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始得西山宴游记》课文精解自余为戮人,居是州,恒惴栗。【僇(lù)人,受刑的人,罪人。僇,通“戮”。这里是遭到贬谪的意思。是,这。是州,指永州。恒,常常。惴栗,忧惧的样子】 (a“恒惴栗”表明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自从我成了被贬受辱的人,居住在这个州里,经常惊恐不安。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施施(yì),缓慢行走的样子。漫漫,随意不受拘束的样子】 (a2“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形象?) 在那空闲的时候,就缓步地行走,漫无目的地游历。 日与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穷回溪;【 日,每日。其,自己的。徒,同伴。穷,尽,穷尽。回溪,弯曲的小河】 天天与我的同事、朋友上高山,入深林,走遍迂回曲折的溪流。 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幽泉,幽深的泉水。怪石,奇异的石头。】凡是有幽泉怪石的地方,无论多远没有不到的;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b作者为什么要“披草而坐,倾壶而醉,卧而梦”?) 【披,拨开。更,更换交替。相枕,互相紧靠着。】 一到就拨开茅草坐下,倒出壶里的酒来尽情喝醉;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着了作起梦来。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极,到。趣,通“趋”,往。】 心中想到哪里,梦也做到哪里。(极:到) 觉而起,起而归。(c这六个字,很简洁,但蕴涵着什么内涵呢?) 醒来后即起来,起来后即回家。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e这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水有奇异姿态的,都为我所拥有、欣赏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段解:总述未识西山之前的浏览情况和相亲疏散无居的宴游生活,为下文作好了铺垫。披草而坐倾壶而醉未得西山之前疏散无拘卧而梦觉而起起而归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异,感到奇异。】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为坐在法华西亭,了望西山,才开始指点着它并称道它的奇异。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 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a“穷山之高而止”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有?)【缘,沿着。斫(zhuó),砍。榛(zhēn)莽,杂乱丛生的草水。茅筏(fá),茅草之类。】 于是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丛生的草木,焚烧茂密的茅草,直至山的高处才停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箕踞(jījùa“恒惴栗”写出了自己被贬南荒后的郁闷痛苦的心情。简单而精练的记叙中流露出被贬的失意,抑郁不平之心态。a2“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对偶句,描写作者出游时慢步徐行,任意西东的悠闲的形象。叠词连用,描摹生动。b因为作者心中郁闷,饮酒辄醉。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作者借醉酒和入梦将压抑的愁绪寄于山水之中。c只有6个字,平淡无奇中却蕴涵着作者无尽的苦闷和孤寂,一个忧惧愁苦的文人形象似乎在眼前。e散句。长句。抓住西山的特点:怪、特,这一句点出主旨,为下文游西山做铺垫。a“穷山之高而止”写出了作者急欲登山的心情和行动。3用心爱心专心
),席地而坐,两脚伸直岔开,成簸箕状。遨,游赏。衽席,古代睡觉用的席子。】 然后,我们攀援着登上山去,伸开两腿坐下,观赏风景,只见所有几州的土地,都在自己的坐垫下面。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b“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这里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岈(xiā)然洼然:山谷深幽的样子,溪谷低洼的样子。垤(dié),蚁垤,蚂蚁洞外的小土堆。穴,洞。攒蹙累积:攒(cuán),聚集。蹙(cù),缩小。累积,重叠积压。遁隐,隐藏不见。】 它们的高高下下的形势:山峰高耸,山谷凹陷,有的象小土堆,有的象洞穴;千里内外的景物近在眼前,种种景物聚集、缩拢在一块,没有能够逃离、隐藏在视线之外的;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c1这几句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萦、缭都是缠绕的意思。】 青山白水互相缠绕,视野之外的景物与高天相连,向四面眺望都是一样。 然后知是山之特出,不与培塿为类。(c2这个散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然后,这样以后,指看了眼前的美景之后。特立,高出一般的立在那里。培(pǒulǒu):大小坟冢。这里借指小土堆似的山丘,小土丘。】 然后知道这座山的卓然耸立,不与小丘同类。 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 【悠悠,广大的样子。灏(hào)气,弥漫于天地之间的大气。灏,水势大。涯,边际,极限。】 心神无穷无尽地与天地间的大气融合,没有谁知道它们的边界;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洋洋,得意的样子。造物者,即天地、自然。】 无边无际,与大自然游玩,不知道它们的尽头。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引,拿起。颓然,形容醉倒的样子。就,接近。】 拿起酒杯来倒满酒,喝醉得身子倾倒,不知道太阳落山了。昏暗的晚色,从远处来临,来了就什么也看不见了,但还不想回家。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 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d作者为什么说 “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凝,凝结,停止了思维活动。释,消散。万化,万物。冥合,融化其中,浑然一体。向,从前。未始,未尝。于是,从此,从现在。】心神凝住了,形体消散了,与万物暗暗地融合为一体。然后才知道我以前的游览不能算做游览,真正的游览从这一次才开始。 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志,记载。】 所以为这次游览写了篇文章作为记述。 这年,是元和四年。 段解:写始得西山以后的游览情况,突出西山的独特出众和作者融情于自然,物我合一的“宴游之乐”。 悠悠乎莫得其涯始得西山以后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洋洋乎不知其穷b“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西山的与众不同。C1写出了山之顶浮云萦绕群山,与天空连成一体的特点。C2散句,抒写作者对西山高峻的感受,并喻自己卓尔不群的人格,表现自己志高不俗的志向。 d我置身于西山之中,“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找到了游山的真意趣,一方面西山之游给了作者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生命体验——自由、放松、超越、解脱,一方面西山之游也达到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并在对西山的描写中融入了自己的情志,借被遗弃于荒山地区的美好景物寄寓自己怀才不遇的孤寂苦闷,借西山的高峻挺拔、气象万千,暗示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人格和傲世情怀。作者在这物我两忘的交融中得到解脱与审美享受,以至醉不思归。3用心爱心专心
3用心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