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圆周长的意义、圆周率的意义。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使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进行观察、比较、推理得出结论,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进行观察、比较,推理得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教学过程:一、导入:上学期学校召开运动会,咱们班制作了花环。做一个直径是30厘米的花环需要用多少厘米的粗铁丝?(演示)这实际上是在求圆的什么?(板书:圆的周长)二、理解圆周长的意义。1.拿出你准备好的圆,用手摸一摸圆的周长。再摸一摸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感觉有什么不同吗?板书: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是圆的周长。2.这三个圆,哪个圆的周长最长?为什么?3.投影: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有关系,正方形的周长是它边长的几倍?在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正方形的周长是它边长的4倍,猜一猜:圆的周长大约是它直径的几倍?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用实践来检验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1.请看实践活动记录表:需要我们测量圆的周长与直径。利用学具,你打算怎样测量圆的周长?2.分组讨论,看哪个组想出的测量方法多。3.学生演示测量方法,教师给予适当指点。(1) “绕”的方法。
(2) “滚”的方法。4.测量方法有了,我们就可以进行实践活动了。老师给你们提两点建议:(1)4人组分工合作。(2)负责记录、计算数据的同学要仔细观察测量人是如何测量的。请组长拿出实践活动记录表,我们比一比,看哪个组的实践活动完成的又快又好。5.教师巡视指导测量。动手测量圆的周长,以小组为单位填表。小组展示测量数据,教师提取有关数据。四、观察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自由发言,得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在同一个圆里,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就是圆的周长和它直径的关系。板书:圆的周长÷直径=3倍多—些。1.“3倍多一些”是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2.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早在1500年前就计算出π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是当时世界上算得最精确的圆周率的值,比德国数学家奥托早了1100多年。此时你的心情如何?3.π是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我们在小学阶段,计算时,—般只取它的近似值3.14。五、圆周长的公式推导既然圆周率是一个固定的数据,根据这个关系: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1.如果已知圆的直径,怎么求圆的周长?圆周长=直径×圆周率用字母公式表示C=πd(说说公式中字母的含义)2.如果已知圆的半径,怎么求圆的周长?圆周长=半径×2×圆周率用字母公式表示C=2πr。3.尝试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4、请看这个图形,它的周长由几部分组成?有三个同学计算出了它的的周长,谁算得对?为什么?(1)3.14×5+5(2)3.14×5÷2(3)3.14×5÷2+55、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出示地球画面)我们居住的地球大不大?有一句诗,就说明了地球非常的大。“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解释诗句含义)即地球赤道周长40000千米,你能计算出赤道直径吗?请同学们试着算算。(得数保留整数)6、同学们,咱们国家去年十月份在航天方面发生的一件大事,你们还记得是什么事吗?(“神州”五号飞上了太空!)驾驶员是谁?“神州”五号飞上太空成功并轨后,距离地球表面434千米,它沿着一个圆形轨道飞行。(出示画面)(1)你们知道杨利伟驾驶“神州”五号围绕地球飞行一周的距离是多少吗?(可以用计算器计算)(2)杨利伟驾驶“神州”五号围绕地球一共飞行了多少圈呀?算一算杨利伟围绕地球飞行14圈,一共飞行了多少千米?有的同学特别羡慕孙悟空,它一个跟头就是十万八千里呀。经过同学们这么一算呀,不得了,杨利伟比孙悟空还厉害呢。这就是科技的力量呀!我刚才看见航天专家了!你们看见了吗?“未来的航天专家就坐在你们中间呀。”盼望早一天,我们能共同见证中国人登上月球、登上火星的那一历史时刻!
动手测量圆的周长,以小组为单位填表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