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一单元课题: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第1教时总第个教案执教者:杨琴思考与调整:教学内容: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教科书第1—2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和笔算,并会验算;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2、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并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能积极与同学交流学习的思考,积累与他人合作交流的经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用整十数除的口算和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独立思考并交流讨论笔算的计算过程,尤其是商的书写位置。教具准备:配套挂图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新学期又开始了,你们为新学期做了哪些准备?老师也为你们做了一些准备,请看——出示挂图:老师在商场购买本子的情境。二、探究交流(一)先学预判:(1)在笔算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时商的书写位置估计学生容易写错。(2)在口算和笔算时学生计算估计有差错(二)后教预设1、教学例题。(1)从情境中获取信息。提问:从画面上你能了解哪些信息?(老师买了60本科学天地,每20本打成一包)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能够打成几包?)217
四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一单元课题: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第1教时总第个教案执教者:杨琴思考与调整:教学内容: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教科书第1—2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和笔算,并会验算;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2、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并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能积极与同学交流学习的思考,积累与他人合作交流的经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用整十数除的口算和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独立思考并交流讨论笔算的计算过程,尤其是商的书写位置。教具准备:配套挂图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新学期又开始了,你们为新学期做了哪些准备?老师也为你们做了一些准备,请看——出示挂图:老师在商场购买本子的情境。二、探究交流(一)先学预判:(1)在笔算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时商的书写位置估计学生容易写错。(2)在口算和笔算时学生计算估计有差错(二)后教预设1、教学例题。(1)从情境中获取信息。提问:从画面上你能了解哪些信息?(老师买了60本科学天地,每20本打成一包)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能够打成几包?)217
四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一单元课题: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第1教时总第个教案执教者:杨琴思考与调整:教学内容: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教科书第1—2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和笔算,并会验算;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2、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并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能积极与同学交流学习的思考,积累与他人合作交流的经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用整十数除的口算和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独立思考并交流讨论笔算的计算过程,尤其是商的书写位置。教具准备:配套挂图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新学期又开始了,你们为新学期做了哪些准备?老师也为你们做了一些准备,请看——出示挂图:老师在商场购买本子的情境。二、探究交流(一)先学预判:(1)在笔算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时商的书写位置估计学生容易写错。(2)在口算和笔算时学生计算估计有差错(二)后教预设1、教学例题。(1)从情境中获取信息。提问:从画面上你能了解哪些信息?(老师买了60本科学天地,每20本打成一包)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能够打成几包?)217
四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一单元课题: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第1教时总第个教案执教者:杨琴思考与调整:教学内容: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教科书第1—2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和笔算,并会验算;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2、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并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能积极与同学交流学习的思考,积累与他人合作交流的经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用整十数除的口算和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独立思考并交流讨论笔算的计算过程,尤其是商的书写位置。教具准备:配套挂图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新学期又开始了,你们为新学期做了哪些准备?老师也为你们做了一些准备,请看——出示挂图:老师在商场购买本子的情境。二、探究交流(一)先学预判:(1)在笔算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时商的书写位置估计学生容易写错。(2)在口算和笔算时学生计算估计有差错(二)后教预设1、教学例题。(1)从情境中获取信息。提问:从画面上你能了解哪些信息?(老师买了60本科学天地,每20本打成一包)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能够打成几包?)217
四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一单元课题: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第1教时总第个教案执教者:杨琴思考与调整:教学内容: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教科书第1—2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和笔算,并会验算;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2、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并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能积极与同学交流学习的思考,积累与他人合作交流的经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用整十数除的口算和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独立思考并交流讨论笔算的计算过程,尤其是商的书写位置。教具准备:配套挂图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新学期又开始了,你们为新学期做了哪些准备?老师也为你们做了一些准备,请看——出示挂图:老师在商场购买本子的情境。二、探究交流(一)先学预判:(1)在笔算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时商的书写位置估计学生容易写错。(2)在口算和笔算时学生计算估计有差错(二)后教预设1、教学例题。(1)从情境中获取信息。提问:从画面上你能了解哪些信息?(老师买了60本科学天地,每20本打成一包)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能够打成几包?)217
该怎样列式计算?思考与调整: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60÷20=(2)小组合作探究口算方法。谈话:先自己口算出得数,再把自己的口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口算后在小组内交流。(3)小组汇报交流。提问:你们口算的结果是多少?你们是怎样想的?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板书。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进一步理解算理。(4)根据学生的回答将题目的解答补充完整。完成板书:60÷20=3(包)答:要打成3包。2、口算练习(做“想想做做”第l题)。谈话:下面就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一组口算练习(出示)4÷29÷312÷640÷840÷2090÷30120÷60400÷80学生一组一组地算。(1)生说说第1组和第3组题目的口算方法。(2)问:进行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口算最简便的方法么?(被除数和除数都去掉末尾的0,用乘法口诀计算)3、出示课题。谈话:刚才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了口算练习,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题和我们以前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同?(除数是整十数)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板书课题)这种类型的题也可以用笔算的方法来计算。(补充课题“和笔算”)你们会算吗?想试一试吗?4.独立探索60÷20的笔算方法。放手让学生尝试独立笔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各异的书写方法。217
5.投影展示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共同交流商的正确书写位置。思考与调整:先充分交流,然后板书。使学生明确因为60里面有3个20,这个“3”,表示20的个数,是3个一,所以3一定要写在商的个位上,而不能写在商的十位上。6.尝试计算并验算96÷20、150÷30。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讨论交流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商的书写位置。重点讨论:150÷30的商为什么也要写在商的个位上?(2)注意余数要比除数小。(3)注意通过验算确认自己的笔算结果是否正确。小结:同学们通过自主探究掌握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并通过交流总结了计算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三、反馈完善1、做“想想做做”第2题。先在课本上独立做题,再全班集体订正。发现错题,共同分析错误原因。2、做“想想做做”第4题。(1)在课本上独立填写。(2)提问:解决“180分=()时”这个问题时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列算式?得数是多少?把“秒”换算成“分”,把“分”换算成“时”应该怎样计算?3.做“想想做做”第6题。(1)默读题目。(2)指名说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3)独立解答(4)在小组内订正。四、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页五、全课总结217
