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常春藤叶》的多元主题解读——借用“多重聚焦叙事方式”的一次小说教学尝试(浙江宁波鄞州中学卢杏琴)内容摘要:对小说文本作多元主题解读是提高小说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受叙事学的“多重聚焦叙事方式”的启发,视学生为不同的聚焦者,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体会来复述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从而由“这是谁的故事?”分析出小说可能存在的多元主题:这是“琼珊”的故事——信念这一精神支柱对生命的重要性;这是“贝尔曼”的故事——平凡的英雄,关心他人,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这是“琼珊和贝尔曼”共同的故事——艺术与人生的对接转化。在教师控制的课堂结构下,本文借助一种新视角对该小说主题有一定程度的新挖掘,也避免了对小说作过度的意义衍生。关键词:小说阅读教学;最后的常春藤叶;多元主题;多重聚焦《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①从这里我们看到了新课标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和学生观。其实,对小说文本的多元主题解读是改进我们小说阅读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强有力的途径之一。《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著名短篇小说之一。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模块的第一专题“珍爱生命”收录了此篇小说,并将它置放在“精神之柱”这一板块下。苏教版此模块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以主题内容组元方式来编写教材。在这里我们很容易得出该小说的一个鲜明的主题便是“信念作为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它对生命有着重要意义”,而这一主题主要是由人物琼珊来传达的。同时,在教参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该小说的主题是“作者借此歌颂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美好心灵”②,而这一主题是由人物贝尔曼来完成。在对该小说的诸多研究资料的查阅中,笔者发现基本上是围绕上述两个主题来论说的。更多的研究者是两者择其一而详细论之,有据在理。孙绍振先生的《词典语义与文本情景语义——〈最后的常春藤叶〉解读》③
则是两个主题兼论,深入文本细部,论述新颖别致。这也更加证实了了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理论等读者中心论已深入这个重人文精神、张扬人的主体性的时代。确实,一个文本一经产生便成为一个独立的存在,它与作者寄予的意义无多大关系,它的丰富含义更多取决于读者的能动参与行为。在此文中,我们将借用“多重聚焦叙事方式”,对该小说的多元主题作一次较为全面深入的解读。教师扮演好“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④的角色,将课堂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以主动积极的课堂主人翁角色去深入文本的多元主题探讨中,全面调动学生的能动参与行为。“多重聚焦叙事方式”是在20世纪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本中兴盛并得以深入发展的一种叙事模式。“聚焦”一词最早由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提出。它包括聚焦者和被聚焦对象两部分。它是属于内聚焦型。所以聚焦者通常为故事中的人物,而被聚焦对象通常为一个中心事件。在叙事文本中,多重聚焦叙事模式是“让不同人物从各自角度观察同一事件,以产生相互补充或冲突的叙述”⑤。它是情节重复表现的一种技巧。由文本中的“不同人物”也就是聚焦者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去讲述自认为的故事。在叙事功能上看,它削弱了故事情节的传统因果式的单一运行模式,而使故事运行方向变得具有多种可能性。随着影视业的发展,这种多重聚焦叙事模式也越来越受导演们的青睐。比如著名的影片《罗生门》(日本黑则明导演)、《英雄》(张艺谋导演)都是成功运用多重聚焦叙事方式的经典例子。这种多重聚焦叙事方式为我们解读文本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开放性,使读者(观众)也卷入到了对文本的深层思考中。受此启发,如果视《最后的常春藤叶》为一个电影剧本,那么教师这个导演该如何引领学生去挖掘更多的小说内涵呢?借用“多重聚焦叙事方式”能否让学生作为聚焦者来讲述相应的人物故事?这两个问题启发我对整个课堂结构的设计。在该小说中共有三位人物:琼珊、苏艾、贝尔曼。不同的学生会选择不同的人物来完成自己所理解到的小说主题内涵。于是该课的教学结构便有了一个全新的设计。所以在课堂导入之后,第二个教学环节的“整体感知”部分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这篇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认为文章的主人公是谁呢?请围绕着你所认为的主人公来展开你的故事。”同时为学生提供判断主人公的标准,那就是首先看这个人物在全体人物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其次看人物的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了情节的逆转,最后看这个人物的故事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具有关键作用。其实这样的主人公评判,也是非常符合小说教学的文体特征,那就是重视小说基本因素——人物、情节、主题等之间的关系。也就是邓彤老师讲的“让小说教学起步于小说的原点”⑥。主张文本细读并在小说领域做得卓有成效的著名的新批评派宿将沃伦(R·P·Warren,1905-1989)和布鲁克斯(C·Brooks,1906-1994)说:“
