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1)

ID:1040758

大小:66.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3-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圆柱的体积(1)课题圆柱的体积(1)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节课中,首先回忆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是把它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找到这个长方形与圆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了圆的面积公式。让学生自然地产生了“圆柱体积的推导方法”。这是全课的核心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可以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将圆柱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然后用课件把圆柱体沿着它的直径切成了4、8、16、32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展示切拼后的长方体,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比较,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学习目标1.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2.运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在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学习重点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学习难点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习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复习引入,导入新课。(5分钟)1.师:(1)什么叫体积?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2)怎样求圆的面积?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3)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学生回答:指定学生回答1.回顾体积概念和已学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2.认真倾听教师谈话,进入新课学习。1.填空题。(1)为了推导圆柱的体积,我们可以将圆柱转化为(长方体),转化后立体图形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它的高等于圆柱的(高),它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因为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2)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12平方厘米,高是2.5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30)立方厘米。2.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8.5cm2,高6cm,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答案:8.5×6=51(cm3)答:它的体积是51cm3。 3.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4dm,体积是251.2dm3,这个圆柱高多少分米?答案:251.2÷(3.14×42)=5(分米)答:这个圆柱高5分米。4.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18.84dm,高4dm,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答案:18.84÷3.14÷2=3(dm)3.14×32×4=113.04(dm3)答:这个圆柱的体积是113.04dm3。二、自主探索,寻求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21分钟)1.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1)回顾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课件演示:先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和所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2)提出问题:圆的面积可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圆柱的体积我们是否也能转化成学过的长方体的体积来求呢?①学生小组讨论交流。②集体汇报交流。(3)课件演示:将圆柱体等分,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将圆柱体等分4份、8份、16份、32份,使学生观察到由曲到直的变化。(4)引导学生想象、归纳总结。(5)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①学生分组讨论: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②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说明理由。教师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1.(1)学生观看课件,回顾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2)学生讨论交流圆柱的体积的算法。(3)观察圆柱体的变化过程。(4)总结:如果继续分下去,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5)学生交流圆柱体的体积公式。2.学生解决导入中提出的问题。↓↓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πr2h2.体积公式的应用。(1)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cm2,高是2.1m。它的体积是多少??(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教师板书解题过程。三、巩固练习。(10分钟)1.完成教材第25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28页第1题。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订正。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4分钟)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2.布置作业。学生谈本节课的内容。五、教学板书六、教学反思圆柱的体积是以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为基础的,它也是今后学习圆锥体积计算的基础。为了突破本节学习的重、难点,教学中采用以合作探究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结合已学的知识先让学生猜测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再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观察比较,发现圆柱体积和长方体体积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教学中注重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教师要注意公式推导时间的长短。教师点评和总结: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