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个人的遭遇》中主人公典型形象1、相关定义1.1、对典型形象概念的梳理绘画中的典型形象的产生主要由两方面因素构成。一方面是模仿创造中偶然出现的”错误”;另一方面是主动性创新。因前者规律性较弱,且不属于日后绘画发展的主要影响,因此,这里着重论述后者——主动性创新。前文已经论述了人对形象的认知主要受人的思维经验影响。因此,对典型形象概念的梳理,也理应以此为基础而进行。如果一件艺术作品中包含着观者能够识别的诸多符号,这件作品就会显得更加生动有趣,易于被观者理解与记忆。也可以说,符号所包含的符形和符意更容易被理解与记忆。符形指某种具备感官特征的特征对象,是符号的语音部分;符意指其所夹带的有效信息和意义,是符号的概念部分。两部分共同构成符号这一整体。一般层面上的符号学⑨,是指人类知识层面上一定范围内的某种约定。艺术中的典型形象便是这种符号在某个时期,对某种特征或写实、或抽象、或叠加的艺术语言的呈现。在文学作品中,小说可以凭借丰富的、具体的文字语言对人物样貌、体型、动作、所处环境等特征进行描绘。这些描绘既能体现出人物性格、心理、文化程度等抽象的概念,还能呈现出人物内心的思维、情感等内在活动,从而成功地塑造出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形象。戏剧则是通过演员这一动态的表演载体,根据声音、肢体等在舞台上时间与空间交织的艺术变化,而直接表达和强化戏剧中的艺术形象,使得该形象产生比
较生动和强烈的直观作用力,增强艺术的感染力,吸引观者的注意。绘画作品所塑造的典型形象,虽然与文学形象、戏剧形象在时间轴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其符号背后思想意义的指向性是共通的。在美术作品中,艺术家通过造型来塑造视觉形象并直接作用于观者的视觉感官,它是静止的、空间的展现,因此具有空间上的直观性。而这就更加需要灵活的运用符号语言中具象符意与抽象符形、抽象符意与具象符形的形象关系,以少言多,以静言动、以熟悉转陌生,以陌生转熟悉的使典型性高级生动得传达给观众。⑨符号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开端一般认为从瑞士的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开始。5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典型形象就是具有独特个性、又能反映某些方面共性的形象。艺术家要想对这一共性有所把握并创作一个典型形象,就需要对生活中的众多形象进行观察和选择,在丰富的生活和艺术实践中逐渐培养自我独特的感受和认识能力,进而对生活本质形成深刻的认识和独到见解,这样创作的形象才具有审美价值,富有灵魂和生命力。因此,对事物的广泛认识与思考,将有助于艺术家对事物进行深刻的表达。典型形象既具有独特性格,又具有代表性,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例如,蒋兆和的《与阿Q像》(图2-1),画面中的人物面色焦黄,额头上青筋凸出,神情忧郁,脑后拖着长辫子,身着破烂衣裳,攥着拳头,细致生动的呈现了郁闷木讷的乡下人形象,使鲁迅笔下的人物在他的绘画中表现的神形逼真,性格突出,内涵丰富。作者创作这一形象以现实人物为原型,经过艺术化处理,形成了绘画的典型形象的塑造。典型形象往往反映的是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或本质特征,是艺术家主观上与客观事物的统一。一
个社会群体的行动与思想,无不受到他们具体社会本质的制约,艺术家在表现这一群体时,就要找到他们图2-1蒋兆和《与阿Q像》身上时代性的、民族性的、阶级性的、思想性的印痕,通过概括与提炼,从而将个体与群体的联系表现出来。例如《流民图》(图2-2至图2-4),这是一个时代人物画的代表作,真实的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一个民图2-2蒋兆和《流民图》局部图2-3蒋兆和《流民图》局部6族在灾难空前的抗日战争敌占区的悲剧。作品塑造了100余位在战争中无家可归、痛苦挣扎在死忙线上的形象,幼童、老人、妇女,通过对这些愁苦无助的形象的塑造,揭示了侵略者给一个民族造成的灾难性的悲剧。此外,典型人物应与典型环境相结合共同塑造典型形象。通过人物形象与环境的统一,人物形象可以影响画面精图2-4蒋兆和《流民图》局部神内涵,同时,环境衬托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并且人物性格可以通过环境描绘获得具体呈现。《人民和总理》(图2-5),是女性画家周思聪于1978年创作完成的,这幅作品人物众多,其中以总理为中心的典型人物在许多乡亲的围绕下占据着画面主导,画面左下防震棚构成的三角形空白,不仅表图2-5周思聪《人民和总理》现了人物所处的环境,在构图上与拥挤的人群形成对比,更加突出了人物的中心。艺术家塑造典型形象的过程,也是艺术家对艺术美的理解和认识的过程,典型形象的意义表达与画面意图受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程度影响,典型化程度高的形象,呈现出的内涵也会是永恒的,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长存于观众的记忆。
1.2、形象权的概念2.2.1形象权概念的界定2.2.1形象权概念的界定虽然早在1953年Frank法官在审理HaelanLaboratories,Inc.v.ToppsChewingGum,Inc一案中就提出了形象权的概念(rightofpublicity),但是Frank法官只是笼统地认为一个人有权对其自身形象的商业化加以控制,并没有对”形象权”这一概念的内涵加以界定。半个多世纪年过去了,国内外学者在”形象权”概念的问题上各持己见,始终未能形成较为统一的意见。美国麦卡锡教授(J.ThomasMcCarthy)1987年在其出版的《形象权与隐私权(》TheRightsofPublicityandPrivacy)认为:”简而言之,形象权就是每一个自然人固有的、对其人格标识的商业使用进行控制的权利。未经许可使用他人人格标识将侵害他人的形象权,并且损害他人这一固有权利所包含的商业价值,而且这种擅自使用不能根据言论自由原则来豁免其责任。”③1995年出版的美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次)重述》对形象权所下的定义为:”未经他人同意以商业目的擅自使用他人姓名、肖像或其他人格标识,从而非法占用他人人格的商业价值的,应根据第48条和第49条之规定承担消除非法①MelvilleB.Nimmer:TheRightofpublicity,19Law﹠Contemp,Probs,1954,P203.②Restatement(Third)oftheLawofUnfairCompetition46(1995).③MeCarthTheRightofPublieityandPrivaey,Vii(Rev,1993)10占用的责任”。①日本学者荻原有里认为:”形象权是指对顾客具有吸引力的形象要素享有的排他性独占权。[3]”1993年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公布了一份关于角色形
象权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将角色商品化定义为:”为了满足特定顾客的需求,使顾客基于与角色的亲和力而购进这类商品或要求这类服务,通过虚构角色的创作者或自然人以及一个或多个合法的第三人在不同的商品或服务上加工或次要利用该角色的实质人格特征”。我国理论界对形象权的研究最早见于梅慎实先生发表于上世纪80年代的《论影视作品中”虚构角色”形象权之知识产权保护》一文,但是梅慎实先生在文中并未对形象权的概念进行界定。已故学者郑成思先生曾笼统地给形象权下了一个定义:”包括真人的形象(例如,在世人的姓名、肖像)、虚构的人物形象、创作出的人和动物形象、人体形象等等,这些形象被付诸商业性使用的树日,我把它统称为‘形象权’。[4]”吴汉东先生认为”所谓形象权是指主体对其知名形象澎示商业利用并享有利益的权利。[5]”1.3、维吾尔熟语中形象的定义、(一)维吾尔熟语中形象的定义、作用、性质和分类作用维吾尔熟语中的形象指的是什么呢?”形象一般由物象和寓意两部分构成。物象作为言语活动信息的载体,是形象构成中的客观表义部分;而寓意是物象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乃至整个文化环境中的引申或衍生,是形象构成的主观表意部分。川3维吾尔熟语中的形象就是指隐含于维吾尔熟语的字里行间、且具有一定民族文化特色的各种表达形象,即维吾尔熟语的表层文字在人脑中产生的物象或画面。物象是表示事物的词在人脑中形
成的单个的映像,如人名、动植物名称、某一现象等,如:熟语ikkiattiPi介。,aridaqa1Kani介k夙er(两马相踢,中间毛驴丧命),这个熟语的表层文字中有”at”(马)和”i介k”(驴)这两个动物名称,当人们看到这个熟语时就会自然地在头脑中形成”at”(马)和”i介k”(驴)这两个动物的映像,”at”(马)和”i乒k”(驴)就是这个维吾尔熟语中的形象;画面是熟语中单个或多个的表示物象的词与其它词合在一起形成的整体,还是上面这个熟语,表示物象的”at”(马)和”i丁比”(驴)这两个词和其它四个词组合在一起,我们看到这个熟语就会立刻在脑海中形成两匹马用马蹄相互踢,而站在两匹马中间的毛驴被两匹马的马蹄踢死的画面。维吾尔熟语中的形象是使用本民族的典故传说、风上人情、文学艺术和历史地理等文化内容为主要材料、并大多借助比喻、拟人、夸张和象征等意象修辞手法进行描写说明或表情达意的创造结果。由此看出,维吾尔熟语中的形象不仅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是维吾尔族文化的一种特殊载体,是其它民族研究了解维吾尔族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渠道。维吾尔熟语常利用某个特定的形象来指代或描述一个事物,因为指代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形象性语言(词语)将激发人们的想象力,这样就能更加全面,详细,深入地描述一事件,实体或某个性质,形象词语外显的形象色彩和极强的具象审美特征向人们发出一种信息,会刺激人们的感官,唤起大脑意识中对于某类事物形象特征的真切而鲜明的映像。为什么形象词语不仅具有审美特征,还具有丰富多彩的形象色彩?最重要的一点是人们头脑中过去生活留下的表象被它唤醒了,而这表象又是通过构词方式构造出不同
的显象词、表现出不同的事物形象来营造的。它们有的再现出事物的声音或特质,有的描摹了事物的形态或特征,有的揭示出事物的性质或作用,都是紧紧围绕事物的外在形态、特质或本质特点来显象的,并生动、具体地表达事物的本质或说明道理。以具体表抽象,以己知或易知来启迪未知或难知,这就是形象运用的功能,而这类熟语的特点也恰恰在于借形象以寓深刻的意蕴。(二)维吾尔熟语中形象的性质1.4、报纸视觉形象的定义视觉形象,是指通过人的视觉反映到大脑之中感受到的形象。报纸视觉形象是利用版面视觉元素及其空间关系,在报纸版面塑造出的视觉符号系统,通过人的视觉感官反映到人脑中留存的印象。时至今日,关于报纸视觉形象的定义,无论是从它的内涵或者外延来说,一直没有得到学术界专家给出的非常严密的界定。1.5、概念辨析与理论分歧西方学界对于政治系统中”典型群众”的研究已经历时多年,成绩斐然,如杜鲁门所说的”积极的少数”、R.达尔的”政治积极分子”。前者主要是从利益集团的角度继续了米歇尔斯的研究,认为在政治决策过程中参与程度非常高的称为“积极的少数”。杜鲁门着眼于利益集团的研究,与我们这里的中国城市社区积极分子相去甚远。在中国城市社区中的典型群众既没有组成一个利益集团,更不★57李辉:《社会报酬与中国城市社区积极分子—上海市S