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们计算的题目商都是几位数?[把课题补充完整,板书:(商是一位数)]你有什么收获?217
111四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一单元课题: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两位数)第2教时总第个教案思考与调整:执教者:杨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联系已经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让学生通过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和商是两位数的计算过程的比较,初步概括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方法,并能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细心计算、认真检验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除法笔算方法.教学难点:估计商的大致范围。教具准备:配套挂图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用竖式计算。87÷3067÷2042÷30分组计算第1、3和第2、3题,同时让三名学生板演。请板演的学生分别说一说计算过程,注重强调商的书写位置和“余数必须比除数小”。二、探究交流(一)先学预判:1、笔算420除以30,被除数前两位上的数42除以30,商“1”,商的最高位上的数1就写在十位上。商的定位有点难度。2、在笔算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两位数的题时,要求学生先估计商大约是多少,估计有难度。(二)后教预设217
1.教学例题。思考与调整:(1)出示情境图,提问:从图中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学校图书馆买来420本新书,准备每个班分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呢?)提问: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解决这个问题?(2)学生独立思考,口答算式。教师板书:420÷30。(3)引导估计。提问:在算出结果前你能先估计一下商大约是多少吗?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和同桌互相交流估计情况。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估计的情况和方法。组织学生全班交流,相机穿插提问:你是怎么估计出来的?学生可能的估计方法和结果:①每班分到的本数比10本多;②每班分到的本数比20本少;③商的范围在10到20之间。在学生估计的基础上小结:看来420÷30的商是两位数,是十几。(4)探索笔算方法。谈话:420÷30结果究竟是多少呢,我们还可以用竖式来进行计算。请同学们联系刚才复习题中的42÷30的计算方法,想一想420÷30可以怎样计算。学生思考片刻后进行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注重了解学生尝试计算的情况,对计算错误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纠正。在学生大部分尝试计算完毕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笔算方法板演:420÷30=14(个)217
思考与调整:答:可以分给14个班。然后组织学生明确笔算方法:先请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么计算的。在学生表述的同时教师穿插提问:①商1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强调是先用42个十除以30得到1个十,所以商1写在十位上)②余下的12表示什么?把个位上的0移下来后,120又表示120个多少?(注意强调第一次除后余下的数要和下一位合并在一起继续往下除)集体讲评后让尝试计算错误的学生改正,然后同桌再互相指着竖式说说笔算过程,教师再指定几个学生说说计算过程。(5)验算。学生独立验算,然后集体反馈,交流验算方法。2.教学“试一试”,初步概括方法。(1)出示“试一试”。谈话:如果把420本书,按每班40本分,可以分给几个班?按每班50本分呢?学生口答算式后板书:420÷40420÷50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这两题,同时让两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情况。集体讲评,指名说一说笔算过程。(2)组织比较:观察这两道题,它们有什么不同呢?(它们的商一个是两位数,一个是一位数)提问:同样是420除以一个整十数,为什么一个商是一位数,而另一个则是两位数呢?(第1题是前两位够除以除数,所以商在十位;第2题前两位不够除,所以要用前三位数去除以除数,因而商在个位)怎样辨别被除数的前两位够除还是不够除呢?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在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三位数除以整十数)想一想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可以怎么计算?217
思考与调整:先同桌互相讨论,再指名概括,最后师生共同作比较完整的口头概括: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大或等于被除数,就先在商的十位上写商,然后继续除;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就在商的个位上写商。三、反馈完善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1)做第1、2两小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提问:这两题在计算过程中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商的首位书写的位置)(2)做第3、4两小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提问:与前面两题比较,你能发现这两题有什么特点?(突出在十位上写商之后除到个位不够商1要商0)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1)出示题目,学生观察。(2)指名说出每一题的错误之处。(3)改正。指定三位学生板演,其余在书上改正。除以整十数算法掌握的程度,另一方面则起到防患于未然的提醒作用。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1)学生独立阅读题目,理解题意。(2)独立填写表格。(3)提问:观察这张表格,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和你的同桌互相交流一下,然后在全班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发现要给出相应的合适的评价。(学生的发现可能有:①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长发生变化,宽也发生变化,长变小,宽就变大;②面积不变,长除以一个数,宽就乘同一个数)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1)学生读题,理解、分析题意。217
(2)教师提示:联系上一题中同学们的发现,想一想这道题的第2小题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3)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解答情况。(4)选取不同的解答方法板演。其中第(2)题的算法可以是:,40×2—80(筐)四、全课总结提问: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五、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页217
217
四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一单元课题:练习一第3教时总第个教案思考与调整:执教者:杨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页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计算。2、培养学生认真计算,认真验算的习惯。教学重点: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和笔算的方法。教学难点:形成熟练的计算技能。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1、补充:720÷60720÷80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独立练习。学生交流。二、基本练习(一)先学预判1、第2题先说出各题的商是几,再计算。让学生确定商是几,估计仍有学生不会估计。2、第6题先计算填表,再体会规律。“商不变的规律”的得出有困难。(二)后教预设1、练习一的第1题。要求口算完了一边检查一边把上下两题作比较,看看有什么联系。(1)学生独立完成,竖着做。(2)说说其中几题的口算过程。(3)比一比,体会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口算的方法。2、出示:180÷20270÷90280÷40480÷484÷246÷3900÷3217
思考与调整:谈话:比一比看谁算得既快又正确。3、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教师巡视指导。分别让学生说说商是怎样想到的,交流时注意学生的反应。独立完成,指名板演。思考每题的商,指名回答。集体订正。说说怎样计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4、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5题。要求一边计算一边体会:上下两题哪道计算的时候容易些?为什么?三、综合练习。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6题。让学生计算、填表,再观察比较:从这张表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计算,完成表格填写。说说发现,将自己的观点在小组里交流。教师适时点拨,使学生体会“商不变的规律”。2、指导学生完成思考题。帮助学生理解“转换”的意思。读题,说已知条件和问题。独立思考解答。全班交流。四、反思总结1、你今天有哪些收获?2、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页217
217
四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一单元课题: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第4教时第个教案执教者:杨琴思考与调整: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方法探索过程,会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并能正确地进行除麦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2.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等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用数学的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学重点:掌握把除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不需调商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教学难点:掌握把除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教具准备:配套挂图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谈话:新的学期开始了,有几个同学正围在一起制定读书计划呢。(出示例题中的情境教学挂图)你们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制定计划过程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吗?二、探究交流(一)先学预判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时,要试商,要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确定商是几了,在往下计算时估计学生要把商和这个接近的整十数相乘了。(二)后教预设1.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提问:从这幅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92÷32192÷392.探究问题解决方法。(1)第一种方法:“四舍”试商法。217
