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评一节高中语文课(《雨巷》)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儒敏:评一节高中语文课(《雨巷》)

ID:1041401

大小:36 B

页数:4页

时间:2022-03-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评一节高中语文课——《雨巷》温儒敏诗词课要求阅读主体的融入,讲求氛围的浸润,没有阅读的引导,那情味就出不来。上课可以放开,让学生发挥,但一堂课下来,必须有所积淀,必须有些“干货”可以把握。这就要画龙点睛,总结提升,凸现知识点。最近看了吉林长春希塑中学张冬梅老师讲戴望舒《雨巷》的录像,很有感触,新课标推动的语文课改的确有效。总的来看,张老师这节课设计得非常好。能较好地体现新课标的精神。首先,她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变了以往常见的满堂灌的做法,真正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课一开始老师先朗读作品,让学生对作品有初步印象;随后又由学生朗读两遍,一遍是个人读,一遍是集体朗读,每读一遍老师都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感受;接着学生发言,谈自己对诗的印象,较多的是“凄清”“迷惘”“寂寥”等,大都是摘诗中某个词语来表达;然后老师及时抓住学生的感受逐步往诗作的基调与氛围上引导。这些引导很自然,因为紧密结合学生的第一阅读印象,并非高头讲章,也不是一味灌输。这样,学生不知不觉地沉浸到诗歌氛围之中,阅读、感受和理解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讲文学作品,读非常重要,只有通过反复阅读或朗读才能更好地进入作品。让学生在感受、体验核想象中得到熏陶,从而提升审美能力。诗词教学更加要求阅读主体的融入,讲求氛围的浸润,没有阅读的引导,那情味是出不来的。张老师这堂课强化朗读的效果,并力图以此调动学生的感受与体验,是对路的,也符合新课标提倡发挥学生主动性的精神。这堂课还有一点比较成功,就是既放得开,又不面面俱到,要解决的问题比较集中,整体安排干净利落,井井有条。课堂前半部分反复阅读课文,从中穿插引导学生感受诗作氛围,然后顺势提出探讨"美的原因";接下来用细读的方法,重点分析油纸伞、丁香等意象,讲得很深入,又能结合学生的体会,把学生的想象力与感受力引发出来了;最后则提升一步,重点解说形成诗作美的主要原因一一意境之美,并说明意境在诗歌创作与欣赏中的作用,这就把《雨巷》的艺术特色勾勒出来了,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诗歌中意境之美的重要。 新课标提倡启发式教学。所谓启发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善于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探讨逐步加以解决,从而使感受力、理解力与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张老师在课的每一段都不断引发学生感受与思考,这节课是在不断的提问与引导中完成的。其实,怎样引导提问、怎样层层推进很有讲究。所提的问题要深浅适当、有层次感,且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让学生有兴趣,这并不容易。如讲到油纸伞这个意象,老师问学生联想到了什么,学生说想到电视剧《白蛇传》中的许仙就是常打着油纸伞的。于是老师顺势让学生从朴实、古老等方面去体会油纸伞这一意象所唤起的感觉。这里我替张老师补充一点:油纸伞其实是比较传统(不宜用“古老”这个词)的日常用具,也比较优雅,很适合雨巷的氛围。不妨让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把油纸伞变成塑料雨衣,那味道就两样,诗味就会失去了。所以应当让学生全身心去体验,才能发现诗歌的美。张老师这节课的节奏也掌握得比较好,没有哗众取宠的表演,而且又能扣住教学的基本要求,实现教学目标。但如果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这节课也存在一些可商榷或者说应当改进的地方。我这里结合自己对戴望舒《雨巷》以及现代诗歌的理解,同时考虑到在高中一年级应如何讲现代诗,谈一点意见。一是应当重视阅读的第一印象。讲诗歌一定要非常重视阅读,只有反复阅读,才能沉浸到作品的氛围中,获得自己的感受。这一点张老师已经做得不错,课开始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都用来引导朗读,效果不错。但对于第一印象的强调还不够。张老师只是一再提醒学生阅读时要把握思想情感,这当然没有错。但是“思想情感”这个词用得太多了,学生可能已经有“固定反应”,不利于引发兴趣。如果改动一下,不用“思想情感”,而要求学生把握并说出各自读诗后的第一印象,大家可能会更有兴趣。第一印象也就是直观感受,对于诗歌欣赏来说,这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其实张老师也有一处提到了直观感觉,可惜未能突出,也未能帮助学生了解怎样去获取这种直观感觉。也就是说,有必要启发学生学会如何去接触一首诗,特别是带有象征与朦胧色彩的现代诗。应当向学生提示,第一印象的获取必须通过整体感受。读一首诗,不要一开始就字斟句酌,不妨在整个作品一气读完后,体会一下其中给自己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这第一印象是分析欣赏一首诗的前提与基础。文学课讲究情感培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感受和印象的引发是题中应有之义。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是有他们的阅读印象的,如果老师能就此强调这个前提对诗歌欣赏的重要,并引申一步,让学生了解这是一种读诗的方法,那教学效果就会凸现出来。我的第二点建议,是应当给学生提示,诗的欣赏“不宜直解”。