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必修3《劝学》导学案8荀子简介 荀况,即荀子,号卿。约生于公元前313年,死于公元前238年。战国时赵国(在今安泽一带)人。他是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象、教育家。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荀况一生到过很多地方。曾在齐国游学,在稷下(今山东临淄北)学宫同各个学派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并二次担任学宫祭酒(行礼时的首席)。后来又到过秦国、赵国。晚年在楚国任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著书立说,直到逝世。 荀况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的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在自然观方面,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并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在有名的《劝学篇》中,他集中论述了他关于学习的见解。中文强调'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博学才能'知助而无过',同时指出学习必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态度应当精诚专一,坚持不懈。他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国家要兴旺,就必须看重教师,同时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认为教师如果不给学生做出榜样,学生是不能躬行实践的。 《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采,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苟况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荀子名言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劝学》神莫大于化道,福莫大于无祸。——《劝学》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劝学》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劝学》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劝学》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劝学》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劝学》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劝学》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劝学》小人能,则倨傲僻违以骄溢人;不能,则妒嫉怨诽以倾覆人。——《不苟》言无常信,行无常贞,唯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不苟》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不苟》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王制》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王制》国者,天下之大器也,重任也。——《王霸》国无礼则不正。——《王霸》主暗于上,臣诈于下,灭亡无日。——《君道》知莫大乎弃疑,行莫大乎无过,事莫大乎无悔。——《议兵》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天论》不知其子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左右。——《性恶》文言知识积累1、通假字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2、古今异义 博学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参古义:检验。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加入。 假 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金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子,黄金。 爪牙 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用心 古义:因为用心。例如:用心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黄泉古义:地下水,很深的地下水。例:下饮黄泉。 今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的人指阴间。 绳古义:墨线。例:木受绳则直 今义:绳子,绳索。 用古义:因为 今义:使用 跪古义:蟹腿 今义:跪下3、一词多义生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名词。) 蛟龙生焉(生长,动词)于寒于水(比) 善假于物也(介词,不译。引进作用)取之于蓝(从)利 非利足也(敏捷,快,形容词) 金就砺则利(锐利,形容词。“蚓无爪牙之利”的“利”同此。)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转折)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顺承)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并列也有说表递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递进关系)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关系,却)锲而舍之(表假设)而见者远(表转折)终日而思矣(表修饰)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修饰)暴 虽有槁暴(pù,晒)暴殄(tiǎn)天物(bào,糟蹋)性情暴躁(Bào,急躁)驽 驽马十驾(Nú,劣马,常比喻没有能力)相如虽驽(Nú,比喻愚劣无能)剑拔驽张(Nǔ,古代兵器,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发射的弓。)