社区楼组长群体的个案研究》,《社会》,2008年第1期。★58ReadBenjaminL.“SocialNetworksandCitizensinChinaUrbanNeighborhoods.”(Ph.D.dissertation).DepartmentofGovernmentHarwardUniversity.2003.P144.★59[美]华尔德:《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龚小夏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60ReadBenjaminL.“SocialNetworksandCitizensinChinaUrbanNeighborhoods.”(Ph.D.dissertation).DepartmentofGovernmentHarvardUniversity.2003.P27-32.★61李辉:《社会报酬与中国城市社区积极分子—上海市S社区楼组长群体的个案研究》,《社会》,2008年第1期。★62刘春荣:《中国城市社区选举的想象:从功能阐释到过程分析》,《社会》,2005年第1期。★63李辉:《社会报酬与中国城市社区积极分子—上海市S社区楼组长群体的个案研究》,《社会》,2008年第1期。★64杨敏:《公民参与、群众参与与社区参与》,《社会》,2005年第5期,第90页。★65杨敏:《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社区—对城市社区建设运动过程中居民社区参与和社区认知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4期,第153页。42第一种是显性的,即由于享受低保、特殊照顾而被要求与居委会签订义务劳动协议,是这种契约关系使他们与社区发生关联。他们所能参与的社区事务范围通常是被安排好的,主要包括义务劳动、岗亭值班和治安巡逻,自己没有太大的选择权利。长春市采取市、区两级消防机构和派出所大力指导、民政部门全力支持、街道办事处积极配合的方式,通过大胆探索和尝试,开创了”邻里守望”活动,建立了防火守望与火灾防范联动的消防工作社会化模式,在实
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长春市HD社区在此项活动中被评为”长春市十大魅力社区”之一。为了提高群众的参与率,湖东社区积极吸纳社区居民、社区保洁队、驻区单位及保安、职工、学生等人员加入”邻里防火守望”志愿者队伍,目前,全社区已发展356名防火守望志愿者,覆盖了社区的各个角落。作为HD社区”邻里防火守望”志愿者队伍的一员,老马正在光机小区”晃悠”,笔者随机访问了老马。他向笔者坦言,加入志愿者队伍不过是一次”义务劳动”:Q:做”邻里防火守望”志愿者多长时间了?A:有半年了吧,每周一、三、五是我值班,中午在社区楼栋间巡逻一个小时,其实就是晃悠晃悠,没什么事。Q:你为什么来当志愿者?A:我是隔壁小区的,居委会的人找我来帮忙的。Q:”帮忙”?你经常帮居委会的忙吗?A:有时候居委会办活动,需要我参加我就来参加,他们也不容易,我支持他们的工作也是一种回报吧。Q:参加社区活动为什么是回报呢?A:我原先是老机床厂的职工,现在已经下岗,领取”低保”,所以每个月必须参加社区的义务劳动。43对老马来说,参与社区活动,就是”帮居委会的忙”。志愿者工作不过是一次”义务劳动”,而”巡逻”也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晃悠”,成为日常生活的延续。在他们”志愿参与”到”制造典型”活动的背后,是一种以福利资源配给为表象的权力支配关系。第二种是隐性的,尽管居委会并没有明确规定困难居民参与社区活动,但是这些困难户由于受到特殊照顾,出于与社区干部保持恩惠关系的心理,而在社区集体活动中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以博得社区领导的好感,所以,社区参与对于
低保居民的意义就在于这是获得特殊照顾和维持基本生活的一种必要付出。对居委会而言,困难居民是居委会有权支配的劳动力资源,每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义务劳动是监控低保居民生活与就业状况的主要手段。在长春市LX社区,笔者并没有发现居委会与困难居民签订劳动协议等强制行为,而且,困难居民也都称自己的行为是自愿的:社区内无儿无女或者子女不在身边而单独居住的”空巢老人”,是最需要帮助的最困难的弱势群体,一旦突发疾病,身边没个人,后果不堪设想,LX社区有这样的”空巢老人”34户。为了能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所遇到的生活困难,居委会干部一起对这些”空巢老人”进行了包保,将连心卡发给他们,每当老人们有困难的时候,只要一个电话,居委会干部就会立即出现在他们身边,让他们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和像儿女在身边一样的幸福。社区居民DHQ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为了给患有精神病的老伴儿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连唯一的栖身之所也卖了,老伴去世后,他一个人孤苦伶仃,住在一个临时搭建、四处漏风的小棚子里,非常可怜,俗话说”年轻受穷不叫穷,老来受苦才叫苦”,没有住处,老人家这个冬天怎么过?为了能给老人家尽快找到住处,社区主任LYN顶着酷暑一次又一次地跑房地局为老人申请廉租房,真是跑断了腿儿,磨破了嘴儿,为了能见到房地局的领导当面陈述DHQ老人的困难,社区主任LYN不知跑了多少趟。终于,在房地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终于为DHQ老人争取了一套廉租房。当老人用颤抖的双手接过新家的钥匙时,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他握着LYN的手说:”L主任,你是我们家的恩人呀!”44DHQ老人说,”我一没钱,二没势,两手空空,只能在闲暇时间为社区
做力所能及的事,为居委会工作贡献一份力,感谢这些为我的生活费心尽力的恩人”。安居之后,老人主动将社区离退休人员组织起来,组建了社区老年协会,并担任老年协会的会长,积极参与到事务之中,热心为邻里服务。在LX社区,还有很多像低保户老马、空巢老人DHQ这样的人,他们享受低保金、受到社区的特殊关照,尽管这是国家对困难居民的正常照顾,但是,困难居民往往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把社区干部当成”恩人”、”救星”,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社区居委会与低保居民之间形成一种支配与依附的权力关系,这一权力关系通过社区参与得以体现和强化。尽管由于资源分配体制的改变,通过居委会获取生活资源并不是困难居民获得生存资源的唯一渠道,低保分配也不是实行固定名额配给制,但是,底层居民为了获得和维持低保金,通过积极表现与居委会干部发展庇护关系,却是相对简便的方式,而居委会则以此获取低保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支持。居民尽管仍然致力于与居委会培植庇护关系来获取资源,但这种庇护关系与单位时期相比,已不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基本生存策略,而是一种利益最大化的手段。通过社区民生事务,居委会与弱势居民之间就构建了一个利益共同体,而这样的共同体很大程度上又是嵌入于人情和关系之中的利益关联。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基层政府,包括代表基层政府的居委会,利用资源、权力和地方性关系资源对社区居民进行管理、控制和干预,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自上而下的联系与隶属关系,而普通民众为了获得资源、利益而采取积极迎合、顺从、配合的姿态,二者之间建立起依附性互动关系。尽管这种依附性关系与单位时代
相比,已经变得微弱和隐秘,但它却是转型时期社区动员和社区参与的资源与策略。4.1.2.3自愿响应型典型群众在笔者访问的个案社区,离退休干部、老党员、委主任(又叫门栋组长)、学校教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政府官员等社区积极分子,响应居委会或街道的号召,活跃在社区各项”制造典型”活动中,是居委会的核心支持者。笔者称★66李辉:《社会报酬与中国城市社区积极分子—上海市S社区楼组长群体的个案研究》,《社会》,2008年第1期。★67桂勇:《城市”社区”是否可能?—关于农村邻里空间与城市邻里空间的比较分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46动,协助居委会传播或收集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利用自己与其他居民的关系动员其他居民支持居委会的工作,以临工的形式参与社区居委会的日常管理。居委会在经费紧张、人员不足的情形下利用这些社区积极分子得以顺利地完成政府交办的各项行政工作,为了维系这样的圈内共同体,居委会也以少量的资源不定期地施恩于这些社区”典型群众”。在城市邻里政治中,”典型群众”与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如何,他们的行为模式怎样在社区事务层面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基层的”面貌”。典型群众利用自身的交往网络和人际关系,进行”二次动员”,在与居民”面对面”的过程中”承上启下”、”上传下达”,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把更多的人带动起来。在这种运作模式中,人情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居委会对积极分子没有任何正式的约束手段,而积极分子对一般居民也没有任何正式的约束手段;积极分子是否愿意为居委会承担工作,一般居民是否愿意听从积极分子的号召,这都取决于存在于居委会与积极分子、积极分子与一般居民之间的人情关系,取决于被
要求的一方是否给要求的一方”面子”。1.6、关键概念:提出与清理1.3.1“邻里政治”:研究范畴1.3.1“邻里政治”:研究范畴何谓都市街区中的”邻里政治”?日常社会生活的政治性主要以”公共问题”加以表现。作为社会政治现象,它区别于价值层面的”意识形态政治”,也区别于以政治国家的政治权力为目标的”权力政治”,而是一种以公共问题为指向的邻里间的关系政治。这种”邻里政治”,主要以利益的相关性为基础,受特定社会日常生活问题性导引,各相关主体多元参与,在利益、权利、规则间内在关系,以及人情、面子等地方性社会资源的约制下,与政治国家、市场企业发生复杂联系。笔者认为,”邻里政治”展现了国家-社会在日常生活层面的弹性联结机制,它从侧面印证了”国家仍在有效地驱动着基层社会”或”基层社会可以完全无视于国家的存在”都是对目前城市日常生活的误读。在特定的日常生活事件中,国家有时也能推动基层社会的民众作出某种符合国家意图的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在有效地”控制社会”;同样,国家从很多场域撤退了,但这也不意味着国家对基层社会的诸类行动者毫无影响。在目前的情况下,国家无法彻底”控制”基层社会,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从民间的视野中完全消失,它仍旧存在于互动的框架之中,仍作为基层社会行动者的互动对象而存在,必须给予象征性的认可。在基层社会行动者的行动决策中,无论国家在场与不在场,在大量情况下都必须将国家纳入到影响决策的基本框架中。
