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有多少”教学设计——认识加法(第一课时)教材简析“一共有多少”是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小学阶段学习加法的起始课。教材中出示“有几支铅笔”和“有几只熊猫”的情境问题,都是为了引入加法算式“3+2=5,体会加法意义而提供的现实背景。教材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和同伴合作交流等活动,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为今后学习数的运算打下基础。学情分析学生在本册第一单元认识了10以内数的数,但他们的认识思维方式仍处于直观形象的阶段。另外,一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小,好玩、好动、好奇心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厚,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容易理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用图片操作、画图解释、手指演示、合作交流等活动,获得对加法意义的理解,并掌握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21cnjy.com教学内容教材第24~26页“一共有多少”。学习目标1、结合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2、在观察、动手操作和同伴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4、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认真倾听与理解别人思路的能力,体会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难点理解加法的意义,根据加法的意义列出加法算式。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方法谈话法、演示法、比较法和讨论法。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情境激趣,揭示课题。仔细看看,笑笑是怎样拿铅笔的?(课件出示数铅笔情境图)笑笑的右手拿了几支铅笔?左手呢?她的两只手里的铅笔合起来有多少支呢?在数学里,合起来有多少,我们也可以说成:“一共有多少”。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关于“一共有多少”的问题。(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且熟悉的情境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体会“合起来”以及“一共有多少”的含义。】【来源活动2【新授】探索新知1、有几支铅笔?说一说,数一数。(课件出示)笑笑的两只手里一共有多少支铅笔?让学手动做一做:①数一数笑笑一只手中有多少支铅笔,就拿出多少根小棒;②再数一数笑笑另一只手中有多少支铅笔,就拿出多少根小棒;③把两次拿出的小棒合在一起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同桌互相说一说,笑笑一共有多少支铅。小结:经历用小棒做数、数一数的操作和思考过程,得到一个数学事实:3支铅笔和2支铅笔合起来一共有5支铅笔。【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了解不同的数法。】2、有几只熊猫?说一说,数一数。(课件出示熊猫情境图)熊猫馆里,在吃竹子的熊猫有几只?玩球的熊猫有几只?一共有几只熊猫?
让学手动做一做:①画3个小圆圈表示在吃竹子的熊猫,②再画2个小圆圈表示在玩球的只熊猫。③为了表示所有的熊猫(在吃竹子和玩球的),从前面所画的第3个圆圈对应的数3开始,继续数它后面的2个圆圈。同桌互相数一数,数到几,说明一共有几只熊猫。小结:经历画圆圈做数、数一数的操作和思考过程,得到一个数学事实:3只熊猫和2只熊猫合起来一共有5只熊猫。【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活动3认一认加法算式和理解加法的意义。(课件出示加法算式)启发学生:上述经历所得到的数学事实,可以书面记录为“3+2=5”。读作“3加2等于5”,其中“+”是加号。反思①:加法表示什么意思?(合并的意思)反思②:如果不用小棒或画图,能不能直接从“3+2”出发,算出结果是5呢?讲解:“3+2=3+1+1”,从3继续开始,继续往后数2个数,就数到5。所以,加法也就是“继续往后数”的计数策略。【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活动4【练习】巩固练习1.摆一摆,算一算:教材24页(课件出示桃子、花朵、鸭子图)。⑴请每个学生都用小棒分别代替图中的桃子、花朵、鸭子,摆一摆,数一数,再把算式填完整。然后全班交流:算式中的“+”号是什么意思?它想让我们把什么合起来?⑵请每个学生直接从上述算式的左边出发,用“继续往后数”的方法算出结果。⑶引导学生发现从大数开始“继续往后数”更简便。例如:“1+3”,从3开始往后数1个得到4比从1开始往后数3个数更简便。2、说一说,填一填:教材25页练一练的第1题(课件出示)。看谁做得有对又快。(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图意以及怎样列式?为什么列加法算式?)1、手指游戏:教材25页练一练的第2题(课件出示)。老师带领学生玩手指游戏,学生说出手指所表示的算式及结果。4、说一说。教材26页练一练的第4题。(课件出示)课堂小结先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教师归纳:这节课结合解决“一共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学习了加法,认识了加法算式的“+”。知道了加法在现实生活中表示“合并”或“添加”的意思。
板书设计: 一共有多少(认识加法) 2+ 3=5 ↓ 加号读作:2加3等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