思考与调整:①谈话:我们先来研究192÷32怎样列竖式计算。板书:提问:192÷32与我们前几节课学过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前几节课学习的算式中除数是整十数,而这道题除数不是整十数)谈话:除数不是整十数,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那么32接近几十?(接近30)在除数32上面用色笔板书:30。想一想192÷30应该商几?(商6)这个6是192÷30的商,是不是192÷32的商,还不能确定,所以是试商。商6行不行呢?还要接着往下算,下面应该怎样算?自己在书上用铅笔算一算。②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回指导。③谈话: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解法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指名介绍计算过程,边说教师边完成板书:谈话:通过计算我们知道试商的6就是192÷32的商,说明试商成功。④谈话:我们还应该验算一下,看看算得对不对,下边各自验算。学生完成验算后,指名说出验算结果。安排学生把例题的横式和答语补写完整。⑤师生共同小结:在刚才的计算中我们把除数32看做(齐答:30)来进行试商,如果除数是41可以把它看成(齐答:40)来进行试商,如果是73可以把它看成(指名答:70)来进行试商。217
那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可以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接近9十数来进行试商)思考与调整:(2)第二种方法:“五入”试商法。|①谈话:我们再来研究192÷39怎样计算。想一想39接近几十?可以把39看作几十来试商?请你们独立计算,如果有困难可以找同桌商量。②学生独立解答后在小组中交流算法,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③指名介绍计算思路,教师进行板书。④提问:进行试商时你是怎样想的?是把39看作多少来试商?如果除数是48,你会把它看作多少来试商?如果是67呢?⑤小组交流:你发现了什么?⑥验算、同桌交流。3.总结归纳试商方法。(1)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内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2)小组交流: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试商?计算时还要注意什么?(3)引导学生共同总结: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通常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试商后,要用商和原来的除数相乘。三、反馈完善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1)提问:题目中已经给我们呈现了什么?你能接着做下去吗?(2)独立计算,集体订正。(3)谈话:课本中这几题的除数看作的整十数淡淡地印了出来,是帮助我们试商用的,以后做题时可以把它想在心里,不要写出来。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217
(1)先说说分别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可以说给同桌听,每人说两题。思考与调整:(2)独立计算,同桌互相订正,发现错误,在班内共同分析错误原因。3.完成练习二第2题。(1)指名读题。提问:你怎样理解“每天从17:00播放到17:32”这句话?(2)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解题思路,集体订正。四、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页五、总结提高。课后延伸谈话: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希望同学们能将新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217
四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一单元课题:练习二第5教时总第个教案思考与调整:执教者:杨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页。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2、通过提高题练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规律的意识和能力。3、通过练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锻炼数学思维,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试商方法的掌握。教学难点:掌握试商方法,提高计算正确率和速度。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1、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是怎样的?二、基本练习。1、要求学生完成练习二第3题。(1)独立分组完成。(2)口答(3)指名说几题的口算过程。2、补充:44÷490×6016×6270÷6015×446÷295÷5180÷303、要求练习二第4题。指出:乘法估算时用到“四舍五入”法,把其中的一个数看作整十数来乘。用线连一连。说说是怎么想的。217
思考与调整:三、综合练习。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1题。(1)独立完成。(2)口答。(3)说说每题是怎么估算的。指出:估计需要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相乘。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5题。(1)说说商是几位数。(2)独立完成,指名板演。(3)说说计算过程,尤其是试试商的方法。(4)小组统计正确率并帮助有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提问: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怎样验算?3、补充:□34÷76,要使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几?要使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几?4、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7题。“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1)读题,理解题意。(2)独立完成,填写表格。(3)观察表格,说说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说出:每天生产吨数不变时,生产水泥吨数越多,需要的天数也越多。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8题。交流时要求说出每一步求的是什么。三、反思总结1、通过练习,你有哪些收获?2、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页217
四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一单元课题: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用四舍调商)第6教时总第个教案思考与调整:执教者:杨琴思考与调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页例题,第9页“想想做做”的第1~4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掌握“四舍”法试商的基础上,学会调商的方法,能运用这种方法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计算。2.让学生在试商的调商的过程中,养成主动探索、互动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3.让学生在操作、讨论、交流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四舍”的试商方法,正确计算。教学难点:掌握“四舍”的试商方法。教具准备:配套挂图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同时练习183÷61258÷43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计算的过程,重点强调把除数看做多少试商。二、探究交流(一)先学预判笔算时在试商和调商这个环节上容易发生错误。(二)后教预设1、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同学们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已经初步学习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你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帮助四年级一班的同学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吗?出示例题的挂图。让学生说说图中的信息。指名列式,教师板书。272÷34=217
2、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思考与调整:(1)谈话,同桌互相说一说你准备把除数看作多少来试商,估计应该商几?指名回答。(2)让学生尝试在本子上列出竖式解答,指名板演。教师巡视。(3)针对商9以后,初商与除数相乘的积大于被除数,结合情境进行讨论:每个人分9本,应该有多少本书?(306本)一共借了多少本书?(272本)够分吗?应该怎么办?(4)谈话:同学们的计算说明了试商9过大,第一次试商没能成功,需要调商。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调商,完成计算。算好后组内交流。(5)指名完整叙述试商、调商的过程。三、反馈完善1.做“想想做做”第1题。(1)指名读题,说出题目要求。(2)提问:这四道题是用什么办法试商的,出现了什么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3)把准确的商说给同桌听。(4)谈话:你们调整过的商对不对呢,还要算一算,请大家直接用准确的商列出除法竖式。(5)同桌互相检查。谈话:今后计算除法时第一次试出的商可以先不写出来,口算一下是否合适,如不合适再作调整,把调整后的商写出来,再计算。2.做“想想做做”第2题。(1)各自审查课本上的算式,找出错在哪里,说给同桌听。(2)在班内交流。(3)独立改正错题,指名板演。(4)集体订正反馈。217
3.做“想想做做”第3题第一栏的2道题。四、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页五、课堂总结提问: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与以前学过的两位数除法比较有什么不同?我们在试商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217
111217
四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一单元课题: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用五入调商)第7教时总第个教案执教者:杨琴思考与调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0页例题,第10页“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用五入法试商发现初商过小需要调商的探索过程,理解五入调商的算理,掌握算法,会用来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运用这种计算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2.让学生通过调商方法的比较加深对除法计算中试商、调商的认识,进一步感受除法计算中对商进行试验调整的策略。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耐心、细致进行计算的习惯和克服困难的意志。教学重点:掌握“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计算。教学难点:掌握“五入”的试商方法。教具准备:配套挂图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指名板演272÷34,其他学生同时计算。让板演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师相机板书:初商过大,需要调小。谈话:这道题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例题,今天我们继续掣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板书课题: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二、探究交流(一)先学预判在试商和调商这个环节上容易发生错误。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了,但被除数减去商和除数相乘的积所得的余数大于除数了怎么办呢?学生不知所措。(二)后教预设1.教学例题。(1)呈现情境图。学生口答算式后,教师板书:252÷36217
