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始得西山宴游记》共1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1)1.据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扼要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下笔即说:「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这与篇末「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有甚么关系?又这对表达文章主旨有甚么作用?(2)文中「以为凡是州之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对本文的结构的发展有甚么作用?答:(1)本文主旨在说明作者真正宴游始自西山之游,篇首所写「恒惴栗」与篇末「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为作者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情,而后者正是令作者有「游于是乎始」之感的原因。因此前者与后者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有衬托出文章主题的作用。(2)本句在结构的开展上所起作用如下:总结上文,衬扥西山之特异,与作者所曾游之山水不同。制造悬念,为下段的转折作出安排,有吸引读者的作用。与下文「姑指异之」、「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相呼应,以「始」字贯串全文,点出文题「始得」的意义。2.作者是怎样发现西山的?答:作者在元和四年九月二十八日,坐在法华寺西亭,远望西山景象,觉得山势奇特,于是命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去沿途阻碍着的草木,直走到西山的最高峰,登上山巅,便发现西山奇特的景色。3.作者怎样点出发现西山的经过?又从文中甚么地方可以看到西山真正是作者所发现的?答:作者是在坐在法华西亭,偶然望向西山,因西山山势高峻特异而发现它的。作者发现西山后,攀登西山前,要命人砍去荆棘,焚烧野草(砍榛莽,焚茅茷),才能开出登山的路径。可见在此之前,西山并未受人注意,也没有人登上西山游览,可见西山是作者「真正发现」的。4.发现西山前后的宴游是怎样的?答:发现西山前,作者和友伴抵达目的地后便拨开野草坐下来,把壶里的酒全部倾倒出来,尽情地痛喝至醉倒;喝醉了便互相把头靠在他人的身体上躺下来。躺下来便睡着做梦,心中所想到的,在梦中也会一起梦到;睡醒了便起来,起来了便踏上归途。
在西山宴游时,作者一面俯瞰景物,一面拿起酒杯,斟上满满的酒来喝下,喝酒喝至醉得差不多要倒下来,连太阳下山也不知道。暮色从远处渐渐传来,直至甚么也看不见了,仍然不想回去。那时,作者感到内心一切意念都静止,形体也消散了,与天地万物不知不觉地融合成一体。5.游西山前后的心情分别是怎样的?答:作者发现西山前后的宴游虽然都有观看景色和喝酒,但心情极为不同:发现西山前,作者只是借游山水来遣发内心的忧惧,因此到目的地坐下来便喝酒,喝醉了便睡,睡醒了便走,毫无留恋,谈不上有甚么真正乐趣。作者在西山宴游时,先被西山的气势和所见景色陶醉了,然后才借酒来抒发心中的乐趣,与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所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的情形相似,作者在精神上得到前所未有的解脱和满足,因此直至日暮仍不愿离开。6.试据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回答以下问题:(1)作者游西山前和登西山后的心境有甚么不同?(2)为甚么作者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答:(1)作者游西山前,心情忧惧不安,满怀贬谪失意的悲苦,不甘埋没而不能见用的幽愤之情。他登西山远望,感悟万物为一,物我两忘的境界。使自己从形躯(受世间善恶功名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得到精神上的自由。所以说:「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忘却了俗世荣辱毁誉,心境为之平静。(2)作者说经过这次游西山,才知道以前的游历,根本算不上游览,真正的游览是由这次开始。因为作者以前的游山玩水,只能说到过有山水的美景的地方,只是逃避现实,而未尝领略过与万物自然为一的逍遥境界,未曾得到真正的逍遥游之乐。所以他说:「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西山有何「怪特」之处?你认为作者描写西山所见一节有没有甚么寓意,试举原文说明。答:西山高耸独立,与其它小山小丘不一样(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在西山上,可以望见类邻近各州的土地,地势高低起伏,有的深邃,有的低洼,有的像蚁冢(垤),有的像虫穴。千里之地,万物之众,都聚在眼底。西山高出众山,青烟白云萦环缠绕,迥出尘世,与天相接。这是西山怪特,与众不同的地方。作者描写西山所见一节,寄寓了作者孤高傲世,不与俗同流的情怀。作者显然以西山自喻。西山高出众山之上,俯视万物,如垤如穴,自不与平庸的小山(喻一般人)为类。作者站得高、看得远,明白在历史的洪流中,个人的得失荣辱,只是相对的物象(相对于时代与评价的人),毁誉由人,原非自主,实在不必与一般人同样见识。他在西山上,感悟自然的伟大,感悟到万物齐一因而物我两忘,因而从「举世非之」的「僇人」心境中解放出来。