人物性格对小说来说是如此重要,所以要想了解一篇小说的基本情况,唯一的方法就是问一下‘这是谁的故事?’。”⑦于是我们的课堂结构在多重聚焦叙事模式的启发下,回到了小说教学的原点——“这是谁的故事?”。这是个很能让学生发挥自我见解的切入口。不同的学生便会围绕上述的主人公评判常识,从自己的阅读体会和兴趣点出发来确定“这是谁的故事?”。同时结合了上述的主人公评判依据后,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排除苏艾为文中的主人公。接下来我们结合文本细读一起来分析主人公存在的三种可能性而得出的三种主题内涵。一、这是“琼珊”的故事——信念这一精神支柱对生命的重要性在这里学生视琼珊为主人公,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这样一个表格:时间线索 琼珊(病情发展) 十一月病倒一天早晨病重这天夜里也是病重第二天早晨病危,看到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第三天天色刚明的时候病情好转第四天脱离危险(右列为空白,让学生根据文本来补充。)那么,他们可以在这样的表格提示下来完成自己的故事复述:住在格林尼治村的青年画家琼珊,有一天,患了肺炎,觉得自己活不下去了,便一直盯着窗外的常春藤叶,并且决定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掉落时就离开人世。但经过一整晚风雨洗礼的常春藤叶仍没有落下,第二天早晨它仍在墙上。而恰恰是因为这片不掉的常春藤叶使琼珊又找到了生的希望。最后她在这个常春藤叶上找到了精神支撑而奇迹般活下来了。我们从这个故事的复述中可以看到,聚焦者(这个时候复述故事的学生)强化了琼珊这一人物形象所阐发的主题涵义,并且我们发现和文本题目相扣。看到最后的常春藤叶,成为琼珊生命的一个转折点,同时也是故事情节的高潮部分。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带领学生进入主题的分析。让学生比较一下琼珊在看到这最后的常春藤叶之前和之后的生活态度的变化。之前医生说:“依我看,她的病只有一成希望……你的这位小姐满肚子以为自己不会好了。她又什么心事吗?……
她心里有没有值得想两次的事情——比如说,男人?”“男人?……难道男人值得――别说啦,不,大夫,根本没有那种事。”苏埃说。⑧这里通过医生和苏艾的对话,从一个侧面了解到琼珊对爱情都没有强烈的企盼和留恋了,她在病重之际已经极其绝望了。而“人物性格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当然是人物语言,人物的谈话方式。”⑨我们再来看看琼珊自己的话。“叶子。常春藤上的叶子。等最后一片掉落下来,我也得去了。三天前我就知道了。”“你不用买什么酒了……不,我不咬喝汤……我希望在天黑之前看到最后的藤叶飘落下来。那时候我也该走了。”“我想摆脱一切,像一片可怜的、厌倦的藤叶,悠悠地往下飘,往下飘。”从正面的语言描写中,可以得出琼珊在病重时,把自己的生命和一片叶子的生命联系在一起,叶子的凋落与否成了她生命能否延续下去的一个隐喻。在重病的人那里,这种以身感怀的现象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当她看到最后的常春藤叶决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留在墙壁上时,她说:“我真是个坏姑娘……启示了我过去是多么邪恶。不想活下去是个罪恶。现在请你拿些汤来,再弄一点惨葡萄酒的牛奶,再——等一下,先拿一面小镜子给我,用枕头替我垫垫高,我要坐起来看你煮东西。”她对饮食、打扮、生活琐事又充满了情趣。在琼珊的心里重新燃起了生的欲望。这最后的常春藤叶让她重新找到生的信念。视琼珊为主人公的学生,他们充当复述文本的聚焦者,于文本中读出了自己的小说主题:一个人在挫折困难面前要有不息的战斗精神,要有信念去支持自己的人生大厦,哪怕在最最危难的时候。不可轻言放弃,放弃是一个闪念,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生命的奇迹往往属于那些有着坚强信念的人,有着在危难时刻懂得自救的人。让我们也记住海明威的那句话“一个人尽可以被打败,但不可以被打垮。”信念、精神等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离不开这样的精神。二、这是“贝尔曼”的故事——平凡的英雄,关心他人,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在这里学生视贝尔曼为主人公,我们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这样的一个表格:时间线索 贝尔曼十一月说要画一幅杰作的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一天早晨
这天夜里贝尔曼画最后的常春藤叶第二天早晨生病第三天天色刚明的时候被送到医院第四天医院去世(右列为空白,让学生在复述中补充)这样,作为聚焦者的他们可以紧紧围绕着贝尔曼复述自己眼中的故事:住在格林尼治村的一位老画家贝尔曼,他穷困潦倒,在艺术上不得志,但他决心要画一副杰作。有一天,租住在他楼上的青年画家琼珊患了肺炎,并得知她把自己的生命和窗外最后的一片常春藤叶的凋落联系在一起。于是这个老画家为使最后一片叶子能挽救她的生命,便在这天夜里顶着冷风凄雨画最后的一片常春藤叶来代替自然界已经掉落的常春藤叶。老贝尔曼是完成了他的杰作。但是正因为这样,他得了肺炎,被送去医院,住院两天后不幸过世。从聚焦者的如上复述中,我们觉得依然符合文本想要传达的主题并也非常扣题。我们还可以用文本中的三次集中写贝尔曼这一形象来佐证。这样,我们可以再一次带学生进入文本细读。初次见到贝尔曼时,文本通过外貌描写告诉我们:贝尔曼是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他生活失意又不满于现状,不得不借酒消愁。再见他时是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形象的,当他得知琼珊的病情和“白痴般的想法”后,“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写出他的善良和同情心。最后一次见他,已不同与前两次的正面描写,这是通过苏艾的话来侧面写出的。“后来,他们找到了还燃着的灯笼,一把从原来的地方挪动过的梯子,还有几支散落的画笔,一块调色板,上面剩有绿色和黄色的颜料……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贝尔曼已经身体虚弱,病了两天就去世了。贝尔曼是因为冒雨画最后一片叶子,得了肺炎而去世的。他的生命的转折点也在于这最后的一片常春藤叶。他的人格于此得到升华,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的精神由此得到了展现。
