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案1【教学目标】 1、品味诗的语言及意境。 2、感受作者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 3、背诵全词。【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训练,赏析诗句的表现力。【教学用具】 CAT(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 (评:一堂课要完成的任务可以有很多,但只有优化动机设计,才能集中教学目标;只有集中教学目标,才能使每堂课所采用的教学手段达到有效。)【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 1、CAT歌曲《沁园春·雪》; 2、学生忆诵《沁园春·雪》。二、导入新课 “沁园春”这个词牌都分上下两阕,每阕的句数、字数都有规定,所谓“词有定阕,阕有定句,句有定字”。从《沁园春·雪》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毛泽东诗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沁园春·长沙》会给你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主席凝练铿锵、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同时感受作者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领会诗歌深远优美的意境。 (评:导语有如文章的起笔,常常颇费心机。这里的教学引言,舍弃花哨,不枝不蔓,注重实际,同时也讲究艺术,通过比较,温故知新,鲜明地提示了一条教与学的思路。) (评:对而今的年轻一代,对现时的出户机会很少的学生,有必要简要地交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展示橘子洲头的画面。)四、教师朗诵
CAT《春江花月夜》音乐(配乐朗诵) (评:接着朗读声起,音乐悠扬,把学生带进如诗如画的境界,这是诗体教学的特征,这是当代教学的要求,这是语文教学的规律。)五、学生朗读 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抒情朗读,每读一次解决一个问题。 1、初读:朗读全词─→熟悉上、下阕的内容。 2、二读:朗读上阕─→注意字音:霜(shuāng)、自(zì)等,排除方言影响。 3、三读:朗读上阕─→把握层次。 ⑴ 第一层:交代时间、地点、环境。 朗读提示:用叙述语气,平和、舒缓。 ⑵ 第二层:由“看”统领,展示湘江秋景图。 朗读提示:想象美的画面,情绪饱满,有热情。 CAT由“看”领起的内容: 远望─→“万山红遍”(高)[群山] 近望─→“漫江碧透”(低)[江水] 仰视─→“鹰击长空”(高)[长空] 俯视─→“鱼翔浅底”(低)[水面] 动作之劲─→“争”“击”“翔” 色彩之浓─→“红”“碧” 数量之多─→“万”“层”“百” 竞争之烈─→红绿争辉,船只争流,鹰鱼争乐 ⑶ 第三层: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 (无疑而问,从而引起思绪,过渡到下阕。) 朗读提示:语速稍慢,既是思索,又含肯定答案。 4、四读:朗读下阕─→注意读出感情。 过渡语:上阕写今日之游、眼前之景,提出问题,引起回忆。 下阕写昔日之游,忆过去峥嵘,回答上阕提出的问题。 提示: ⑴ “携来百侣曾游”与上阕“独立寒秋”形成对比。 ⑵ “忆往昔”的“忆”统领:革命青年的战斗风格和豪情壮志。
朗读提示:语调高,语气强,豪情满怀的。 ⑶ “曾记否”:既是设问,又是回答。 ⑷ 下阕照应上阕。 5、五读:读全词─→想象、深入意境,体会全词气势之宏,语言之美。 6、归纳主题。 CAT:主题: 本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评:朗读是本堂课的一个重点。进行这种训练,不只是种教学手段,而且是种教学目的。处于这堂课突出位置上的读,要合时地读,有序地读,采用不同的形式,起到不同的作用,产生不同而又形成整体的效果,这就要求读起来不仅抑扬顿挫,更须声情并茂,读者神采飞扬,听者牵肠挂肚,或悠然遐思,或怡然自乐,或潸然泪下。在这点上,设计者的细心构思和执教人的分步操作,是足能体现本人的教学基本功力的。) 六、欣赏 CAT歌曲《沁园春·长沙》。 让学生随着音乐画面进入艺术的境界,感受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七、词的常识 词,是我国诗歌中的一种特殊文学体裁,起源于两汉,盛行于宋代。特点是每首词都有词调,叫词牌。例如本词的词牌叫“沁园春”,因东汉窦宪仗势夺取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后人作诗以咏其事,因此得名。 词牌与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有些词在词牌下另有标题或小序,表明主题或写作缘由。 CAT词的分类: 按字数分为:小令→(58字内) 中调→(59~90字) 长调→(91字以上) 按结构分为:单调→只一片(阕) 双调→两片 三叠→三片 四叠→四片八、课外词选读
CAT:如梦令·元旦毛泽东 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评:中学生学古诗词不是要求会写,而是要求会读。“会读”的涵义是丰富的:理解意思,体会境界,感受思想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因此,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词的常识,了解词的意义,了解词的形象,了解词的语言,同时适当地拓展课外阅读面,也选同题目或同词牌或同作者的一两首诗词让学生见识见识、欣赏欣赏,虽不必说出它的美丽,但能感觉词的魅力。这样组织课堂,安排内容,实乃全面提高素质所必需。)九、反馈检测 CAT《沁园春·长沙》反馈检测: 1、《沁园春·长沙》按结构分类,属______,按字句多少分类(114字),属______。 2、判断下列各项的解释与分析是否全部正确,正确的在该项的括号内画“4”,错误的打“6”。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如火)”。“尽”与“遍”相应,“染”更有动感,写层林渐渐变红,“如火”则全无上述优点。( ) B、“漫江碧透(碧绿),百舸争流”。“碧绿”只写了颜色,而“碧透”则不仅写了颜色,而且写出了秋水清澈见底的特点。( ) C、“鹰击(翔)长空,鱼翔浅底”。一般鸟类在空中宜用“翔”字,而鹰在空中总处于一种进攻的姿态,这样写充满了战斗的激情。( ) D、“怅寥廓,问苍茫(辽阔)大地,谁主沉浮”。“辽阔”只写出了宽广空阔,而“苍茫”则写出了秋天傍晚的雄浑景象,更有韵味。( ) 3、作者在上阕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下阕是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的? 4、背诵全词。〖参考答案〗 1:双调;长调。
2:A(4) B(4) C(6) D(6)。 3:下阕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末句以豪迈的气慨回答“谁主沉浮”,表明作者要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抒发了诗人以天下为已任的伟大抱负。 4:(略) (评:这里有四个课堂作业题,包括语文常识题、语言理解题、语意思考题以及课文背诵,程度切合实际,时量适中,且要求尽量在课堂上完成,努力做到满意。因为这是语文能力的强化训练,也是教学效率的当堂鉴定。对此,教案的编拟者同样需要匠心独运。)十、小结 上阕写景:红、碧、浅、寥廓─→设问:谁主沉浮 ↓ 回答 ↑ 下阕抒情:挥斥、指点、激扬、粪土─→设问:浪遏飞舟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这节课的重点,同学们通过反复朗读,仔细品味诗词语言,结合音乐、图像,领会了诗歌深远优美的意境,感受到作者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 这首词上阕写景,用精当、形象的词语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景色,以设问结尾,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结尾仍用设问句,巧妙地回答了上阕提出的问题。 另外,这堂课同学们还选读了毛泽东的另一首词《如梦令·元旦》,希望同学们能运用所学的词的常识和本节课的朗读方法,提高诗词的朗读、鉴赏水平。 (总评:这堂课力图将常规教学要求与钟德赣反刍式教学特色熔为一炉,并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出来,这就要发挥教者的优势,创造出一种新格局。这种尝试,虽然还只是个开头,但在我看来,是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