生永世的寄托。西西弗斯整日推着一块大石头上山,其实是一个哲学寓言,它是时间与空间的规则——周而复始,永无止境。我写这部长篇也是一种攀登,如同真正的登山者,一次次向高峰冲击,又一次次撤退,回到大本营,回到平淡无奇的生活中。这种攀登让我的体力和精力消耗很大,在经历了四十年的病痛之后,身体瘫痪部位的肌肉萎缩了,我越来越难以支撑自己,总有一种明天就会因疲惫而死去的感觉。其实,我对长篇小说的创作已经力不从心了,激情常被肉体的麻木疼痛和精神的忧郁绝望掩埋……我想这将是我最后的一部长篇小说了……精神攀登的路途异常艰苦,我有时也畏惧,害怕路途遥不可知,但冥冥之中又仿佛看见我的主人公在远处等待,等待我给他们一个结局。我有时急于接近他们,有时又小心翼翼地避开,我怕我笔下的主人公会在途中遭遇不测,也怕有的人会因为我给他们的结局而失望。其实我是清楚的——生命永远不会完结,我们的攀登也是如此。(取材于张海迪长篇小说《绝顶》的前言,有删改)[注] 张海迪,当代作家。1955年生于济南,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失去知觉。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坚信当下个千年到来,珠穆朗玛峰的山顶上已建立起“长城”研究站点的时候,人类将无高峰可攀。
B.前四段以黯淡的天光、无边的黑夜烘托“心灵的篝火”;“覆盖在冰雪中”则暗指十七勇士生命的终结。C.时至3000年,地球变暖,冰雪融化,勇士重生;作者在一个想象的情境中,寄寓了自己美好的愿望。D.最后一段作者流露出对笔下人物有时想接近,有时欲避开的复杂心态,在“怕”的背后是对人物的挚爱。E.本文可以看作是关于《绝顶》的创作谈,交代了小说主人公的生平背景,同时也折射出作者的心路历程。解析:A项,原文中作者说坚信千年后攀登雪山已不再艰难,并没有说人类将无高峰可攀;E项,文中并无对小说主人公生平背景的交代。答案:AE2.梅里雪山在作者的小说创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文意,谈谈这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让作者突破了原有的写作束缚,启发了一个飞往更高空间的方向;②成为了小说中故事发生和主人公活动的环境背景;③在梅里雪山曾经发生过的17人遇难的惨剧同样启发了作者的思考。3.作者为自己的小说取名“绝顶”,结合这篇前言,说说作者所理解的“绝顶”包含了哪几层内涵。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首先,绝顶是指小说中主人公希望攀登的梅里雪山绝顶;其次,从攀登雪山中抽象出的“绝顶”,象征着人们在人生中不懈追求希望超越的极限;最后,作者也把创作这部小说当作自己写作生涯的“绝顶”,它或许是最后一部作品,而作者仍试图翻越。4.(对应本练题)中国古代神话中有“夸父追日”的故事:“夸父与日逐走……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树林)。”有人认为,文中殉难的登山者有如追日不得的夸父,是当代社会中的悲剧英雄。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自己的看法。(不少于20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夸父逐日”中的夸父是一个古代神话英雄,他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自然斗争,甚至为此献身,更令人感动的是,死后,他的手杖,还要化成一片树林,将顽强的生命延续下去。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可贵精神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登山探险者,是不屈于自然,挑战人生极限,虽然有的人因此失去生命,但正是由此焕发出生命的精彩,我们不赞成盲目的无准备的探险,但赞扬其为未知的世界勇于挑战的精神。在我们这个世界中,还有许多未知的事物,如果我们都畏惧而不敢前行,我们的社会就不会进步。在这探索的过程中虽然会有危险、流血甚至献出生命,但为之奋斗的都是值得赞扬的英雄。二、(四川高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郁达夫①自从亚里士多德的文学模仿论创定以来,以为诗的起源是根据于模仿本能的学说,到现在还没有绝迹。富有独断性者,甚至于说“所有的艺术,都是自然的模仿”。虽则说得太独断,太笼统,但反过来说,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绝大的威力,却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情。所以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②自然的变化,实在多而且奇,没有准备的欣赏者,对于它的美点也许会捉摸不十分完全的。