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数学五下《复式折线统计图》word教案课题概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第十册第六单元《统计》第二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目标分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感受复式统计图与单式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体会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对两组相关数据的多少和变化趋势进行比较。使学生能看懂简单的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作简单的分析,进一步渗透统计思想,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了解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和数学的价值。对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操作和实践的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教学目标:1.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知道它的制作方法。 2.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作简单的分析;进一步渗透统计思想,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知道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 3.培养观察、分析;操作和实践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作简单的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因统计知识分散于各册教学之中,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些遗忘,但通过教学牵引能唤起学生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回忆。五年级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统计表、单复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之后教学。可通过与先前统计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同时五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分析能力。对信息技术手段也感到有兴趣。在教学时适当安排学生熟知的奥运会和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丰富的生活素材作为学习资源,。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亲切感,激发探究欲望。学习环境和支持说明:多媒体教室、课件制作(信息技术教师合作)、奥运会相关图片(新华网下载)、展示板、白板笔(红、蓝)、课堂小练习教学过程设计:1.情景引入复式折线统计图,凸现特点。情景引入:xx年奥运会的比赛图片和金牌榜。(课件展示)了解了奥运会的成绩,再关注亚运会的成绩。
出示第9-14届亚运会中国获金牌情况统计图。(课件展示) 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指出成绩的好坏应和对手比较,引出第二幅第9-14届亚运会韩国获金牌情况统计图 (课件展示)(先用两幅折线统计图分别表示中国、韩国两个国家9-14届亚运会获金牌数量的折线统计图,引起对折线统计图的回忆。)2.通过提问,引出新知。 那届两国的成绩最接近?相差几枚?有什么困难?怎样比较更方便?总结学生的意见将两幅统计图合并成一幅。更改、完善这幅统计图。(课件展示)讲解图例再回答上述问题。补充课题:复式折线统计图(引出复式折线统计图,这一部分的安排能让学生较快地进入本堂课的主题,也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知识的准备。)进一步讨论: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引导学生分别从每个国家金牌量的变化情况以及两个国家获金牌情况的共同点和差异等方面进行观察、交流。让学生初步感受复式统计图与单式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完善例图,引出画法。演示绘制方法 (课件展示)(通过对已经合成的复式折线统计图的逐步完善,进行标题、图例的讲解说明,突出各部分的作用。强调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画法。)4.练习运用,初步分析。学生小组合作根据统计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并思考回答问题。根据统计结果对今后的销售提出建议。
(通过学生之间的分工合作,不仅让学生掌握画折线的方法,也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了一次很好的合作的机会,还可让学生通过看自己的制作好的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运用,并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作出简单的分析和预测。)评价:学生的结论都值得肯定,我们既可以从折线上去分析问题,也可以从数据上去分析问题,分析和预测也会随情况发展而发生变化。体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势。讨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势1、表示多种数量2、方便地比较各种数量的多少和发展变化趋势。5.联系实际,拓展应用。分析专家:(课件展示)1、 对预防近视,保护视力提出建议。2、对今后电子邮件和普通邮件的数量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3、从两个人中选出一个参加比赛,提出建议。讨论:什么时候你会选择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指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 帮助我们做出预测、提出建议、做出决定。。。(将学生的视力情况、收发邮件、跳绳成绩,作为学习资源,贴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亲切感,激发探究欲望。过观察、分析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判断的能力、实际应用能力,体现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价值。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帮助我们做出预测、提出建议、做出决定等作用。使学生在观察、制作、分析中,体验到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和数学的价值。)6.欣赏体会。复式统计图图片 (课件展示)同一内容也可以绘制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 教后反思:
1. 没有我想像中的难上,教学过程中放手多一些,学生自己思考和动手动脑的时间多一些。教学的准备也要更充分一些,特别是对于要让学生回答的题老师自己要有一些深入地、全面地思考。2. 三次的试教,和最后的录像课,使我一次比一次做了更多的思考,对于这堂课的教学把握也更大了。第一次上课我的一些问题设计时针对性不是很强,如“看这张统计图你能知道什么?”所以有些学生不知要怎样回答,第二次上课时,我对问题作了细地分析,如“从这幅统计图中你了解了什么情况?你认为中国队的成绩好不好?为什么?”使问题更加有针对性。。对引入新课的过渡语,怎样才让学生听得更明白过程更清楚老师的要求?我在一次上课时,正好有一个学生说:“我可以比较两个国家的金牌数量变化情况。”我就顺势问他,你手中只有一个国家的折线统计图,同桌那里也只有另一个国家的折线统计图,怎么样做可以使你们都能比较方便地比较这两国的变化情况?”这样就有学生说把两条线画在一张纸上。3. 这节课的重点不是放在怎样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上,而是通过让学生看着统计图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以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收集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我在思考怎样可以使开始部分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习花时再少一些,在分析问题过程中可以再多一些时间,并能让学生分析不同的折线的形状可以得出不同信息。附送:2019人教版数学五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word教案时间:主备人:复备人:姓名: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学习目标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初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学习过程学法指导【温故知新】1、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法则。2、计算下面各题。+=+=+=-=-=-=★温故知新第1、3题口答;第2、4题要写出过程。
3、什么是通分?通分过程的要点是什么?4、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通分。和和和【探究新知】1、例1与例2在计算时有什么共同点?2、你认为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最关键的是什么?3、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1)+=()(2)-=()【课堂小结】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然后按照()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课堂检测】1、填空。⑴分数的分母不同,就是()不相同,不能直接相加减,要先(),化成()分数再加减。⑵分数加减法的验算访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2、计算下面各题。+=+=+=+=-=-=★探究新知第1题:认真对比例1与例2的计算过程。第3题:在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把思路说出来。)★课堂检测第1题:先想一想整数加减法的验算访法有哪些,再考虑对于分数加减法是否适用。
3、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米,第二次用去米。(1)两次共用去多少米?(2)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多少米?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7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