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齐桓晋文之事教学目标作者简介《孟子》背景介绍补充注释参考译文课文层次解题探索研究知识归纳课文结构课堂练习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并注意总结活用词语的规律。2.分析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运用多种论辩技巧和修辞方法的引人入胜的论辩语言,增强鉴赏能力。3.了解孟子、《孟子》及其思想。教学目标
孟子,名轲,字子舆。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被尊为儒家的第二号圣人——“亚圣”。他在哲学上提出“民贵君轻”为中心的“仁政”主张,哲学上提出“性善论”。《孟子》富于雄辩,善用比喻和寓言。文学价值很高。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像
孟子故里
《孟子》共七篇,即《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篇又都分上、下两篇。《孟子》是《论语》之后儒家最重要的著作,汉文帝时列为博士科目。宋代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到南宋时,朱熹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书。明清科举考试八股文,题目都来自《四书》。关于《孟子》
《孟子》散文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的气概,充分反映了战国时代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孟子》散文善于运用比喻。有人统计,《孟子》全书共261章,其中有93章共用了159个比喻,可见孟子是善用比喻的能手。用比喻说理,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进行论辩,不仅增加了形象性,富有情趣,引人入胜;而且显得简洁、明白,更有说服力。《孟子》的散文善设机巧,引人入彀,先纵后擒,很有说服力。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各国诸侯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以征伐为能事,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所以,在回答齐宣王的问话时,孟子便借机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背景
齐桓,即齐桓公,名小白,春秋时期齐国国君,公元前685年到公元前643年在位。晋文,即晋文公,名重耳,春秋时晋国国君,公元前636年到公元前628年在位。齐宣王,姓田,名辟疆,战国初期齐国的国君,公元前319年至公元前301年在位,距齐桓晋文之事已三百多年,所以齐宣王只听得他们的名声,却要向孟子请教他们的情况。齐桓公和晋文公两人都是春秋时期的霸主。前者曾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后者曾定乱扶周,破楚救宋。因为他们的行事不是靠仁政,而是凭武力,因此被儒家称为“霸道”,与“王道”相对立。所以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等于问霸道之事,而儒家弟子是崇尚王道,反对霸道的,因此孟子才会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也,臣未之闻也。”借此把话题引开,转而谈论王道。
本文是问答体散文,记述了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全篇都是一问一答,在问答中展开辩论。题目上的齐桓公,晋文公,先后是春秋时候的霸主;题目中的“事”,就是用武力称霸于诸侯的“事业”。而文中齐宣王以此为话题,企图像他们那样施行霸道。孟子转移了话题,而谈论“王道”之必须,”霸道“之不可行。解题
在这次谈话中,孟子集中阐述了他的仁政和经济思想,描绘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社会蓝图。他从齐宣王有“不忍”之心说起,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施行王道,鼓励齐宣王发扬“仁术”,推恩百姓,以德服天下,“保民而王”。在孟子看来,仁者无敌,得民心者得天下,“保民”是王道的基础。
[徒]门徒。[寡人]古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觳觫]húsù,恐惧发抖的样子。[固]本来。[然]对。[诚]的确。[宜]适合,适宜。[是乃]这是。[及]推及。[幼吾幼]爱护自家的小孩。[无以]无法。[无他]没有别的。[物皆然]事物都这样。[王请度之]请大王估量吧。[老吾老]尊敬自家的长辈。补充注释
[甲兵]铠甲和兵器,借代军队。[肥甘]肥美的食物。[轻暖]轻柔和暖的衣服。[采色]文采美色。[声音]音乐。[可知已]可知道了。已通“矣”。[若是其甚与]“其甚若是与”的倒装。甚,厉害。[孰]谁。[海内]古人以为中国四面环海,故称国境内为海内。[服]征服。[仕者]做官的人。[其若是]假如像这样。[御]抵挡。
[恒心]常心,生来就有的善良心。[若民]至于一般人。[则]转折连词,却。[因]副词,就。[苟]如果。[焉]哪。[是故]所以。[奚]xī,哪里,怎么。[盍]hé,何不。[树]种植。[豚]tún,小猪。[彘]zhì,大猪。[谨]严谨认真地作。[庠序]泛指古代的学校。庠,xiáng.[申]陈述,开导。[颁白者]须发斑白的老人。颁通“斑”。[负]背东西。[戴]以头顶物。
齐宣王问:“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的门徒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霸业的,所以后世不曾流传,我没有听说过。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王道吧。”参考译文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齐宣王问:“具备怎样的品德才能实行王道呢?”孟子答道:“通过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齐宣王又问:“像我这样的人,可以安抚百姓吗?”
