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人师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清故事情节,体会师陀写小说时的散文笔法。2、能力目标: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概括和分析小说人物形象。3、情感目标:体会和分析作者在文中投注的情感。
重要字词笸箩(pǒluó)扈家庄(hù)咳嗽(késòu)台衔(xián)踌躇(chóuchú)玉墀(chí)蝙蝠(biānfú)唾血(tuò)喑哑(yīnyǎ)灵柩(jiù)阡陌(qiānmò)枸杞(gǒuqǐ)荒冢(zhǒng)
解文题“说书”是一个曲艺名词。一般指只说不唱的曲艺,如宋的讲史、元的平话,以及现代的苏州评话、北方评书等。从广义上说,它还兼指某些有说有唱的曲艺,如弹词、蒙语说书等。“说书人”就是以此为谋生手段的人。
识作者师陀(1910—1988),原名王长简,笔名芦焚、师陀,中国现代作家。著有短篇小说集《谷》《果园城记》(《说书人》最初收集于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中)等,长篇小说《结婚》《马兰》等。1921年高中毕业后赴北平谋生。1936年秋,从北平到上海。不久抗日战争爆发,遂长期蛰居于日军占领的上海。1941年至1947年,任苏联上海广播电台文学编辑,《果园城记》的大部分内容写于这个期间。建国以后,他历任上海出版公司总编辑、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编剧,曾到河南、山东等地访问,写下的作品主要收入于短篇小说集《石匠》中。1957年后一直是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专业作家。60年代初期,曾专注于历史小说和历史剧的创作,发表了剧本《西门豹》《伐竹记》和小说《西门豹的遭遇》等,颇得好评。
知背景《说书人》是现代作家师陀1942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后收入师陀的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果园城记》是作者描写20世纪初年至40年代北方农村和小城镇的社会和人的短篇小说集。这是一本较为特殊的短篇小说集,它不是一般的小说汇集,而是根据事先的计划创作的。据作者说,那是1936年7月底,他从北平去上海,绕道一位朋友祖居的小城。小城到处栽满的果树把他迷住了,他当时就起意拿小城写一本书。但是没有能马上兑现,接着抗日战争爆发,作者流落上海洋场,直至1938年才又拾起来。
全书十八篇,后来又补写了一篇。除第一篇“果园城”概括介绍小城的地理历史外,每篇基本上是写一、二个人物,其中有豪绅地主、地痞流氓、知识分子、邮差先生、说书人、行商、走贩、小渔夫、小学教师,也有革命家、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人,可称之为“小城人物大观”。师陀在《果园城记》的后记中写道:“这小书的主人公是个我想象中的小城,……它在我心目中有生命,有性格,有思想,有见解,有情感,有寿命,像个活的人。我从它的寿命中我顶熟悉的一段:从清末年到民国二十五年,凡我能了解的合乎它的材料,全放进去。
探究文本1、如何理解文中“说书人,一个世人特准的撒谎家!”这句话的含义?明确:说是“撒谎家”,很形象,是因为说书的内容多为被演绎过的历史故事,其中的人物形象是被吹嘘夸大的,或者根本就不曾存在过。“世人特准”,是因为人们爱听那些侠义勇敢的故事,并沉迷其中。
探究文本2、细读课文,请写出“我”三次见说书人分别有什么细节描写。“我”与说书人细节描写的内容第一次见说书人再见说书人最后见说书人
“我”与说书人细节描写的内容第一次见说书人他是个中年人,穿一件蓝布长衫,脸很黄很瘦。他的声音不高,并且时常咳嗽,但是很清楚。听书的每次给他一个或两个制钱。再见说书人渐渐的他比先前更黄更瘦;他的长衫变成了灰绿色;他咳嗽,并且吐血。间或他仍旧吼,但是比先前更衰弱,他的嗓子塌了,瘖哑了。听书的也由每次一个或两个制钱给他增加到三个,后来五个,再后来制钱绝迹,每次给他一个铜元。最后见说书人他的破长衫的一角直垂到地上,一路上扫着路上的浮土。
探究文本3、小说中多次写到说书人的长衫,有什么作用?明确:(1)符合说书人的身份;(2)坚持穿长衫也体现了说书人对传统艺术的执着;(3)长衫的变化也暗示了说书人生活境况每况愈下;(4)推动情节的发展。
4、除了细节描写,本文还运用了哪些刻画人物的手法?请举例说明。明确:(1)正面描写:外貌描写,如“穿一件蓝布长衫,脸很黄很瘦”;语言描写,如“再请八个,一个馒头的钱……”;行动描写,如“他用折扇打、刺、砍、劈”。(2)侧面描写:如“我”志愿做一个说书人;我们都被迷住了;抬灵柩的谈论说书人的死因和家庭状况等。又如“天气是很好的,大路上照满了阳光;游丝在空中飞动,有的挂在草上;郊野上,一望几乎看不见行人”的环境描写反衬命运的悲惨。
5、作者运用多种手法,刻画出一个怎样的说书人形象?明确:(1)说书人技艺高超,让听众沉迷其中,并带来美好回忆;(2)身份低贱,生活落魄,他讲述一个生动的侠义故事常换不来一个馒头钱;(3)孤苦伶仃,命运悲惨,他没有家庭,孤独死去;(4)对说书艺术执着,生命垂危时还坚持说书。
6、本文通过对说书人的遭遇和命运的叙写,作者抒发了哪些情感?明确:(1)对底层民众的同情。遭遇悲惨的“说书人”是苦难底层民众的代表,他们苦苦挣扎,最后悲惨离世,作者在字里行间抒发了对民生的深切关怀。(2)对生命寂寞无常的感叹。“说书人”中年时也曾感动过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听书人,但时间流逝,听客们老去、离开,“说书人”自己也逐渐老去,终于了结一生。(3)对社会混乱的批判。作者笔下的社会是混乱,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作者对这种社会现实进行了含蓄的批判。
7、有人评价师陀常用散文笔法来写小说,请以本文为例,对这种说法加以简析。明确:⑴以第一人称“我”来叙事,本文中,“我”既像一个虚构的线索人物,又给人以散文式的真实感。⑵少有小说追求的惊险曲折的情节和激烈的矛盾冲突,本文主要通过“说书人”的三个阶段来刻画人物,情节并不复杂。⑶恰当插入富有诗意的抒情和直白的议论,如文中对“说书人”这一职业的态度、对“乱葬岗”的描述和情感流露,这种手法是散文的基本特征,是一般的小说极力避免的。
说书人形象与孔乙己形象的比较说书人与孔乙己有很多相似之处。外形相似: 孔乙己“青白脸色”,穿又脏又破的“长衫”,说书人“脸很黄很瘦”,“穿一件蓝布长衫”。处境、职业相似: 皆因穷困而潦倒,孔乙己以替人“抄书”糊口,说书人以给人“说书”为生。结局相似: 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断了腿,“用手”走路,形容极惨,“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可以想象,最后他不是饿死就是病死;说书人最后也是死于贫病,抬去下葬时的情状目不忍睹:“脚从席子里露出来,不住随着杠手的步骤摆动,他的破长衫的一角直垂到地上,一路上扫着路上的浮土”。而这些种种相似集中到一点,则是本质上的相似,即都是旧时代旧社会被凉薄、被损害、被遗弃的“多余人”。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