思考与调整:(2)让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也可能有的学生已经调商,列成算式:(3)让列成第一种算式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试商的。(教师在除数上面用色笔板书:40)谈话:他是把36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40来试商的,这是我们在前几天学过的。那么这样计算的结果有没有问题呢?如果有问题,造成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请你们在四人小组内讨论。(4)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意见。教师相机强调:余数等于除数,说明初商过小。(板书:初商过小)在被除数不变的情况下,除数越大,商越小,由于试商时把36看成40,所以造成初商过小。(5)提问:你们发现了初商过小,下一步该怎么办?(学生回答后板书:需要调大)(6)让学生自己调商并完成计算和验算。(对已经调商计算的学生给予表扬,要求他们验算)(7)阅读课本第8页至第9页的例题,把缺少的部分补出来。2.对两道例题进行比较。(1)谈话:昨天我们学习的例题是计算272÷34,刚才大家又算了一遍,今天学习的例题是252÷217
36,你能比较一下这两道例题在试商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请思考后举手回答。思考与调整: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强调:两道例题都是用把除数看成整十数的方法试商,第一次试商后都没有成功,都需要对商再作调整,这是相同点。不同的是第一道例题由于把除数看成了比它小的整十数,造成初商过大,需要调小;第二道例题恰恰相反,由于把除数看成了比它大的整十数,造成了初商过小,需要调大。(2)提问:现在你对“试商”这个词有什么新的认识?你还有什么想法?谈话:试商,顾名思义是用试验的办法找商,我们采用的是把除数看成整十数的办法找商,这样找到的商有时正好,一次试验成功,有时不合适,一次不能成功,就需要对找到的商加以调整,这种调整一般一次可以完成,有时还要调整两次。看来做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是件比较复杂的工作,往往需要试验、调整,这种试验、调整的办法也是人们解决复杂问题常用的办法。不过,请大家注意,我们这里采用的试商调商是在把除数看成整十数的情况下使用的,有没有其他试商的办法呢?有的,你们可以课后阅读课本第15页的“你知道吗”或其他资料,以丰富自己的试商方法。三、反馈完善1.做“想想做做”第l题。(1)提问:认真审查这4道算式,看一看计算中出现了什么情况,你能说出准确的商吗?(2)说给同桌听,然后指名汇报。2.做“想想做做”第2题。(1)谈话:认真看算式,找出错在哪里,说给同桌听。(2)各自改正,另列算式计算,指定二人板演。(3)全班共同订正。3.做“想想做做”第3题的第一行3道题。(1)学生独立做题。(2)展示部分学生的做题结果,全班共同检查。217
(3)统计做错的人数,展示做错的算式,让做题人自己找错误原因,如找不到再请他人帮助。4.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页四、课堂总结提问:这节课你学习的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到现在为止,你认为做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计算,一般怎样试商?试商后会出现哪些情况?在具体运算中,你是怎样确定商的?217
111四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一单元课题:练习三(1)第8教时总第个教案执教者:杨琴思考与调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先思考再计算,边计算边思考,在思考中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2、巩固学生已掌握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及笔算,能够熟练地进行试商和调商。教学重点:巩固试商方法。教学难点:提高计算正确率和速度。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结合272÷34说说计算的方法。二、基本练习1、第11页第1题男生计算96÷2492÷24女生计算180÷56170÷56比较两道题的异同点。总结出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调商,以及调商的一般方法。2、第11页第2题学生自己计算集体交流,订正。特别说说验算的方法。抽1-2题说说计算的方法三、综合练习1、第11页第3题同桌合作:估商并通过计算验证是否正确。指名汇报,说出计算过程。让学生互说试商时是怎么想的。217
思考与调整:2、第12页第4题分小组进行计算同桌互相说说每组试商、调商的过程。比较每组试商、调商的过程。提问:在什么情况下初商可能偏大,需要调小;在什么情况下初商可能偏小,需要调大?3、第11页第5题质疑:要求养鸡只数是鸭的几倍,应先求什么?四、反思总结1、通过练习,你有哪些收获?2、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页217
四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一单元课题:练习三(2)第9教时总第个教案执教者:杨琴思考与调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12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先思考再计算,边计算边思考,在思考中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2、巩固学生已掌握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及笔算,能够熟练地进行试商和调商。3、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精神,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学重点:巩固试商方法。教学难点:提高计算正确率和速度。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你能举例说说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及笔算方法吗?二、基本练习。1、要求学生完成练习三第6题。给学生一定的时间。(1)独立口算。(2)重点说说下一行是怎么算的。交流时让学生说出每组题之间的联系。指出:两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只能是一位数,想想这是为什么?2、要求学生完成练习三第7题。先让学生说商是几位数,以及判断的理由。计算验证。交流、订正。三、综合练习。1、要求学生完成练习三第8题。说说估商方法。217
同桌合作,分上下题完成笔算。思考与调整:提问:你今天比昨天估计的准些了吗?为什么?什么时候商会偏大要调小?什么时候商会偏小要调大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9题。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根据图中的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结合讲评让学生明白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四、反思总结1、通过练习,你有哪些收获?2、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页217
四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一单元课题:练习三(3)第10教时总第个教案执教者:杨琴思考与调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并能熟练的进行试商和调商。2、通过练习,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锻炼克服困难的意识。教学重点:巩固试商方法。教学难点:提高计算正确率和速度。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举例说说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方法?二、基本练习。1、练习三第10题。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完成。交流时注意正确率。指名口算,有典型错误的再说说口算方法。指出:两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只能是一位数,想想这是为什么?2、笔算练习。1、要求学生完成练习三第11题。各自在练习本上计算每题抽1-2题说说试商、调商的过程三、综合练习。1、要求学生完成练习三第12题。要求回忆上次遇到类似问题时是怎么想到用除法计算的。独立解决,指名板演。217
2、要求学生完成练习三第13题。思考与调整:帮助学生理解题意。3、要求学生完成练习三第14题。读题后独立解决,交流时说清楚每步算的是什么。比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之处?四、反思完善1、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收获?2、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页217
111217
四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一单元课题:复习(1)第11教时总第个教案执教者:杨琴思考与调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的第1—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的方法,正确地笔算。3、通过练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锻炼数学思维,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巩固试商方法。教学难点:提高计算正确率和速度。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知识系统整理举例说说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方法?二、查缺补漏训练。1、出示复习的第1题。依次说出口算方法和得数。2、复习的第2题。出示第一组。你们觉得哪题是最简单的?为什么?估计商大约是多少。提问:这三题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调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补充:147÷20()147÷21()里可以填“=”吗?为什么?完成该题的笔算,与估算相比较。三、综合运用提升217
1、复习的第3题。思考与调整:要求回忆三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的过程。2、解决问题。复习的第5题。学生看表格,说说看到的信息。指出:这里的人不一样,棵数也不一样,怎么比较呢?完成计算,交流、比较。四、反思总结1、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收获?2、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页217
四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一单元课题:复习(2)第12教时总第个教案执教者:杨琴思考与调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14页的第6—10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进一步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养成验算的习惯。2、通过具体的解决实际问题,理清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及其解答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3、通过练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锻炼数学思维,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巩固试商方法。教学难点:提高计算正确率和速度。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知识系统整理总结一下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二、查缺补漏训练1、出示复习的第6题。限时。独立完成。集体订正,针对有错的题目说说计算方法。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2、出示复习的第7题。估计商的最高位可能是几。笔算。说说试商调商的方法。三、综合运用提升1、指导完成复习的第8题。说说解题思路。指出:电的单位名称是“千瓦时”,写的时候要注意了。学生回答后再问:“217
