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模板学段高段年级六年级课时1课时主题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第118——119教材分析教材先让学生了解邮票的有关知识,认识邮票的作用。接下来出示了国家邮政局关于信函邮资的规定,说明确定信函资费的两大要素:信函的目的地是本埠还是外埠;信函质量。探究合理的邮资支付方式。教材安排了两个探究活动:不超过100g的信函邮资,如何用不多于3张的邮票来支付六年级的整理和复习阶段,是小学生形成、总结学习经验的有利时机,利用这个时机,通过探究、归纳、推理、合作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总结个人经验,分享他人经验,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邮政资费的计算方法,掌握确定邮资的2个因素,有利于提高教学成效。学生分析教材先让学生了解邮票的有关知识,认识邮票的作用;探究合理的邮资支付方式;六年级的整理和复习阶段,是小学生形成、总结学习。虽然学生没寄过信,但根据相关经验可能会出现:与信的质量大小与邮寄的路程远近有关;信封越重,花的钱越多,路程越远,邮资也越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票的作用,理解和掌握确定邮资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信函邮资。过程与方法本节课以指导学生的寄信活动为情境,通过如何确定邮资,如何根据信函的质量和地域支付邮资等活动,巩固和综合应用“组合”等数学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交流与互动、观察与列表和看书自学等学习活动逐步提高学生分析、推理、归纳与判断等数学能力,并从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理解和掌握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确定邮资的方法。难点不同邮件的资费的标准计算邮资。
教学资源课件、报告单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1、突出自主探究,课前收集邮票的相关知识。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综合运用组合知识解决问题。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时间)教学方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2分谈话法你见过那些邮票?你知道它们各有什么作用?观察图片,说出自己的感受与想法。利用图片谈话导入,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23分谈话法根据信函质量和目的地不同确定邮资。观察邮资相关费用学生应该会看书,书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源,教师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看书,培养爱看书的习惯,提高从书本中提取和分析数学信息的能力。313分小组合作学习法1.什么是“首重”,什么是“续重”?2.“本埠”、“外埠”是什么意思?包括这两个问题在内,你看懂了哪些内容?谁愿意说说?1、观察邮资相关费用,小组合作讨论探究。2、展示汇报1、共同进行知识的整理2、明白邮资费用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理解根据信函质量和目的地不同确定邮资。420分小组合作学习法我们来根据刚才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邮寄中的实际问题?1、小组合作汇报成果2、汇报学习成果,师生共同分析学生练习强化所学知识51
小组合作学习法1、我们来看看如何确定合理的邮资支付方式。2、我来看看有哪几种可能的资费?3、引导分析:先确定不超过100g的信函所需支付的各种情况。4、(1)引导学生分析:能用80分和1.2元支付的有哪些?(2)根据谁确定最小面值(3)所以可以增加的面值有哪些?既然有这样三种情况不符合要求,那么我们能不能自己再另外设计一种面值的邮票,来满足题目的要求呢?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并汇报学生小组谈论后进行集中汇报。生1:先要分清是本市还是外埠生2:应该把100克以内所有的情况都列出来,再一个个判定。学生通过对表格的观察、分析,不难看出只有4.00元,4.80元和6.00元三种情况不能仅用0.80元和1.20元的邮票支付学生们在尝试和分析中逐步确定增加的邮票面值可以是2.00元,也可以是2.40元,或者是4.00元。为什么要安排这样一个对比呢?因为下面要求学生考虑“最多贴3张邮票怎么贴”,学生就会有意见,为什么要这么规定,多贴一些不行吗?我们在这里安排了这样一个很夸张的对比,他就能感受到这样的规定是合情合理的。小组合作谈论,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完成。62分谈话
师: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了邮票中的数学问题,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发表各自的收获体验。2、还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学生阐述自己的收获和体会:1、知道了本市和外埠的邮资是不一样的;2、寄信时信封(指信函)的质量越重,支付的邮资就越高;3、为了方便,也为了节约,信封上应该尽量可能的少贴邮票,为做到这一点,应该尽可能的贴面值大一些的邮票;4、几种面值不同的邮票可以组合成许多种不同的邮资,因此设计邮票时就应该做到种类少而组合成的邮资数量多总结和归纳本课内容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确定邮资的两大因素:质量、目的地。(1)0.80元,1.60元,2.40元,3.20元,1.20元,3.60元。(2)所以增加的邮票面值可以为2.00元,2.40元或4.00元。合理设计邮票的面值:经济、合理、方便、实用教学反思1.在上课之前,布置学生收集了邮票的相关知识,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呈现出自己收集的信息,既使学习内容得到了丰富,也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在教学中,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知道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