备 圣心备焉(具备) 有备无患(准备) 关怀备至(详备,完全到位)绝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停止,消失)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 佛印绝类弥勒(极,尽)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强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Qiáng,强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Qiáng,强壮,强大,健壮)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Qiáng,有余,有多)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Qiǎng,勉强,强迫)假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给)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望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远看)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先达德隆望尊(名望)适冬之望日前后(农历每月十五)闻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听到)博闻强志(见闻)不能称前时之闻(名声)用用心一也(因,由)又备经年裹物之用(用途,用处)兵精足用,英雄乐业(物资财用)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采用)皇上欲大用康先生(任用)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引,引来)致罗敷前致词:使君自有妇(表达,传达)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意态,情趣)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尽,极)者假舟楫者(代词,指……的人) 不复挺者(……的原因) 焉风雨兴焉(兼词,“于之”,意为在这里) 圣心备焉(语气词) 4、词类活用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善事) 用心一也(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5、特殊句式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无以至千里(固定句式,“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句段剖析一、疑难解析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剖析:君子,古指道德学问都达到很高境界的人。已,停止。这不但是《劝学》篇的第一句,也是整个《荀子》著作的第一句。为什么首先提出学习的问题呢?因为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著作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的问题,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因为他十分重视这个问题,所以他把自己的见解通过君子之口提出来,以示郑重。在措辞上,他不说应该不断学习,而是说学习不可以停止,这对纠正人们学习上常犯的不能持之以恒的毛病,更有针对性。从学派传统来说,儒家一向劝导人们要好好学习,如《论语》的第一句就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荀子自称是孔子的继承人,他的著作第一句也说:“学不可以已。”这从表面上看,只是继承了儒家的“劝学”传统,其实他强调的程度显然不同。因为在孔子看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而荀子则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的学习才能获得,所以荀子是在新的认识论基础上,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把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就行文而言,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语言简练,命意深广,因而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滔滔阐述。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剖析: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草名,也叫蓼蓝。于,前一个为介词“从”,“青于蓝”“寒于水”中的“于”均为“比”。此句意思是:靛青,从蓼蓝草中提取出来的,但却比蓼蓝显得更青;冰,水(遇冷)凝结而成,却比水更寒冷。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这两个比喻,是说人通过发奋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胜过昨日之我,也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不过要达到“青于蓝”“寒于水”,就必须不断地学习,也就是说,“学不可以已”。所以这两个比喻深刻有力地表明了中心论点。它催人奋进,使学习的人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3.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剖析: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輮,使……弯曲。槁暴,枯干。此句意思是:木头挺直得符合墨线,用火去輮烤,使(它)弯成车轮,它弯曲符合圆规;即使再经风干日晒,(它也)不能再挺直了,(这是)用火烤使它变成这样的啊!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但是经过学习可以使人由“恶”而变“善”。因此他强调了“輮”的作用。通过这个比喻,说明即使原来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不善”之人,经过学习,也可以变为完全合乎道德规范的人,深刻地说明了学习是可以彻底地改造一个人的。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剖析:砺,磨刀石。参,验,检查。省,省察。过,此为名词,过错,过失。此句意思是:所以木头经墨线校正后一加工就直了,刀剑放到磨刀石上一磨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自己的言行,就智慧高明而且行动也没有过错了。作者用一“故”字,以示对上文的归纳,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而改变了原来的状况,根据同样的道理推论,人也只有经过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学问的人。学习对改造人的品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改造获得的。这两个比喻并列使用,喻意更为明确、深刻。同时它也对后面的进一步推论奠定了基础。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剖析:兴,起,兴起。备,具备,具有。此句意思是:堆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集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在这里产生;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于是高尚的精神智慧就会自然形成,圣人的思想也具备了。作者再用两个比喻来说理,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荀子根本不承认“天生圣人”的说法,他指出人只要努力学习,“积善成德”,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圣人也是不断学习而成的,正如他在《性恶》篇中所说的:“积善不息”“涂之人可以为禹”。荀子十分强调“积善”的作用,因而,这里连设两喻,从正面论证了积累的作用。6.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剖析:跬,古代指半步。古人以迈出一脚为“跬”,迈出两脚为“步”。此句意思是:所以,不积累半步一步行程,就无法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不汇集涓细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河大海。