为什么是除以12?这里不是四个数在加的么?为什么不是除以4呢?思考与调整:通过回答使学生明确:求的是每月不是每个季度。列式计算然后全班交流。2、指导完成复习的第10题。重点理解“取相同的量”是什么意思?还能提出什么问题?3、指导完成复习的思考题。交流时注意让学生说清楚思考的全过程。4、阅读理解“你知道吗?理解“同头无除商八、九”和“除数折半商四、五”。完成最下面的四题练习。四、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页五、课堂总结。217
三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一单元课题:考试第14教时总第个教案执教者:杨琴217
111217
四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二单元课题:角的认识第1教时总第个教案执教者:杨琴思考与调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17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画图、观察和交流等活动,认识射线、直线及相互间的联系,能区分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2.让学生加深对角的认识,并结合角的图形认识表示角的符号知道角的记法和相应的读法。3.让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并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认识射线、直线和角。教学难点:理解“无限延长”及相互间的联系,认识角。教具准备:小黑板、配套用学具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线吗?二、探究交流(一)先学预判:对于射线、直线、线段的概念理解有点难度。从角的定义出发,角的大小于两条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这个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有点难度。(二)后教预设:(一)、认识射线和直线1.认识射线。(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射线)你会画射线吗?学生动手试着画一画,再集体交流。讲述: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教师在黑板上先画一条线段,再将一端端点擦除将其延长。板书:)217
思考与调整:让学生通过想像体会无限延长。提问:请你和同桌说说什么是射线?2.认识直线。讲述: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板书:直线)提问:你会画直线吗?学生自己画一画,然后交流在画的过程中是怎样体验无限延长的。(教师随机板书:)3.比较。提问:射线、直线和线段相比,有什么不同点?有什么相同点?小组讨论射线、直线和线段的异同点后集体交流。完成板书相同点不同点线段直有两个端点有限长射线直有一个端点无限长直线直没有端点无限长4.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提问:刚才我们认识了线段、射线和直线,经过一点能画几直线呢?教师解释经过的含义,学生动手画一画后集体交流。结论:经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直线。提问:那么经过两点能画几条直线?学生动手画一画后集体交流。结论:经过两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指出:生活中常常应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知识。学生自由交流,教师随机指导。5、认识两点间的距离。出示图217
思考与调整:谈话:这里画了连结A、B两点的三条线,哪一条最短?学生思考判断,指名交流。提问:你还能想像出连结A、B两点的其他线吗?那些线与线段AB相比,长度怎样?讲述: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学生测量A、B两点间的距离后交流。(二)、进一步认识角1.角的组成。提问:你会从一个点起画两条射线吗?画一画,看看画成的是什么图形?学生独立画一画后交流。(板书:角)谈话: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各画一个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你能根据自己的体会说说角是怎样的图形吗?学生体会角的两边无限延长。谈话:我们认识角,不光要看到它的顶点和两条边,还要看到两条边夹的这些部分,所以画角时还应把这些部分表示出来。(在学生画的两个角内画弧)2.角的记法和读法。指出: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如××画的这个角可以记作“∠1”(板书),读作“角一”。那么谁会表示另一位同学画的角?(记作∠2)你会读吗?谈话:角除了可以记作∠1、∠2外,还可以记作∠a、么b。将自己所画的角标一标,再读一读。三、反馈完善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提问:下面的图形,哪些是线段,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直线?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判断,再指名交流想法。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217
谈话:在纸上任意点两个点,画图表示两点间的距离,再量出长度。思考与调整:学生作图度量后,同桌互相检查。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提问: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组成一个角。如果从这一点起再画一条射线,组成了几个角?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指一指有几个角,并指出各个角的两条边。提问:如果再画一条射线共组成几个角?学生思考,指名回答。四、全课总结提问: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先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五、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页217
217
四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二单元课题:角的度量第2教时总第个教案执教者:杨琴思考与调整:教学内容:角的度量,教科书第18~19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激发认识角的测量工具和计量单位的愿望,进而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学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2.让学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使其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学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教学难点:掌握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的方法。教具准备:小黑板、配套用学具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一个120°的角,与同桌说说你对它的了解。2.引思:你知道这个角有多大吗?引导操作:你能用三角尺上的角量出这个角有多大吗?3.尝试测量:学生用自己的三角尺上的角量自己练习纸上120°的角。4.反馈交流:你是怎样量的?结果怎样?学生边操作边交流各种不同的量法和结果。5.设疑:为什么这几位同学量得的结果不同呢?由此,你想到了什么?谈话:为了准确测量出角的大小,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课题:角的度量)你知道度量角的工具是什么吗?(量角器)217
思考与调整:二、探究交流(一)先学预判:1、量角器,说说自己的发现,学生说得不够完整。2、怎样正确地读出量角器上的所量角的度数有点难度。(二)后教预设:1.组织探究。出示书上量角的图示,谈话:你能照样子用量角器量出课本上的那个角的度数吗?与同桌商量一下量角的方法。2.汇报交流。学生尝试操作后交流:你是怎样量角的?教师随机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量角的时候量角器的中心对着角的顶点,量角器的一条0刻度线对着角的一条边,看角的另外一条边对着刻度几,这个角就是几度。3.巩固操作。(1)学生量练习纸上的∠1(60度的角),并在小组中说一说是怎样量的。指名汇报。(2)学生量练习纸上的∠2(120度的角),并指名上台操作演示。提问:谁给大家提醒一下,量角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强调: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再看另一边。即“两重一看”。(3)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自主测量后相互校正,针对出现的错误,强调“两重一看”的重要性。三、反馈完善1.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其实关于角的知识还有许多,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一定会有新的发现。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1)学生量角后填空。217
(2)提问:每块三角尺上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和是多少?(180思考与调整:度)由此,你又想到了什么?提出假设:是否所有的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的度数和都是180度。——这个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研究研究。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1)猜一猜:三个角的大小一样吗?(2)量一量:三个角各是几度?(3)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你能讲一讲角的两边的长短与角的大小无关的道理吗?4.布置作业。《补充习题》第页217
111217
四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二单元课题:角的度量练习第3教时总第个教案思考与调整:执教者:杨琴教学内容:角的度量,教科书第18~19页。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测量角的大小的基本方法以及量角器的使用。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使学生能熟练掌握的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的度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熟练掌握量角的方法。教具准备:小黑板、配套用学具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同学们在昨天的学习中,学会了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大小,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大小的?二、基本练习1、出示“想想做做”的第4题。同学们仔细观察,完成练习问:看刻度要注意什么?你是如何看的?指名学生分别说说三个角的度数。2、出示“想想做做”的第5题。学生观察,问:“这一题的阴影部分其实是什么?指出:阴影部分就是我们放置量角器的位置,指名三个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三、巩固练习1、出示“想想做做”的第6题学生仔细观察,找出错误。217
思考与调整:针对学生提出的错误,强调正确的测量的方法2、出示“想想做做”的第8题学习测量完后填写完成表格集体订正四、反思总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那些知识更加熟悉了?2、作业:《补充习题》第页217
四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二单元课题:角的分类和画法第4教时总第个教案执教者:杨琴思考与调整:教学内容:角的分类和画法,教科书第22~23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角的分类,加深对锐角、直角、钝角的认识,认识平角和周角,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大小关系,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掌握角的分类和用量角器画所指定的度数的角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画角的方法。教具准备:小黑板、配套用学具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谈话:今天,我们继续认识角。(板书:角)请大家拿出活动角转成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学生操作。二、探究交流(一)先学预判:1、平角是一条直线吗?周角是一条射线吗?说出理由。学生解答这题时有难度。2、画角,先要在量角器上找到所指定度数的相应的点,估计学生有点难度。(二)后教预设:1.学习角的分类。(1)进一步认识锐角、直角、钝角。提问:你转成的是什么角?你是怎样判断的?根据学生的发言,出示:217