视贝尔曼为主人公的学生,他们充当复述文本的聚焦者,于文本中读出了自己的另一个小说主题:贝尔曼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金子般的爱心,虽然穷困潦倒,却仍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在这里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让我们震撼。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个平凡的英雄,完成自己今生的杰作,只要心中装有关爱,只要具有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三、这是“琼珊和贝尔曼”共同的故事——艺术与人生的对接转化“琼珊”、“贝尔曼”分别为小说的主人公很容易被学生看到。但是我们还可以视“琼珊和贝尔曼”共同为小说的主人公。基于聚焦者(学生)的如上故事复述。在这里我们可以将上述两张表合成一张表格来完成对这两个主人公所要传达的小说主题分析。表如下:时间线索 琼珊(病情发展) 贝尔曼十一月病倒说要画一幅杰作的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一天早晨病重这天夜里也是病重贝尔曼画最后的常春藤叶第二天早晨病危,看到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生病第三天天色刚明的时候病情好转被送到医院第四天脱离危险医院去世在这里我们要求学生复述故事时关照到人物双方的互动关系,并且紧紧扣住这“最后的常春藤叶”。其实,我们可以把琼珊和贝尔曼的两条线简化如下:琼珊:病危↘↗病好……生最后的常春藤叶贝尔曼:生↗↘病逝……死从上面表格里我们可以看到两位人物在“最后的常春藤叶”这一环节里发生了生命中的生死交叉。正是由老画家贝尔曼在“这天夜里”画的“最后的常春藤叶”在“第二天早晨”当琼珊看到时挽救了她的生命,而贝尔曼因完成“杰作”而献身。艺术上的这片叶子,担当起了风雨的洗礼,获得了永恒的价值和三重超越,它实现了生命和艺术的三次对接转化。首先,它超越了自然界那片叶子的生命有限性。事实上,自然界中存在的那片“最后的常春藤叶”早已在狂风暴雨中凋落。客观世界一切生命皆有尽头,只有转化成艺术,才能获得有限生命的永恒超越。其次,这“最后的常春藤叶”
实现了琼珊生命与艺术的对接转化,使琼珊超越了个体生命的有限性。本来病危的琼珊,在自己的错位认知下,把这个“杰作”当成了自然界存在的那片叶子,从而获得身处逆境更因顽强存活的精神启发,最后挽救了自己的生命。于是她从病危中挺过来,又开始了她新的艺术旅程。最后,这“杰作”还使它的创造者老画家贝尔曼获得艺术生涯的超越,实现了有限生命在艺术中获得永恒延伸。我们从小说文本中看到,这是位落魄潦倒的痛苦艺术家。大有尼采所认为的希腊艺术家的悲剧情怀。他先前不成功的艺术人生里充满着穷愁和痛苦。这个年纪六十开外的老人,“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他耍了四十年的画笔,仍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连她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他整天形象邋遢,喝着过量的廉价的松子酒,以酒买醉,以酒浇愁。他整个一生都投入在艺术事业中。他替青年艺术家当裸体模特,他自己的房间里也始终挂着一幅空白的画布。这画布静侯杰作的诞生也已二十五年了。作为一名艺术家,在他的生命中没有什么能比在艺术上成就一幅杰作更有意义了。因为这样的“艺术创造——这艺术是促使人们活下去的人生的补充和完成——的同一种冲动。”⑩而此时,琼珊病危,在客观上无意识地激发了他的这种创作冲动。于是,这位富有爱心的老艺术家,这位一心想能为琼珊做点好事的艺术家,也就在帮助琼珊的过程中,无意识地用自己的生命成就了自己人生旅程的最后杰作。老贝尔曼是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沉浸在最后的艺术世界——画“最后的常春藤叶”时实现了他生命本质和意义的重估。于此,我们感受到了贝尔曼有限生命的永恒延续和他生命的伟大意义——艺术可以使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救赎。这第三个主题分析,存在一定的难度,在实际教学中需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启发。比如还可以提示学生从题目本身的象征含义里去挖掘。常春藤在以前被认为是一种神奇的植物,并且象征忠诚的意义。在希腊神话中,常春藤代表酒神——迪奥尼索司(Dionysus),有著欢乐与活力的象征意义。它同时也象征着不朽与永恒的青春。而尼采将酒神作为艺术的代表。这也说明了艺术的常春藤将常青。在实际教学中,当我们提供了上述的表格和常春藤的象征含义后,有学生是这样发言的。我们来看一段教学实录:师:看这个常春藤的象征含义,再结合两个主人公的故事情节,分析一下,这里又可以表达一个什么主题呢?生:我想老贝尔曼作为老一代艺术家的代表,琼珊作为新一代艺术家的代表,常春藤是艺术的代表,老贝尔曼为了琼珊而牺牲了自己,说明尽管生命是有限的,但艺术却是永恒的,可以一代代延续。师:嗯,你想表达的是艺术之树常青,生命可以在艺术中得到延续。
