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4月,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个被人类榨取殆尽而荒弃了的农场,打算在这里重新恢复生态平衡,开始了在沙乡13年的探索。他把在沙乡的观察和思考结晶成了《沙乡年鉴》一书。1949年,在他去世后一年,《沙乡年鉴》出版了。在美国,因销售量惊人被称为“绿色圣经”。
像山那样思考(美)奥尔多·利奥波德
作者从狼的嗥叫中听到什么?
作者对狼的看法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以前我总是认为,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后来作者从一只垂死的狼的眼睛里发现了新的东西。
那么,这“新的东西”又是什么?
自然界如果失去了狼会怎样?
狼不应当被理所当然的无限捕杀,自然界失去狼会有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狼少鹿多草光树死食草动物的灭亡山秃
狼的消亡沙尘暴人类将不再有未来!=人类的灭亡河水把未来冲刷大海里去。
在人类历史上,我们已经知道(我希望我们已经知道)任何征服者最终都将祸及自身。——(美)奥尔多·利奥波德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恩格斯《自然辨证法》
作者希望我们不要再用人类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而要——“像山那样思考”
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
“像山那样思考”有怎样的内涵?解析:“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种诗意的表述,作者的真正用意是让人们意识到,由于人类一直把自己看成是高于一切的自然的主宰,已经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对动物的捕杀已经造成人类草原和高山植被的无可挽回的退化。自私而又自大的人类,是在付出生态环境恶化的代价后换取了所谓物质文明的进步,人类没有像山那样处理自己同大自然的关系。人不是大自然的主人,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和一座山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并无区别,人类是大自然生态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做到了“像山那样思考”,才能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较高境界。
生态已经失衡,这是一声警告。尊重每一种生命,学会和世界万物和谐相处,这是一声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