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用正比例解决问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用正比例解决问题

ID:1041108

大小:47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2-03-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例5以及相关练习题。学情分析: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是学生在以前的教学中已经接触过,但主要是用归一、归总的方法来解决。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用正比例解决。正比例反比例意义学生已经理解并掌握,学生能根据数学描述正确的判断是否成正反比例,但是把握的并不是特别准确,由于以前的教学中,过于重视乘除法意义的理解,而对一些基础的数量关系没有进行相关的训练,导致学生对于基础的数量关系,如路程=速度*时间,总价=单价*数量这样的关系能快速准确的判断,但是对于并不常见的数量关系,学生并不能很好的把握。这样无形中就给本课的教学增加了难度。(已有基础,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判断题中涉及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2.进一步巩固正比例的意义,掌握用正比例方法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能正确地用正比例的方法来解答应用题。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精神。4.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沟通“算术法”与“比例方法”的联系与区别,发展探究问题解决策略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用正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教学难点:利用正比例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激活经验1.复习成正比例的量。谁能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如:速度=路程÷时间,单价=总价÷数量,……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2.引出课题看来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真不少,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用正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1.理解题意。张大妈李奶奶我们家上个月用了8t水,水费是28元。我们家用了10t水。 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通过上图,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2.分析解答这个问题怎样解答呢?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如果有多种想法,可以都写下来,算一算。学生独立解答。3.汇报交流28÷8×10=3.5×10=35(元)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4.探讨新知。(1)自主探究。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例的知识,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呢?(屏幕上提示)提示:题目告诉我们哪三个量?这三个量之间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哪个量是固定不变的?哪两个量是相关联的量?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2)展示学生做的题目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28:8=x:108x=28×10x=35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35元。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谁听懂了?这个结果正确吗?你是怎么判断的?想一想,你还能列出其他的比例式吗?学生可能呈现以下解法。8:10=28:x8x=28×10x=35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三)沟通联系,比较建构1.沟通联系。同时呈现“算术法”和“比例法”如下。28÷8×10=3.5×10=35(元) 28:8=x:108x=28×10x=35用“算术法”和“比例法”解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两种方法在计算求解时,算术方法必须求出那个不变的量得具体值,而比例方法只需根据数量关系表示出这个不变量即可,思维过程更具有广泛性、一般性。2.变式练习。出示题目: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42元,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请同学们用比例的方法来试着解决这个问题。3.小结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先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不变的量找出两个相关联的量,判断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方程并检验作答。(四)巩固练习,内化新知1.一辆货车前往灾区运送救灾物资,2小时行了9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出发地点到灾区有360千米,一共需要多少小时到达灾区?(1)题里相关联的两种量是()和()。(2)根据“照这样计算”这句话,说明货车行驶的()是一定的。(3)说明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比例关系。也就是说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一定。(4)因此用比例知识解答列式为(用x表示所求时间):()○()=()○()2.书本62页做一做第1题。小明买4支圆珠笔用了6元,小刚想买3支同样的圆珠笔,要用多少钱?3.书本63页第3题。小兰的身高1.5m,她的影长是2.4m,如果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一棵树的影子长4m,这棵树有多高?(五)小结。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有哪些地方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六)布置作业。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