就单说一个天体罢,早晨的日出,中午的晴空,傍晚的日落,都是最美的景象;若再配上云和影的交替,海与山的参错,以及一切人造的建筑园艺,或种植畜牧的产物,如稻麦牛羊飞鸟家畜之类,则一日之中,就有万千新奇的变化,更不必去说暗夜的群星,月明的普照,与四季寒暖的更迭了。③我们人类都有一种特性,就是喜新厌旧,每想变更。一碗最珍贵最可口的菜,若每日吃着,到了后来,宁愿去换一碗粗肴淡菜来下饭。唯有对于自然,就决不会发生这一种感觉,太阳自东方出来,西方下去,日日如此,年年如此,我们可没有听说有厌看的。还有月亮,初一出,月半圆,月底全没有,而无论哪一个人,看了月亮,总没有不喜欢的。自然的伟大,自然的与人类有不可须臾离的关系,就此一点也可以看出来了。④欣赏自然景物的本能,是大家都有的。不过有些人忙于衣食,不便沉酣于大自然的美景;有些人习以为常,虽在欣赏,也没有欣赏的自觉。更有些人,将自然范围限制得很小,以为能如此这般的欣赏,自然景物就尽在他们的囊中了。⑤
我从前有位同事,平时只晓得钻门路,积私财,以升官发财为唯一的人生乐趣,现在居然位至极品,财积到几百万了,但他唯一娱乐,还是出外则装学者的假面,回家则翻英国银行的存折。对于自然山水,非但不晓得欣赏,并且还视若仇敌似的。对于这种利欲熏心的人,我以为对症的良药,就只有一服山水自然的清凉散。因为山水自然,是可以使人性发现,使人格净化的陶冶工具。⑥自然景物所包含的方面,原是极博大、极广阔的。天地岁时,社会人事,静而观之,无一不是自然,无一不可以资欣赏,但这却非要悠闲自得,像朱夫子那样的道学先生才办得到。至于我们这种庸人,要想得到自然的美感,还是上山水佳处去较为直截了当。⑦大抵山水佳处,总是自然景物的美点发挥得最完美、最深刻的地方。孔夫子到了川上,就觉悟到他的栖栖一代,猎官求仕之非;太史公游览了名山大川,然后才死心塌地,去发愤而著书。可知我们平时所感受不到的自然的威力,到了山高水长的风景聚处,就会同电光石火一样,闪耀到我们的性灵上来。⑧我曾经到过濑户内海旅行,月夜行舟,四面青葱欲滴,当时我就只想在海岸做一个半渔半读的乡下农民。依船楼而四望,真觉得物我两忘,生死全空了。后来也登过东海的崂山,安徽的黄山,更在天台雁荡之间,逗留过一段时期,总没有一次不感到人类的渺小,天地的悠久。所以要想欣赏自然的人,还是先上山水优秀的地方去训练耳目,最为适当。⑨从前有个赞美美术批评家拉斯肯的人说,他在没有读拉斯肯以前,对于绘画,犹如瞎子,读了之后,眼就开了。这话对于高深的艺术品的欣赏,或者是真的,但对于自然美,尤其是山水美的感受,也未必尽然。乡下愚夫愚妇的千里进香,都市里寄居的小市民的窗槛栽花,都是欣赏自然的心情的一丝表白。只教天良不泯,本性尚存,但凭我们的直觉,也就尽够做一个自然景物与高山大水的初步欣赏者了。(有删改)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学说谈起,意在引出人生、艺术模仿自然山水的中心观点,启发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B.第②段有关自然的描述涉及时间、空间、光线、色彩等元素,平常的自然景物、人文景观流转变幻,姿态万千。C.作者笔下的自然山水具有陶冶性灵的作用,“清凉散”之喻形象地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忽略对自然的欣赏。D.本文以吃饭为例表现人类喜新厌旧的特性,以“小市民的窗槛栽花”为例表明凡夫俗子也能欣赏自然美,具有生活气息。E.本文谈古论今、写人写己,由景物而人生,从山水而艺术,紧扣自然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行文看似闲散,实则紧凑有序。解析:A项根据第①段的表述可知“人生、艺术模仿自然山水的中心观点”表述错误。C项,根据第⑤段的表述可知,“清凉散”是“对于这种利欲熏心的人”的良药,不是“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忽略对自然的欣赏”。答案:AC6.作者认为应该如何欣赏山水及自然景物?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内容主要集中在②~⑨段,第②段的第一句话、第④段的第一句话、第⑨段的最后两句话,这些都是作者对于欣赏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态度,对这些信息加以筛选整合,尽量用原文中的语言组织答案。答案:①留意自然的丰富与变化,做有准备的欣赏者;②不为世俗所累,主动寻访山水佳处;③保存美好本性,在生活中欣赏自然。7.文章第⑧段写“我”在濑户内海旅行,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分析第⑧段写“‘我’在濑户内海旅行”在文中的作用,可以从对主题表达的作用、对文章结构的作用等方面组织答案。作者到濑户内海去旅行,承接了上文古人游览的经历,过渡到自己的体验中来,进一步印证了山水优秀的地方对心灵陶冶的作用,更具有说服力。答案:①生动表现物我两忘的感受,突出自然的伟大;②以个人体验进一步印证山水佳处对心灵的陶冶作用,亲切自然,更具说服力;③上承古人游览经历,下与登临崂山等相呼应,行文详略有致,富于变化。