8.分别说明下列各句的用意:1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2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3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答:下列各句的用意是:1「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意思是说西山的独立出众,其实是作者自喻之词,表示自己有出众的才华和高洁的品格,因而耻与世俗之徒为伍。2「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意思是说自己站在山头,好像凌空升天,与天地间的浩然之气俱存,与主宰世间万物的造物者同游,抒发了作者在欣赏自然景色时,精神振奋,心胸广阔,神意恬淡,忘怀一切,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3「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意思是说心神已经凝结,万念已经全消,身躯似乎已经解体,不复存在,而整个人的身心已完全融化于大自然环境之中,达到了忘我的境界。9.「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两句写的是怎样的境畀? 答:两句写的是自己的精神(真我)与大道合一交融的境界。是道家的天人合一,万物与我为一的逍遥自由境界。造物者指大自然,颢气则指天地中的元气。这两句写登高望远,感悟到人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真我(精神)可超越时空,与自然合一,忘却形躯,忘却物我的分别的精神状态。10.作者游西山,竟至「不知日之入」,直至暮色降临,「而犹不欲归」。从这几句中,流露出作者哪种心情?答:作者游西山,既己进入与自然冥合,物我两忘的境界,自然「不知日之入」,精神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因而不觉时间之流逝。这正好说明上文「与造物者游」的境界。作者犹不欲归,正表示作者不愿重回人间世。在西山上作者可以超然物外,忘却现实的痛苦。而游罢归来,不免与世俗相接,于是身为僇人的客观现实,将无可逃避。由此可见,作者的寻幽访胜,实在是寄情山水,暂以忘忧而己。11.始得西山宴游记在动静情态方面之描写表现:答:甲、景物静态描写:日间所见有「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遯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入暮时所见有「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乙、人物动态描写:写攀登西山的情形──「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描写饮宴的情况──「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12.柳宗元在文中最后一部分写出三种超脱烦愁的精神境界:答:(1)形体与天地合一-----柳宗元在文中说:「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是说西山久远,与天地同生,而不知道它的边际。也暗示了自己的感受和抱负,觉得自己处身西山胜景中,身体与天地之气合而为一,也成了浩气中窆一个分子。(2)精神与造物者游-----柳宗元又说:「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是说西山广大自得,和天地的主宰同在,不知道它的穷尽。这是作者觉得宇宙是如此浩荡,感到自己与造物者在游,身体无拘无束。(3)心灵与万化冥合-----柳宗元最后说︰「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心灵像是凝结了,形体像是消散了,心中思虑明澈寂静,忘掉本身的存在,彷佛自己和万物合而为一。这种但觉万物一体,与自然为友的胸怀,有着庄子思想的影子。13.下列各句反映了柳宗元当时怎样的心情?甲、居是州,恒惴栗。甲句反映了柳宗元被贬永州之后,难以释怀,常常忧惧不安。