总之,城市基层的邻里政治既是国家政治的一部分,受到国家政治的渗透和形塑,也是源自于邻里日常的生活政治,更是由各个邻里行动者参与的实践政治。1.7、”典型报道”的定义“典型报道”顾名思义,是一种有关”典型”的报道形式,因此也相应地继承了”典型”在美学体系中”理想”的含义。甘惜分教授认为,典型报道是指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突出事物的强化报道。普遍意义,是指代表事物的面要宽,影响要大,包含思想意义、教育意义、借鉴意义,它是成为典型的基础;突出,主要是指同类事物中最先进的事物,也包含一些转变型的事物,以及少数最恶劣的事物。典型报道的强化,有些是根据上级当时的中心工作或受众的反应,由新闻机构着意形成的,有的是由于某些事物备受青睐,引起各新闻机构共同注意而形成的。7这个定义强调了典型的广泛性,用”普遍”来定义典型的存在基础,要求典型能够对社会的大多数产生意义。在众多定义中,这个定义对典型样板作用的强调最为突出。另外,这个定义认为典型有正面和反面之分,但是正面占大多数。刘建明教授认为,典型报道是新闻媒介选择事实、强调新闻事实社会意义的报道方式,多表现为经验新闻、先进人物新闻。典型报道是宣传性报道方式,即为了达到宣传推广的目的才在同类事物中选择典型的事例。8这个定义强调了典型的高度,典型必须具有”先进”性。刘建明教授的定义将典型报道定性为完全正面的报道,不包括反面典型的报道。这个定义明确地将典型报道定位在”宣传”的功用上。5鲁迅:《鲁迅全集》(10),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167页。转引自陆学明:《西方典型理论的发展》,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页。6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4页。7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4页。8刘建明:《现代新闻理论》,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页。第2章典型报道的概念6汪植培认为,所谓典型报道,是指对一定时期内产生的同类事物中最突出或最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进行的重点报道。9这个定义在强调典型”理想”高度的同时,更突出了典型个体的代表性,也即典型个体的特色;没有对典型做明确的分类,但从表述上看是将典型分为正面典型和反面典型,但没有偏重哪个方面。上面三个定义,虽然侧重不同,但均突出了典型报道的三个特点:(1)报道对象具有普遍意义典型报道主体具有的品质不应是个体性的,而是群体精神的集中体现,典型必须具有群众根基。典型报道通过个体反映社会中具有相同品质的群体。不论是正面典型还是反面典型,受众都能通过与自身的对比、反思获得教育。正面典型的选择一般本着”三贴近”的原则,使受众感到典型处处在,处处可以学典型。(2)强化性的重点报道典型报道不是一般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报道。它是编辑部予以突出、强化的重点报道,常常使用各种报道手段,在短时间内围绕典型的各个侧面——尤其是蕴涵推出典型意图的方面——进行大规模宣传,报道密度相对集中,报道强度大。在这段时期内,新闻媒体往往会就典型的某一特点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分析。(3)报道对象的真实性典型报道可以采用多种写作手法,但是它与报道文学、小说中的典型人物、
典型性格等概念的根本区别在于:典型报道是新闻报道形式的一种,必须符合新闻的真实性。不仅是姓名和基本内容的真实,也包括细节的真实。可以说,典型报道是运用文学手段对消息进行的”扩容”。上面三个特点基本上囊括了目前”典型报道”所有定义的内涵。但我认为,由于给出这些定义的年代较远,因此定义内容与当前的典型报道形势有一定的出入。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些定义并没有考虑到新时期新闻媒体进行典型报道的目的。在我国,不论是党委机关报、晚报都市报还是专业性的报纸,首先要保证与党的政策保持一致,要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放在重要位置,尤其是党委机关9汪植培:”也谈典型和典型报道”,《中国新闻年鉴》,1991年版,第133页。第2章典型报道的概念7报。而典型报道这一有着强烈党报渊源的报道形式,较难摆脱”宣传”这一报道目的。随着报业市场的逐步开放,国家对媒体的限制和扶助同时减弱,各个媒体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愈发需要考虑受众的需求,而消费社会中受众更趋向于选择信息和娱乐型的媒体,客观上要求媒体在新闻运作中增强新闻性。但在新闻业务操作中,政治宣传与新闻写作往往形成对立,由于报道目的不明确而造成典型报道的定位模糊,难以达到传播效果。那么,典型报道究竟应该立足何处?笔者认为,在媒体的现实运作中,应该分清每类媒体承担的责任,按照不同的典型报道目的进行报道(当然,同时达到典型报道的新闻性和政治宣传目的最好)。因此,根据前人的定义和对实践的总结,本文将”典型报道”定义为:新闻媒体对最近产生的具有普遍宣传意义的新闻事实主体进行的集中、连续、强化的报道,从而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
典型可以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按照典型的主体,可以分为”典型人物”和”典型经验”,”典型经验”指固定群体、物件或者事件折射出的经验的总结;按照报道涉及的人群分,可以分为”典型人物”和”典型群体”;按照典型的性质分,可以分为”正面典型”和”反面典型”。值得说明的是,有学者在按典型性质分类时,将典型分为三类:正面典型、反面典型和中性典型。10”中性典型”指的是”以反映某种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为主要目的”11的报道,比如歌星、某妇女生育了4胞胎。笔者认为,这种分类和定义是不妥当的。之所以进行典型报道,是因为该新闻主体具有普遍意义,能够体现某个群体的突出表征,而不只是反映社会现象。也有学者将典型分为:旗帜型典型、反面典型、普通人典型和有争议的典型。12对于将普通人典型与其他三类典型并列,笔者是存有疑义的。因为普通人也可以成为旗帜,它只是人物政治身份的标志,与典型的性质并不在同一分类中。目前,见诸报端的典型报道通常是正面报道,尤其是正面典型人物的报道。10朱金平:《新闻典型论》,北京,长征出版社,2004年版,第22-23页。11同上书,第23页。12马利:”党报新时期典型报道采编艺术”,《新闻传媒研究》,试刊第6期(总第6期),第2页。第2章典型报道的概念81.8、流浪母题的概念及形态分类“母题(motive)作为一个概念术语最初出现在德国浪漫派的理论著作中,基本含义是指动机或是一种推动力(在情节中令人激动的因素)。母题首先被用于音乐批评,
然后引入十九世纪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研究,这类研究着重于寻求母题的各种实例,以发现它们不同的形式和分布范围。歌德曾将母题定义为,人类过去不断重复,今后还会继续重复的精神现象”[32]。当代比较文学理论著述中常常提及”母题”,具体地说,”母题,指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的基本行为、精神现象以及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诸如生、死、离、爱、时间,等等”[33]。抽象地说,”母题指的是一个主题、人物、故事情节或字句样式出现于某文学作品里,成为利于统一整个作品的有意义的线索;也可能是一个意象或原型,由于一再出现,使整个作品有清晰的脉络,而加强美学吸引力;也可能成为作品里代表某种含义的符号”[34]。《文学批评术语词典》将西方学者的观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母题是作品中表现主题或情节的较小单位或最小单位。-14-第二,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某些因素。第三,对不同作品所表现出的主题或题材的一致性或延续性概括。第四,接近于词源的意义”[35]。综上所述,我们清晰的看到,”母题是作为文学作品内容的一部分,是人类的基本行为、精神现象以及人类关于世界的基本概念等在作品中不断地反复出现的常见题材。一、流浪母题的概念流浪文学正是上述这一母题概念的经典范例。首先,流浪母题产生于远古的神话传说,具有显而易见的原型意义;其次,流浪母题在后世文人创作中大量出现,并在不断书写中被赋予了更为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再次,流浪母题的生存论意义在作品的表达中得到作家、评论界的普遍认同”[36]。因为流浪母题是人类文化活动中的基本母题之一。“流亡(diaspora)一词来自希伯来语(Galut),原指犹太人在”巴比伦之囚”后分散
流落于异族、异邦之中,或犹太社团在巴勒斯坦以及现在的以色列之外地域的聚集”[37]。流亡在希腊文中意为逃亡、放逐、补救、避难所。”流亡一词的原意引伸出的相关意义指的是任何集团性的迁徙(migration),或指有着同一文化、宗教传统的人们移居到远离故土的异国他乡。流亡一词不仅有地理意义上的,更具有宗教的、哲学的生存论含义”[38]。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趋向于生存定居化,使得带有”游”的文化形态都具有了”流浪”(vagrant)的内涵。”流浪的基本属性是就物质和精神生存境遇中那种失根或无归属感,以及与此相应的流动不定的生存状态”[39]。二、流浪母题的形态分类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学的发展,学者把流浪母题分为四种形式:”第一,表现为物理空间上的游历行为,习惯上称为”行万里路”,往往是带有明确目的性的出游及由此而展开的行旅生活,表现为与属己的生存场的本土相分离的流浪形式,即外在流浪。第二,表现为行为个体在无目的漂泊中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身份意识,这种漫游主要展开在精神层面上,因而是一种”精神流浪”,其实质是与本己信靠的精神地域相分离的流浪形式,即内在流浪。内在流浪主要指人的精神上的失落感、漂泊感、彷徨感、虚无感、荒诞感、以及心灵的无可归依感,是在精神上寻找出路中的迷惘,是对人存活的理由、现状及未来的怀疑与困惑。所以,内在流浪比外在流浪更严峻,更引人深思。第三,表现为群体或种族在”失根”状态下,因被同化及精神本源的失却而凝积为一种隐蔽的社会无意识状态,称之为”隐性流浪”,这一流浪形式在特种族群身上表现得尤为典型,比如美国黑人族群和散居于”格托”中的犹太人等。这种流浪因为其语言、精神、文化、
意识及存在个体”本根”基因的缺失,长期处于一种深深的”悬置”、”浮游”状态,但又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回归”或是”同化”,在流浪内质上具有了本体论意义。第四,表现为一种逃避方式,本质上即是以主动或被动或是二者兼具的方式远离主流文化中心,自我放逐至边缘处境”[40]。诸多流浪形式使我们认识到流浪是人类生存的常态表现。-15-流浪的过程即是一种交流的过程。流浪者打破了传统的地域、种族、语言和文化的界限,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形成多元文化。人们无论是主动地选择,还是被动地接受,始终与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相生相伴。-16-1.9、文化概念の天皇制と大衆天皇制の距離三島由紀夫は戦後、日本文化をその破滅の淵で最後に救済するメシアの来ることを待ち望んでいる。「二二六事件と私」における、「連続性」という概念、つまり自分の生きるのシグにフィカンスを支持する肝要な哲学原理とのことについて次のように述べている。昭和の歴史は戦敗によって完全に前期後期に分けられたが、そこを連続して生きてきた私には、自分の連続性の根拠と、論理的一貫性の根拠を、どうしても探り出さなければならない欲求が生まれてきていた。①この戦前と戦後といった断絶された歴史を結びつけるために、三島はこのメシアの対象として選んだ現人神、文化概念としての天皇制を日本のいわゆる高度成長社会と結び合わせようとする。しかし、三島の期待に果たして応
えることができるだろうか。この疑問を解くためには、三島の理想的天皇制を把握してなければならない。日本で天皇制をめぐる論争が起った場合、主に以下のようなタイプが導き出さ23《春雪》主人公对现实的超脱れる。A天皇を体制内に据えることB体制外に据えること。まずこの二つのタイプそれぞれに分析しておこう。I体制内に据えることこのタイプはまた二つの類型からなっている。絶対君主としての天皇。天皇は最高の権力を持って、超越的地位がある。戦前の日本の軍国主義的天皇制はこれに該当する。立憲君主としての天皇。このような体制における天皇は単なる飾りに過ぎず、実権がなくて強制的命令を発することができない。日本の戦後の象徴天皇制とイギリスの王室がこれに近いのだ。II体制外に据えること三島由紀夫が主張した文化概念としての天皇制はこれに相当する。文化概念の天皇は統帥権を持つことや元首となることという政治概念、国家概念の機能から分離され、歴史と文化の伝統の中心にして祭祀国家の超越的な統括者である。こういう理想的な天皇制とは無私な精神であり、都市化、近代化における国民のエゴイズム、国家のエゴイズムに対抗するものである。三島は「文武両道と死の哲学」という福田恒存との対談(1967.11月号に掲載、ジャーナルの「若きサムラヒのために」所収)で、天皇に対する最高の忠義というのは、それに対する厳格の要求にあると述べている。「天皇というのは、国家のエゴイズム、国民のエゴイズムというものの、一