孟子说:“可以。”齐宣王又问:“您怎么知道我可以呢?”孟子回答说:“我听您的近臣胡龁说,有一次您坐在朝堂上,有人牵头牛走过堂下,您问:‘牵牛上哪儿去?’他回答说:‘要杀了它祭钟。’您说:‘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它那恐惧发抖的样子,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地。’那人问:‘那就废除祭钟的仪式吧?’您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去换牛吧。’不知有没有这回事?”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齐宣王说:“有这回事。”孟子说:“有这样的善心就足以实行王道了。老百姓都还以为是您吝啬,我本来就知道您是于心不忍呢!”齐宣王说:“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不大,我怎么会舍不得一头牛呢?就是因为不忍心看到它恐惧发抖的样子,没有过错却要走向死地,所以才说用羊去换牛。”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孟子说:“您不要奇怪百姓以为您吝啬。用小的换大的,他们又怎么知道您的用意呢?您要是哀怜牲畜没有过错却往死地里送,那么用牛跟用羊又有什么区别呢?”齐宣王笑道:“这真个是什么心理呢?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羊去替换它(牛),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正是仁爱之道,(因为您只)见到牛没有见到羊。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对于禽兽,看到它们活着,就不忍心看着它们死去;听到它们鸣叫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仁厚的人们总是远离厨房的。”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齐宣王高兴地说:“《诗》里面讲过:‘别人有想法,我能猜中它。’这话像是冲着您说的。我自己做了这件事,回过头来要探索做它的目的意义,反而得不出。经您这么一讲,我心里又感到有些触动了。这种心地为什么就能与王道仁政合拍呢?”
孟子说:“有人向大王禀白道:‘我的力气能够举起三千斤重的东西,却拿不起一根羽毛;(我的)视力能够看清秋天里刚换过的兽毛的末梢,却看不见一大车木柴。’您会同意(这种说法)吗?”齐宣王说:“不,不会。”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孟子紧接上去说:)“现在大王您一片仁心,使禽兽沾恩,而百姓却一无所得,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样看来,一根羽毛拿不起来,是因为不愿用力;一车木柴看不见,是因为不愿用视力;百姓不被爱护,是因为不愿广施恩泽。所以大王您不行王道,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齐宣王问:“不肯做和不能做,从外表上说来,有什么不同呢?”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孟子说:“要人将泰山挟在腋下跳过渤海,他对人说:‘我不能做。’这的确是不能做。叫一个人向长辈弯腰作揖,他对人说:‘我不能做。’这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所以大王您不行王道,不属于将泰山挟在腋下跳过渤海这类事情;您不行王道,属于向长辈弯腰作揖一类的事情。“尊奉自己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奉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儿童,推广开去也爱抚人家的儿童。那么,治理天下便可以像把一件小东西放在手掌上转动那么容易了。《诗》里面说过:‘给自己的妻子作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这不过是说拿自己的一片爱心加到别人身上罢了。所以,能够推广恩泽就能保有天下,否则,就连自己的老婆孩子也保护不了。古代那些圣明的国君之所以能远远超过一般人,没有别的,只不过是善于推己及人罢了。现在大王您的恩泽能够泽被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什么好处,这又是为什么呢?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凡是物体,没有不是这样的,心的长短轻重尤其需要衡量。请大王您掂量掂量吧!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难道大王您要兴师动众,使您的臣下和士兵冒着生命的危险,和诸侯结下深仇大恨,然后才快活吗?”齐宣王说:“不,我对这个有什么快活呢?我之所以这样做,是想借此得到我很想得到的东西。” 孟子问道:“大王您很想得到的东西,可以说给我听听吗?”齐宣王笑而不答。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曰:“否,吾不为是也。”孟子问:“是因为好吃的东西不够吃吗?轻暖的衣着不够穿吗?还是因为文采美色不够看吗?