乙、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乙句反映了柳宗元在政务闲余,藉游山玩水消忧,由他漫不经心和漫可见他投闲置散之无聊。丙、箕踞而遨丙句反映了作者在西山之上不必拘泥于礼节,可伸腿而坐,随意游目四顾,无拘无束,心情闲适。丁、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丁句反映了作者饱览风光,酒酣将醉,虽已黄昏日落,但犹不欲归去,心情是依依不舍的。戊、心凝形释,与万物暝合。戊句反映了他游西山后,感到大自然的浩瀚伟大,自己彷佛与宇宙融为一体,忘掉了自我的存在,心情坦然、舒泰、轻松。14.为什么他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答:他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是由于作者以前游山玩水只是打发时间,只是欣赏美景,而未能领略个人与万物自然融合为一的逍遥、超脱的精神
境界,未曾得到真正的游山之乐,但由西山始他体味了这种乐趣。15.关于体裁──游记在体裁上有甚么特点?答:游记是记叙文的一种。以记叙旅游见闻,描写山水景物为主,并寄寓作者的情思或审美趣味。因此游记常合记叙、描写与抒情一体。16.试据《始得西山宴游记》之首段,解答下列各项:作者在描写西山前先写了前此之游,这是甚么描写手法?对下文内容的表达有甚么作用?答:这是衬托的手法。在首段中作者通过前此之游的描述,作为陪衬,以为下文西山之游的动机和西山景色之奇特两者的描写作铺垫。17.本篇记游西山的经过,层次上的安排是怎样的?前后文有哪些地方是互相呼应的?答:本篇用顺叙法记游西山经过。首段先写谪居中好宴游引出下文。次段先写发现西山经过,次写登山经过,再写从山上远望所见,最后写游山感受。写来层次分明。前后文呼应的地方,如:首段写「上高山,入深林,……无远不到」;下文则写「过湘江,缘染溪,……穷山之高而止」,正相呼应。首段写「倾壶而醉」,次段应以「引觞满酌,颓然就醉」。首段写「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而下文则应以「然后知是山之特立」,「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18.首段为甚么不直接写游西山?这段在结构上有甚么作用?答:首段不直接写游西山,是要突出西山之游的特别之处。以游众山作陪衬,引出「西山之怪特」。在结构上是「引起」,引入全文主题。而「始」字刖是全篇主眼。首段所写可收映衬之效,以遍游永州山水但竟都不如西山,傱而突出「始得西山」之可贵。19.作者傱哪几个角度描写在西山所见的景色?答:作者不傱正面写西山景色,而从侧面烘扥西山的高峻。作者从不同角度写西山所见之景:从高处远望,如:「则凡数州之土坏,皆在席之下」「尺寸千里,莫得遯隐」,写远望数州之景;又从俯视写所见之景:山「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以上两个角度,以四周景物之渺小衬出西山之高峻,
再写环视四周:「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这角度)则写西山耸入云间,显出西山之超脱尘俗。20.这是一篇以描写山水景物为主的游记,还是一篇以抒情为主的游记?答:全篇章法仍以记事为主。从描写景物中抒情,可谓情景文融。这是一篇抒情为主的游记,并不以写景为主。文中写景是为了抒情。文中所写之景,都加上作者的主观感情,而非客观描摹物态,所以本篇不是以描写山水景物为主的游记。 21.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善于掌握景物的特征,加以刻画,而用字精炼准确,形象生动鲜明。试从课文中举例说明。答:柳文善于掌握景物的特,奥写来细致真实。如写从高处俯视景物,就用「岈然洼然」,「若垤若穴」来描写。从高处往下望,高耸的山岭就像蚂蚁穴外的小土堆,低陷的地方(山谷)就像洞穴,比喻形象具体,而用字精炼可见。「尺寸千里,攒蹙累积」也描写得十分准确,由于视点高,视墅广阔,因而所见尺寸之地,其实有千里之大,而远近景物聚集尺寸之内,用「攒蹙累积」四字尤其精火烈炼准确。可见作者观察敏锐,刻画细致。 又如写「暮霭」,文中用「自远而至,至无所见」,正写出人身在暮霭笼罩中,不见其形的物理现象。22.指出下列句中方框内词语在句中的词性和意义。甲、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副词,曾经。乙、始指异之:连词,才。丙、游于是乎始:动词,开始。23.据《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始得」的「始」是甚么意思?作者游西山,所「得」的是甚么?答:「始得」的「始」是开始了第一次真正的游览。因为作者以前的游历只是欣赏山水美景,未真正领略到与万物为一的逍遥乐趣,而这次游西山,才真正领略到这种乐趣。作者游西山的「得」是指:发现了西山,并领略到它的怪特景色。游西山后,感悟到万物为一、物我两忘的道理,从忘却俗世间的荣辱毁誉,使自己形躯得到解脱,心境达致平静。24.试据《始得西山宴游记》之首段,解答下列各项:作者在得西山前的宴游是怎样的?有甚么特点?