生:嗯,师:很好。(在黑板上写下“艺术”两字)当学生说出这一层以后,教师应深化这个主题,带领学生再一次体会艺术和人生的对接转化,让上述分析的三重超越在教师的本小结语中得以强调。到这里我们借用“多重聚焦叙事方式”对《最后的常春藤叶》的多元主题进行的解读已经结束。我们探讨得出的多元主题虽然对我们的专门研究者来说不是全然的新,但是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每一次都是全新的探索与发现。新课标在必修课程内容的组合和教学实施里提到,“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⑾要说本文的意义,笔者认为本文的意义在于将目前已经存在的两种主题在教师控制的课堂结构下能借助一种新视角呈现给学生,并在这样的尝试中对小说主题有一定程度的新挖掘,让学生既得到思维的训练,培养一定的创新能力,又避免现今教学中因过度追求个性化多元化教学而对文本作过度的意义衍生。这也许就是这次小说教学的意义所在。【教学设计】“杰作”之下,天地无限——《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城阳教体局教研室崔志钢一、教学目标1.朗读相关章节,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2.理清故事情节,品鉴“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情节设置技巧。二、教学环节:(一)理清故事主要情节学生概括主要情节:苏珊患“肺炎”,苏艾鼓励琼珊,(贝尔曼画叶子),琼珊活下来,贝尔曼离世,真相大白。意在让学生对整个故事有了整体感知,为下一步分析人物、情节等做好铺垫。(二)围绕“杰作”展开教学。
1.“杰作”是什么?(从最后一段关键词“杰出”入手,一步步研读出“杰出”这个词的丰厚意味。)学生齐读最后一段,从结尾处入手,找到表现出贝尔曼画作不一般的那个词——“杰作”,原来“杰作”是贝尔曼画在墙上的一片“叶子”。2.“杰作”是谁创作的?是怎么创作的?(读最后一段的相关语句,揭示故事的谜底)老贝尔曼。从原文寻找微妙的暗示,“还燃着的灯笼”(晚上),“凄风苦雨的夜里”,用“梯子”(高处)、用“画笔”“调色板”画上,而他“痛苦的要命”,“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东西“散落”,说明贝尔曼用尽全部身体力量,艰难支撑。简练的词语,几个细节,勾勒出贝尔曼画“叶子”时的艰辛。3.为什么说它是“杰作”?(用“杰作”引导学生回到文本研读人物,品读语言、手法;艺术的“杰作”带有了生命的意义。)琼珊:从悲观、绝望到战胜“病魔”,依靠这片“叶子”,所以它是与众不同的“杰作”。(1)“一个准备走上神秘遥远的死亡道路的心灵,……更有力地掌握了她。”语言描写,写出病危中的琼珊,需要幻想、需要精神的力量,要读出其中的内蕴来。在墙上“叶子”的支撑下,她一步步地战胜了“肺炎”。(2)“我真是个坏姑娘,苏艾”“冥冥中似乎有什么使那片叶子不掉下来,……我要坐起来看你煮东西。”使她振作起来。这片不凋落的“叶子”,成为自暴自弃的琼珊一步步转危为安的精神力量,这片“叶子”让琼珊自我反省,重新振作起来,是不一般的“杰作”。(3)“十二,”她说,过了一会儿又说“十一”;接着是“十”“九”;再接着是几乎连在一起的“八”和“七”。揣摩语句,前面慢慢数,后面加快了,这暗含着什么?前面对生命的留恋,后面的陷于绝望,对生命不抱有希望了。(4)“再倒计数”,“只剩四片”,“等最后一片掉落下来,我也得去了。”“因为我要看那最后的藤叶掉下来。我等得不耐烦了,……往下飘,往下飘。”叶子轻飘,预示着人走向死亡。读出一种悲观、绝望。(5)“把窗帘拉上去,我要看。”她把生死寄托在叶子身上,一种奄奄一息的病人要抓住最后的救命稻草。医生:他先谈到“对冬季大衣的袖子式样发生兴趣”,隐含着需要兴趣、信念的支撑,后文“好的希望有了五成”,“她现在脱离危险了”,都谈到信念、兴趣的作用,反衬出“叶子”这幅“杰作”的非凡价值,为塑造贝尔曼形象做了铺垫。
贝尔曼:一位无闻的穷画家,脾气暴躁,身无分文,却爆发出生命和艺术的惊人创造力,完成了这幅“叶子”。(1)贝尔曼的作品,是用他的艺术才华和整个生命去完成的。贝尔曼牺牲自我,画出的“叶子”让琼珊“复活”过来。通过贝尔曼的“杰作”,其艺术创造力转化成琼珊的精神寄托,让琼珊战胜死亡,完成生命意义上的脱胎换骨。(2)琼珊康复,奇迹般地活了一下,但贝尔曼却离去了,琼珊的“复活”,苏艾的欢呼,医生的感叹,都依赖于那片永不凋落的“叶子”,是墙上的绿色“叶子”,成为精神的象征,担当起了让一个重病人康复的重任,给了琼珊二次生命,所以这不是艺术意义上的画作“叶子”,而是属于生命意义上的,饱含着贝尔曼的生命情感,带有生命的体温。4.从“杰作”中,你读出了什么?(围绕“杰作”,深入探究贝尔曼的价值精神,几个人物映衬贝尔曼;“杰作”让人精神超越死亡,人需要精神力量等。)(1)贝尔曼穷困潦倒,“耍了四十年的画笔,仍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没有摸到。”幻想将来成为名画家,他“却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走狗”。贝尔曼的形象是粗鲁的,充满想要出名的幻想,实在的人物,但对青年充满爱心,反语手法写出了贝尔曼的形象。他批评“琼珊”的“白痴”想法,“老贝尔曼充血的眼睛,……连讽带刺地咆哮了一阵子”。外貌、动作描写,刻画出贝尔曼的蛮横、暴躁但真诚地关爱青年人的可爱老头形象。“杰作”救人一命,但是它出自贝尔曼这个穷困,不得意,没有地位的小人物,前后巨大的差异,让我们对贝尔曼重新审视,佩服小人物身上不平凡的牺牲精神。贝尔曼通过琼珊的视角,最终给她创作了这幅“叶子”,挽救了她,从别人的视角出发,帮助比人,获得一种精神的支撑。(2)富有同情心的苏艾,她对好友琼珊的体贴、鼓励,富有恻隐之心,正是通过她引出了贝尔曼,直到贝尔曼画完“杰作”,成为贝尔曼完成“杰作”的牵线搭桥的人物,潜在的线索人物。(3)文中共有5处关于“杰作”一词的描述:“他老是说就要画一幅杰作,可是始终没有动手。”“他喝杜松子酒总是过量,老是唠唠叨叨地谈着他未来的杰作。”“天哪!像琼珊小姐那样好的人实在不应该在这种地方生病。总有一天,我要画一幅杰作,那么我们都可以离开这里啦。”“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几个“杰作”的含义有所区别,价值含义不断推进,注意前后语境。前三个“杰作”是贝尔曼想要成名的幻想,一种艺术家的普遍心理,带有世俗意义;第四个“杰作”要带领穷画家离开这里,有一种患难情谊、帮助他人的层面,既有物质意味,更有情情感;最后的“杰作”,则超越了世俗、情感,达到精神境界的高度,这幅画无法以钱来衡量,因为它拯救起了一个生命。