“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说明学习靠积累。与上一句形成正反对照,说明“积”与“不积”效果是完全不同的。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少到多、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这个过程要靠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积累才能实现。7.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剖析:骐骥,骏马。驽马,劣马。锲,刻。镂,雕刻。此句意思是:骏马一次跳跃,(毕竟)不能超过十步;劣马拉车十天(也能行千里),功绩在于坚持不懈。用刀刻一下就放下来,即使是朽木也刻不断;用刀刻个不停,即使金属和石头也可以雕刻(成器)。这里谈论的是如何积累的问题。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骐骥本身条件虽然好,如果止于一跃,还达不到十步。驽马本身条件虽然差,如果能前进“不舍”,也可以跑得很远。这便告诉人们,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接着,荀子又用“锲而不舍”与“锲而舍之”相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对于人们学习而言,如果一暴十寒,时学时辍,再简单的知识也学不会;如果能持之以恒,即使是再艰深的知识也可以学会。荀子认为“积”,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要,必须要坚持不懈。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剖析:埃土,即尘土。一,专一。六跪,六条腿。螯,蟹钳。此句意思是:蚯蚓(虽然)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可以)向上吃尘土,向下喝地下泉水,心思专一的缘故呀。螃蟹虽然有六只脚和两只蟹钳,(但如果)离开蛇和鳝鱼的洞,它就没有可以寄居存身的地方,这是它用心浮躁(不专一的缘故)。荀子以蚓和蟹进行设喻,两相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不能浮躁。浮躁了,无论你有多少本领,有多大能力,都将一事无成;反之只要专心致志,即使能力小,办法单一,坚持下去也能达到目的,获得成功。学习更是如此,只要专心致志,就会取得成功。这里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两个角度论述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二、段落解析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剖析:“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结合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学习。而这个与空想相对的“学”字,不言而喻,就是指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这种对学习的见解,也是荀子基于他的认识论提出来的。荀子否认孟子所说的人有天生的“良知”“良能”,因此他强调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他这里提出的“学”的概念,就具有一定的唯物主义因素。接着连设五个比喻,展开论证。荀子先从生活经验说起:站在高处望,比踮起脚见得广阔;登高招手,顺风呼喊,手臂并非更长了,声音并非更大了,可是别人却能够远远地看到,清楚地听到:可见利用高处、利用顺风是很有作用的。推而广之,“假舆马”“假舟楫”的人,也并非善于走路或擅长游泳,可是他们却能“致千里”“绝江河”,足见利用交通工具的重大意义。这些比喻,从见、闻,陆、水等多个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是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来论述中心论点的。全文鉴赏《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见解,也集中体现了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1.比喻贴切,以喻代议。《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这篇文章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原因何在?最重要的是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如文章开首,连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四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收到了先声夺人的强烈效果。值得指出的是,文章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从形式上看,《劝学》中的比喻灵巧多样,运用自如。有的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的从反面设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同类并列,有的正反对照;有的只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总之,铺锦列绣,无所不用。所以文中用喻虽多,却无板滞生硬的感觉,相反,随着用比的连续转换和充分展开,形成整齐而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生气勃勃。2.多用对比,便于说理。《劝学》在写作上的另一个特点是大量运用整齐的句式进行正反对比。如在说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理时,作者先后以“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作对比,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不舍”对于学习的重大意义。在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六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道理何在?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而后者“用心躁也”。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衬,增强了说理的分量。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铺陈扬厉,说理透辟;行文简洁,精练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四、文章结构: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第2段,论述学习的意义。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直木“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根据同样的道理推论,人只有经过“博学”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学习对改造人的品性也起决定作用。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改造获得的。木要改造成为“中规”的轮,要用“輮”;金要利,就要“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第3段,论述学习的作用。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能够弥补不足。