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每课一背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诗文助读】: 百越:即百粤,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纹身: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秒笔诱思】:“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这一联在写景上有何精妙之处?【秒题点拨】:此联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呢!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自主探究 语言积累一.重点字词大集中1.生难字僇(lù)人惴(zhuì)栗(lì) 施施(yì)(yì)箕(jī)踞(jù) 榛(zhēn)莽茅伐(fá)岈(xiā)然若垤(dié) 衽(rèn)席攒(cuá)蹙(cù)培(pǒu)娄(lǒu)颢(hào)气引觞(shāng)斫(zhuó)遁(dùn)隐颓(tuí)然 冥(míng)合2.多音字辨析 ( xíng)行走 行 ( háng)行列 3.形似字辨析 记(jì)记录 蔓(màn)蔓延 纪(jì)纪律慢(màn)慢走4.词义详解(1)通假字自余为僇人('僇'通'戮',遭到贬谪)(2)词类活用卧而梦——梦,名词作动词,入睡
(3)古今异义未始:(古义)未尝而~知西山之怪特。(今义)没开始 累积:(古义)重叠,积压攒蹙~(今义)积累 然后:(古义)这样以后~知吾向之未始游。(今义)转折连词 于是:(古义)从此,从这时游~乎始。(今义)递进连词 更:(古义)更换交替醉则~相枕以卧。(今义)更加 披:(古义)拨 到则~草而坐。(今义)覆盖在肩背上。 就:(古义)接近,颓然~醉(今义)就是。 向:(古义)从前 然后知吾~之未始游。(今义)朝。 志:(古义)记故为之文以~。(今义)志气,志向。 是:(古义)代词,这~岁元和四年也。(今义)判断动词。(4)一词多义 异:认为。。。。。。奇异“始指异之” 独特“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 特:特别“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超出一般“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为:成为“自余为人” 为(表目的)“故为之文以志”二、背景资料全搜索1.作者简介 柳宗元(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人,人称“柳河东”。晚年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永州”。他是唐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与韩愈同为当时古文运动的领袖,同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写作背景八百零五年,柳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此期间他放浪于山水之间,排遣郁闷,写了不少游记文章,《永州八记》是其中为后人传诵的名篇,即《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记》.3.题目解读本文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始得',初识,初游.'宴游',宴饮游乐.作者寄情山水,写偶识西山的欣喜,写西山形势的高峻,写宴饮之乐,写与自然的融合,表露自己的傲视情怀.师生互动 课文发散
一、文章结构巧图解前:“恒惴栗”心情后:“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前:“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醉态后:“引觞满酌,颓然就醉”前:“觉而起,起而归”,归家后:“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前:“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游后:“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二、课文精讲诠释互动赏析问题:柳宗元认为西山有什么特点?你能用有关的语句加以说明吗? 明确:(1)、险(过、缘、斫、焚) (2)、高(皆在衽席之下) (3)、空阔(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4)、独立(不与培娄为类) 问题:面对这样的西山,他有什么样的表现?明确:颓然就醉,乐不思归问题:这时候的西山还是山吗?那是什么? 明确:西山不是山,西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他自己,因为西山的高峻独立,如一个刚正不阿的完全的人;他自己,因为西山也是风景独绝,而人迹至,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他不必重用;西山是他朋友,是他知音,只有西山能读懂他;西山是桃花源,在这里,他可以心净神清;是伊甸园,他可以哺育崭新的自己;西山就是西天,他可以新生……西山是源泉,力量与精神上的源泉) 问题:从众山到西山,你看到柳宗元的变化了吗?用你的语言表达一下。 明确:这是一种灵魂的进化与自救。从一个苦苦挣扎在痛苦边缘上的灵魂;从一个不知路在何方的灵魂;从一个似乎被生活折磨到近乎只有肉体的灵魂;找到了他的家,找到了他的根,也找到了他的路,找到了力量与精神。而这一切因为西山,因为这一怪异、特立的山。 问题:作者为什么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明确:作者游山水是想聊以忘忧,虽然几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但却没有给他带来特殊感受。当他发现西山之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文题始得恰好点明此游之意义,并以始与未始结构全文。