思考与调整:提问:你能估计一下转成的锐角、钝角是多少度吗?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关于锐角、钝角的度数,你能说出它们的大小范围吗?出示:(2)认识平角、周角。教师转动活动角形成一个平角。提问:你能描述这种角吗?学生发言后教师指出:这种角,两边在一条直线上,看起来“平平的”,我们叫它平角。谈话:平角是多少度?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学生用量角器量一量。出示:提问:你能指出图中平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吗?平角的大小指的是哪一部分?只画一条直线说它是平角行吗?再点上顶点说它是平角行吗?教师和学生一起转动活动角形成一个周角。讲述:像这样,一条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周角。你知道周角是多少度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217
思考与调整:提问:画周角只画一条射线行吗?(3)探讨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提问:你能说一说直角、平角、周角有什么关系吗?你是怎样想的?学生汇报后板书:1平角=2直角1周角=2平角=4直角2.学习画角。(1)画60°的角。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5种角,现在你能自己画出一个角吗?在纸上试着画一个60°的角吧。学生画角,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在全班交流各自的圆法。学生汇报用三角尺中的60°角来画时,教师给予肯定:用三角尺上的角可以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你能说出用三角尺上的角还可以画多少度的角吗?学生汇报用量角器画角时,教师指出:一般画角,我们都要用量角器,并请学生到黑板上演示用量角器画角。在小组里说一说:怎样用量角器画角?全班学生一起用量角器画60°的角,边操作边小结:确定顶点和一条边一“两重合”(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已画的角的一条边重合)一找刻度(找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刻度)、描点一连线。(2)完成“试一试”。学生用量角器独立画角,教师个别指导。同桌之间用量角器量一量检查所画的角。全班交流:用量角器画角,你认为要注意什么?三、反馈完善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217
思考与调整:(1)指名回答题中的角各是什么角。(2)提问:你能把这几种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吗?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屏幕出示两把扇子图。提问:图中的角各是什么角?你能在生活中找到这样的角吗?四、总结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揭题并板书:角的分类和画法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组织学生到黑板上把五种角的图片按顺序(按角的大小可从大到小,也可从小到大)排一排。五、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页217
四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二单元课题:角的分类和画法练习第5教时总第个教案执教者:杨琴思考与调整:教学内容:角的分类和画法,教科书第22~23页。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角的分类方法2、通过钟面时间的变化,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巩固对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认识,熟练掌握画角的方法。教学难点:用三角尺画30°、45°、60°和90°的角。教具准备:小黑板、配套用学具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在昨天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角,谁来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角?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问“谁来说说什么样的角是锐角?指名学生回答,板书:小于90°什么样的角是直角板书等于90°什么样的角是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那么平角、周角呢?板书180°360°二、基本练习。1、“想想做做”的第3题学生准备好的圆纸片。对折一次是什么角?对折两次呢?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动手操作三、综合练习1、出示“想想做做”的第4题问:“钟面上有几个针?分别是什么针呢?217
思考与调整:观察出示的几幅圆,它们的时针和分针组成了什么角?指名学生口答问:几时整,时针和分针也组成直角?2、出示“想想做做“的第5题。学生填写,教师巡视辅导并指导指出:对角进行分类,重要的是看它的度数是多少?3、用量角器分别画出55°、100°、145°的角。三、反思总结1、通过练习谈谈你的收获?2、布置作业。《补充习题》第页217
四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二单元课题:练习四第6教时总第个教案执教者:杨琴思考与调整:教学内容:练习四,教科书第25~27页。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和联系,熟悉各自的特点2、熟悉掌握角的测量方法以及角的分类。3、通过折纸,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加深对角的分类的认识,进一步熟练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和画角的步骤。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教具准备:小黑板、配套用学具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这几天我们学习很多新的知识,谁能说一说,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线段、射线、直线、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对这些知识进行复习。二、基本练习1、做练习四第1题。问:你能指出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与联系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线段射线直线有两个端点有一个端点没有端点有限长无限长无限长2、做练习四第2题。学生动手在练习本上完成,教师指导操作。指出: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三、综合练习217
1、完成“练习四“第4题。思考与调整:指名学生分别说出钟上的分针走多少分钟,形成什么角?是多少度?2、学生动手折纸,完成练习四第5题问:∠1是多少度∠2是多少度∠3是多少度分别板书:直角90°平角180°周角360°3、学生动手折纸完成练习四第6题问:∠1、∠2、∠3各是多少度呢?你能发现什么吗?指出:三个角都是30°,都一样大。4、出示练习四第8题先让学生把八个方向填写完整,再小组两人相互配合一问一答。三、反思总结1、谈谈收获?2、布置作业《补充习题》第页217
四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二单元课题:怎样滚的远第7教时总第个教案执教者:杨琴思考与调整:教学内容:怎样滚得远(一),教科书第28~29页。教学目的:l、让学生参与探索斜面与地面成怎样的角度时物体滚得最远的实验活动,进行收集整理数据、求平均数、角的测量等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综合应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2、让学生感受做实验是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进一步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实验活动的过程,参与在实验活动的过程中所进行的统计、角的测量等数学活动。教学难点:组织实验活动测量出准确地数据并进行统计,从而获得结论。教具准备:小黑板、配套用学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出示教科书第28页的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这两幅图的意思。谈话:第一幅图是用油桶运输汽油时,利用木板斜坡,让油桶滚到地面,不用人搬,这样省力。第二幅图是木材库如何装卸木材的,利用山的斜坡,木材滚到地面,不用车子运,这样既省力又省钱。2.提问:你能举一些像上面的例子吗?3.谈话:同学们说得不错,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物体在斜坡上会很快向下滚动。斜坡上有个斜面,斜面是最简单的机械之一,人们常常利用斜面来达到省力的目的。你知道斜坡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物体滚动得远一些吗?板书课题:怎样滚得远怎样才能弄清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解决。217
二、师生合作,示范实验方法思考与调整:1.谈话:请两名同学与老师合作实验,并演示给同学们看。实验的步骤和方法:(1)搭一搭。(2)滚一滚。(3)量一量。让—个学生用30~50厘米的木板在地面上搭出一个斜坡,使斜坡与地面的角度为30度(利用三角尺获得这个度数),再用一个圆柱形物体(如胶带圈)轻轻放在斜坡顶上,让它自动地往下滚,等物体停止滚动后,从木板的底部开始量出物体在地面上滚动的长度。2.反复做几次这样的实验,记录每次量得的长度。木板与地面的角度:30度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数物体滚动的长度3.谈话:看一看,圆柱形物体在地面上滚动的距离是不是每次都同样长?同学们根据记录的数据,发现滚动的长度每次都略有不同。那么把哪个数据作为在这个斜面上滚动的长度比较合适?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同学们互相讨论得到:要求出几次长度的平均数。这样可以避免数据的偶然性,使获得的结论更可靠。三、分组实验,探索交流每8人一组,按刚才师生合作的实验方法和步骤进行。边实验边填实验报告单上的表格。1.让学生用木板和地面成45度和60度的斜面依次做实验,分别得出数据,填入实验报告单上的表格中。然后让学生比较每次求得的平均数。木板与地面的角度:45度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数217
物体滚动的长度木板与地面的角度:60度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数思考与调整:物体滚动的长度2.谈话:我们已经做了三次实验,斜面与地面的夹角分别是30°45°和60°,比较一下你们求出的平均数,在这三种斜面中,哪一种物体滚得比较远?(学生会发现夹角成45°时滚得比较远)那么能不能断定斜面与地面夹角成45°时物体滚得最远呢?(不能)下面应该怎样继续做实验来探讨结论呢?在小组内讨论,形成实验方案。让小组代表发表意见。谈话:同学们的意见是再做两次实验,一次让斜面与地面的夹角介于30°~45°之间,另一次让斜面与地面的夹角介于45°~60°之间。你们就利用下面的表格(如果不够用,自己再画几张)继续做实验吧。木板与地面的角度:(度)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数物体滚动的长度完成实验后,分组讨论: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比较每次求得的平均数,你们又发现了什么?3.让各小组汇报本组的发现。学生的发现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找到了另一个滚得更远些的斜面与地面夹角,另一种是45°仍是滚得最远的斜面与地面夹角。针对这两种情况提问:现在能不能断定斜面与地面夹角是××度(或45°)时物体滚得最远呢?还应该怎样继续实验。谈话:如果感兴趣,可以课后继续做实验。有的同学可能会觉得太麻烦,搞科学实验就是不能怕麻烦,有时要经过几百次甚至几千次的实验才能得出结论。可能有的同学要问:到底斜面与地面夹角是多少度时物体滚得最远呢?在等你上到高中,在物理课上或许能解决这个问题。不过现在你可以把自己的实验结论告诉别人,为了更科学些,最好在你说的度数后边加个“左右”,例如38°左右。四、阅读“你知道吗”217