(4)被“肺炎”肆虐的琼珊,通对对“叶子”的精神寄托,让她重新振作起,“复活”起来,显示出精神力量的强大。人活着,不能没有精神支撑,否则将会完全失去信心。5.其实这篇小说本身也是“杰作”,“杰”在何处?(解读“欧·亨利式”结尾的妙处,分析在构思上的技巧。)“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是欧亨利小说的风格。琼珊靠“一片叶子”作为精神支柱活了下来,而这片叶子是贝尔曼画到墙上的,最终他却走向死亡。贝尔曼想到画一片“叶子”,自己却死了。这里的“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从文中哪里看出来?(1)“一株极老极老的常春藤,……只剩下几根几乎是光秃秃的藤枝依附在那堵松动残缺的砖墙上。”极老极老、枯萎、吹落、光秃秃、残缺,风烛残年老树,历经岁月的沧桑,即将走向生命的终结,一种死亡的意象。既可以暗示琼珊的生命危在旦夕的象征,又是最终走向生命终结的这棵枯树,它本身也象征着老贝尔曼,最终走向生命的终结。(2)“角落里的花架上绷着一幅空白的画布,……已经有了25年。”可以想见,这25年,贝尔曼十分地失意,但是,最后的这块画布终于派上了用场,完成了自己的重大使命。草蛇灰线,前后照应,让我们恍然大悟。(3)贝尔曼的出场不多,特别是画“叶子”这一情节,作家没有给我们正面描述,通过苏艾的口转述,留下艺术空白给读者,作者非常俭省,这属于侧面描写,给人以回味的空间,让读者通过想象再加工当时的情景,这是阅读给我们带来的快乐。(4)“要是你能使她对冬季大衣的袖子式样……五分之一。”医生话语暗含着需要一种兴趣,精神的东西延续琼珊的生命。后文的“叶子”正好担当起精神的图腾来,信念的东西,让琼珊活下来。(5)“此外,他还是个暴躁的小老头儿,……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凶狗。”暴躁粗鲁的贝尔曼甘当两位青年女画家的保护神,所以他不能眼巴巴地看着琼珊自暴自弃,要想办法挽救她,当苏艾给他说了琼珊的念头后,可能为后文要想办法救她埋下伏笔。一片简单“叶子”,蕴含着老贝尔曼艺术创作“常春”,而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另一个的生命的重生,堪称是生命画家,这区别于势利庸俗的画家。作者欧·亨利用自己洞察力和文学才华,将这一故事呈现给我们,让我们不断破解背后的文字密码,得到阅读快感。作品中蕴涵着关于生、精神、死亡的思考,在今天人情式微、充满权势浮躁情绪的社会,对于价值观、人生观正处于形成期的青年学生来说,既有语文学习的启迪,又有思想上的启示。(三)课后作业:
小说故事最后可谓是没有“结尾”的结尾,课下同学可以沿着故事发展的脉络,发挥你的想象力,借鉴欧·亨利的写作手法,叙写一个片段。(四)板书最后的常春藤叶艺术死亡杰作复活精神外貌语言动作侧面象征双关照应【教学设计】永不凋零的常春藤叶提醒我们尊重生命——我这样教《最后的长春藤叶》青岛三中谢理迪《最后的长春藤叶》的上完以后,总结出老贝尔曼的形象,鉴赏完作者“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巧妙的构思和课文情节之后,总觉得意犹未尽,好像少了点什么,于是又用半课时和同学们一起探究作品的主题有关于尊重生命是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的思考。不过上完课后学生反馈感觉很好。冒昧拿出来供给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这个课大致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回顾老贝尔曼的形象老贝尔曼在风雨之夜克服种种困难去画叶子,不幸因此患风寒去世,而他画的叶子却使得琼珊的生命之火被重新点燃。他的行为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提问你怎样理解牺牲自己去救助别人?特例是大学生为就跌入粪池的老婆婆而遭遇不幸?学生往往会比较两个人的价值,认为特例中的大学生有点不值得甚至个别学生认为是愚蠢,那我继续假设如果那个老人是你的奶奶你会怎么做?由此引导学生每一个生命都是宝贵的,值得尊敬和保护。而不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财富的多寡。第二环节从书上找出人生存所追求或依赖的东西。比如琼珊想要去那不勒斯海湾画写生医生的“男人”“冬季大衣袖子样式”或者在病困时把生存的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神的旨意一片注定即将凋零的树叶上,让学生归类有物质的需求有精神的寄托,哪一种更好?明确不仅有高低之分,而且有正误之别。错误的人生价值观只将人生导入歧途。最后我讲了我的追求,让自己和爱自己自己爱的人生活的更幸福。虽然没有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奋斗终身”的豪情壮志,伟大胸怀抱负。但也赢得学生的首肯。
第三环节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不可能重新来过。我们对琼珊的命运做一个假设:如果琼珊患病以后苏艾没有对她细心服侍,如果苏艾没有把她可笑的想法告诉老贝尔曼,如果老贝尔曼没有把这事当真,如果他没有打算帮助琼珊,或者他不具备绘画的才能,有或者他只是想着等天气好转点再去画,那结果将会怎样?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陷入沉思,生命竟如此的脆弱。若果不是这么多的巧合,琼珊的生命之火早已熄灭。我们为琼珊庆幸,我们更应该从琼珊的身上学到,一个健康的生命不应该把生存的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外在帮助上,而应该有是自身拥有强烈的求生意志。靠自己更可靠。联系富士康跳楼事件学生对生命的宝贵有了更深的认识。第四环节还是问若果老贝尔曼打算帮助琼珊,但是等到天亮以后或天气好转之后才去?那结局会怎样?从这件事你有受到生命启示?学生总结出事情有做与不做之分,更有做早和做迟之别。做事要及时。有的时候不做或晚做都会酿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结果一节课以后,我们班的语文作业不交和迟交的现象一度绝迹。着是我没有料想到的。很是开心了一阵。有的时候,语文课不仅仅体现在对课文内容写作技巧的分析上,有的时候借题发挥,多给学生一些人文的关怀,更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使教学事半功倍。个人不成熟的见解,望各专家和老师不吝赐教。