番反極のところにあるべきだ。そういう意味で、天皇を尊んだから、天皇が自由を縛られてもしかたがない。その根元にあるのは、とにかくお祭だ、ということです。天皇がなすべきことは、お祭、お祭、お祭、お祭、ーーそれだけだ。これがぼくの天皇論です。」以上の指摘から見ると、三島は天皇を政治的な体制から分断して、神聖な文化的価値の象徴物と捉えようとするのである。その観点は右翼の立憲君主としての天皇を絶対君主としての天皇に近づけようとしていた、つまり政治権力の頂点として権限を強化することをターゲットとしていた体制内神聖化に反するとしており、体制外神聖化ということなのだ。三島は戦後社会の産業化、現代化という宿命的なものから逃れうる根拠を天皇に見ているのである。しかし、戦後の天皇制と社会状況は三島の期待したこととまったく逆の方向に走ってしまう。また、戦後の日本の政治的環境はどのようなものなのか。1946年(昭和21年)11月、裕仁は「人間宣言」という勅書が発表した。この宣言によって、天皇は自ら戦前まで、天皇は現人神だとされていたことを否定した。三島は昭和天皇のこの行為に対して猛烈に批判した。彼は天皇が本当に神であるとのことを信じるわけではなく、わざわざ自分が人間であることを公布することに不満24硕士学位论文なのだ。「人間宣言」を発表することは天皇が戦争責任から脱し、その地位を保全することができる。この事件は天皇がその政治危機を乗り越えるために行った政治的行動である。このような天皇は三島の政治から抜き出して、文化的か
つ神聖な象徴物との理念は正相反なのだ。さらに、その事件以後、天皇制はますます衆化へ進み、ますます民衆に親近感を持たせる存在となってくる。天皇の主催する園遊会の光景について、三島は以下のように述べた。今日ほど失望したことはありません。あれは宮内官僚演出の園遊会で、天皇皇后も皇太子も妃殿下も俳優あつかいです。僕は週刊誌天皇制の実体を目の前につきつけられたのです。①この園遊会は天皇が世俗の、廃退の世界に参加し、日本民衆との距離を縮めてくる。しかし、三島は神としての天皇と普通の民衆との間に適切な空間的な距離を保ったまま固定していることが不可能になった大衆天皇制に強い嫌悪感があったのである。さらに、一九五九年四月、皇太子の明仁と史上初の平民出身の皇太子妃である美智子との華々しい結婚式が行われた。この出来事は空前の大騒ぎを巻き起こし、スターのように連日に新聞やテレビに報道された。また、美智子は日清製粉創業者正田英三郎の長女である。この婚姻は明らかに皇室と資本との結びという意味を内包している。この事件によって高度経済成長と相まって生み出した社会の新中間層と姻戚関係を結ぶことになってくる。これは天皇の体制外神聖化と主張する三島にとって許すことができない。こうして天皇の人間宣言と皇太子の結婚などのことによって神の死が暗示し、脱聖化された戦後の大衆消費社会の中で超越的な聖性を求めるのは不可能になる。したがって、聖なるものを求めるためには脱聖化された現実における涜聖
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だろう。こうした主張は三島が『春の雪』において、清顕の行動を借りて、「優雅というのは、至高の禁を犯すものだ」という生存の哲学原則を実践してしまう。1.10、知识分子媒介化:定义及说明现象,它不始自今日,也不是一缴而就。可以说,在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诞生以来,他们就与媒介结下了不解的渊源。张颧在《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一文中指出,晚清以后,在城市社会之中,[1]张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载张灏:《时代的探索》,P37-42[2]许纪森主编:《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0,P7[3]姚武:《大众文化视野中的”审美媒介化”与”审美疲劳”》,《社科纵横》2007年5月第5期,P92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换为知识分子和媒介的关系,我们便可以发现,在媒介作为工具的意义上来说,知识分子和审美具有共通性,他们在媒介上都成为了一种符号性的存在,一种浅度的表达和构建。最后关于知识分子的媒介化生存,这是知识分子媒介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重要表征之一。在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看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生存的问题笼罩在一种技术(媒介的发生首先是一种技术形式,它在本质上也具有技术的属性)的阴影之下,其它的问题不可避免的也将被技术”意识形态化”。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理解知识分子媒介化,我们就把它放在了一种主体和客体这样的一种二元对比的框架之中。这样的一种认识并不代表笔者对知识分子和媒介的关系持一种悲观的态度,在媒介化社会中,正确处理知识分子和媒介的关系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如果
从学术的视角来看,我们说知识分子媒介化更多的是指一种发展的趋势、一种突出的现象。就像任何人文社科类的概念一样,知识分子媒介化有着宽泛的内涵,它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仁者见仁。它所指涉的对象也不是整齐划一,具有统一的形态和样式。当我们说知识分子已经媒介化了的时候,我们并不排除那些退隐书斋中的学者、那些贡献巨大却甘愿默默无闻的科技工作者,在一个价值观多元化的年代,不同的选择并没有价值上的高低之分。选择的多样化其实也孕育了学术民主的基因。本着这样的认识,笔者在本文的研究中将采取归纳演绎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力争让理论的演绎和感性的现实达到一种有机的融合,为中国知识分子和媒介的关系描述出一种清晰的图式,也尽可能的为二者的”和谐、共生、发展”提供些许的说明和建议。[1]罗杰斯:《传播学史》,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版,P104[1]陈卫星:《关于传播的断面思维》,载于王岳川主编:《媒介哲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4,P115[2]王政挺:《传播:文化与理解》,人民出版社,1998.6,P3[3]陈卫星:《关于传播的断面思维》,载于王岳川主编:《媒介哲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4,P116[4]《文化研究读本》罗钢刘象愚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一版,P11[5]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0,P51[6]王政挺:《传播:文化与理解》,人民出版社,1998.6,P4[7]可参考陈卫星:《关于传播的断面思维》,载于王岳川主编:《媒介哲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4[1]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新华出版社2003.12,P161[2]Innis:《Empireand
Communications》,Toronto:UniversityofTorontopress,1964,P9[1]张志伟:《媒介革命与知识分子地位的演变》,《中国教育报》2001年5月24日第7版[1]鲁迅:《门外文淡》,摘自《鲁迅小说、杂文、散文全集》,西藏人民出版社,1996,P1592-1593[2]参阅PaulHeyer:CommunicationandHistory,GteenwoodPress,1988,P115[1]李凌凌杨伯溆:《媒介即信息——人类传播史解读》,《当代化播》2002年第四期,P6[1]李仁渊:《晚清传播媒体与知识分子:以江南为例》,载许纪霖主编:《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0,P254[2]同上,P258[3]王建辉:《知识分子群体与近代报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8卷第3期,1999.5,P83[1]沈继成:《梁启超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8.5[2]李学梅:《梁启超的新闻宣传思想浅析》,《皖西学院学报》,第21卷第六期,2005.12,P73[1]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c/2006-08-21/143610785710.shtml[2]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c/2006-08-21/143610785942.shtml[3]易中天中文网:http://www.yizt.org.cn/html/200751123936.asp[1]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c/2006-08-21/143610785942.shtml[1]张楠:《我看媒体中的”专家热”现象》,《新闻记者》2005年第8期[2]孔祥武:《新闻报道中的专家图像——对专家意见报道的内容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3卷第四期,P76-77[3]叶蕾:《媒体竞相追逐专家资源的背后》,《传媒观察》2005年第10斯,P18