张老师大约会同意我的建议,因为她也不止一次说到诗的多义性。也许是教学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到在强调多义性时,是否还要像传统讲法那样,介绍一下创作背景和思想,这时张老师就显得有些犹疑了。当第二遍朗读完时,张老师问大家感受如何,同学们几乎都说很美。这时老师简要介绍戴望舒的创作前后变化以及《雨巷》写作的时代背景,其中特别谈及《雨巷》和1927年大革命是失败的时代背景关系。类似介绍,据我所知是很常见的,当然,对于理解《雨巷》来说,这也可以提供一种背景。不过,张老师的犹疑反映了她对是否要介绍《雨巷》的时代内涵,其实把握不住。要比较完满地处理这一矛盾,可以介绍创作背景,也可以说明《雨巷》的写作可能和诗人对特定时代氛围的感受有关,但同时必须说明,一首诗的成功在于它可以激发不同的想象与体验,对《雨巷》的理解不应是单一的。这样,就可以和理解诗的多义性这一教学目标结合起来了。我还发现,学生谈他们阅读《雨巷》的感受时,有的感觉太实,某些同学径直理解为失恋之作。面对学生这种太实的读诗法,老师应当提醒:诗歌欣赏的要义是“不宜直解”。 第三,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我觉得这节课的总的提升还不够。前面说了,张老师的教学偏重启发,整堂课的安排大都是在师生的对话中完成的。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如果课后问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是以前不懂而现在明白了的,以后再接触现代诗歌会有什么方法,学生恐怕不见得能回答清楚。上课可以放开,让学生发挥,但一堂课下来,必须有一定积淀,必须有些“干货”可以把握。这就要画龙点睛,总结提升。比如,应当以阅读的直观感受或第一印象为基础,点明象征性诗歌有多义性,诗歌欣赏不宜直解,读诗要注意感受和把握意境。总之,几条主要的阅读经验最好都能提炼和突出出来,作为一种必要的知识,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我理解新课标强调学习主动性以及人文性,强调思想、情感,价值观的融会合一,把这些方面放到非常突出自位置,是对以往教学中那些弊病的纠正,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要知识性的教学要求,不要语文技能的训练。像《雨巷》这样强调个性化学习的课,要有知识点,要考虑语文素养的培育。我们设计时不妨多替学生想一想:他们读完《雨巷》后感到一种特别的美,一定也想知道这种美是怎样形成的。老师解释说是意境之美,那么到底为何会有这种意境美,教学中并没有回答。其实,光是讲意境如何是不够的,学生好奇的可能还在于造成意境美的秘密,包括诗歌形式上的成功。而这方面显然没有多少涉及。其实教材的设计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课后练习第一题要求“从课文中逃出一两节诗划分节奏,标出韵脚,反复朗读,体会其音乐性”,就有知识性的考量。这道题如果老师课上一点都不讲,学生是很难理解的,也就不可能积淀读诗的必要方法。谈到这里,我想稍微用展开一下,探讨《雨巷》为什么读起来非常舒缓优美,不仅有意象美,还有音乐美、节奏美,而这些又怎样形成了常见诗作所要表达的意境的必要条件。首先,《雨巷》意境美的形成跟音顿有关。所谓音顿,是指每一行诗读起来会有多处短暂的停顿,行与行之间则有稍微长一点的停顿。这些“顿”又叫“音节”。比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其中斜杠标示的是阅读时很自然的短暂停顿。句子音顿的多少会影响节奏,音顿多的(比如三次“顿”以上)读起来徐缓,音顿少的读起来急促。《雨巷》中音顿的句子约占全诗三分之二,所以能造成一种舒缓效果,产生一种沉郁的节奏美。其次,是句子双音煞尾。一般来讲,单字音或者三字音煞尾,会显得轻快,形成吟唱式。而双字音煞尾,则较平缓,呈现悠悠诉说的调式。《雨巷》42行中有32行双音煞尾,因此造成一种平缓舒展的效果。双声叠韵是造成《雨巷》音乐美的一个方面,这首诗的语音缠绵,有徘徊意味,就与此有关。以上诸多方面,是形式问题,也是形成意境的条件。张老师在课上曾提到双声叠韵,可惜未能稍加展开。 再者,是诗行处理。古诗不分行排列,靠音韵句读,现代诗的特点之一就是分行。比如《雨巷》第一节其实就是两句话,中间只有两个逗点,可以让学生试验一下,如果不分行处理,而采用通常的习惯将这两句话排列在一起,那就完全是散文,而不见诗味了: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就可以让学生发现,分行也大有讲究,可以产生诗的韵律,这正是新诗的特点之一。上述理论知识老师不一定都讲,但应当有这些储备,应当适当讲清楚这首诗形式和手法上的特色,让学生了解诗歌美形成的秘密,从而激发学生读诗写诗的冲动。最后还要谈谈意境的问题,这与知识性教学也相关。张老师这节课着力要学生领会《雨巷》的意境之美,教学目标是基本实现了,但在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境美时,最好能以斑见豹,让学生了解意境的一般知识,从而掌握读诗的一般方法。张老师这方面做了一些安排,但同样是提炼不够清晰,没有形成能让学生明确把握的知识点。张老师在引导学生欣赏《雨巷》时先后用过“思想感情”“内容”“环境”“情绪”“意象”等多个概念,这些概念和意境有什么关系,又有什么区别,老师应当加以说明。张老师也曾经要解释意境的含义,但同样没有作为知识点凸现出来。意境是传统文论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概念,学术界有各种解释,当然没有必要给高中一年级学生做繁琐的介绍,但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介绍简要的定义,是非常必要的。对意境(还有意象)这样的中心概念做必要的提取与解释,并作为重要的知识点提示学生掌握,对这样一堂诗歌课是非常必要的。一堂课要讲得好,设计自然要精到,但怎样才能做到,恐怕还得靠老师的学习积累。厚积薄发,有足够的学养,才能提高教学水平。选自《温儒敏论语文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