【教学实录】《最后的常春藤叶》青岛十九中杜帆【教学目标】1.学生学会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2.探究欧·亨利小说的特点,感受其艺术魅力。【教学重点和难点】对主人公贝尔曼的人物形象分析及小说结尾的设计。【教学设想】欧·亨利的小说具有独特的情节设计和温暖的人文关怀。这节课想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让学生对小说的主题有明确的认识,并培养学生捕捉文本的能力。整堂课力求将听、说、读、写融为一体,让学生带着任务诵读,带着理解表达。【教学实录】课前播放相声《满腹经纶》趣说成语片段,活跃气氛,并与学生互动,提倡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也要争做满腹经纶的人。(上课铃响)师:常春藤这种植物随处可见,但我们可能不知道,这小小的叶子里其实包含着巨大的能量。因为曾经有一片叶子拯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你相信有这样的奇迹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在本节课,我们要达到两个学习目标(PPT展示),请大家与我齐读。生:1.学会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2.体会欧·亨利小说的特点,感受其艺术魅力。师:我们刚刚学过《警察与赞美诗》,我来考一考大家的短时记忆能力。欧·亨利的作品有哪些特点?
生:结局出人意料、幽默、以小人物为写作对象师:的确,欧·亨利被称为美国短篇小说之父,他的作品也被称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希望通过复述,我们把这些短时记忆的知识变为永久记忆。师:在上课之前,同学们已经通过预习扫清了字词障碍,下面我们就来做个彩线串珠的游戏。大家请看游戏要求。(ppt展示)学习活动一:明确文章中出现的成语的意思,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这些成语所在的句子,小组合作,试一试用这些成语串联起故事情节。成语:明目张胆、错综复杂、一筹莫展、莫名其妙、不以为然、凄风苦雨、心满意足生小组合作,梳理故事情节。师:在开始交流之前,希望大家做智慧的聆听者,在别人分享他们的思考成果的时候,我们要认真听,做好标记,想一想与你的理解有什么不同,及时为他补充和点评。生1:肺炎明目张胆地在错综复杂的巷子里打击了一筹莫展的琼珊,贝尔曼对她认为叶子落了自己也该去了感到莫名其妙、不以为然,但是还在凄风苦雨的夜里为她画了一片叶子,最后琼珊心满意足。生2:肺炎明目张胆地在错综复杂的巷子里打击了琼珊,她的精神状态让医生一筹莫展,她把希望寄托在莫名其妙的叶子上,贝尔曼对她的想法不以为然,但是还在凄风苦雨的夜里为她画了一片叶子,最后贝尔曼心满意足地去世了。(生笑)生3:肺炎明目张胆地在错综复杂的巷子里打击了琼珊,她的精神状态让医生一筹莫展,她把希望寄托在莫名其妙的叶子上,贝尔曼对她的想法不以为然,但是还在凄风苦雨的夜里为她画了一片叶子,最后琼珊心满意足的迎接了她的新生。师:这个版本大家同意吗?情节完整了吗?生:同意,情节完整了。师:在我们梳理故事情节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小说有三个主要人物,分别是?生:琼珊、苏艾、贝尔曼。师:在这三个人物中你最喜欢哪个呢?为什么?生(七嘴八舌):苏艾、贝尔曼。师:既然我们意见不同,现在请大家再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相关语句或段落,说说这个人物什么特点感染了你,理由越充分越好。(ppt展示)学习活动二: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为什么?边读边勾画出相关语句,说说人物的哪些特点感染了你。独立思考两分钟后,师提示:有的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现在可以说给同组的同学听一听,一会与全班分享。生1:我喜欢贝尔曼。我找的是第32段和第55段。老贝尔曼充血的眼睛老是迎风流泪,他对这种白痴般的想法不以为然,连讽带刺地咆哮了一阵子。看门人发现他时他痛苦得要命。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他们想不出,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他究竟是到什么地方去的。可见贝尔曼虽然嘴上对琼珊这种想法不以为然,但是还是为了她画了最后一片叶子,并且为此献出了生命,说明他是真心关心琼珊的。
师:你能把你感受到的“咆哮”读出来吗?(生朗读33段贝尔曼的语言)生2:我对他刚才读的那一段有一些想补充的。老贝尔曼说:“我没有心思当你的隐士模特”,意思就是我现在的心思都在琼珊的病情上,同样突出了他对琼珊的关心。师:从细节入手,很好。(板书:关心)生3:我喜欢第36段。他们在那儿担心地瞥着窗外的常春藤。接着,他们默默无言地对瞅了一会。他们“担心”的看着常春藤,说明贝尔曼就想着怎样去帮助琼珊了。师:情感体会得很细腻。生4:我喜欢第30段,他喝杜松子酒总是过量,老是唠唠叨叨地谈着他未来的杰作。此外,他还是个暴躁的小老头儿,极端瞧不起别人的温情,却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凶狗。说明他很善良。师:为什么这段描写能体现他的善良呢?(板书:善良)生4:他虽然失意、暴躁,但是又觉得自己要保护两个青年,说明他也有温情和善良的一面。生5:我补充第30段。前面说贝尔曼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他耍了四十年的画笔,仍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连她的长袍边缘都没有摸到。他老是说就要画一幅杰作,可是始终没有动手。说明他对梦想不放弃。师:那么他最终实现梦想了吗?生5:实现了。他的杰作就是画在墙上的那片叶子。师:为什么说最后的常春藤叶就是他的杰作呢?生5:因为这片叶子老贝尔曼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板书:牺牲)师:的确,我们从同学们的阅读中看到了一个暴躁、失意的贝尔曼,也看到了一个善良、关心他人的贝尔曼,更可贵的是他有牺牲精神,前后形成了对比,这种手法叫做?