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产生和意义。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我们常用分数来表示。那么什么是分数呢?(学生回答分数的意义) 课件出示练习题: (1)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3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这道题把谁看作单位“1”? (2)把9个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些香蕉的几分之几?每份有几个? (3)把1包饼干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1/2)包。 引入:知识与知识之间存在着许多密切的关系,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下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习题: 出示例1: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得多少个? 师:这道题该怎样列式呢?(学生列式,师板书:1÷3) 师:1÷3表示什么意思?
生:1÷3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求一个人分得多少。 师:好,这道题也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求一份是多少,也是平均分的问题,所以也要用除法来计算。那么,你知道每人分得多少个吗? 生:1/3个。(师板书) 师:大家都认为是这样吗?(是)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出示课件,学生边说边演示:我们把这个圆看作这个蛋糕,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人得到其中的一份,也就是这个蛋糕的1/3。 师:请大家看,每份都是1/3,每个人得到的是多少个蛋糕呢? 生:1/3个。 师:在分物时,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我们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所以每个人分得的蛋糕就是个。 师: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我们知道了每人分得1/3个,现在要分一些其它的物品,你会吗?(课件出示例2) 指名读题 师:谁能列出算式? 生:3÷4(师板书) 师:这道题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也是用除法来计算的。究竟每人分得多少块月饼呢?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学具(3个圆片),现在请大家利用手中的学具一起动手分一分,看看到底每人分得多少块月饼。 小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边汇报,边演示) 师:(课件演示方法二)这种方法是把3块月饼放在一起,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了其中的一份,也就是3块月饼的1/4,拼在一起就是3/4块。 师:通过大家操作我们知道了每人得到了3/4块月饼(板书3/4块)。有些同学是一块一块分的,有些同学是3块一起分的,但这两种不同的方法都得到了3/4块,也就是说3÷4的结果就是3/4。 师:请大家看一看,今天这两道除法算式的结果都是什么数?(分数)请大家想一想,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小组讨论 生:我们发现,被除数就是分子,除数就是分母。 师:你能试着表示出来吗? 生: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师板书) 师:如果用a来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你能用字母来表示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吗? 生1:a÷b=a/b(师板书) 生2:老师,我认为还要写上b≠0。 师:为什么b≠0? 生:因为b表示除数,除数不能为0。 生:分数的分母也不能等于0。 师:好。通过观察思考,我们知道了分数与除法存在着这样的关系(齐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师:我们知道,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反过来看看,分数能不能表示两个整数相除呢? 学生观察算式,思考 生:可以。比如3/4=3÷4。 结论: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用字母表示:a÷b=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