1.谈话:斜面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有的斜面很明显,例如我们开始上课时看到的从汽车上向下滚动油桶的木板。有的斜面不够明显,例如楼梯。请同学们阅读“你知道吗”了解这思考与调整:方面的知识。2.学生阅读课本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楼梯斜面夹角与占地面积。3.提问: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五、全课总结217
四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二单元课题:考试第8教时总第个教案执教者:杨琴217
111217
四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三单元课题: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1)第1教时总第个教案执教者:杨琴思考与调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0~31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认识综合算式,掌握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脱式计算。2、让学生经历由分步列式到用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3、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4、让学生在老师的鼓励、帮助下,积极参与探索算法的过程并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体会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乘法和加、减法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乘法和加、减法的运算顺序的熟练掌握。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设置情境,激趣导人。谈话:同学们,你们到文具店买过学习用品吗?现在,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逛逛这家文具店。出示文具店场景挂图。文具店里的商品可真不少,谁来说一说你都看到了哪些商品,每种商品的标价各是多少元。2.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看,来了一位小顾客,他要买什么呢?(我要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你们能帮我算一算一共要用去多少钱吗?)二、探究交流217
思考与调整:(一)先学预判:1、5×3+20先算什么,表示什么,再算什么,估计大部分学生都会说。如果用另外一种写法20+5×3,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估计学生不会说了。(二)后教预设:1.运用已有经验,学生独立解答。谈话:大家愿意帮忙吗?好,赶快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吧。请一名学生板演。(预测:由于学生没有学习综合算式,因此,在此还是分两步解答。)5×3=15(元)15+20=35(元)谈话:大家看这位同学做的对吗?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思路讲给大家听一听。(先算3本笔记本多少元,再加上1个书包的价钱,就是一共用去多少元)2.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谈话:同学们都是列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做的,在数学上,这叫分步解答。现在老师提一个新的要求,大家能不能把这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成一个综合算式,有信心完成吗?快在练习纸上试一试吧!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5×3+20教师指出:这个算式就是一个综合算式。会读综合算式吗?(预测:学生一般会读5乘3加20。)3.观察比较,体会区别和联系。谈话:现在,请同学们把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进行比较,找出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研究,然后在班内汇报各自的发现。217
小结:不论是分步算式,还是综合算式,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都要先求3本笔记本的价钱再加1个书包的价钱。思考与调整:与刚才的两个分步算式相比,综合算式只不过书写的形式变了。由于综合算式不只是乘法,也不单纯是加法,它进行的是混合运算,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一起研究的新问题。(板书课题:混合运算)4.规范综合算式的书写格式。谈话:首先,混合运算有自己的书写格式,大家想了解么?讲解:对齐算式的左端画“一”,需要算几步就画几个“一”。同时,板书:5×3+205.学生尝试计算并交流。谈话:对于混合运算,你能进行计算吗?请大家试着做一下,算完后,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自己计算的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汇报,教师同时板演,完成板书:5×3+20=15+20=35提问:为什么先算5×37(因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先要求出3本笔记本一共多少元,就要先算5×3)谈话:解决问题别忘了在得数后面写单位名称,并写出答语。(教师作相应板书)第一个问题,在同学们的努力下,顺利解决了。6.谈话:看,文具店里又来了一位小顾客,她要买什么呢?谈话: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先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做完后,把你的解题思路以及计算的顺序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列出的算式下边写几个等号?先算什么?为什么先算18×217
27在第一个等号后边能只写36吗?怎样写?思考与调整:谁能接着算下去?板书成:50—18×2=50—36=14(元)答:应找回14元。尝试归纳。建立模型谈话:(指着板书)请同学们看黑板上的这两道算式,你能发现有什么共同点吗?学生观察后自由发言。(算式中都有两种运算,其中一种是乘法,另一种是加法或减法,都是先算乘法)讲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习的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把课题补充完整)谁来说一说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让学生看书第30页,读教科书上的结论。三、反馈完善1.做“想想做做”第1题。小黑板出示:23×3+516×6—938+4×15先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独立在练习纸上写出计算过程。提醒学生注意每一步的书写格式。2.做“想想做做”第2题。先让学生各自阅读题目,找出题中的错误之处,再改正。然后指名说出题目的错误之处,并说出正确的运算过程和结果。3.做“想想做做”第4题。和同桌说一说每组两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提问:32+3—20和56÷7×8这两题的运算顺序和今天学习的混合运算有什么不同?到现在为止,你已经掌握了哪些混合运算的顺序?各是怎样的?五、课堂作业217
《补充习题》第页六、全课总结提问: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217
四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三单元课题: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2)第2教时总第个教案执教者:杨琴思考与调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33页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脱式计算,并进一步学习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2.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进一步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的正确掌握。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运算顺序。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例题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从图上知道些什么。学生说出已知商品的价格,重点帮学生分析售货员阿姨说的那句话。提问:根据“一盒钢笔有10枝,一共是80元”能求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一枝钢笔的价钱。提问:这幅图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买一枝钢笔和一个钉书机,一共应付多少元?”你会列综合算式计算吗?试试看。二、探究交流(一)先学预判:(1)80÷10+12(2)12+80÷10说说这两条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说说每一步算到的表示什么,估计学生不太会说。(二)后教预设:1.解答例题。217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了解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对有困难的学生适时指导。思考与调整:提问:谁来说说,你怎么列式的?学生每说出一种方法后,教师提问学生是怎样想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80÷10+12(2)12+80÷10谈话:上面两道算式,都应该先算什么,请同学们在先算的算式下面画一条横线,再跟同组同学交流一下,然后计算。提问:谁来把你的计算过程告诉大家,你先算的什么?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提问:80÷10算出来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先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80÷10+12(2)12+80÷10==8+12=12+8=20(元)=20(元)答:一共应付20元。提问:这两道算式都是先算什么?2.教学“试一试”。让学生自己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提问: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教师板书:18—80÷10=18—8=10(元)80÷10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先算?3.概括运算顺序。讲述: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道算式,都是含有除法的混合运算,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学的“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同学们想一想,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除法。三、反馈完善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217
(1)小黑板出示题目,指名读题目要求。思考与调整:(2)谈话:每道题先算什么,请同学们先在题目中画出来。学生画好后再请学生说。(3)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计算过程,教师辅导个别学生。集体订正,帮有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再订正。(4)小结:做混合运算时,一定要想清楚先算什么,然后再动笔算,必要时可在要先计算的算式下面画一条横线。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1)学生任选一组独立完成,请三名同学板演。(2)集体订正后引导学生比较每组两道题的不同点,进一步理清运算顺序。提问:“48一18+6”“120÷30×2”这两题应该按什么顺序运算?与今天学习的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哪些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各是怎样规定的?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1)小黑板出示题目,明确题目要求。(2)提问:想一想每组算式中哪题的得数大一些,想好之后跟同桌说一说。(3)全班交流,让学生说出思考过程。(4)独立计算,全班共同订正。4.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1)学生独立完成前两题,指定二人板演。(2)订正前两题,让板演的学生说一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3)让学生每人提出一个问题,再自己解答。然后在班内交流。(让提出不同问题的学生发言)四、布置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页217