生:欲扬先抑。师:对啊,作者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让我们看到了贝尔曼的高大。那最感动我们的,让我们一改之前对贝尔曼印象的情节是什么呢?生:画叶子。师:但是这个情节作者为什么没有具体来写呢?这是他构思的漏洞吗?不如我们来帮他填补这个情节的空白吧!(ppt展示)学习活动三:在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理解基础上,展开想象,为小说填补贝尔曼画叶子这一情节的“空白”。100字左右,组内交流后与全班分享。生写好文段后,实物投影。生朗读作品。师:你们小组为什么这样写呢?生:因为最后一段说天气是“凄风苦雨”,所以我们写了风大,写了雨点不住的落下。另外还出现了“颜料”、“画笔”等工具,也是从最后一段得知的。师:这是从情节角度来写的,不错。那么符合人物形象吗?生:照应前文,他应该是年老体弱的,所以我们写的贝尔曼是踉踉跄跄的,作画很艰难的。
师:很好,这个小组用到了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如果贴再合人物形象一点,我们能不能体现他的“暴躁”这个特点呢?生:加上一点语言描写,比如“这该死的鬼天气!”师:这组同学观察细致,想象力丰富,而且描写的方法运用得很好,看来书面表达能力很强。师:还有没有喜欢其他人物的呢?生1:我喜欢苏艾。从第四段可以看出,苏艾和琼珊才相处了六个月,但是苏艾却对琼珊的病情十分焦急,而且照顾得无微不至,说明苏艾是重情重义的。师:你是怎么知道苏艾对琼珊的病十分关心的呢?(板书“重情重义”)生2:第12段,医生走后,苏艾到工作室里哭了一场,把一张日本餐巾纸擦得一团糟。然后她拿起画板,吹着拉格泰姆音乐调子,昂首阔步地走进琼珊的房间。苏艾明明心情很沉重,还哭了一场,但是为了不把自己的悲伤情绪带个朋友,还是假装很轻松,说明她关心朋友。师:对细节体会得很细腻。那你能不能试着读出这种“表面轻松,内心沉重”的感觉呢?生朗读后师点评:在朗读过程中重读了“昂首阔步”,用变化重音的方式来表达感情,这是很好的朗读习惯。生2:我喜欢第23段,苏艾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对琼珊说:“大夫今早晨告诉我,你很快康复的机会是——让我想想他是怎么说的——他说你好的希望是十比一!哟,那几乎跟我们在纽约搭电车或者走过一幢新房子的工地一样,碰到意外的时候很少。现在喝一点汤吧。让苏艾继续画画,好卖给编辑先生,换了钱给她的病孩子买点儿红葡萄酒,也买些猪排填填她自己的馋嘴。”她这种故作轻松的样子说明她不想让琼珊担心,特别善解人意。师:从语言中体会人物性格,很好。那你能把你感受到的朗读出来吗?(板书:善解人意)生朗读后师点评:读出了苏艾说话时的俏皮和活泼,很好。师:现在我们来看我们喜欢的这两个人物。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吗?生:他们都很善良。师:的确,他们都有美好的品质。那么他们的身份地位有什么相同点吗?生:他们都是失意的、贫穷的画家。师:是啊,他们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苏艾和贝尔曼相互映衬,共同构建了欧·亨利笔下的小人物群体,他们可能地位卑微,穷困潦倒,但却拥有崇高的人格和闪亮的灵魂,他们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板书:小人物的人性光辉)下面,让我们带着敬意,齐读最后一段,要读出感情。(生齐读)读完故事的结局,回想我们初读这篇小说的时候,你对这样的结局意外吗?生:意外/不意外师:那些不意外的同学,你们是怎样发现真相的呢?生:文中第40段“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那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
。还有第44段“他们看到墙上那片孤零零的藤叶依旧依附在茎上。”从“贴”“依附”“仍旧”这些词还有叶子的颜色可以知道这片叶子不是真的,可能是画上去的。师:真是火眼金睛,目光如炬啊。这些都是欧·亨利为了揭示结局而埋下的伏笔。有了这些伏笔,才让我们读到结尾的时候有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那么这种结尾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有什么好处呢?这个问题有点难,我们来做一个对比阅读。这是我改写的琼瑶式的结尾,你们喜欢吗?(ppt展示)琼瑶式的结尾“什么?那片藤叶是贝尔曼为我画的?这是真的吗?我原来是这样无情无耻无理取闹!我要好好活下去!”琼珊拖着病痛的身躯来到楼下贝尔曼的房间,流下了眼泪。“我们的友情不能这样结束,我们三个还要一起画星星画月亮,从达芬奇谈到米开朗琪罗,答应我,你一定也要好起来!”贝尔曼缓缓张开眼睛,“我只是着了凉,很快就又能耍我的画笔了。琼珊小姐,请你不要为我担心,我健康得很。”不久之后,琼珊和贝尔曼都痊愈了,继续走上了他们的艺术之路。生1:这个结尾太没有意思了,能认字的都能读懂,没有深度,主题不深刻。生2:对,这种结尾一点都不吸引人,没有波澜,也没有想象的空间。生3:欧·亨利的结尾有一种缺憾美,让我们觉得贝尔曼牺牲很多。修改后贝尔曼的形象就没有那么高大了。生4:我觉得从结构上来说,欧·亨利式结尾更有起伏,更有震撼人心的效果;从人物形象上来说,结尾这样设计是对之前贝尔曼的形象的逆转,让我们一下子觉得他非常高大。这种结尾让贝尔曼的人物形象更伟大更高尚。从主题上来说,欧·亨利式结尾更能突出主题,让我们看到小人物身上的牺牲精神,就是人性的光辉。(生鼓掌)师:谢谢这位同学,总结得既全面又准确,比老师的理解还要深刻呢!的确,欧·亨利式结尾让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清代的袁枚说的“文似看山不喜平”,正是这个道理。而且这种结局更好的塑造了人物崇高的品质和自我牺牲精神,能够再次震撼读者。下面,让我们带着敬意和震撼重读末段,感受欧·亨利为我们带来的独特感受。(生齐读)师:读完这篇小说,我们为琼珊的命运紧张,被苏艾的友情感动,更为贝尔曼的博爱所震撼。欧·亨利以他独特的构思和笔触让我们看到了平凡人物身上的巨大能量,还有底层小人物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芒。爱因斯坦说:“只有为别人活着,生命才有价值。”其实我们都是这个大社会的小分子,是及其平凡、普通的存在。但相信只要我们心中有爱,对他们不吝惜自己的善意和关怀,那么我们也可以在自己的人生中完成属于我们的“杰作”!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注意的问题2009年三月二十七号,我上了一节校研究课《最后的常春藤叶》,有一些感想和收获。(一)精彩的导语创设情境欧·亨利是美国作家,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语言幽默诙谐,被称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引出人们“含泪的微笑”。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