8.(对应本练题)文中说:“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请结合本文和下面的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阐述合理,有说服力。①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郁达夫《故都的秋》)②陶渊明、谢灵运这般人的山水诗那样的好,是由于他们对于自然有那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他们随手写来,都成妙谛,境与神会,真气扑人。(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回答本题关键要审清题目的要求,“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实质就是围绕“山水自然与艺术、人生”的关系理解这两则材料。答案:
(示例一)这句话点明了自然山水与艺术、人生的紧密关系。山水以及自然景物,会影响艺术与人生;而对待艺术和人生的态度,同样会使自然山水染上人化的色彩。陶渊明、谢灵运等人,能发现自然的美好,忘却尘世的烦忧,因而写出“悠然见南山”“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等清新自然的诗行。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写“扫帚的丝纹”,细腻、清闲却不免有些落寞,自然外物因为点染上他独特的情绪色彩,具有了生命的气息。(示例二)欣赏山水自然的心情与欣赏艺术、人生的心情是同一的。因为艺术与人生是山水自然的映照,人对于山水自然的欣赏态度也恰恰是人对于艺术与人生的态度。能认识山水自然之美好、博大与威力的人,对于艺术与人生才能获得超越世俗的认识,才能如孔夫子、太史公那样领悟人生、寻求精神价值的实现,才能像陶渊明、谢灵运、郁达夫那样在山水自然的流连忘返中物我两忘,写出“境与神会,真气扑人”的佳作。三、(重庆高考)阅读下文,完成第9~13题。东坛井的陈皮匠何 晓①一个地方只要历史长了,就会产生些离奇的故事。②古城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当你花费了比去欧洲还要多的时间,从大城市曲里拐弯地来到这里时,疲惫的身心会猛然因眼前远离现代文明的古奥而震颤:唐宋格局、明清街院,这化石一样的小城里,似乎每一扇刻着秦琼尉迟恭的老木门后面,都有一个传承了五千年的大家族在繁衍生息……而每一个迎面过来的人,他穿得越是普通,你越是不敢小瞧他,因为他的身上自然地洋溢着只有在这样的古城里生长的人才有的恬静和自信,哪怕他只是一个绱鞋掌钉的小皮匠。③沿袭着“食不过午”老规矩的,似乎只有传统小吃。但古城里曾经严格遵守另一种做生意“时不过午”老规矩的,却还有一个人,那就是东坛井的陈皮匠。④东坛井是一条老街,街头有一口叫东坛井的千年老井。老井现在是文物,周围砌了台子,被重点保护了。陈皮匠的家就是陈家大院子,在老井东边,大院有两套天井一个后花园,一栋小巧的绣楼,后面一套天井是皮匠的藏书室。陈家大院子的正门在与街面丁对着的巷子里,除了家人进出,平时总关着。隔了街道,皮匠的摊子在老井西面的醋吧街沿上。皮匠从十九岁开始就在那里摆摊,没人说他不能在那里摆摊,他是这条街上最正宗的土著。⑤皮匠的手艺好,补的鞋既巴适又牢实。了解他的人都说:可惜哟,一个老高中生,灵巧得能绣花,随便做啥也能成气候嘛,去当皮匠。皮匠才不这样想,他悠闲自在地守在摊子上,不管生意好坏,中午十二点都要准时收摊。他上午挣了多少钱,下午就要买多少钱的书。古城收售旧书和收藏旧书的人,都认得他,晓得他在意哪一类书,只要看到他来了,立马抱一摞出来任他选。钱不够,也没关系,第二天拿来就是了。古城的人都爱老书,或者自己读,或者倒来倒去当古董卖。⑥晚上,皮匠一般都待在他的藏书室里。至于他在里面干些啥,皮匠娘子从不过问。要休息的时候,只是在外面喊:老汉,等你哈。皮匠听了,先咳嗽一声,然后才出来。⑦皮匠的生活一直都像这样,很平静。古城其他人的生活也很平静——直到上个月皮匠的女儿回来。⑧
女儿是在上飞机的时候才打电话说要回来的。黄昏时,女儿回来了,后面还跟了一个干巴老头。女儿一进屋就介绍说:这是我的导师,历史学家牟汉达教授。爸爸,老教授想看看我们的族谱。⑨皮匠一听来人是历史专家,心里就已经有数了。第二天,皮匠和女儿陪着教授在藏书室里整整待了六个小时。这六个小时里,从《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人轶事汇编》《宋史选举志》到《南充史志》《保宁府志》《将相堂记》《重修三陈书院记》《陈氏家谱》……教授一直在翻书,皮匠女儿一直在拍照,皮匠一直在回答教授的提问。⑩他们终于从藏书室里出来时,教授说:你已经有了我想有的一切。⑪皮匠回应说:我这一辈子,就等这一天哩。⑫数月后,一篇学术论文震惊了整个历史学界:《南宋三陈故里之重考》。而同时被震惊的还有古城的官员、文人和实业家:那么著名的历史人物原来是古城人啊!