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学习目标1.了解韩愈的相关知识;2.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3.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知识积累文学常识作者介绍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本人又屡称“昌黎韩愈”,故世称“韩昌黎”;他在同族兄弟屮排行十八,故朋友间又称他“韩十八”;他的最高官职是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他死后谥号“文”,故世又称“韩文公”。他反对魏晋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苏轼对他的评价是“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写作背景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示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屮的一段话里看出。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古文运动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说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属议论文。“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都属于“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B|J“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字词汇总字音愚(yd)萇(chang)聃(ddn)谀(yu)炎0(tan)句读(dou)蟠(pdn)经传(zhudn)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通“授”,传授。■2)或师焉,或不焉通“否”,不。词类活用
1)吾师道也■2)吾从而师Z■3)而耻学于师■4)孔子师鄰子■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6)小学而大遗••7)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名词作动词,学习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名词作动词,低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人。2)小学而大遗••教育的学校。3)今之众人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古义:小的方面;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古义:一般人;今义:表示大众。5)吾从而师之••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7)余嘉其能行古道••古义:跟随并且;今义: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古义:古人从师之道;今义:古代的道路。古义:用来……的;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一词多义师1)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3)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4)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传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zhudm,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道1)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风尚”的意思)3)道相似也(名词,道徳学问)惑1)惑之不解(名词,疑难问题)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3)惑而不从师(动词,遇到疑难问题)虚词乎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4)嗟乎!师道Z不传也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而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4)择师而教Z(连词,表承接)5)授Z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6)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7)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8)如是而已(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之1)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5)师道Z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Z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7))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10)巫医乐师百工Z人(代词,这,这一类)11)鄰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这,这一类)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其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于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2)而耻学于师(介词,向)3)于其身也(介词,对于)4)皆出于此乎(介词,从)5)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也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4)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重点语句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介词结构后置不拘于时。学于余。耻学于师。不必贤于弟子。判断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被动句不拘于时。省略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课文精要理解主旨本文阐述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批判不重视师道的不良风气。