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教学设计后林小学林宗文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p62----64页教学内容。学习目标:1.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2.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3.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学习重难点和关键:重点: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难点:学生以合作实践,讨论交流的方式探究圆周率的含义。关键: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学具的准备:多媒体课件,几个直径不同的圆形,线、直尺等。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学。同学们!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圆,你对圆有哪些认识呢?圆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出示主题图:明明正绕着这个圆形花坛骑自行车,骑一圈有多少米呢?要想求出骑一圈有多少米,就是求圆的周长。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圆的周长。(明确骑一圈的长度也就是求圆的周长。)揭题:这节课来研究圆的周长。二、独学质疑,合作探究。(一)理解圆的周长1.请学生指一指黑板上圆的周长。强调要从起点出发再回到起点,并且在起点上做上记号。2.学生同桌互指手上圆的周长。3.师生共同小结: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就是圆的周长。(二)合作交流,探究圆周率1.猜测:圆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
教师拿出2个大小不同的圆,问学生:“这2个圆的周长相等吗?哪个圆的周长长一些?”你们猜一猜:圆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下面我们来研究直径与周长的关系,猜猜周长和直径之间可能存在什么关系?师:这种猜想对不对,需要用实验来证明。2.学生实验操作实验建议:(1)测量填表(2)计算(3)观察思考圆的周长圆的直径圆周长是直径的几倍(得数保留两位小数)3.学生汇报(1)测量方法:学生可能汇报的方法1:用毛线在圆上绕一圈,再拉紧在尺子上测量。(教师同时用课件演示)学生可能汇报的方法2:将圆片在尺子上滚。师:怎么知道滚到了?(课件演示)师:以上两种方法有相似之处,都是把曲线化成一条线段,数学上叫化曲为直。(2)测量数据:师:观察以上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师:如果有一个很大的圆,它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呢?很小呢?课件演示直径与周长的关系。4.介绍圆周率的历史和意义:师:3倍多一些,到底多多少?是数学上的难题……请大家轻轻地翻开数学书第63页,认真地阅读,通过阅读看你知道了什么?(1)理解“周三径一”,周指什么,径指什么?(2)介绍祖冲之。
师:看了介绍有什么感想?5.介绍圆周率用什么字母表示,怎么读。6.小结圆周长的字母公式。三、点拨互动,应用提升。1.计算黑板上的圆的周长,补上条件:直径40厘米。师:除了知道直径求周长,还可以知道什么来还求周长?出示半径20厘米,学生计算周长。2.教学例1出示主题图,问学生:“要想求出这个花坛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四、检测诊断,总结评价。64页“做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