问题:作者借西山之游抒发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感受?明确:前部分写以往浏览时记叙之中流露出被贬失意抑郁不平的心态。而后文写游西山则表现出偶识西山之喜,沉醉之乐,借西山的高峻气势表现自己的高洁人格。问题:文中两次写满酌而醉,有何作用?明确:第一次反映作者单调乏味的生活及苦闷抑郁的内心感受。第二次使作者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前后对比突出西山之游给作者带来独特感受。问题:作者怎样用比照映衬来写西山之景?明确:作者不直接写眼中西山,从多角度写登西山所见所感,采用比照映衬的手法突出其高峻峭拔之貌。如先写'做法华西亭。。。。。。异之'。再写登西山始感高险难测,云天相连。由'凡数州。。。。。。之下'映衬其高,由此写出'然后。。。。。。为类'的感受。问题:现在你能感觉题目的意思了吗?明确:只在宴游了西山之后才发现自己开始了真正的宴游之路,这是一个发现,一种惊喜…… 问题:那么柳宗元是否由此开始真正找出了“惴栗”,走向精神上的豁达与强大了呢? 明确: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加之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至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但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他在信中明确表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 深层解析 技巧归纳一.情感剖析本文采用由抑到扬的方法来写,通过对西山的特写,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柳宗元被贬后的苦闷心情以及自己的傲世情怀。 二.写作借鉴1.比照与映衬 文章开始表明被贬后的忧惧、苦闷心情与游山玩水的赏心乐事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山水之乐也是悲伤情调,作者对游山的描写也多从比照和映衬中表达自己的感受,未得西山时漫漫而游,反衬一识西山的惊喜,写万物的渺小,更显西山之“特立”。 2.寄情于景、托物寓志 叙事写景都饱含作者的感情色彩,表现了作者的寂寞惆怅,“披草而坐,倾壶而醉”正是他的孤寂、疏放性格的表现。写西山的傲立,正是他傲世蔑俗的写照。其实柳宗元所写“西山”乃一般丘陵,并非崇山峻岭,他不过是借景抒怀而已,在山水间浇灌自己的情感,赋予山水以个人的情志,山川壮丽无人赏识如同士子怀才不遇。 能力提升 知识宝库一.能力拓展对下面这段寓言中的雨伞的回答,写一句点评。
有人问躲在角落里的雨伞:“你在想什么?”伞笑了,它说:“雨天,不让大家衣服淋湿;晴天,我是大家头上的云。不需要我时就尽量少占地方。”
点评:一.素材集锦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精选好题 自主评价一.知识掌握(2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搭讪(shàn)田塍(téng)入不敷出(fū)妄自菲薄(fěi)B、啮噬(niè)戕害(qiāng)安土重迁(zhòng)方兴未艾ài)C、诳语(kuáng)忧悒(yì)休戚相关(qì)载饥载渴(zài)D、静谧(mì)饿殍(piăo)亘古如斯(gèng)汗流浃背(ji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冒昧互联网鬼斧神工称心如意差之毫厘,谬以千里B. 剽悍返回舱纷至沓来一笔勾消初生牛犊不怕虎C. 装潢抑郁症真知卓见满腹经纶桃李不言,下自成蹊D. 沉湎名信片忠贞不逾标新立异偷鸡不成蚀把米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以新农村建设的名义大拆大建,滥用耕地。(2)60年前,台湾摆脱了日本殖民统治,从那时起,台湾回归中国的事实不容否定,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法律地位不容,更不容挑战。(3)与会的很多国家认为,严厉打击国际恐怖活动无可厚非,草木皆兵,随意扩大战争范围,则轻率。A.防范置疑且/失之B.防止置疑但/失之C.防范质疑但/有失D.防止质疑且/有失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军事训练中,他把数理化知识运用于科学练兵,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B.一部电影必须有许多生动的细节,细节抓得好,处理得好,确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C.如果对中国人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他们必将自食其果。
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自从老师因为上课不认真听讲而批评了他,这一段时间他再也不敢在课上乱讲话了。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特种食品具有防病治病等医食两用功能,如智力食品:补脑营养粉、醒脑饮料等在营养成分上突出补脑和增强记忆的效果。B.你可听过红军长征的故事,让我来想想该从什么地方讲起?C.明天能不能陪我去一趟,老王?D.“没问题!”小朱充满信心地说:“这点困难吓不倒我们!”能力提高(40分)1.根据《始得西山宴游记》,回答下列问题:(25分)(1)作者于文末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10分)(2)为甚么作者说“向之未始游”,又说“游于是乎始”?试加说明。(10分)(3)试解释下列注有号的字词在句中的意义:(5分)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寺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2.