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来说明学习的作用。接着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情况组成四组比喻: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这些都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种效果的获得,是因为登高、顺风、假舆马、假舟楫的缘故,也就是“善假于物”,凭借外界条件的帮助才取得的。根据这个道理可以推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利用学习的帮助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善假于物跂而望不如登高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致千里假舟楫绝江河第4段,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作者用了十个比喻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先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所以有这样的功效,全赖于“积”。同样,人如果能积善成德,就能达到“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境界。接着从反面设喻,说明不积就不能至千里,成江河。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少到多的过程。其次,从“舍”与“不舍”来论述学习贵在坚持不懈的道理。先用骐骥与驽马对比,接着用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其关键在于“舍”与“不舍”。人们学习,如果一暴十寒,时学时辍,再简单的知识也学不会;如果能持之以恒,即使是再艰深的知识也可学会。荀子认为“积”
必须是日积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一定要坚持不懈。最后,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获得学习方法和态度积累坚持专心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累(对比)正面设喻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反面设喻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坚持(对比)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专一(对比)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四、写作技巧:1、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例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2、大量运用短句排比和正反对比。文章一开始就是一组排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样的排比句式在文中举不胜举,既富于论辩色彩,又富有文学韵味,甚或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流动在其中。同样,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劝学》也很有特色。如在说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理时,作者先后以“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作对比,说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不舍”对于学习的重大意义。在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八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道理何在?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用心躁也”。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衬,增强了说理的分量。成功。赏析 荀子的《劝学》是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的名篇,其中有些警句,已成为勉励学习常用的成语。这里节选三段,在原文中本不相连,但是意脉一贯,可以独立成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不但是《劝学》篇的第一句,也是整个《荀子》著作的第一句。为什么首先提出学习问题呢?因为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著作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因为他十分重视这个问题,所以他把自己的见解,通过“君子”之口提出来,以示郑重。 在措辞上,他不说应该不断学习,而说学习不可以停止,这对纠正人们学习上常犯的不能持之以恒的毛病,更有针对性。从学派传统来说,儒家一向劝导人们好好学习。如《论语》的第一句就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荀子自称是孔子的继承人,他的著作第一句也说:“学不可以已。”这从表面上看,只是继承了儒家的“劝学”传统,其实他强调的程度显然不同。因为在孔子看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论语·季氏》)而荀子则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所以,荀子是在新的认识论基础上,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就行文来说,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语言简劲,命意深广,因而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滔滔阐述。 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这两个比喻,使学习的人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不过,要能“青于蓝”、“寒于水”,决不是“今日学,明日辍”所能办到的,必须不断地学,也就是说:“学不可以已”。所以,这两个比喻深刻有力地说明了中心论点,催人奋进。 接着,文章进一步设喻,从根本上阐明道理:“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这正如梁启超所说,意思是“喻人之才质,非由先天本性而定,乃后起人功而定也”(见《荀子柬释》引)。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但学习可以使人由“恶”变“善”,因此,他强调“輮”的作用。通过这个比喻,说明即使原来是地地道道的“不善”之人,经过学习,也可以“改变”成完全合乎道德规范的人。这显然是对学习者更大的鼓励。在强调了学习的重要作用后,文章以设喻引出论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会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之类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会锋利,这就好比君子广泛学习,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会知识通达,行为没有过错。这样以设喻引出论断,显得更有说服力。论断句中的“日”字,与起句“学不可以已”的“已”字,紧密呼应,突出了要“知明而行无过”,就必须不断学习,从而有力地阐明了中心论点。 