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图形按一定的比进行放大或缩小的原理。2.能按一定的比,将一些简单图形进行放大或缩小。 教学重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难点按一定的比把图形放大或缩小。教学准备 教学流程备注一揭示课题1.你见过下面这些现象吗?出示课文插图。问: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图1把物体缩小。图2、3、4把物体放大。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内容。板书课题:物体的放大与缩小。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4。(1)出示图形要求:按2:1画出这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①“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然后教师说明。
师:按2:1放大,也就是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②说一说放大后图形的边长。原来的边长是3倍,放大后图形的边长是6倍。③画一画。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画,然后展示学生的作品。(3)出示图形。要求:按2:1画出这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过程要求:①学生说一说“按2:1放大”的意思。交流后使学生懂得按2:1放大,就是把长和宽都放大到原来的2倍。②学生各自尝试画图。③展示学生的作品。(4)出示图形。要求:按2:1画出这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过程要求:①“接2:1放大”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让学生交流,说出各自的理解,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个2:1的意思。即把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都放大到原来的2倍。②学生尝试画图。③展示作品。④想一想:斜边是否也变为原来的2倍?学生若有疑问,可以通过实验(如量一量,剪一剪,比一比等)进行验证。
(5)讨论。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过程要求:①分小组讨论、交流。②汇报讨论结果。要点:形状相同,大小不一样。三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