答:(1)作者在得西山前的宴游是这样的:他每天都和朋友施施然,漫无目的地出游。他们会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无论多僻远的泉水怪石他们都会到。每到一处地方,他们都会拨开草丛,箕坐其中,然后喝酒直至醉卧,酒醒后便回去。(2)得西山前的宴游特点是:他专寻一些僻远和奇特的地方出游,而且要坐在草丛之中,可见他只是要逃避俗世的人和宣泄对世俗的不满。)他的出游,志不在山水,只是寻找一个地方去喝酒,可见他内心极痛苦不安,出游旨在麻醉自己,忘却现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题25.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及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都写于仕途失意,被贬外州之时。试据比较两篇,回答以下问题:(1)简述两文的写作背景。两文作者当时处境有何相同之处?(2)欧阳修初抵滁州与柳宗元写本文前的心情有何不同?(3)比较两人在写作该篇时心境的异同。(4)比较两人在篇中所表现的自处之道。(5)柳宗元和欧阳修在文中所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6)二人之宴游有何不同?答:(1)两文的写作背景:柳宗元写《始得西山宴游记》时,被贬永州已有数年。当时他心情郁闷,忧惧不安,便游山玩水以寄托内心郁闷之情。而《醉翁亭记》则是欧阳修被贬滁州之作。他当时的心情抑郁,于是在工作之余,寻幽探胜,寄情于山水之间。两人当时的处境相似:都曾在中央做官,在中年被贬到较偏远落后的地方做官,两人同样流连山水、借酒消忧。(2)欧阳修初抵滁州时,难免心情抑郁,情绪低落,但他未几即能施展才能,造褔当地百姓,因此在醉翁亭记并未流露消极的情绪;而柳宗元刖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明言被贬谪永州后,常惊恐再被诬害及降罪,可见游山是有逃避政治现实的消极情绪。(3)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呈现了自己的心境。文章开头几句:「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写出自己经常忧惧不安。这种忧惧不安是因为「僇人」的身分。柳宗元在文中借西山之高出众山,不与培塿为类,寄寓了自己孤高的品格和对现实政治的愤懑,也可见他的心情悲苦。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呈现的心境:一是被贬的消沉失意,往往寄情山水,借酒消愁,从文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颓然乎其间」几句可见;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乐中,欧阳修治滁州,使滁州人民安居乐业,官民相得,太守见人民之乐,便引以为乐,所以欧阳修在滁州,虽然并非得意平生,但也有可以告慰之处,与柳宗元的带罪之身、无可作为有所不同。(4)面对仕途失意,两人的自处之道,也有同异:两人都寄情于山水自然之间,以酒销忧,暂时抛开愁闷。柳宗元「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寻幽访胜,寄情山水;藉游山与大自然相接,可以浑忘物我,得到精神上的解脱。欧阳修也寄情山水,他在篇中明确地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两人的不同处在于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柳宗元对自己被贬始终不能释然于怀,他不甘被埋没而又无可作为,心情悲愤不平,无可排解,他借山水以抒幽愤,基本上是逃避而已;欧阳修则因仍有可作为,比较积极,他致力于滁州的政务,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做到与民同乐。(5)柳宗元和欧阳修在文中所表现的情怀: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初言内心忧惧不安,但游西山后,被其高峻特立所感染,领悟到个人的渺小,因而产生了忘怀个人得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受。欧阳修《醉翁亭记》借观赏山水及寄情于酒,藉以衬托自己的郁郁不得志。但在游览过程中,眼见滁州人民的欢乐,政通人和,因而感到极大的满足。(6)二人之宴游场面和气氛均不同:柳宗元于人迹罕至的西山之巅倾殇大醉,身边只寥寥亲友与仆人随同,气氛寂寥冷清。欧阳修于滁州百姓成群结队游乐的琅琊山与众宾客宴游,他们从大自然取得美食,饮宴时一起玩游戏,热闹欢腾。26.柳宗元写西山的高峻,欧阳修写醉翁亭的位置,分别运用了甚么手法?答:柳宗元写西山的高峻,运用了映衬法,他不从正面写西山景色,先以众山作陪衬,从而突出西山的怪特。然后,再通过登临西山所见景物,映衬出西山的超然独立。欧阳修写醉翁亭的位置,运用了下列两种手法:层递法-----他先写滁州四面环山,次写滁州西南的琅琊山,再点出山上的酿泉,最后指出泉上的醉翁亭。这样由州到山,由水到泉,由泉到亭,范围由大至小,愈收愈窄。步移法-----他写由琅琊山到醉翁亭,是先水声,次小路,后见亭;景物描写是随他的脚步前进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