“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生命显得何其重要,人要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也关爱他人的生命,乃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样的人更能显示人性的光辉,今天,我们走进作者的著名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我们一起来体味,经历了百年的风雨,那片藤叶为什么依然傲然屹立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在感动中洗礼心灵,升华精神。”好的导语,能够很快的引领学生进入情境。这样学生就大体明白了本文所写的主要内容,而且对于本文的内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给学生以好奇的心里去探究文学世界中那片经典的常春藤叶。(二)有效的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本节课第一环节是预习先知,让学生了解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并且复述故事情节。同时注意时间线索与人物、情节的对应关系。采用同学分组讨论,交流法。然后在讲课时候主要运用了问题探究法,先让同学们阅读课文,随文点评,就备选问题进行选择,探讨,小组交流讨论。如1.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个情节?2.你认为谁是本文的主人公?3.试问小说的结局有怎样的特点?能找出前面的伏笔吗?4.贝尔曼画常青藤本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5.最后一片叶子与琼珊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最后的藤叶能挽救琼珊的生命?6.为什么说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藤叶是他的杰作?这些问题贯穿课堂,以问求深,引导学生逐步感知课文的本质内容。其中主要重点探究解决前三个问题,即主人公,情节,结构等。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基本理解了这几个问题。尤其是关于主人公问题的探讨,学生们各抒己见,有大的人认为是苏艾,相濡以沫见真情;有的人认为是琼珊,身处逆境存希望;还有的认为老贝尔曼,舍身忘己救他人等。课堂上有这么一个环节我的印象很深。有的学生提出质疑说,老贝尔曼当时并不知道自己一定会死,所以他没有那么伟大。我直接就这个问题问同学:”那么如果你是老贝尔曼,你会去吗?”这个男生他犹豫了一下,说:“我得想想。”我抓住时机引导:“那么,你为什么要犹豫一下再想想呢?”其他同学按捺不住,开始踊跃发言,从原文找出了肺炎肆虐流行的环境,老贝尔曼的六十多岁的年纪,虚弱不堪一击的身体等,我又接着问:“那么有这么多的危险存在,老贝尔曼犹豫了吗?”同学说“没有”,我又问:“他为什么没有犹豫呢,难道他不怕死亡吗?”此时同学们豁然开朗,进一步理解了老贝尔曼的伟大人格。贝尔曼是当时社会最底层、艺术区穷苦人的典型代表。作为一个老艺术家,善良真诚、不求回报,自己穷困潦倒,但仍无私关怀、帮助年轻的艺术家,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他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金子一样的爱心。然后学生点播主人公评判的标准不应单纯看作者笔墨的多少,而应看其性格在群体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有关键作用。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小说阅读中应该能够知道如何去判断主人公了。
(三)题目内涵的探讨在最后的环节,我设计了题目的对比,来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内容。我找了几个音译不同的题目,如1《最后的叶子》2《最后的爬墙虎叶子》3《最后的杰作》4《贝尔曼》等,和课文的题目进行对比,分析本文标题的好处。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针对了最近高考中经常考察题目的内涵,学生的李理解还是很到位的。(四)小说鉴赏方法的点拨我在课结时候进行了小说方法技巧的点播,如整体感知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关注小说结构,探讨题目内涵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想教给学生一种小说鉴赏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知道从那些方面入手,可以自己去大体把握一篇小说。课上完了,有经验,也有缺憾。时间有点紧,而且在课堂上,我注重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在动笔方面有些少,应该让学生讲练结合,既训练学生说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写的能力有所提高。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