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路程、时间与速度等情景,经过正比例意义的构建过程能从变化中看到不变,认识正比例。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能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的实例,感受正比例生活中的广泛应用。3、经历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提高概括能力,初步体会函数思想。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理解正比例的意义。难点:能准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教学过程:一、通过六年的数学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了一些数量关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吧。(课件出示:路程÷时间=总价÷数量=)我们刚刚说过的路程÷时间=速度、总价÷数量=单价都是我们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这些数量关系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的秘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研究这些秘密,学习正比例。
(这样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较好的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一、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探究正方形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之间的变化情况)(一)课件出示41页表格边长/cm123周长/cm4边长/cm123周长/cm11、学生独立填表,并小组间讨论通过表格你发现了什么?预设回答: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都是随着边长的增加而增加的2、小组讨论:周长与边长之间的变化规律相同吗?(在这一环节我采用了小组讨论、小组汇报的形式,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思、团队精神,进而促进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学习热情)(二)探究时间与路程的变化规律1、课件出示教材46页例题时间/时1234567路程/km901802702、引导学生独立计算、填表。(学生汇报)
2、从上表中你有什么发现?(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模仿前面找规律的方法,自主发现正比例量的特征)(三)继续第一个问题的讨论(探究正方形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之间的变化情况)想一想:第一个问题中,表一和表二中的正方形边长与周长、边长和面积之间的关系。(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正比例关系)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练习的设计力求体现多样性、层次性)1、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⑴每袋大米的质量一定,大米的总质量和袋数。⑵一个人的身高和年龄。⑶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4)出勤率一定,出勤人数与应出勤人数。竹竿的高/m1234竿影的长/m0.40.81.21.62.学校科学小组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观察实验,测得竹竿的高度与竿影的长如下表:
⑴说一说竿影的长与竹竿的高的变化关系。⑵写出竿影的长与竹竿的高的比,你有什么发现?⑶竹竿的高与竿影的长是不是成正比例?说明理由。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五、板书正比例=速度(一定)=k(一定)(设计意图:让学生清楚明白的认识正比例的关系)六、反思:上完本节课后,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跃、表达清楚。反思我的教学发现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离不开教师的主导,教师要做到精讲,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先由教师引着说,在鼓励学生自己大胆说,并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乐说、会说。总之一句话,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正比例》任务单下面是正方形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之间的变化情况,把表格填写完整,并说说你分别发现了什么?边长/cm123周长/cm4边长/cm123面积cm21说说你分别发现了什么?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之间的变化规律相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