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圆柱的体积备课时间3.1总课时数1改进与反思教学设计与过程 圆柱体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在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实验操作的技能。(2)数学思考:使学生能够通过经历观察,提出假设和验证得出结论,用实验的方法学习新知识。(3)解决问题: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渗透知识间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4)情感态度: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善于猜测的习惯,增强肯与动脑又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教学的重难点: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是教学重点。2、 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教学难点。学法指导:1、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2、直观教学,先利用教具演示让学生观察比较,再让学生动手操作。3、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教具准备:圆柱的体积公式演示课件体积不同的圆柱体7
个圆柱体积演示模型直尺细绳计算器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感知圆柱体积的概念1、课件出示街心花园的圆柱形石柱,教师:平罗县政府为了给居民提供休闲场所,营造和谐氛围,修建了街心花园。为了庆祝“十六大”的召开,在花园里修筑了16根石柱。修建完成后,城建局要计算用了多少立方米的石料。这是求圆柱形石柱的什么?2、教学开始首先出示了一个装了半杯水的烧杯,然后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准备投入水中并让学生观察:会发生什么情况?由这个发现你想到了些什么?3、提问:“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是圆柱的体积吗?”二、比较大小、探究圆柱的体积与哪些要素有关。1、先出示了两个大小不等的圆柱体让学生判断哪个体积大?2、出示一组高等底不等的圆柱,教师演示让学生观察发现特征,再比较两个圆柱体积的大小。3、学生拿出橡皮泥,动手切割,的出两个底等高不等的圆柱,比较这两个圆柱体积的大小。4、生通过动手操作交流汇报结论:当底等时,圆柱越高体积越大;当高等时,圆柱底面越大体积越大。即圆柱的体积的大小与它的底面积和高有关。三、大胆猜想,感知体积公式,确定探究目标。1
、再次设疑:如果要准确的知道哪个圆柱的体积大,大多少,你有什么好办法?学生想计算圆柱的体积。2、引导学生回忆圆的面积公式和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课件演示)3、让学生思考:要计算圆柱的体积,依据学过的知识,你可以做出怎样的假设?4、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并汇报:圆柱平均分成若干小扇形体后应该也能够转化成一个近似长方体;圆柱的体积可能也是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5、让学生依据假设结论分组测量圆柱(体积模型)的有关数据,用计算器计算体积。6、汇报测量方法、相关数据和计算结果。四、确定方法,探究实验,验证体积公式。1、首先要求学生利用实验工具,拆拼成新的形体(近似的长方形),并计算新形体的体积,验证圆柱的体积。2、汇报实验结果。同时汇报在实验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3、实验后让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用实验的方法得出的数据与实验前假想计算的数据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4、学生汇报:实验的结果与猜想的结果基本相同。5、教师用课件演示将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的过程,向学生明确圆柱的体积确实可以像计算长方体体积那样,用底面积乘以高。(课件出示)五、运用探究结果,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