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能利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读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教学难点: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1.(1)判断下面的量各成什么比例。(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3)单价一定,速度和总价。(4)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2)先根据条件说出下面各题的数量关系式,再说出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并列出相应的等式。(1)小明买4支圆珠笔用了6元,小刚买3支同样的圆珠笔用了4.5元。(2)一列火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90千米,要行驶4小时,每小时行80千米,要行使X小时。
指名口答,教师板书。2.引入新课。从上面可以看出,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应用比例的知识也可以列一个等式。所以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些实际问题,还可以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教学例5。教师出示教材第61页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组织学生描述图画上的内容和数学信息。问题: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28元。李奶奶家用了10吨水,水费是多少钱?(1)想一想: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寻找条件,独立思考,列式算一算,再在小组中交流。(2)指名说一说计算方法。学生可能会这样计算:28÷8×10=3.5×10=35(元)(3)还有其他的解答方法吗?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可以说明:这样的问题可以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4)教师:问题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
(5)指名汇报。说一说解答方法。汇报时学生可能会说出:因为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6)组织学生设未知数,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方程解答。指名板演,集体订正。(7)指名检验。师说明:在列式时,同学们可能感到很陌生,列正比例的式子是什么样的,就是列出两组比,并且比值要相等和题中的意义要相符,比如,此题比值的意义是每吨水的价钱一定,那么你所列的比的比值一定要表示每吨水的价钱。应列出: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12.8∶8=x∶108x=12.8×10x=128÷8x=16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6元。(8)将答案代入到比例式中进行检验。2.修改题目:王大爷上个月的水费是19.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让学生说一说题意。请同学们按照例5的方法在练习本上解答,同时指一名板演,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列比例的根据是什么?
学生独立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使学生明确例5的条件和问题改变后,题目中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正比例关系没变,只是未知量变了。3.教学例题。有一批书,如果每包20本,要捆18包,如果每包30本,要捆多少包?提问:以前我们是怎样解答的?这样解答是先求什么?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来求的?这道题里哪个量是不变的量?(1)仿照例5的解题过程,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例6。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练习后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检查解答过程,结合提问弄清为什么要列成积相等的式子。(2)按过去的方法是先求什么再解答的?求总数量的题现在用什么比例关系解答?用反比例关系解答这道题,应该怎样想,怎样做?(3)指出:解答例题要按题意列出关系式,判断反比例,再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相对应的数值,然后根据反比例关系的乘积一定,也就是相对应数值的乘积相等,列式解答。4.小结解题思路。(1)请同学们根据例题的解题过程,想一想应用比例知识解题,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2)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大家交流。(3)指一名学生说解题思路。
(4)指出:应用比例的知识解题,先要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板书:判断比例关系)再找出相关联的量的对应数值,(板书:找出对应数值)再根据正反比例意义列出等式解答。(板书:列出等式解答)追问:你认为解题的关键是什么?(正确判断成什么比例)怎样来列出等式?(正比例等式比值相等,反比例乘积相等)总结:比例解这类问题的过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1)找一定量(2)判成什么比例(3)设未知数为X(4)列式子(5)解比例(6)验算(7)答三、练习1、比例尺一定时,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2、圆的周长公式中当C一定时,π与d成反比例.()3、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例。()4、y︰8=x(x不是0),y和x成正比例。()2、500千克的海水中含盐25千克,120吨的海水含盐几吨?3、用同样的砖铺地,铺18平方米要用618块。如果铺24平方米,要用多少块砖?4、一堆煤,原计划每天烧3吨,可以烧96
天,由于改进炉灶,每天烧2.4吨,这堆煤实际可以烧多少天?四、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课本第62页“做一做”。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