于是,古城迅速掀起了一股宣传、发现、挖掘的热浪,无限的商机突然摆在了眼前,安静的古城人一下子变得疯狂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被导游带来参观陈家大院,一批又一批的说客拥来劝皮匠合伙开发陈家大院……皮匠想:这东坛井陈家大院的大门,怕是再也关不上了。⑬收到女儿寄回的报纸、杂志,皮匠认认真真地把老教授的论文和与论文相关的评论文章,读了一遍又一遍。然后他歇了十多天业,把家里的藏书整理出来,重新造册,一一核对之后,全部送给了牟汉达教授。⑭从此,陈皮匠和古城的其他皮匠一样,下午也要补鞋了。(有删改)9.怎样理解文中“了解他的人都说:可惜哟,一个老高中生,灵巧得能绣花,随便做啥也能成气候嘛,去当皮匠”这句话的含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读完全文我们知道,陈皮匠是一位典型的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他有着大家不可理解的志向与追求。句中“了解他的人”只是了解他外在的东西,并不了解他内在的追求。“一个老高中生,灵巧得能绣花,随便做啥也能成气候”,表现了陈皮匠的能力。由此可知,题干中的句子应该包含两个层面的含意,一个层面是陈皮匠的能力,就是聪明灵巧有文化;另一个层面就是众人对他的不理解。答案:(1)陈皮匠聪明灵巧有文化,志向却与众不同;(2)古城人不理解陈皮匠的选择。10.文中第②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怎样的特点?这对塑造陈皮匠的形象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可抓住一些关键字眼进行分析。“远离现代文明的”“古奥”“唐宋格局”“明清街院”“五千年的大家族”“自然地洋溢着”
,这些词句中所表现出来的正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和丰厚的历史底蕴。写这些自然是为塑造陈皮匠这个人物形象服务,也为陈皮匠的活动提供一个环境依据,为表现文章的主题服务。答案:(1)突出了古城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和丰厚的历史底蕴。(2)为陈皮匠鲜明的性格特征的形成,提供了环境依据。11.陈皮匠的藏书有什么特点?请根据文本予以说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描写陈皮匠藏书的内容在第⑨段,一是列举了陈皮匠的许多藏书名称,说明了他的藏书数量非常大;再是从列举的书目来看都是与古城文化、家族历史相关的书籍;第⑩段老教授的一句话“你已经有了我想有的一切”,充分肯定了这些藏书的研究价值。答案:(1)内容与古城文化、家族历史紧密相关,如《续资治通鉴长编》《南充史志》《保宁府志》《重修三陈书院记》《陈氏家谱》等。(2)数量多:陈皮匠用大半生的时间收集老书,教授及其助手在书房忙活六小时,陈皮匠用十多天才把书整理完。(3)具有研究价值:教授说,你已经有了我想有的一切。12.陈皮匠为什么要把自己费了不少心血得来的藏书送给牟汉达教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从陈皮匠的角度思考,他对古城文化的这种守护已经完成;通过认真阅读老教授发表的论文,他发现有些藏书的学术价值和内涵他无法领悟。二是从老教授的角度思考,他不仅能像陈皮匠一样守护古城文化,还能进一步发掘出更多的价值来。答案:(1)陈皮匠藏书不只是爱好,其心愿更在于彰显古城的文化底蕴和家族的历史荣光;(2)他并非专家,难以深究藏书的学术价值和丰厚内涵;(3)他认真阅读了牟教授的论文和相关评论,认定牟教授是能进一步挖掘藏书价值的人。13.(对应本练题)文中写了陈皮匠和其他古城人面对无限商机的不同态度,请予评价;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予探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从文中可以看出,学术论文震惊的不仅是历史学界,还有更多的官员和实业家,他们从古城的历史文化中看到的是商机,而陈皮匠所守护的却是传统。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陈家大院的大门,怕是再也关不上了”
,也透露出了在商业大潮冲击下的一种无奈。作者正是想通过对这种无奈的描述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创作意图。答案:(1)评价:①作品表现了陈皮匠面对商机冲击时恬静淡泊的人生态度和对传统文化的守护,他在商业化大潮冲击下的无奈,显示了守护者的孤独;②其他古城人更多关注的是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带来的商业价值,这种对待古文化遗产的态度有失偏颇。(2)探讨:肯定守护传统文化的行为,批判将传统文化遗产过度商品化的社会现象,表达对时下强烈功利化的社会现象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