开篇至此为第一段。这一段说明了学习在改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智力方面的重大意义。学习意义重大,那么,如何学呢?荀子认为,学习不能单靠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必须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因此,第二段首先说明:“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以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学习。而这个与空想相对的“学”字,不言而喻,也就是指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这种对于学习的见解,也是荀子基于他的认识论提出来的。 荀子否认孟子所说的人有天生的“良知”“良能”,因此他强调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他在这里提出的“学”的概念,就具有唯物主义因素。接着,连设五喻,展开论证,荀子先从生活经验说起:站在高处望,比踮起脚见得广阔;登高招手,顺风呼喊,手臂并非更长了,声音并非更大了,可是人家却能远远地看到,清楚地听到;可见利用高处、利用顺风的作用之大。推而广之,“假舆马”、“假舟楫”的人,也并非善于走路或擅长游泳,可是他们却能“致千里”、“绝江河”,由于设喻所用的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因此读起来不但感到亲切,而且觉得可信。随着不断设喻,阐明的道理越来越深入读者心灵,于是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就是说,君子之所以会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来好好学习。 推论起来,人如果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习,也就可以变为有才德的君子。这与第一段所说的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直木可“輮”为车轮,意脉是一贯的,结构上也是暗相呼应的。此外,荀子把“所学”与“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这意味着学习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性知识去改造客观世界。”(引自严北溟关于《劝学》的说明)这与他的“制天命”的思想也是联系着的。 至此,第二段结束。这一段说明学习必须善于利用外物。然而,在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的时候,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第三段作了进一步的说明。文章先设两喻引出论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说明学习要注意积累。荀子根本不承认“天生圣人”的说法,他指出人只要努力学习,“积善积德”,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圣人也是不断学习而成的,正如他在《性恶》篇中所说的:“积善不息”,“涂之人可以为禹”。他充分强调“积善”的作用,这与开头提出的“学不可以已”也是一脉相承、遥相呼应的。 在笔法上,以设喻引出论点,更加强了论点的语势,使论点一出现就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接着,文章又进行申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从反面设喻来说明积累的重要。经过一正一反的设喻,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已初步阐明,但是为了深入说明,文章又反复设喻对比:先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相比,再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相比,从而充分显示出“不舍”的重大意义,而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当然,学习要做到“不舍”,要不断积累,那就必须专一,不能浮躁。 因此,文章再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与“蟹六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粗心浮气。这两个比喻,强调了学习必须坚持不懈,并照应了上文的层层论述。第三段至此结束。通过这一段的层层比喻,我们可以清楚地理解学习必须持之以恒。至此,开篇提出的“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已得到了深入的阐发和充分的证明。 《劝学》的这三段,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指出了学习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虽然荀子论学的基础是唯心主义的“性恶论”,但是对批判孟子的“先天道德论”起了积极作用。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荀子不可能懂得人的阶级性,他把礼义当成人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并且把符合封建伦理规范的行为叫做“善”,把不符合的叫做“恶”。他劝学的目的,实际上是要培养合乎封建统治阶级道德规范的人才,这与我们今天的学习目的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在那新兴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全国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是有进步意义的。至于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就是在今天,对我们来说,也还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文中除少数地方直接说明道理外,几乎都是比喻。通过比喻阐述道理、证明论点,这是本文在写作上的一大特色。由于创造比喻的技巧很高,因此这些比喻精警动人。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脱化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以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等,都被人们当作指导学习的格言来称引。同时,运用比喻的方式方法也灵活多样,阐述一层意思,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从正面设喻,有的从反面设喻;有的以比喻互相映衬,有的以比喻进行对比。如此层层推进,上下呼应,使本身表现力很强的比喻,更充分持发挥作用,因而把道理阐述得十分透彻。再说,由于运用比喻,文章的语言显得具体形象、精练有味。而且,随着用比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因此,这不仅是一篇出色的古代教育论文,而且可以当作一篇文学作品来欣赏。自学效果检测一、达标训练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砺(lì) 参省(xǐnɡ) 假舆马者(yù) 木直中绳(zhònɡ)B.槁暴(pù)须臾(yú)跬步(ɡuǐ)舟楫(jí)C.锲而不舍(qì)驽马(nú)用心躁也(zào)骐骥一跃(qíjì)D.可镂(lòu)闻者彰(zhānɡ)契约(qì)生非异也(xìnɡ)解析:解答语音题时要弄清楚加点字在具体语境中的正确读音。A项中的“舆”应读“yú”,B项中的“跬”应读“kuǐ”,C项中的“锲”应读“qiè”。