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三则1.连线作者朱熹(1130—1200),中国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庆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是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朱熹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2.整体感知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朱熹的学术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1.识字注音愦愦( ) 只恁( ) 昏塞( )芜秽( )战战兢兢( )如履薄冰( )不肖( )札定脚( )2.通假字(1)此便是无克己工夫( )(2)极要与他埽除打叠( )(3)然小路面前有个物引著( )(4)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 )3.一词多义(1)求(2)已(3)著(4)引(5)遇(6)薄(7)穷4.古今异义(1)也知此为天理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得苟且放过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是中人之资质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须大段著力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词类活用(1)用之则愈明( )(2)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6.特殊句式(1)盖人心之灵,天理所在( )(2)乃为人欲引去( )(3)若贤人资质次于圣人者(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答案:1.kuì nèn sè wú jīng lǚ xiào zhá2.(1)“工夫”同“功夫” (2)“埽”同“扫” (3)“著”同“着” (4)“克治”同“克制”3.(1)寻找,寻求/请求,乞求/要求,需求/探求,探究 (2)完,结束/已经/通“矣”,语气助词 (3)同“着”/用,使用/写作/附着 (4)引诱/延请/牵引、拽/避开,退却,后退/伸长/取过来/序言 (5)遇到/对待/待遇/相遇/接触 (6)与“厚”相对/少/草木丛生处/迫近 (7)穷,尽/完,尽/困厄/尽/极,尽4.(1)指的是心之本然 天然的道理 (2)姑且 只顾眼前,得过且过 (3)普通人 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等并作见证的人 (4)仔细 大的段落 (5)照应 照料管理5.(1)形容词作动词,明白事理 (2)名词作动词,踩6.(1)判断句 (2)被动句 (3)介词结构后置句(4)介词结构后置句在预习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你在听课时加以关注?请在下列表格中做个备忘吧!我的学困点我的学疑点1.朱子对读书有什么观点?是如何表达的?2.除了读书法,朱熹还教给我们什么“为学”功夫?3.第三则选文讨论的主旨是义利之辨,与理欲之辨有怎样的联系?1.说说《朱子语类》在说理与结构方面有何特点。2.在今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怎样理解和继承朱熹的“天理人欲”和“义利”观?
答案:问题导学1.提示:通过第三则“廷秀问读”可以看出,朱子认为读什么样的书并不重要,关键是要从“内外”“义利”等方面明确读书的目的。朱子还引用了孔子和孟子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在朱子看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明理”在先,行动在后,读书也是如此。2.提示:朱熹除了告诫我们勤于读书、熟读精读以外,还鼓励我们多用心、勤思考。他的这个见解和今天熟语所讲的“脑子越用越灵”是一样的。我们只有多动脑思考,才会发现更多的自然和社会奥秘,我们才能变得更聪明、更富有智慧。勤读书⇒有智慧、更聪明3.提示:义就是道义原则,利就是利益。重义轻利,是儒家一贯的立场,也是朱熹在这一章语录当中要讲明的问题。义利问题来源于孔子所说的一句话:“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很明显,孔子把义利对立起来,看做是君子和小人的分界。朱熹继承了儒家重义轻利的传统,并作了进一步的阐发。他一方面认为,作为政府和地方官吏,应该实行奖励生产、开荒救灾、薄赋赈济以及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等措施,从这个角度来说,“利”不能否定;另一方面,从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来说,应该重义轻利,讲义不讲利。朱熹对此还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说,所谓义,就是“天理之所宜”(《论语集注·里仁》),这是说,符合天理所当做的,就合乎义。而利则是“人情之所欲”(《论语集注·里仁》),是“人欲之私”(《孟子集注·梁惠王上》)。由此可见,朱熹把义利问题等同于理欲问题,把孔孟关于义利的关系从理学的角度作了进一步的论证。在朱熹看来,每个人要加强道德修养,主要的就是要严守义利之分别。朱熹说:“学无深浅,并要辨义利。”(《朱子语类》卷十三)这和文中所说的是一个意思,即义利之辨是学者的“切身事”。自主探究1.提示:朱熹文章长于说理,结构谨严,逻辑周密,风格近似曾巩。如在第二则中,他要说明“天理”与“人欲”的关系,先从一般情形下谈起,指出“知”与“行”的区别。接着运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这好比走路,明知应走大道,却往往为小道上的某种东西所迷惑,等到无路可走方后悔莫及。由此引出结论:人,必须能控制自己的私欲。接下来又从“上智圣人”“贤人”“中人”三个不同层次的人,三个不同的侧面来论述“私利”当前,必须作出明智选择。这很能代表其文章风格。2.提示: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中,必须把精神的要求放在前面。天理和人欲的关系实际上是人的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朱熹主张人追求精神的需求应该超过对物质的需求。这才是朱熹原本的意义。朱熹不是教大家不吃不喝,而是为了说明精神的需求最重要,不要为了物质的需求,把精神的需求废除了,这和孔子夸奖他的学生颜回不因为物质生活低下而放弃理想的行为是一致的。不过,朱熹是理论化了孔子的这种赞誉。一些人宁可物质生活简陋和低下,也会努力兴办和发展教育,热心公益事业,再穷也不会丢弃自己的人格,这正是这种天理胜过人欲的写照。
提示:用最精练的语言把你当堂掌握的核心知识的精华部分和基本技能的要领部分写下来并进行识记。知识精华技能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