[4]同上,P19[1]叶蕾:《媒体竟相追逐专家资源的背后》,《化媒观察》2005年第10期,P19[2]周宪:《知识分子如何想象自己的身份》,选自陶东风主编《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2004年,河南大学出版社,P24[3]拉塞尔雅各比:《最后的知识分子》,洪洁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10,P7[4]达娜波朗:《传媒时代的知识景观:文化表征与戴维亚伯拉罕、保罗德曼及维克托法里亚斯》,摘自布曾斯罗宾斯编著:《知识分子:美学、政治与学术》,王文斌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10,P375-376[1]林金芳:《邹恒甫事件拉开一幅群丑图》,《燕赵都市报》,转引自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c/pl/2007-06-16/030613241153.shtml[2]陈仓:《恶搞文化人的玄机》,《南方周末》2007.06.07[1]廖保平:《看余秋雨央视秀:没什么,别没文化》,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6-07/24/content_4872116.htnl[2]江晏:《从余秋雨到易中天》,新浪网:http://ent.sina.com.cn/x/2006-07-31/09401179047.html[1]方兴东、孙坚华:《BLOG:个人日记挑战传媒巨头》,《南方周末》,2002.9.5,第1版[2]毛丹武:《INTERNET时代的知识分子》,《福建艺术》,1999年第1期,P19[3]张燕妮:《博客:传统媒体视野下精英的狂欢》,《青年记者》,2007年5月下第10期,P98[1]郭松民:《名人博客:卫生间还是橱窗》,《中国社会导刊》,2005年第24期,P60[2]李萍萍:《国外博客的平民化VS中国博客名人化》,《新闻与写作》,2007年第8期,P60[3]周志强:《博客与知识分子的网络生存》,《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12期,P13[4]周志强:《博客与知识分子的网络生存》,《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12期,P14-15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光是这一形式就显示了知识分子在媒介时代的无厘头。殊不知的是,正是这种无厘头在无意间被媒介利用了。从网络发源,到传统媒体聚焦放大,原本的学术争论、江湖恩怨直接变成了跌宕起伏的”真人秀”、”活话剧”。在媒介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知识分子则再一次被”媒介化”。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从作为身份符号的知识分子到达娜波朗所一谓的”知识分子传媒化”再到电视知识分子的迅速走红,一直到最后的知识分子的博客化生存,知识分了媒介化伴随着媒介技术的演变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当下媒介融合的形态下,我们”有幸”能够见到各种不同的媒介化了的知识分子的表演。在此,笔者还相对一些问题进行澄清。首先便是当下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不止媒介化一种。根据笔者有限的阅听范围,知识分子在当下至少还有二种生活方式:躲进学院、走向市场、加入官场。其实,这二种方式或多或少的都与媒介化有着关系。因为在学院里发表文章需要刊物,想要走向大众更需要媒介;在市场上进行宣传也是需要媒介;而在官场上打出天地,除了政绩,媒介的宣传也是重要因素。其次,笔者论述的四点是知识分子媒介化的主要表征,但不是全部。除此之外,知识分子媒介化还表现在知识分子从文人论政到专栏作家的转变;专业卞义盛行之下的科学理性的垄断而造成的对于刊物、书籍、学术会议等媒介的依靠;公共知识分子的大量出现带来的变异—过分依靠媒介;媒体从业者的激增和新闻学专业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校中普遍设立,”新闻专业”成为一个热门专业必然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记者”一词所负载的权力背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后备知
识分子等。最后,笔者对于知识分子媒介化进行了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考察。其实在共时性的考察中,笔者也涉及到了历时性的因素。两个维度的考察有力的说明了知识分子媒介化的显著性和趋势性。这也从一个侧面也显示了本论文写作的必要性。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探秘”知识分子媒介化作为一种存在的现实,知识分子媒介化是一个值得社会特别是知识文化界人士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知识分子与媒介的关系一直处于一种相当紧张的状态,利用与被利用、控制与被控制的较量伴随了媒介技术和知识分子的演变。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三者所组成的复杂社会生活中,媒介和知识分了始终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但二者的紧张关系却长期潜伏于地表之下。只是到了当下,当我们把这一现象放在中国转型的这一大背景下来进行考察的时候,它才逐渐浮出地表,引起人们的注意。无疑,它是中国转型社会的一个缩影,它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值得进行细致的学术梳理和分析。在界定了知识分子媒介化的概念和表征之后,笔者将进一步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因果律。一定的结果是由一定的原因产生的。而考察这些产生结果的原因,必须按照事物相互联系的规律进行。在这一规律中,内因和外因是两个考察点。按照这种思路来分析知识分子媒介化的原因,可以发现有二个考察的角度:社会因素、知识分了自身的因素、媒体和受众等媒介因素。这二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作为外因的社会因素和媒介因素通过对作为内因的知识分子发生作用,最终促成了知识分子的媒介化这一当下现实。知识分子媒介化的社会因素
知识分子生活在当下中国的”断裂社会”中。这一断裂的社会至少包含了三种社会形态: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这二者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但也在发生着相互的渗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市,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还有农业社会的文化因素,他们带回去的则是城市的现代文明和信息文化。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其实,这一个简单的例子已经足以说明当下的这一断裂社会有着怎样复杂的结构和内容。在这样的一个大的背景之下,又有那些因素能对知识分了的媒介化发生影响[1]童兵:《让每个社会成员分享媒介化社会成果》,《新闻与写作》,2006年第1期,P19[2蔡骐、刘维红:《论媒介化社会中媒介与消费主义的共谋》,《今传媒》,2005.2,P10[3]孟建、赵元珂:《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国际新闻界》,2006.7,P27[1]尹鸿:《为人文精神守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导论》,《天津社会科学》,1996,P2[2]禹建强、李永斌:《对媒体制造大众文化的批判》,《国际新闻界》,2005.5,P41[1]张垒、尹瑛:《新媒介背景下的媒介权力初探》,《现代视听》2007年第三期,P19[2]王怀:《论现代媒介权力的建构》,《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6.8第4期,P83[3]梅琼林、胡华涛:《媒介权力的生成及嬗变》,《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3月第1卷第3期,P112[4]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许列民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3,P268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下却不断被边缘化的知识分子(关于知识分子的边缘化,将有专门论述)向具有主体性的媒介靠拢也就成了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而媒介对知识分子的利用显得更为巧妙,并且有着更好的借口:大众媒介占
据了意义生产的核心位置。在精英文化中,意义的命名权、解释权都是由知识分子把持的。他们通过抽象的符号编织起一套填密的话语体系,并以客观和科学的面貌出现,从而形成知识的意识形态。他们赋予万事万物以名字和解释,他们给予存在的现实以合法性,让这个世界看起来合情合理并秩序井然。但在当下,这一切都变成了空中楼阁。对于意义的生产,已经不是知识分子的专利,而变成了媒介操控社会的一种手段。它们通过遮蔽(呈现)和放大(累积)来决定什么可以表达,什么应该是人们关注的中心。更重要的是,媒介通过信息传播掌控了话语权。凡是呈现在媒体上的,无疑会引起人们极大的注意,从而赋予这个事件以不同的意义。例如,贫苦的孩子因为父母双亡而上不起学,但他又是那么优秀,这样的一个客观事实,如果媒介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它就只是一个存在而已。但当媒体报道了它,它就变成一个新闻事件,一个展示有钱人同情心的场所,一个展示社会关爱的场所。媒介不仅为这一存在赋名,而且让它温情脉脉,承载了多重的意义。即使是在数字媒介时代,个人文化大行其道,但意义的生产还是卞要靠媒介来进行。因为单个的传者它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只有当单个的传者具备了大众媒介的某些要素,比如徐静蕾的博客—它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缩小版的大众传媒,那么它才能产生意义。就像普通人描述自己的家庭生活除了表达自我外不会引起很大的反响,但徐静蕾描述自己的一只猫、自己的家人,它却具备了不同的意义:明星也有爱心,明星的家庭其实和我们常人差不多。这就是媒介产生意义的典型。所以,就像任何当权者都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力一样(当然这
个比喻有点不合适),知识分子也不会轻易放弃对于意义的发言权。这时,我们便看到了媒介上,专家的言论越来越多,电视上学者的点评也煞有介事,博客上知识分子的介绍更是数不胜数,但就像孔祥武所分析的那样,媒介上的专家形象模糊,存在着符号化的倾向。关于媒介改变知识分子的方面,笔者打算从媒体报道呈现的一些特点来进行解读。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当下的媒体报道,我们可以发现,故事化的表现手法已[1]秦学军:《新闻消费与新闻故事化》,《新闻知识》,2007.9,P31[2]相关论述可参考王继发、夏颖:《新闻故事化趋向的隐患分析》,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第六卷[3]朱隽、贺广华:《稻香万里济众生——袁降平和他的杂交水稻》,《人民日报》2005.5.23第一版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相关的资料,尽量不去碰触那些深奥难懂的学术语言,而是仔细查找在杜教授的身上有哪些故事可以发掘。在一种聊家常的氛围中,笔者完成了采访,呈现在受众面前的依然是学者的刻苦、坚持和人生感悟。而真正显示知识分子特质的学术问题则完全缺席,因为它们背离了媒介通俗化的要求。所以知识分子在被媒介呈现的时候,又一次遭遇了”媒介化”此外,笔者在此还想指出一点,知识分子媒介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受众爱上了电脑和网络,受众在消失。关于这一点,笔者也归入了媒介因素。从五四以来,知识分子一直充当了革命先锋的作用。在那些时刻,他们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受到了时代英雄般的待遇。他们谈论国事,议论政治,他们走出象牙塔,在广场上布道,但这一切很快烟消云散。当人们不再手捧图书聚精会神的阅读,而是躺在沙发上舒服的媳着遥控器,一个新的时代己经悄然来临。而