答案:D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省:省察。B.用心一也一:统一、一致。C.声非加疾也疾:快,急速。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隔绝。解析:要正确解题,首先要对课文中的一些实词意义加以熟记,然后再辨析。B项中的“一”应解释为“专一”的意思;C项中的“疾”应为“强,这里指声音宏大”;D项中的“绝”应解释为“横渡”的意思。答案:A3.下列各句中的“于”与“青于蓝”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B.得双石于潭上C.则移其民于河东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楚“于”字有哪些意义和用法,然后进行比较。A项中“于”,意思是“对”,作介词用;B项中“于”,意思是“在”,作介词用;C项中“于”,意思是“到”,作介词用;D项中“于”,意思是“比”,作介词用;题干中“青于蓝”的“于”,意思是“比”,作介词用,因而D项中的“于”和“青于蓝”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中的“水”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B.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D.稍稍宾客其父解析:解答词类活用题,要分清题干和各项中词类活用的特点。A项中的“舟”是名词作状语;B项中的“穷”处在谓语的位置上,形容词用作动词,意思是“走到尽头”;D项中的“宾客”是意动用法,意思是“把……当作宾客”;C项中的“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是“筑舍定居”的意思;“非能水也”中的“水”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是“游水、游泳”的意思。答案:C5.对“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一句翻译准确的一项是( )A.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一天三次反省自己,就智慧明达,品德也没有过错了。B.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自己的言行,就智慧高明,而且行动也没有过错了。C.君子才学渊博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知识明确,行动无过错了。D.君子才学渊博,而且一天三次反省自己,就知识明确,品德也没有过错了。解析:解答翻译题时要注意抓住关键实词的意义,然后加以比较辨析,寻找正确答案。A项中把“日参省乎己”译成“一天三次反省自己”,把“行无过”译成“品德也没有过错”不准确;C项中把“君子博学”译成“君子才学渊博”,把“知明”译成“知识明确”不准确;D项中把“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译成“君子才学渊博,而且一天三次反省自己”,把“知明”译成“知识明确”不准确。答案:B6.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劝学》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说学习的意义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是说对待学习应采取的态度和方法,那就是不能停止。B.《劝学》的比喻,灵活多变。有的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C.荀子认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利用外部条件通过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种“学而后知”的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D.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改造获得的。人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解析:这是对文章内容、写法等问题的综合判断题,答题时要全面考虑。B项“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不是“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而是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不是“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而是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答案:B二、综合训练(一)阅读下文,回答7~12题。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7.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跬:古代的一步。B.风雨兴焉兴:起。C.驽马十驾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D.金石可镂镂:雕刻。8.下列“焉”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B.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9.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蚓无爪牙之利 ②五亩之宅 ③蟹六跪而二螯 ④顺风而呼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例:上食埃土,下饮黄泉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卒廷见相如C.木直中绳,以为轮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1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积累善的德行,那么精神智慧就自然得到了,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B.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达到很高的境界,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C.平常不断地做好事,养成良好品德,达到很高的境界,圣心也就具备了。D.积累一件件好事,养成良好的品德,那么精神智慧就自然会形成,圣贤的心意也就能完全领悟了。12.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用了十个比喻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B.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C.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不舍”与“舍”。D.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对比论证,意在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参考答案:7.解析:要正确解题,首先要对文段中的一些实词意义加以辨析。A项中的“跬”,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把它称为“半步”,而把跨两脚称为“步”。答案:A8.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楚“焉”字有哪些意义和用法,然后进行比较。A、B、C三项中的“焉”均为兼词,是“于之,在这里”的意思。D项中的“焉”是语气词。答案:D9.解析:解答此题,要正确区分各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加以比较辨析。①中的“之”是助词,使定语“利”后置;②中的“之”相当于现代汉语助词“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③中的“而”是表并列的连词;④中的“而”是表修饰的连词。答案:D10.解析:解答词类活用题,要分清例句和各项中词类活用的特点。例句中的“上”“下”是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A项中的“日”、B项中的“廷”、D项中的“面”都是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C项中的“木”是“木材”的意思,没有活用现象。答案:C11.解析:解答此题要结合上下文的内容进行综合考虑。A项中“而神明自得”的意思没有概括完整,少了“养成良好的品德”的意思;C项中把“积善成德”的意思说成是“平常不断地做好事”,不符合文意;D项中把“