把握重点古之学者必有师。这句与众不同。一个“必”字,说明韩愈自信力很强,一点也不犹豫。他认为自己言必有中,写出了他的精神特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说出了老师的三个核心使命,第一个层面是“传道”。“道”指的是文化传统、精神价值。老师构建了学生的精神价值,真正关心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第二层面是“受业”,讲授、传授学业。第三层面是“解惑”,老师有责任解学生的惑,这里的“惑”包括学生的学问之惑和人生之惑。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这句话很有挑战性。在唐朝能说出这样的话,是很不容易的。唐朝社会的基本现状是:一个人可以说自己有惑,但不敢说比自己官大的人有惑,不敢说比自己学问大的人有惑,更不敢说皇帝有惑。一个“人”字,韩愈把所有的人都包括在内。可以看出韩愈胆量之大,也更可贵。韩愈的话很有震撼力,可以说是真理,但在屮国的历朝历代有一个共同的现彖:越是真理,越不好说,越不敢说。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向年龄比自己大,闻道比自己早的人学习,很容易做到。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这段话的前两句是客观存在的,但第三句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在社会上,很少有人能做到谦虚地向地位比自己低、年龄比自己小的人学习。韩愈能做到这一点,真是难能可贵。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样的话也只有韩愈能说出来。韩愈说,他看重的是真理、价值,不耍说什么贵和贱,也就是说职务的高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这段话屮,韩愈批判了当时的人对“惑”的理解。他认为,文字上简单的问题不是惑,真正的惑是生命之困。老师应该做的是解释学生的生命之惑;而学生很多时候向老师问的是具体的知识,很少和老师探讨生命的困惑;最终造成“小学而大遗”,并且一直不“明”。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韩愈意识到了,并表达了出來。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些话不是一般人能说出的话,可以看岀韩愈是一个敢说、敢做、能坚持自己信仰的大家。语言的连贯、巧妙、准确,在韩愈的人格面前反而显得不重要了。写作特色1•下定义,作结论作者一开篇就以一个明确的定义确定了老师的职责,由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层层衔接,一气贯通。2.对比论证第二段运用三组对比: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择师教子与其身,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作者批判了不从师的社会风尚,而作者的观点也不言自明了。3.引用论证,事例论证举出古人从师的例子,引用孔圣人的话,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也更增强了说服力。知识迁移阅读下文,完成1一5题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明]唐顺之廉吏自古难之。虽然,今之所谓廉者,有Z矣。前有所慕于进而后有所惧于罪,是以虽其嗜利之心不胜其竞进之心,而其避罪之计有甚于忧贫之计,慕与惧相持于中,则势不得不矫强而为廉。其幸而恒处于有可慕、有可惧之地,则可以终其身而不至于坏,而世遂以全节归其或权位渐以极,则可慕者既已得Z,而无复有惧于罪。至如蹉趾沦落,不复自振,■则可慕者既已绝望,且将甘心冒罪而不辞。是故其始也,缩腹镂骨以自苦;而其后也,甚或出于饕餐之所不为。人见其然,则曰:“若人也,而今乃若是!”而不知始终固此一人也。虽然,此犹自其既坏言之也。方英刻意为廉之时,而英萌芽固已露矣。苟捐之足以为名,而得之足以为罪,则千金有所必割;苟捐之不足以为名,而得之不足以为罪,则锥刀冇所必算。人见其千金之捐乃其奇节,而不知锥刀之算其真机也,从而谓之F1廉。嗟乎!是安知古之所谓廉者哉?古之所谓廉者,必始于不见可欲。不见可欲,故其奉于身者薄;奉于身者薄,故其资于物者轻。虽其一无所慕与无所惧,而未尝不廉。盖虽欲不廉,而无所用之也。郭侯治吾常|沁,以平易岂弟、与民休息为政,而尤以清苦绳约自律。余始见侯如是,则亦以为今之所谓廉者耳。徐而与侯处,听其议论,察其志之所存,乃知侯非今之所谓廉者也。侯性本澹泊,苦厌纷华,尝言口:“我蔬食则喜,肉食则不喜;布祸则寝乃安,纹祸则寝不安。”其奉身率如此。侯盖古之廉者也。闻侯之夫人亦乐于栃食敝衣,与侯所嗜好无异。然则古之廉者,犹或不免于室人交谪,于是益知侯之为难能也。■侯居常三年,升山东副使以去,侯之僚霍君、裘君与其属武进尹杨君征余文为侯赠。夫侯之廉,人既已尽知之,而奚俟乎余之言耶?虽然,余知侯之廉非11!于慕与惧,而方其为守,则犹在有可慕、有可惧之地也。自今以往,官益峻而望益隆,将可慕者得而可惧者去矣,侯之廉犹是也,而后人信之曰:侯果非慕与惧者也。然则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乌得无言乎?(选自《荆川先生文集》,有删改)【注】常:地名,指常州。1.对下列语句中加红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世遂以全节归之归:称许B.则千金有所必割割:舍弃C.于是益知侯Z为难能也能:做到D.侯居常三年居:居住2.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指向“今之所谓廉者”、“古之所谓廉者”的一组是(A[而其后也,甚或出于饕餐之所不为1我蔬食则喜,肉食则不喜r布祸则寝乃安,纹祸则寝不安•1一无所慕与无所惧[前有所慕于进而后有所惧于罪[不见可欲,故其奉于身者薄c侯之廉非出于慕与惧1将可慕者得而可惧者去矣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主要论说为吏之廉,其中对为吏者心理的剖析尤其深刻,有独到的见解。B.今之所谓廉者,本來有意于利禄,但慑于法律的威严,能够自律,管住自己。C.古Z廉者,无所慕求,偶尔有了不廉的念头,也会克制自己,不付Z于行动。D.在作者看来,郭文麓升任副使后,权位更加尊显,仍将保持古之廉者的本色。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屮画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苟捐之不足以为名,而得之不足以为罪,则锥刀有所必算。(2)奉于身者薄,故其资于物者轻。(3)然则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乌得无言乎?5.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王慎屮为文,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C而悟欧曾作文Z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久乃变而从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Z。