据最新的调查,截至2007年12月,中国内地网民数达到2.1亿。因此,不论是那些在电视机旁”killtime”的人,还是那些”surfontheintemet”的人,他们都在离知识分子而去。当他们需要精神安慰的时候,可以网上聊天;需要弄清某些事情时,可以百度一下;需要知道外面的世界如何时,可以浏览一下手机报,这一切都让知识分子深感恐俱。他们在这个时代不再有发言的广场,也没了批判的武器,所能做的只是零距离地拥抱媒介,唯此而己。1.11、中国速度的概念中国速度已经逐渐成为被世界认知的一个概念。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和研究已经9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30年来,中国在发展上缔造了多个第一,而多数都具有鲜明的”中国速度”的特征: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经济保持9%以上的增长速度已20年,中国经济总量上升为全球第四;工业化速度最快,中国制造崛起的速度最快,城镇化速度最快,互联网与信息化速度最快,投资上升的进入最快与此相伴随的是文化、体育、政治民主化程度的加快;而已经召开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即将召开2010年上海世博会都成为中国向全世界全方位展示”中国速度”内涵的一次直接与生动的机会。以深圳为代表的城市发展是”中国速度”的快速城市化的真实写照。以”一夜城”而闻名的深圳特区写下了世界城市化历史上璀璨的一页,被称为奇迹。在短短的25年时间里,深圳从一个原来总人口不足30万人、只有2.7万城镇人口的边陲小镇,发展为一个实际管理人口超过1000万人,常住人口700万人,城市功能初步
完备、经济繁荣发达、结构优化合理、生态环境优良、人民生活富裕、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大城市第三的特大城市。无论是深圳原居民,还是国外友人,都难以相信如此惊人的城市化速度[7]。得益于各行各业的中国速度支持,中国取得了为世界所瞩目、为国人所自豪的发展成就。然而,解密中国速度,唯其又好又快才是中国速度、中国发展的根本。“好”是对质量的把控,”快”则是对速度的把控。只有又好又快的发展,才能成就中国稳定的同时也为世界震惊的发展速度。1.12、2010年至2011年中国概念股遭遇做空潮概述2010年6月,调查公司浑水(MuddyWater)发布针对东方纸业的做空报告,这家研究公司开始第一次做空中国概念股,也揭开了这一轮做空潮的序幕。东方当时纸业虽然股价暴跌,但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2010年11月,浑水发布针对绿诺科技的做空报告,导致绿诺科技当日股价暴跌,12月3日绿诺科技被退市。这是本轮做空潮中首例由于空头质疑而被退市的案例,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此后,浑水接连做空中国高速频道、多元环球水务。香橼、Alfred等其他做空机构也发起对西蓝天然气、旅程天下、普大煤业、西安宝润等公司的做空,这些公司股价均暴跌并最终都退市。2011年4月香橼(Citron)做空东南融通,标志着本轮中概做空潮由借壳上市公司升级到IPO公司。此前只要是IPO上市的、四大审计的、大投行承销的公司都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诚信度,但是东南融通事件将此打破,诚信危机开始在中国概念股中集体蔓延。从2011年10月开始,奇虎360、
分众传媒、泰富电气、新东方等几家公司通过私有化、高管回购、请第三方机构调研、顺利递交年报等措施逐步取得反击做空的胜利。到2012年底,对中国概念股的做空已大幅减少,很多做空机构开始转移战场。BartonBiggs在《对冲基金风云录》一书中介绍做空通常分为投资性做空和揭骗性做空,投资性做空是做空认为过高估值的公司,揭骗性做空则是做空认为存在欺诈行为的公司。此次针对中国概念股的做空,既有投资性做空,又有揭骗性做空。在这波做空潮中,各大咨询、研究机构和基金公司相互呼应,形成严密的“产业链”[34],它们的做空行动大体有四步:第一步,做空基金先选中做空目标,在发布做空质疑报告前一两个星期就对选中的公司股票进行大量卖空交易。第二步,一些研究机构或者分析人士发布报告,对中国概念股提出质疑,往往是质疑存在造假,给出一个远远低于股价的估价,宣传要做空该公司。在做空中国概念股的研究机构中,香橼研究公司(Citron)和浑水公司(MuddyWater)是影响最大的两家,做空数量最多的两家。他们会在做空前先建立对目标公司的看空仓位,然后发布质疑的研究报告,在目标公司因遭受质疑而被抛售,股价暴跌后,做空机构就可从高卖低买中获利。而且这些研究公司发表的报告,都宣传以客观事实的态度揭示高速成长的中国企业背后的真相,并直接表明建议做空该-15-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公司。报告中虽然声明不构成投资建议,但对于远在万里之外的投资者而言,这些调查报告的暗示作用非常明显。第三步,一些媒体、网站和加强对相关企业信息的曝光,联合其他中介结构,
向被做空企业施压。目标公司的股价往往迅速下跌,此时投资者失去理性,很难冷静判断做空报告的真实性,而是追涨杀跌,纷纷跟随市场大流脱手,加速股价下跌。在被做空之后,企业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重塑市场形象,建立投资者对其信心,但对卖空者而言,已提前建好仓位,股价大跌后只需要1-2天就能从做空中获利。第四步,在中国公司的股价大幅下跌,一些美国的律师事务所也开始积极代表投资者提出集体诉讼索赔,因为代表的是广大集团公共流通股股东,因此诉讼成功后事务所的利润也非常丰厚。而这些律师事务所本身往往和卖空机构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10年以前,零星有过机构对中概念股发起过做空,却没有这波浪潮中的次数密集,影响力大。本文研究遭遇做空的公司是指2010年6月(浑水做空东方纸业)开始至2012年7月(新东方遭遇做空)期间,所有被浑水(MuddyWater)、香橼(Citron)、艾弗瑞(Alfred)、天地博源(OLPGlobal)四家机构公开发布做空研究报告狙击过的,在美国NYSE、AMEX、NASDAQ三大板块上市的中国公司。根据对公开信息的收集整理,一共有27家公司被这四家机构发布过质疑报告。表2-1被浑水、香橼、艾弗瑞、天地博源做空的美国上市中国概念股Table2-1theUS-listedChineseconceptstocksaccusedbyMuddyWater,Citron,AlfredandOLPGlobal公司发布做空报告机构报告质疑点现状西安宝润艾弗瑞生产行为造假退市中国高速传媒艾弗瑞香橼浑水收入虚高、财务造假、更换会计师事务所、高管抛售股票退市双金生物香橼收入虚高退市西蓝天然气艾弗瑞财务造假、关联交易退市天一药业香橼浑水收入虚高、财务造假退市中国阀门香橼
内部人交易、会计师事务所有问题退市德尔集团艾弗瑞隐瞒关联交易退市多元环球水务浑水审计与财务报表做假,实地生产的问题、销售网络做假、公司转移资金退市东南融通香橼天地博源收入虚高、内部人交易、管理层背景污点退市普大煤业艾弗瑞“庞氏骗局”退市-16-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2-1(续)公司发布做空报告机构报告质疑点现状绿诺科技艾弗瑞浑水天地博源财务造假退市山东昱合浑水经营业绩、财务信息造假退市分众传媒浑水夸大分众显示屏数量、内部人交易私有化泰富电气香橼“庞氏骗局”私有化傅氏科普威浑水借壳上市咨询公司有问题,曾经帮助绿诺科技上市恢复新东方浑水香橼天地博源收入虚高、财务造假、VIE模式问题、财务报表违规恢复奇虎360香橼质疑商业模式、财务造假恢复展讯通讯浑水高管离职、关联交易、产品销量造假恢复希尔威艾弗瑞虚报银矿储量、矿石品位、利润。恢复优酷艾弗瑞运营模式有问题恢复中国绿色农业艾弗瑞收入虚高、财务造假、内部人交易股价低迷泛华保险天地博源财务造假、关联交易非关联化股价低迷斯凯网络香橼商业模式和发展前景提出质疑股价低迷东方纸业浑水财务造假、挪用资金股价低迷索昂生物艾弗瑞“庞氏骗局”股价低迷泓利煤焦香橼财务造假股价低迷奥瑞金种业香橼营业不合规、盈利模式不清晰股价低迷在这27家遭遇做空潮的公司中,有12家被摘牌退市,7家公司股价持续低迷,且不少都面临摘牌的危险。剩下的8家公司中,6家恢复到遭遇做空潮之前的股价状态,分众传媒和泰富电气2
家公司已完成私有化退市。根据本章的概述,可以看出,做空机制的作用有利有弊,它既有提高市场流动性、消除泡沫、发现价格的功能,又会引起市场恐慌,带来动荡。对于中国概念股遭受做空潮袭击这一现象,我们也应当从利弊两个方面看待。即要正视企业自身的不足,促进中国企业的良好发展。对于恶意做空的行为,企业也应当采取强化信息披露、增强市场信息、主动反击等措施予以回应。2010年至2011年这次做空潮中,做空基金、研究机构、媒体、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在下一章中,将研究被主要四大研究机构发布做空报告质疑过的27家美国三大板块上市的中国企业的一些特征。-17-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相关背景2.1、硬汉侦探形象的产生背景在黑色电影中,”黑色”世界的具象表征是黑夜中的城市,这正是硬汉侦探所处的生存环境。朱尔斯达辛著名的黑色电影《夜与城市》(1950)一开头便黑色电形典型形象论通过画外音点出”夜”与”城市”的主角身份,影片中只有一场大白天的外景戏,男主人公总是在夜色中的城市的大街小巷奔跑,从未见他有一个家或是落脚点,仿佛他在”黑色”世界中根本没有藏身之所,只是迷失在这样一个巨大的迷宫中。从20世纪30年代的强盗片开始,夜与城市便是罪恶的象征,正如《崇山峻岭》中所表现的,城市代表着物欲和犯罪,乡村刁‘是真正的心灵家园,强盗片中黑夜雨后的城市街道继续延伸到了黑色电影中。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以城市为主的工业文明逐步开始取代农业文明的主体地位,处于农业社会,人们拥有自己的产业,可以自主命运,但到了工业社会,绝大多数人都成了领薪水的员工。在初期,这种过渡危机并没有充分展露,进入30年代,经济大萧条使人们对只要努力人人都能成功的”美国梦”产生质疑,不过二战使人们团结起来,因为大家有共同的信仰,那就是保卫国家。二战使欧洲和亚洲都遭到重创,但美国国内并没有受到很大影响,战争反而使美国走出了经济困境,并于40、50年代飞速发展。经济的繁荣自然带了物质生活的丰富,但在向一个高度工业化的消费社会转型时,人们也经历了信仰上的危机。一方面,进入和平年代,战时积极向上的民族信仰溃散了,况且战争还使人看到人性的阴暗面,这就造成战后的一种幻灭感。另一方面,在工业文明发达的高度合作化社会中,个体成为机械化、无个性的巨大群体中的一员,从而过渡时期的身份认同危机开始显现出来,人们感到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一点鲜明地体现在黑色电影的宿命感上,从表面来看,硬汉侦探似乎在把握着自己的命运,但实际上他们根本无法与”黑色”世界抗争,因而他们是孤独的、疏离的、与所处环境格格不入。除此以外,战后的美国社会也并非太平无事,比如麦卡锡主义带来的红色恐慌,而且与战前的保守政策不同,二战后美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事务,这也会给人们带来一些威胁感,比如战后不久美国便卷入了韩战。社会转型期的精神危机在黑色电影中外化为”黑色”世界,这里充斥着霓虹灯、爵士乐、出租公寓等,这些都是城市的象征符号。在黑色电影中,城市被描
写成一个彻底冷酷的黑暗世界。强盗片中的犯罪可能是无情的,但城市中总有不同于强盗们的正直勤劳、奉公守法的普通公民,在弗兰克卡普拉的战前喜剧中,城市里有阴谋(((迪兹先生进城》,迪兹先生是从小镇来到城市的无辜者)、有骗局(((会见约翰窦》,约翰窦是下层社会的”无名”小卒),但最终胜利都是黑色电形典型形象论善良的小人物,冷漠、无情、势利、贪婪的权贵人士甚至会被改造(《浮生若梦)}),即便到了战后,在著名的《美妙人生》(1946)中,原本充满热情的男主人公在无情的世界里渐渐陷入绝望,但温情感人的结尾明确地清扫了片中的”黑色”插段,同时强调出传统家庭(并扩展到一个社区)的重要性。但在黑色电影中,所有的传统信仰都已失落,《夜与城市》的男主人公在城市中四处奔走,最终发现谁都不可靠(包括他自己也有背叛行为),身处”黑色”世界的男主人公们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变得彻底孤独无望,这一点在马丁斯科西斯的”新黑色电影”《出租汽车司机》中被发挥到了极点,影片没有完整地讲述一个故事,它集中表现的就是一个城市孤独者(越战归来的退伍军人)的心理状态。表现主义的影像风格把城市夜景表现得格外光怪陆离,孤独的男主人公开着出租车穿行其间,伯纳德赫尔曼爵士风格的配乐渲染出浓浓的感伤情调,影片中无论他用什么方式去尝试与人沟通,最终都以失败告终。第四节硬汉侦探形象的发展如果说山姆斯佩德和菲利普马洛作为黑色电影的男主人公,其黑色程度还不够深的话,那么到了”后斯佩德、马洛”时代,幻灭感和存在主义情绪在黑色电影中逐步得到了加强。如前所述,”黑色”世界是黑色电影真正的主角,正因为它不可战胜,所以才会给男主人公带来幻灭感和存在主义情绪。但在硬汉派