琴瑟歌唱不够听吗?侍奉左右的宠臣不够用吗?大王您下面的臣子都能充分供给,您难道为的是这些么?”齐宣王说:“不,我不是为这些。”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王曰:“若是其甚与?”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孟子说:“那么,您很想得到的东西我知道了,您是想扩张领土,使秦、楚等大国北面朝见您,然后统治整个中原地带,安抚四方边远部族地区。凭您现在的所作所为,去追求您所想得到的东西,简直像是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齐宣王问道:“事情有这样严重吗?”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哩。爬到树上去捉鱼,尽管捉不到鱼,却不会有什么后患;凭您的所作所为,去追求您很想得到的东西,要是尽心竭力地去做,必然会留下灾祸在后头。”
曰:“可得闻与?”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曰:“楚人胜。”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齐宣王说:“您可以把道理讲给我听听吗?”孟子反问道:“假如邹国人跟楚国人开战,大王您认为谁会得胜呢?”齐宣王回答道:“当然楚国胜。” 孟子说:“这样说来,小国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大国,人数少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人数多的,势力弱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势力强的。现在天下拥有千里见方土地的国家一共只有九个,齐国的土地凑起来也不过只占九分之一。拿九分之一的地方去征服九分之八的地方,这跟邹国和楚国对抗又有什么两样呢?您又何不回到根本上去求得问题的解决呢? “现在大王您如果发布命令,施行仁政,使天下想做官的人都愿意在大王您的朝中做官,耕田的人都愿意在大王您的田野里种地,经商的人都愿意到大王您的街市上做生意,旅行的人都愿意到大王您的国土上来游历,天下那些痛恨自己的国君的人,都愿向大王您诉说。要是真能做到这样,又有谁能跟您对抗呢?”齐宣王说:“我糊涂,不懂得这个道理。希望先生帮助(实现)我的志愿,明确地教导我。我虽然不聪明,请让我试试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道:“没有可以长久维持生计的产业,却有一贯向善的思想,这只有有志之士才做得到。像一般人,只要失去了可以长久维持生计的产业,就会动摇一贯向善的思想。假使没有这种思想,那就会放荡邪僻,不守法纪,胡作非为,没有什么干不出来的。等到犯了罪,然后对他们施加刑罚,这等于设下网罗陷害老百姓。哪有仁爱的国君在位,却可以干出陷害老百姓的勾当呢?所以贤明的国君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要使他们上足够奉养他们的父母,下足够养活他们的老婆孩子;遇上好年成终身饱暖,即使是凶年饥岁,也不至于饿死;然后要求他们走上向善的道路,所以老百姓也就容易服从了。
现在所规定的老百姓的产业,上不够奉养父母,下不够养活老婆孩子;年成好也要终身困苦,遇上凶年饥岁,更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就连救自己的性命还来不及,哪有空余时间去讲礼义呢?大王您既然想成就统一天下的大业,那就何不回到根本上来呢?在五亩大的住宅旁,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绵袄了;鸡和猪狗一类的家畜不要耽误它们繁殖生长的季节,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了。一家一户种百亩的田地能及时得到耕种,八口人吃饭的人家,就可以不闹饥荒了。重视学校教育,反复地叮咛他们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再肩挑背负出现在道路上了。年老的人穿丝绵、吃肉食,一般老百姓也不至于少食缺衣。如果这样还不能得到人民的拥戴,以实现王道,那决不可能。”
1、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孔子他们并没有提及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2、牛何之?牛要到哪儿去?(要把牛拉到哪儿去?)3、若无罪而就死地。它没有罪过却去赴死。4、 王无异于百姓以王为爱也。以小异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大王不要对老百姓以为你是吝啬感到很奇怪。用形体小的羊换形体大的牛,他们怎么知道(您的用心)呢?您如果同情它无罪去赴死,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难句翻译
5、宜乎百姓之谓我为爱也。百姓认为我吝啬是理所当然的啊。6、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现在您的恩惠已经施及禽兽,却不曾惠及您的百姓,这究竟是为什么呢?7、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不去做和不能做的不同,靠什么来区别?