217
011217
四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三单元课题: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1)第3教时总第个教案思考与调整:执教者:杨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35页的1~5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探索过程,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运算顺序,会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并会列综合算式解决有关的现实问题。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体会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用小括号的必要性和作用。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在下面算式中先添上运算符号+、一,再说说运算顺序,并算一算。4042指名口答,并让学生说说算式中只有加、减的运算顺序。追问:如果算式中只有乘、除呢?2.在下面算式中先添上运算符号+、÷,再说说运算顺序,并算一算。4042让学生说说既有加法或减法又有乘法或除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二、探究交流(一)先学预判:1、2加5乘10,有人说答案是70,有人说是52,先判断,再说出理由。估计学生不会回答。2、自主先学的第4题,估计学生出错的比较多。217
思考与调整:(二)后教预设:1.教学例题。(1)导人。谈话:今天又是周末了,小红带了50元钱来到文具商店。(出示例题图)从图上你可以搜集到哪些信息?(笔记本每本5元,书包每个20元,水彩笔每盒18元,钉书机每个12元,钢笔每枝8元)小红买一个书包花了20元,还剩下一些钱,她还想买些笔记本,可不知道这些钱还能买几本笔记本,你能帮她算一算吗?先列分步算式计算,再列综合算式。(2)尝试。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辅导。(3)交流。①指名说分步算式,教师板书:50—20=30(元)30÷5=6(本)②提问:每步算式求出的是什么?这道题先进行什么计算,再进行什么计算?③让学生汇报自己列出的综合算式和产生的疑问。板书:50—20÷5④提问:算式50—20÷5中有除法有减法,按照我们学过的运算顺序的规定,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题目要求我们先减后除,而列出的算式却是先除后减,这样列综合算式行不行?你知道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讲述:遇到这种情况,也就是要改变规定的运算顺序,就要请小括号来帮忙,因为数学上还有个规定:括号内的要先算。⑤提问:这个综合算式应该怎么改?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完成板书:(50一20)÷5提问:在这个算式中,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17
思考与调整:指名完成计算,其他学生做在书上。⑥提问:小括号有什么作用?小结: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如果需要改变原先规定的运算顺序,可以请小括号来帮忙。2.教学“试一试”。18×(36+24)95一(74—50)(1)学生独立试做,指定两人板演。(2)评讲:先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再说说计算结果。(3)提问:这两道题如果没有小括号,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有了小括号呢?(4)讲述: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第1题的小括号改变了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第2题的小括号改变了从左往右算的顺序。3.归纳。提问:通过刚才几题的练习,你发现了什么?小括号有什么作用?一个算式中带有小括号应该怎样计算?(板书:算式中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三、反馈完善1.做“想想做做”第1题。(1)让学生先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再独立解答,指定四人板演。(2)在班内共同订正后提问:在计算有小括号的算式时要注意什么?2.做“想想做做”第3题。(1)指定三位学生板演,每人计算一组题,其他学生至少计算一组题。(2)全班共同订正。(3)提问:每组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3.说一说按照计算要求,下面的算式中要不要加括号,怎样加括号。(1)72—30+22先算加后算减(2)36+24÷6先算加后算除217
(3)58—6×7先算乘后算减(4)72÷2×6先算乘后算除指名回答。四、全课总结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吗?五、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页217
111217
四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三单元课题: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2)第4教时总第个教案思考与调整:执教者:杨琴教学内容:第35-36页第6~10题及“你知道吗?”练习课教学目标:⒈ 通过对不含小括号的综合算式与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的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⒉通过对于可以发现运算性质的对比练习,使学生在计算中感受、发现小括号的作用。教学重点: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感受、发现小括号的作用。教具准备:“想想做做”第8、9题的插图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⒈口算:720÷8630÷90330×075÷25337-45480÷2095÷5140÷14⒉先说出下面每题先算什么,再算出结果。(127+23)÷50328÷(360÷90)46×(30-25)47×56+379提问:以上几题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二、探究交流(一)先学预判:180-36-44180-(36+44)159-(59+37)159-59-37计算后让学生找找规律,照样子再写出几组类似的算式。估计学生感到困难了。(二)后教预设:⒈出示:180-36-44180-(36+44) ⑴请同学们观察两题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⑵217
请同学们分别算出它们的结果,指名板演。提问:它们的结果怎样?思考与调整:⑶出示:159-(59+37)159-59-37请同学们观察计算。提问:它们的结果怎样?为什么也一样呢?⑷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结论。⒉根据已有的算式,说出与它计算结果相等的算式。80-20-3050-(20+10)90-70-20提问:为什么它们的计算结果相同?⒊同座位互相考考对方,说出得数相等的算式。⑴出示题目,质疑:可以先怎样估计一下商?⑵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指名说说计算过程,提问:你是把39看作多少来试商的?⑶讨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试商?先小讨论,再全班交流。小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三、反馈完善⒈完成“想想做做”第8题。出示图,提问:什么是一套衣服?同学们独立完成,要求昼列出综合算式。指名说说每题的解题思路。⒉完成“想想做做”第9题。出示图,提问:超市的这节柜台销售哪几种商品,它们的标价各是多少?问: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⒊完成“想想做做”第10题。学生做完后要求比较这3道算式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四、知识拓展同学们自学“你知道吗?”,老师做适当补充。217
五、布置作业《补充习题》217
四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三单元课题:混合运算(1)第5教时总第个教案执教者:杨琴思考与调整:教学内容:练习五(一):书P37练习四的1~6题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练习,更加熟练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学生在将所学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培养数学的解题思维,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重要性。教学难点:运用学过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老师说:给你们猜个谜语,符号妈妈有四个孩子,它们是两对双胞胎,你们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加、减、乘、除)本单元我们学的“混合运算”都与它们有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整理和复习。二、基本练习1、P37练习四的1学生先说说运算的顺序,再计算在本子上,校对后,同桌互相批改,寻找错误原因。2、P37练习四的2出示P37练习四的2的三组题目,老师说:看看这3组题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说说它们的运算顺序是否有差别,然后在本子上精确计算一下,同桌互相检查一下。三、综合练习1、P37练习四的3学生独立做在本子上,同桌互相批改,教师巡视,注意一下错误点经常在哪。2、P37练习四的4217
出示P37练习四的4的图,老师问:要买2张成票和1张儿童票共付多少元钱?你打算如何着手?用。用100元买12张儿童票思考与调整:要找回多少元钱?你又想怎么算?(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有理的都可接受,再做在本子上)3、P37练习四的5学生自己先做,讲评时利用分步计算的过程;让学生理解意义,列成综合算式。4、P37练习四的6三、反思总结1、谈谈收获2、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页217
四年级数学学科教案第三单元课题:混合运算(2)第6教时总第个教案执教者:杨琴思考与调整:教学内容:练习五(二):书P37~38的练习四的7~12题思考题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练习,更加熟练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学生在将所学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培养数学的解题思维,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巩固运算顺序,充分理解除法的性质;以及灵活运用除法的运算性质。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和推理能力。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板书:混合运算中,若有小括号,则先算小括号里的,若没有小括号,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往右依次演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学生齐读,认真理解。二、基本练习1、P37练习四的7出示P37练习四的7的题目,老师说:又有比赛了,把这两组题目独自做在本子上,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看谁发现得最快。(引导出发现: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2、P38练习四的8学生直接在书本上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