侦探小说中,男主人公通常会在结尾获得部分胜利,这一点被延续到了银幕上的斯佩德和马洛身上。在《马耳他之鹰》中,斯佩德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恶势力,虽然他最后不得不放弃心仪的”致命女人”,但这也成为他再次肯定其个人原则的一种仪式。同样地,在以马洛为主角的影片中,马洛历经磨难,终于在”黑色”世界中的小范围内伸张了正义,于是在保留其玩世不恭的硬汉侦探形象的同时,也使他在道德上趋于完整。因而斯佩德和马洛作为黑色电影的男主人公,身上还保留着一些传统成分。在此以后的侦破题材黑色电影,则进一步突出了悲观情调和宿命感,硬汉侦探被湮没在”黑色”世界中,他们无力反抗,更谈不上取得任何胜利。黑色电形典型形娘论2.2、”致命女人”形象产生的历史背景20世纪40年代初,早在美国参加二战之前,《三楼的陌生人》(1940)、《我尖叫着醒来》和《马耳他之鹰》等影片的出现即标志着黑色电影的初步成形,但到了战争后期,黑色电影才逐步形成规模,直至战后数年的兴盛。战时为了鼓动民众的积极性,占据美国电影主流的自然是《米尼弗夫人》(1942)这种振奋人心的爱国题材,在诺曼底登陆的1944年《双重赔偿》问世,但那年的奥斯卡奖所青睐的仍是《与我同行》和《与我相会在圣路易斯》两部颂扬传统价值观的歌舞片。到了战后,电影中的负面因素得到释放,这种远离正统意识形态、在道德观念上模棱两可的黑色电影才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二战前后,美国的社会结构发
生了很大变化,这是导致”致命女人”形象产生的最直接原因。1984年由乔纳森德米执导的《小夜班》所表现的正是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影片中,戈尔迪霍恩和艾德哈里斯扮演的是一对典型的传统夫妇,二战爆发,艾德应征入伍,戈尔迪走出家庭,在一家飞机制造厂找到一份工作,其间,黑色电形典型形象论她与柯特拉塞尔饰演的同事产生了恋情。战后,战时被召入社会的妇女们重又被推回家庭,男人们回来了,但他们发现原有的生活都已不复存在,生活该如何继续?这便是黑色电影中产生”致命女人”形象的历史背景,男人们从前线归来,发现他们在内失去了妻子(己经死去或是成了别人的情妇,此类情节直接出现在《蓝色大丽花》、《推理》等黑色电影中),在外失去了工作,这已经不是他们在战前建立起的那个社会。女人在战时担当起建设国家的重任,然而战后,她们变成对男性地位的威胁,此时的男性和女性都在经历角色的转变,女人们被要求回到厨房,但此时的她们显然已经对传统价值观产生质疑(据统计,战后一个月内,有60万女性被解雇,到1946年底增至两百万,95%的人离开工作岗位都并非出于自愿),而男人们则更需要重新找回他们的身份。由于战争,女人走出小家庭,在性与社会领域都走向了独立,男性对此感到不知所措,”致命女人”便是这一时期出现的一种扭曲的形象,她们被塑造得强大但具有威胁性。丽塔海华斯在《吉尔达》中多次唱了一首歌名叫《怪罪女人》,有的黑色电影在片名中就直指女性,比如《枪迷》(1949/约瑟夫H.路易斯)的原名就叫做《女人是致命的》,虽然”致命女人”在影片中是强势的,但黑色电影毕竟仍是男权话语的产物,所以她们经常被描写为罪恶之源,”致命女人”
形象集中体现了战后独立女性对男性地位的威胁。”她们是‘非自然’阴茎崇拜的象征:带着手枪,叼着香烟,像所有优秀的男人一样,干她们想干的一切。她们随意地出入于在传统意义上属于男性的场所,比如酒吧等等。”’第二节黑色电影与传统电影之女性形象比较l、二战前后美国电影中的独立女性形象比较在黑色电影真正形成之前,特别是在美国参战之前,美国银幕上己经出现非常独立、几乎能与男人平起平坐的女性形象。但由于当时真正独立的职业女性为数不多,而且出于战争需要,女性被鼓励外出工作,以《他的星期五女郎》(1940/,苏珊海瓦德《电影学关键词:黑色电影》,侯克明、钟静宁译,《电影艺术》2003年第3期,第127页(对照原著,部分措辞修改)。黑色电形典型形象论霍华德.霍克斯)为代表的一系列以职业女性为主角的影片都是以喜剧的形式出现,她们能够与男性和平共处,在《越多越快乐》(1943/乔治史蒂文斯)中,由于二战期间城市住房紧缺,由简阿瑟饰演的自立女性甚至可以同陌生男子合租一间公寓。尽管她们可以像”致命女人”一样独立,但她们并没有被认为是”致命”的。《他的星期五女郎》的女主人公希尔蒂(罗莎琳德拉塞尔饰)是一名记者,影片一开始她便决定要辞职,离开纷乱虚伪的新闻界,离开她相恋多年却始终无法给她一个稳定家庭的前夫兼上司沃尔特(加利格兰特饰),与她新认识的老好人布鲁斯(拉尔夫贝拉米饰)结婚,并搬到小镇上去过平静的生活。希尔蒂被塑造成一个十分称职的记者,扮演者罗莎琳德.拉塞尔快言快语的生动表演一下子就给人一种精明能干的印象,她甚至能在两分钟内飞快地打出一篇出色的稿
子。影片的这一角色定位表明了对职业女性的认同态度,但作为交换代价,她必须放弃传统的女性身份,影片中,她是一群记者中唯一的女性,所以她被称作是“那群家伙”中的一员。同时,她的未婚夫布鲁斯的形象定位被完全女性化了,他被动、软弱、天真、容易上当,在他们之间,希尔蒂才是真正的”男方”,所有的决定和安排都在她的掌控之下。所以最终,希尔蒂选择的仍是沃尔特,因为只有跟他在一起,她才能扮演传统意义上的从属于男性的角色,但她无法得到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因为他们甚至没法抽空去度一次像样的蜜月。希尔蒂像”致命女人”一样,没有选择布鲁斯能提供给她的那种传统的家庭生活,她的这种选择被认可了,但到了二战后期特别是战后的黑色电影中,情况就发生了变化。《米尔矍皮尔斯》(1945/迈克尔柯蒂斯)的女主人公米尔矍(琼克劳馥饰)也是一位聪明能干的职业女性,但与其事业成功相对应的是,她的个人生活彻底失败,而且这最终导致她的事业和个人生活双双崩溃。影片改编自詹姆斯.M.凯恩的小说,与之前的《双重赔偿》和《邮差总按两次铃》不同,米尔矍已为人之母,所以她不象前两个更为典型的”致命女人”那样具有攻击性,但她抛弃了传统女性的角色,具有男人一样的才能,像男人一样有自立的野心,这使她间接成为摧毁一切的罪恶之源(直接的罪魁祸首是她的女儿,一个贪婪而凶狠的”致命女人”,影片暗示作为独立女性的米尔矍没能当好母亲,故而使女儿变得道德败坏)。我们从琼克劳馥在片中的第一次出场便能看出编导黑色电形典型形象论对她的角色定位:暗调光把宽边帽檐的阴影打在她的半边脸上,眼睛隐藏在黑暗中,这是典型的黑色电影用光法,而且这里有一处著名的欺骗性蒙太奇运用,它
误导观众在影片的前半部分以为米尔矍就是凶手(“致命女人”)。同为成功的职业女性,但米尔矍被”致命”化了,她在影片中的境遇与希尔蒂完全不同。米尔矍一开始所过的正是希尔蒂梦想的生活(在平静的小镇上做家庭主妇),后与出轨的丈夫离婚,独自抚养女儿,因生活所迫,她开了一家小餐馆,结果生意越做越好。然而米尔矍没有像希尔蒂那样成为喜剧人物,相反,她的个人生活非常不顺利。琼克劳馥善于扮演强势女性,她著名的宽垫肩套装造型突出了角色的男性化,男人背叛了她,她靠自己的能力在男性世界中获得了独立的成功,尽管她所做的活儿只是把早已熟悉的厨房搬到了大街上,然而正是因为她所处的时期与希尔蒂不同,那时男人们已经从前线归来,准备重返工作岗位,这时米尔矍的智慧与成功就变成了一种威胁,.影片的结尾最终证明,如果女人不把挣钱养家的角色归还给男人,如果女人不回复到她们的传统角色,如果女人不安分地待在家里,下场必然是不幸的。影片结尾,米尔矍洗脱嫌疑,走出阴暗的审问室,而且回到了原先的丈夫身边,与其沐浴在清晨的阳光中,这显然是规劝职业女性回归家庭的最佳示例。2.3、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频道形象宣传片的策划第一节数字付费频道宣传片的策划第一节数字付费频道宣传片的策划一、数字付费频道的发展现状频道专业化背景下,频道被进一步细分,以中央电视台数字付费频道为例,包括:电视指南、风云足球、第一剧场、风云剧场、世界地理、风云音乐、怀旧剧场、高尔夫网
球、中视购物、老故事、CCTV—娱乐、CCTV—戏曲、CCTV—电影、CCTV—台球、央视精品、国防军事、女性时尚、中学生、发现之旅、新科动漫。美国探索频道下设了探索健康频道、探索家庭频道、探索时代频道、探索儿童频道、探索高清影院频道、探索西班牙频道、动物星球频道、科学频道、旅游频道、军事频道、TLC、Fit频道以及其他附属频道。这些频道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喜好的受众更加细分,频道内容更加专业化,除了一部分免费收看的频道外,大部分都是付费频道,给人们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然而,在中国,由于观众知识文化水平和收视习惯的不同,付费频道自产生以来,经历了艰难的发展过程,在前进过程中遭到了冷遇,收视前景依然堪忧。我国付费数字频道的推广和普及还需要较长时间,付费数字电视的运营依赖于符合观众口味的内容和通畅的付费节目销售渠道,在这一过程中频道内容固然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但现在我们仅从付费频道宣传、传播上来讨论,虽然说付费频道的专业化使它的受众人群受众一定的限制,但是外在的包装和宣传依然能对它的推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宣传片的作用不言而喻。二、付费频道宣传片的策划付费频道的形象宣传片仍处在阶段,大部分付费频道只是简单的将频道节目内容和功能用画面加解说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充其量算是频道收视宣传片,仅从抛开内容不说,从其外包装形式上还不足以吸引受众,制作较为简单粗糙,更不用说对形象的把握。付费频道的运营依赖观众购买本频道的费用,而不像免费频道那样严重依赖广告经营,所以形象宣传片的作用主要就是要最大程度的吸引观众,越多的人收看本频道,那么
频道经营和发展就越好。付费频道的内容淡化了地域色彩,根据受众对象的兴趣爱好等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在制作上首先观众在一定程度上仅从频道名称上就可以预见频道内容,形象宣传片中可以适当淡化对频道内容的直接介绍,过多的内容简介反而会适得其反,使观众觉得冗长,产生厌倦。其次,宣传片也需要紧贴频道内容,这不同于对频道内容的直接解读,而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画面、事件,一方面强烈的视觉冲击带给观众的震撼,39另一方面深深的吸引住受众,从而使更多的人群购买、锁定该频道。付费频道是没有广告的,所以节目与节目之间的间隔正好以栏目宣传或形象宣传片来联系,大部分的数字付费频道只限于在本频道内播放宣传片,它的作用仅限于吸引频道的忠实观众继续观看和购买,而对于游离观众和非电视观众则丝毫不起作用,这就大大限制了频道宣传片的影响范围,非此频道的人群很难接触到频道,无法了解频道信息,更无从对频道产生好感,从而使频道的发展遭遇一定程度的影响。付费频道除了在自身频道这个平台上投放宣传片外,还应加大离播宣传,以此吸引非频道受众。2.4、姚明形象报道的国内背景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当代运动员群体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运动员成为了大众媒体尤为关注的传播主角。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激烈对抗,赛场内外的丰富情感,以及他们运动精神的深厚文化内涵,通过媒介传播表现得淋漓尽致。姚明、刘翔、张琳、丁俊晖、潘晓婷等著名体育运动员已经成为当今各种媒体的