8、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诗经》说:“给自己的妻子做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这是说拿这样的心加在别人身上罢了”9、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难道大王要兴兵打战,使军士臣下受到危害,使诸侯结怨,这样心理才痛快吗?10、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既然这样,那么大王最想要的东西,就可以知道了:开拓土地,使秦楚来朝见,统治中原,安抚四夷。
11、盖亦反其本矣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12、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如果没有恒心,那么不服从约束,行为不正的事,就没有不做的了。等到他们因此犯了罪,接着就加以处罚,这是故意陷害人民呀!
13、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事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所以贤明的君主规定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足够用来赡养父母,下足够用来抚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终年吃饱,年成不好时也能免于死亡。1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谨慎地从事学校教育,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地教育他们,那么老人们就不会背负重物在路上走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从开头到“则王乎”),提出并明确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晋文称霸的事,正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二霸。前者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后者曾定乱扶周,破楚救宋,都是当时的霸主。因为他们的行事不是靠仁政,而是凭武力,因此被儒家称为“霸道”,与“王道”相对立。所以问齐桓、晋文之事,等于问霸道之事,这对于崇尚王道的孟子来说,无异于劈头一瓢冷水。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轻轻把话题岔开,转而谈论王道。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在孟子看来,王天下的关键在于行仁政,所以孟子首先提出“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然后再紧紧抓住齐宣王的“不忍”大做文章。在这里,孟子不是空泛的论述,而是抓住了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加以阐发。老百姓看到“以羊易牛”,以小易大,认为王是爱财;孟子则不同,他肯定王有“不忍之心”,只是没有把为仁之事继续扩展下去。这说明齐宣王已经有了“保民”的基本条件,具备施行王道的基础。同时也为下文论说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笔。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首先,孟子以一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其次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第二部分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齐宣王不能实行王道,不是方法问题,而是一心要实行“霸道”。孟子先以“兴甲兵”几句,不直说霸道,却列举了霸道的种种害处,使齐宣王不得不说出“吾何快于是”,从而引导他说出“大欲”。“笑而不言”四字,写出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仍是霸业,却故意以口腹声色之娱来揣度,形成文章的顿挫,然后道破其“大欲”乃是以力争霸天下。点明齐宣王的“大欲”后,旋即以“缘木求鱼”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他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宣王不禁惊言:有这么严重吗?孟子再步步进逼,以邹与楚战为喻,说明齐若与天下对抗,强弱不均之势显而易见,从而导出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敌强的结论,以使齐宣王彻底放弃“霸道”。霸道的危害既已讲清,孟子再正面铺写行仁政王道的威力,就不能不令齐宣王怦然心动了。
第三部分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经过上文对王霸利弊的说明,齐宣王表示愿意就教,孟子这才水到渠成地拿出了他的仁政主张:“制民之产”和“谨庠序之教”。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然后再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这一王道仁政模式,以排比句对称说出,说王道制度,极言其利。只要做到这一点,老百姓归附,犹如万条江河归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势。全篇最后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作结。
⑴《齐恒晋公之事章》是什么体裁的文章?《齐恒晋公之事章》的体裁是用对话形式写成的议论文⑵文章中心是什么?请概括(不超过20字)。答:阐述“保民而王“的观点⑶孟子认为国君要怎样才可以“王天下”?为什么?(两个问题回答不超过50字)答:孟子认为国君要爱护百姓关心人民疾苦,才可以“王天下”,因为国君以德服人,才会得到百姓的拥护探索研究
⑷齐宣王如何解释他“以羊易牛”衅钟做法的理由?答:宣王说他这样做的原是见到牛临死时恐惧发抖的样子,像没有犯罪的人被押往刑场处死而产生不忍之心,故用羊替牛衅钟。⑸齐国百姓对此事有什么看法?答:齐国百姓认为宣王“以羊易生”是出于吝啬,因为这样做是以小换大。
⑹孟子又是怎样看待此事的?答:孟子认为齐宣王“以羊易牛”不是出于吝啬,而是出于不忍之心。由于宣王见牛未见羊,才会令人以羊易牛,他根本没有考虑到两者大水的不同。如果他見到羊恐懼發抖的樣子,也會以他物代替羊的。⑺“為長者折技”这一设例,旨在说明什么?答:这一设例,旨在说明于齐宣王虽然具备不忍人心,但没有施行仁政,其原因是不为,而非不能为。⑻孟子引用《诗经》一段话,旨在说明什么?答:要推恩于他人,推恩于百姓,才能治理國家。
⑼关于应当不应当实行王道,孟子是从哪些方面展开论述的?答:孟子实际上是从两个方面来劝说齐宣王应当实行王道的: 一是从反面论述实行霸道的害处是“有甚于”“缘木求鱼”,“尽力为之,后必有灾”。二是从正面论述实行王道的益处,“今王发施仁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其若是,孰能御之?”