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Z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Z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Z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英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Z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FI:“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鄰子、裟弘、师襄、老聃。鄰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了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JS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Z。
3.下列对文中画红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Z/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C.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岀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4.下列选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师说》的作者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师说》的“说”是--种文体,但与《捕蛇者说》不一样,它不是说理辨析类文章。B.《师说》:“士大夫之族,F1师F1弟子者,则群聚而笑之。”其中的“士大夫”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C.到清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D.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大学和小学两种。大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5.下面对本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笫观念,很有积极意义。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6.把文中画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⑵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参考答案1.D(居,任职,做官。)2.B(此题筛选整合文小信息,注意题眼“今之所谓廉者”、“古之所谓廉者”,圈定选项在文中的位,结合上下文内容,运用排除法可迅速解答。)3.C(曲解文意)4.(1)(3分)如果舍弃了不足以成就名声,而得到了不足以构成罪行,那么他对锥刀尖般的微利也必定有所算计。(2)(3分)供养于自身的(东西)俭薄,所以他们依赖于外物的(程度)就轻微。(3)(3分)既然这样,那么了解郭侯的人就没有谁先于我了,我怎么能不说说呢?解析:此题理解并翻译文屮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注意关键字,如“捐”“资”等,注意省略部分;注意句式,(1)否定句(2)疑问句(3)反问句,一定要翻译对句式和语气。5.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
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解析:此题考查断句。把握住虚词(已而)、人名(曾巩)和句间层次词等,即可解答此题。1.C2.B(A项《师说》与《捕蛇者说》都是说理辨析类文章。C项改为“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D项国学包括太学和小学,而不是大学和小学。)&B(选项B“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错误。)9.(1)译文:不通晓句读,不解决疑惑,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方面却丢弃了,我没有看出他是明智的呢。(2)译文: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知道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拓展阅读千年一叹读韩愈从维熙中国民俗谚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泉则秀。这儿的山上无仙,江屮亦无流泉戏水,但是地处潮州境内的韩山、韩江,却名贯广东大地,成为大海之滨一道奇异的人文风景。何故?只因为唐代文人韩愈被贬官离开长安后,曾在这儿当了不足一年时间的地方小官。他似乎比“仙”和“泉”更具有震撼和感召力量,使原本为他姓的山和水,后人将其统统改为韩姓:山易名为韩山,水易名为韩江。一个唐代的文人,在贬官后的失意之时,居然使江河易姓,不仅在中国历史上为绝无仅有,其本身还是一首千古绝唱。因而我在潮州驻足的时日,留给我的不仅是“前无古人后无來者”的怀古的咏叹,还启迪我从韩愈的曲线人生经历中,似又找到一面为文为官之道的明镜。昔读《昌黎先生集》时,知道韩愈是河南河阳人,号昌黎,为唐宋八大家z—,因其诗文磅礴隽永而名扬天下。此外,史书记载他还是一位正统儒理学家。因其一贯以孔孟之道,反对佛门道院之玄学,在唐宪宗十四年,他担任监察御史时,因上书皇权谏阻宪宗皇帝兴师动众去奉迎一块佛骨,而被贬官到粤海之边做潮州刺史。纵观古代文人,被贬官者多多,凡是直抒其心意的文人,大都留下仕途失意被贬官和流放的历史。但不同的是,他们在人生低谷中的行迹,却有着千差万别。这些文人雅士,大乌纱帽一旦变成小乌纱帽,多表现得心灰意冷,在白舔伤口中,写出些悲悯自怜的诗歌,而韩愈与众不同,尽管他在被贬官的路上,也曾写下“好收吾骨瘴江边”的自怜诗章;但到了潮州赴任之后,却将自身伤痛闲置一边,把庶民百姓冷暖放在了至高无上的位置。当我登上韩山上巍峨的韩公祠时,不尽百感丛生:天下浪漫文人,多如天上繁星;天下无文采而缚于理性牢笼屮者,更是不计其数;但将高度理性和超人文采集于一身者,可谓寥寥无几,而韩愈两者兼备,犹如平地上的高山。以文而论,文史学家评说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以理而说,他是个敢做敢为、荣辱不惊、视庶民百姓为父母的清官。后人为了纪念他为文为人之德,在韩山绿色环抱中,修建了雄伟的纪念祠堂。沿山而上的回廊两侧,皆为唐代之后官人和文人对他的评说。我统计了一下,总共四十块碑文,碑文以各种书体刻下对这位“百代文宗”的盛誉。至于潮州的本土人士,更是以韩愈曾在此地驻足为荣。与我一同登山朝圣的当地文联友人对我说:“千古中的文人至圣,从长安被贬到我们这儿来,成了我们这方水土至高无上的荣誉。”我说:“愿华夏大地的文人,能有韩文公敢言、敢行的精神风骨;愿那些文官们,都能以韩愈为镜,照一照自己的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