积善成德”的意思说成是“积累一件件好事”,不符合文意,还有把“圣心备焉”说成是“圣贤的心意也就能完全领悟了”,也不符合文意。答案:B12.解析:解答此题既要对整体内容正确把握,又要对每一句仔细加以辨析。原文“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用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舍”与“不舍”,而不是说关键在于“不舍”与“舍”,因而C项的叙述不符合文意。答案:C(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徐有功,名弘敏,避孝敬皇帝讳,以字行,国子博士文远孙也。举明经,累补蒲州司法参军,袭封东莞县男。为政仁,不忍杖罚,民服其恩,更相约曰:“犯徐参军杖者,必斥之。”讫代不辱一人,累迁司刑丞。时武后僭位,畏唐大臣谋己。于是周兴等揣识后指,置总监牧院诸袱,捕将相,俾相钩逮,楚掠凝惨。朝野震恐,莫敢正言,独有功数犯颜争枉直,后厉语折抑,有功争益牢。有韩纪孝者,受徐敬业伪官,前已物故,推事使顾仲琰籍其家,诏已报可。有功追议曰:“律,谋反者斩。身亡即无斩法,无斩法则不得相缘。所缘之人亡,则所因之罪减。”诏从之,皆以更赦免,如此获宥者数十百姓。道州刺史李仁褒兄弟为人诬构,有功争不能得。秋官侍郎周兴刻之曰:“汉法,附下罔上者斩,面欺者亦斩。在古,析言破律者杀。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后不许,犹坐免官。起拜左司郎中,转司刑少卿。与皇甫文备同按狱,诬有功纵逆党。久之,文备坐事下狱,有功出之,或曰:“彼尝陷君于死,今生之,何也?”对曰:“尔所言者私念,吾所守者公法,不可以私害公。”尝谓所亲曰:“大理,人命所系,不可阿旨诡词,以求苟免。”故有功为狱,常持平守正,以执据冤罔,凡三坐大辟,将死,泰然不忧,赦之,亦不喜,后以此重之。所全活甚众,酷吏为少衰,然疾之如仇矣。(节选自《新唐书·徐有功传》)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讫代不辱一人。 讫:请求。B.推事使顾仲琰籍其家。籍:查抄。C.秋官侍郎周兴刻之。刻:弹劾。D.罪当诛,请按之。按:查办。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为政仁,不忍杖罚,民服其恩吾令人望其气B.无斩法则不得相缘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C.后不许,犹坐免官凡三坐大辟,将死,泰然不忧D.诏从之,皆以更赦免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1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徐有功“持平守正”的一组是( )①为政仁,不忍杖罚,民服其恩 ②讫代不辱一人 ③有功追议曰:“律,谋反者斩。……” ④与皇甫文备同按狱,诬有功纵逆党 ⑤文备坐事下狱,有功出之 ⑥所全活甚众,酷吏为少衰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④⑥D.②③⑤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有功为政仁慈,深受百姓敬服。武则天当政,株连钩捕,朝野震恐,没有人敢说真话,只有徐有功多次犯颜力争。B.韩纪孝在接受徐敬业伪官后就死去,但他家还是受到牵连。抄家的圣旨下达后,徐有功仍进谏,坚持依法减免韩家的罪,类似情况的有几十家也因此得到赦免。C.徐有功为李仁褒兄弟说情不成,反遭周兴弹劾,以致最终被免官。被重新起用后,又和同僚皇甫文备一同遭诬陷。后皇甫文备借事使周兴入狱时,徐有功仍依法公正无私地救出了他。D.徐有功办案,一贯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依靠事实凭据来判断冤屈诬枉的案子,不曾以私废公,深受武则天器重,对酷吏也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参考答案:13.解析:要正确解题,要将题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平时课文中曾经出现的意义相联系,并结合语境,推断出正确答案。A项中“讫”意思应为“完结、终了”。答案:A14.解析:解答这道题时,要将题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平时课文中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相联系考虑,从而推断出正确答案。C项“坐”,前一个是连词,“因为”,后一个是动词,“定罪”;A项“其”均为代词,“他的”;B项“则”均为副词,“就”;D项“以”均为介词,“因为”。答案:C15.解析:这道题是要对文章的信息进行筛选。要正确解题,关键是要对文段内容全面把握并结合题中的各项内容进行分析,从而推断出正确答案。①句表徐有功处理政事充满仁爱之心,从不使用杖刑,百姓很爱戴他,;④句是叙述皇甫文备在与徐有功一同办案过程中,诬陷徐有功放纵叛逆者。依此两项便可排除A、B、C三项,剩下的只有D项。答案:D16.解析:本题要对文段内容进行综合考虑,着重对文段内容全面分析和概括,根据文意正确判别。C.文中不是徐有功和皇甫文备一同遭诬陷,也不是皇甫文备借事使周兴下狱,而是皇甫文备诬陷徐有功,后来皇甫文备下狱,“徐有功仍依法公正无私地救出了他”。答案:C语言运用17.翻译下面两个句子,注意翻译过程中的“留”和“换”。(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解析:注意文言翻译中的“留”和“换”。正确翻译文言句子,要做到信、达、雅。翻译时要以直译为主,要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有些词语,如涉及古代地名、人名或其他专业术语等,可直接保留到文中,如(1)句中的“千里”“江海”等,(2)句中的“蚓(蚯蚓)”“爪牙”等;而有些古代的词语今天已经“死亡”了,我们应给它换一个相应的今天的词语,如(1)句中的“跬步”要换为“半步”,(2)句中的“埃土”要换为“尘土”;还有对于古代的某些单音词,也要换为今天相应的双音词,如(1)句中的“至”要换为“到达”,“成”要换为“形成”,(2)句中的“利”要换为“锐利”,“强”要换为“强健”等。参考答案:(1)所以,不积累半步行程,就无法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不汇集涓细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海。(2)蚯蚓(虽然)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可以)向上吃尘土,向下喝地下泉水,用心专一的缘故呀。二、能力提升18.孔孟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道家认为:天善天恶。波斯摩尼教认为:善恶两元。那么,人性到底生来是善还是恶呢?请谈谈你的看法。对此问题的探讨,可能会影响到你对好多问题的看法,甚至影响到世界观;对此问题的探讨,也可能会成为你一辈子的学术方向。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