⑽孟子主张怎样实行王道?孟子心目中的的王道乐土是什么样子?答:孟子主张从“制民之产”和“谨庠序之教”两个方面来实行王道之术:第一,要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第二,要对百姓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孟子心目中的“王道乐土”是:老者衣帛食肉(指社会有良好道德风尚,老人受到尊重),黎民不饥不寒(即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提出话题正面劝导反面论述破其大欲引出主张阐述措施岔开提问,转谈王道提出论点,以例引导正面晓谕,指明方向保民而王以羊易牛是不为,非不能推恩引出“大欲”,指出危害以战为喻,主张施仁辟田地,朝秦楚后必有灾宣王请教孟子说仁制民之产,谨庠序之教课文结构
无以,则王乎然则废衅钟与王说,曰:“诗云…”为王者折枝刑于寡妻盖亦反其本矣“以”通“已”“说”通“悦”“枝”通“肢”“刑”通“型”“与”通“欤”“盖”通“盍”知识归纳通假字
盖亦反其本矣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於王。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是罔民也。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涂”通“途”“颁”同“斑”“反”通“返”“愬”通“诉”“已”同“矣”“罔”同“网”
无以,则王乎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危士臣朝秦楚名动,称王。形动,对……感到奇怪。使动,远离。形动,敬爱;形名,老人。形动,爱护;形名,幼儿。使动,使……受到危害。使动,使……来朝见。词类活用
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从而刑之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动,加以刑罚。名动,穿。形名,小的势力;大的势力。形名,少的一方;多的一方。形名,弱小的力量;强大的力量。名动,种植。
吾何爱一牛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至于兄弟不推恩无以保妻子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然后从而刑之吝啬……的原因用来推及到到了……妻子儿女中原地区可以凭借接着就……古今异义
不识有诸?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盖亦反其本矣!则盍反其本矣。之乎之于何不何不兼词
判断句是/乃仁术也(这是仁爱之道啊)是/诚不能也(这的确是不能做到的)是/折枝之类也(这是向长辈弯腰一类的事情啊)是/罔民也(这是设下网罗陷害老百姓啊)特殊句式
百姓之不见(被)保被动句有牵牛而(于)过堂下者将以(之)衅钟将以(之)求吾所大欲也省略句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莫之能御也何由知吾可也牛何之然则一羽之不举舆薪之不见何以异于邹敌楚哉?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
王坐于堂上天下可运于掌构怨于诸侯宜乎百姓之谓爱我也若是其甚与?吾何快于是?树之以桑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句
解释下列句中红色的词语。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2.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3.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4.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6.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抵御换应该,适宜是看见被推及,推广到攀登,爬练习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辨析下列多义词的义项。爱明道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任重道远吝啬爱护喜爱,喜欢明亮视力清楚,明白贤明的述说,谈论讲,说道义路,道路
恶彼恶知之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死亦我所恶wū哪里,怎么è不好wù憎恶抑抑王兴甲兵……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不可遏抑难道还是抑制度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度,然后知长短王请度之猿猱欲度愁攀缘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物换星移几度秋duó揣度duó用尺量duó忖度dù渡过dù限度dù次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