细阅下面一段引文:(15分)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1)试分析这段引文与本篇题目的关系。(5分)(2)就引文所述,可见作者游西山至此己无「偳栗」之感。试加说明。(5分)(3)试指出引文中一个情景交融的句子,并略作说明。(5分)三.作文题(35分)《新闻周刊》就新技术对年轻人成长影响的利与弊,分别征询了全球65位经济领袖的看法。在对因特网、手机、即时聊天、电子游戏等四个方面所作的调查中,获得的“对成长有利”的百分比统计数据分别为92%、5%、3%、0,获得的“对成长有害”的百分比统计数据分别为6%、8%、6%、80%。依据上边材料提供的基本情况,结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参考答案一.知识掌握1.B(A项田塍(chéng),C项休戚(qī),D项亘(gèn)古,汗流浃(jiā)背)2.A(B.消—销C.卓—灼D.名—明,逾—渝)3.B(防止,预先设法制止;防范,防备,戒备。置疑,多用于否定,一般和“不容,无可,毋庸”等表否定的词语组合;质疑,提出疑问。但,表转折关系;且,表并列关系。“失之”常与贬义词搭配,“有失”常与中性词或褒义词搭配。)
4.B(A项改为事半功倍,C项改为置若罔闻,D感情色彩不对)5.C(A项逗号为冒号,冒号改为顿号,B项逗号改为问号,问号改句号,D项第1个叹号改为逗号)二.能力提高1.(1)作者说“向之未始游”的原因:作者因罪被贬永州后,只是藉游山玩水,排遣心中的忧惧不安。作者每日有空与友人到处游览,到达景点后,只是坐在草地上喝酒,喝醉便睡,睡醒便起来归去。作者自以为永州的(奇异)山水,他都已游览过,其实,仍未领略游山的真正乐趣。(2)作者说“游于是乎始”的原因: 游览西山时,作者看见壮阔的景色,令他有悠然自得的感觉,与天地正气合而为一,进入无涯的境界;在沈醉于大自然的景色下,作者觉得自己的心和形与万物化为一体,于是放下僇人的感觉。(3)解释字词: 因:由于/因为始:才/然后2.(1)引文与本篇题目的关系:「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点出「始得」;「引觞满酌,颓然就醉」点出「宴游」;「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点明「记」。(2)说明无「惴栗」之感:(心境方面)作者已与万物融合为一,忘掉自己的存在。(行动方面)由于西山之怪特令作者心情开朗,即使日落西山,亦不舍得离去,「惴栗」之感一扫而空。(3)情景交融的句子及说明:「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暮色由远而近,四周越来越黑;作者因登临西山,看到周围景物,有一种「始得」西山的兴奋心情,即使甚么也看不见时,仍不想归去。三.作文:略真题回放 高考指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2007,全国卷II)
安重荣,小字铁胡,朔州人也。重荣有力,为振武巡边指挥使。虽武夫,而晓吏事,其下不能欺。有夫妇讼其子不孝者,重荣拔剑授其父,使自杀之,其父泣曰:“不忍也!”其母从傍诟骂,夺其剑而逐之,问之,乃继母也,重荣叱其母出。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而见晋高祖皆自藩侯得国,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尔!”虽怀异志,而未有以发也。是时,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重荣愤然,以谓“屈中国以尊夷狄,困已敝之民,而充无厌之欲,此晋万世耻也!”数以此非诮高祖。契丹使者往来过镇州,重荣箕踞慢骂,不为之礼,或执杀之。是时,吐浑白氏役属契丹,苦其暴虐,重荣诱之入塞。契丹数遣使责高祖,并求使者,高祖对使者鞠躬俯首,受责愈谨,多为好辞以自解,而姑息重荣不能诘。天福六年夏,契丹使者拽剌过镇,重荣侵辱之,拽剌言不逊,重荣怒,执拽剌;又为书以遗朝廷大臣、四方藩镇[注],皆以契丹可取为言。高祖患之,为之幸邺,报重荣曰:“前世与虏和亲,皆所以为天下计,今吾以天下臣之,尔以一镇抗之,大小不等,无自辱焉!”重荣谓晋无如我何,反意乃决。重荣虽以契丹为言,反阴遣人与幽州节度使刘晞相结。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欲因以窥中国,故不加怒于重荣。其冬,安从进反襄阳,重荣闻之,乃亦举兵。是岁,镇州大旱、蝗,重荣聚饥民数万,驱以向邺,声言入觐。高祖遣杜重威逆之,兵已交,其将赵彦之与重荣有隙,临阵卷旗以奔晋军。重荣闻彦之降晋,大惧,以吐浑数百骑守牙城,重威使人擒之,斩首以献,高祖御楼受馘,命漆其首送于契丹。(节选自《新五代史·安重荣传》)[注]藩镇:指总领一万的军府。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夫妇讼其子不孝者讼:控告B.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暴:突然C.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谨:严格D.而姑息重荣不能诘诘:追问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安重荣“怀异志”和“非诮高祖”的一组是A.天子宁有种邪重荣箕踞慢骂B.兵强马壮者为之尔屈中国以尊夷狄C.重荣诱之入塞而充无厌之欲D.重荣怒,执拽剌此晋万世耻也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安重荣虽为武官,但也通晓文吏事务。在处理一起家庭纠纷时,生父不忍杀其子,继母则提剑追逐,重荣不满继母的行径,厉声将她斥退。B.安重荣愤然于高祖屈尊事夷,每遇契丹使者均极力轻慢侮辱对方,甚至抓捕杀死他们。高祖屈己礼待契丹,而对重荣的一系列做法坚决反对。C.契丹一直伺机图谋晋朝,本应引起晋朝君臣高度警惕,高祖却表示前朝与虏和亲的做法都是为国家考虑,现今重荣对抗契丹只能是自取其乳。D.安重荣举兵起事,借口朝见,聚集数万饥民前往邺地。高祖派遣部队阻击,在双方交战重重荣被俘遇害,高祖令人漆其首级后将它送给契丹。 [参考答案]8.(C)
9、(B)1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