报道重点。但随着中国足球长期的萎靡不振,一次又一次冲击世界杯失利,以及层出不穷的黑哨假球的影响,国内足球市场逐渐萎缩,”五连冠”后的中国女排起伏不定,其他项目的比赛赛程又相对短暂,因此都很难长时间聚焦受众的注意力。与此同时,国内CBA联赛的推出,美国NBA联赛的引进,让国人越来越多的将目光对准在篮球场上。加之篮球项目广泛的群众参与性,篮球比赛成为了媒体满足受众需求的最好体育项目。1986年,中央台开设的《赛场纵横》栏目播出了一部时长50分钟的洛杉矶湖人季后赛集锦。1987年中国第一次转播NBA全明星赛,1989年斯特恩就带来NBA的比赛录像供央视免费播放。1994年,中央电视台开始通过卫星转播当年的全明星赛和总决赛,这也是国内直播NBA比赛的开端。1999年王治郅作为亚洲第一人登陆NBA,02—03赛季巴特尔又成为了第一个赢得NBA总冠军戒指的亚洲运动员,随后易建联参加NBA选秀,被密尔沃基雄鹿队高顺位选中,08年孙悦更是步巴特尔之后成为第二位夺得了NBA总冠军的中国球员。篮球热在中国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种大背景下,2002年创造NBA历史、以首位外籍球员身份当选状元秀的姚明,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媒体的宠儿。152.5、现代服装流行形象产生的背景现代服装流行为什么会与历史的服装流行有从范围程度、功能特点等方面的诸多不同?为什么其职能会向追求”个性”的审美功能和身份塑造方向发展?了解推动现代服装流
行发生、发展的背景,能帮助我们理解现代流行,并帮助我们找到纷繁复杂的现代服装流行的脉络和内在的推动力量。因此,我们需要审视是什么内因和动力在推动着现代服装流行形象走上历史的舞台,并以现在这个样子呈现在世人面前。了解现代服装流行形象产生的背景,我们必须要跳出具体的、个体的服装形象,而以整个的现代服装流行形象这个集群为对象来考察,并且必须将视线越过时尚流行与服装,观察时尚流行之后的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经济生产的动向。2.6、研究背景和意义断升温,对外汉语教育事业也在不断走向成熟,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而对外汉语教材在学科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刘询在《新一代对外汉语教材的展望——再谈汉语教材的编写原则》中指出”教材既是教学理论和教学法的体现者,是联结总体设计和课堂教学的纽带,又是具体实施课堂教学的直接依据。教材水平的高低,不仅能反映教学理论和教学法的研究深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决定教与学的效果”?。但是随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教材建设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然而在另一方面也出现了许多不足之处,”教科书中的对话像审讯中的一问一答,绝非正常人的交谈,纯粹是为了练习语法或功能,完全脱离现实”“‘;”不少教材是在同一水平上重复,缺乏特点,更无新意,雷同现象不可谓不严重”?,教材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将会影响学习者学习汉语的热情,制约我们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所以编写出高质量的对外汉语教材迫在眉睫。
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课程设置中,初级汉语综合课是汉语专业的核心课,也是长期进修生的主干课。它要求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全面掌握汉语语音、语法和词汇的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的言语技能,培养汉语交际能力。而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是联结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纽带,是实现初级汉语综合课教学的基础,所以编写出高质量的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对整个汉语专业的学习来说极其重要。教材中的释例在对综合课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是教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对教材中的语言点进行解释、说明时,对学生的遣词造句起着很大的示范作用,好的释例能够有效地提高初级阶段的学生对语言点的理解与掌握,激发学生对汉语的学习兴趣。因此,从初级汉语综合课的地位来看,教材中的释例编写与选用对我们提高对外汉语教材的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什么样的释例属于高质量的释例、怎么样编写出高质量的释例现在学界还没有统一的评价和编写标准,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例句研究也基本附带在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简单论述。例如,赵金铭指出例句编写的要求是”精当,可以举一反三”,这样2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只是对例句的编写提出了一点要求,但是对于什么样的例句可以做到举一反三,什么样的例句可以做到精当,没有具体阐述。同时近些年也出现了针对教材例句进行单篇研究的文章,如:苏英霞的《浅谈对外汉语教材”词语例释”的编写》(2004)、刘若云、徐韵如的《对外汉语教学中例句的选择》(2005)、张璟的《对外汉语教材例句研究》、徐茗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例句设计》(2009)等,在这其中已经有学者提
出了例句编写的原则:典型性、实用性、形象性、趣味性、清晰度等,但是对于教材中例句编写原则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在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中例句的编写与选用又应该注意些什么,在教材编写中如何真实有效地实现这些原则,学界还没有与之相关的理论研究。本研究从释例在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中的重要性和学界现阶段关于释例研究的不足这两点出发,结合一些学者已经提出的释例编写原则,总结《博雅汉语》(初)和《发展汉语》(初)这两套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在对释例编写时的一些特点,扬长避短,希望能对其中的不足提出一些编写建议,提高教材中释例的编写质量。同时,本研究的意义也显而易见: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释例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容易、更好地掌握语言点。初级阶段的学习者语言水平低,对目的语缺乏语感,不能自由进行交际,但他们在这个阶段对汉语学习充满热情,急切希望能在短时间内幵口说话,所以初级阶段的学生对教材的依赖性很强。但由于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对语言点的理解有困难,而释例对语言点具有解释、说明的作用,所以借助教材中的释例可以对语言点的学习进行直观的体验。因此,释例越全面,越典型,学生对语言点的掌握就越容易。所以对于初级阶段的学习者来说,教材中的释例是他们汉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教师的角度来看,释例能够帮助对外汉语教师顺利地进行语言教学。教材中的语言点本身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地对语言点进行枯燥的理论讲解,会打消初级阶段学习者对汉语学习的热情,并且对汉语教学不会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而如果在教学中采取演示语言点的教学方法,使用大量高质量的释例,既
能帮助学生体会语言点的解释,掌握语言点的用法,又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所以教材中释例设计的准确、科学、到位,将会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从初级汉语综合课的课程设置来看,释例是教学的必要手段。初级汉语综合课也称为精读课,是汉语专业的核心课,也是长期进修生的主干课,它要求学来看,教材中的释例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教材研究的角度来看,释例研究有待加强。虽然大部分的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中对语言点的解释都含有释例,但是这些释例是否符合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满足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帮助学习者掌握了语言点的使用规则并且对学习者的遣词造句起到了示范性的作用,编写释例时应该有哪些原则,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讨论。对于初级阶段综合课教材中的释例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界有待进一步的讨论与研究。鉴于以上四点,我们有必要对初级汉语综合课中的释例进行研究,探求此类教材释例的编写情况,为教材中的释例编写提供参考。2.7、李衍柱典型理论的学术背景66)典型理论的论争典型问题是文艺理论中一个难度颇大而又聚讼纷纭的论题。建国以来,我国文艺界、美学界对此展开过多次的讨论。1949-1966年的十七年典型研究有个特异现象,即典型问题成为文艺理论中最密集的领域。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949年到1966年,有关典型问题的论文就多达约五百篇。国内知名学者如朱光潜、蔡仪、李泽厚、何其3芳、蒋孔阳、钱谷融等,几乎无一例外地介入这一领域,并且各有建树。流行于50年
代初期的典型论,明显地表现出庸俗社会学和机械唯物论倾向,它片面强调典型的概括性、一般性、阶级性,这是理论上幼稚与不成熟的表现。这一时期典型论的消极作用是比较大的,对后来创作上的雷同化、类型化都产生了不可否认的影响。50年代中期以后,对典型的研究开始深入。李衍柱称这一时期”形成了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3]影响较大的是何其芳的”共名”说、李泽厚的”本质必然与现象偶然联系”说和蔡仪的”性格核心”说。1956年,为纪念鲁迅逝世二十周年,何其芳发表了《论阿Q》一文首倡”共名”说。其核心思想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不仅活在书本上,而且流行在生活中,成为人们用来称呼某些人的共名,成为人们愿意仿效或不愿意仿效的榜样,这是作品中的人物所能达到的最高的成功的标志。”[4]并针对当时文艺批判中简单机械的所谓阶级分析的方法,指出:”如果以为仅仅依靠或者随便应用阶级和阶级性这样一些概念,就可以解决一切文学上的复杂问题,那就大错特错了。”[5]何其芳的”共名”说提出后,很快遭到了青年评论家李希凡的批评。他在《典型新论质疑》一文中,用激烈的措辞指责何其芳”把现实主义典型论导向抽象的人性论的陷阱”,”公然鼓吹一种所谓永恒人性的‘典型共名’说”。[6]然而,多数学者认为,就”共名”说的整体价值和意义而言,对当时流行的理论与批评偏向无疑是切中时弊的,但也应看到,”共名”说有许多直觉的成分,在理论上还不够成熟。李泽厚则在哲学意义上提出了一条把握典型本性的途径,他并未一般地反对典型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但他认为,对这种”统一”的理解不应停止在静止的和抽象的
了解中,而应深入到比共性、个性范畴更深的层次中,即放到本质与现象、必然与偶然的范畴来考察典型;典型之所以能够具有作为个性体现共性的特点,”其实质正在于它是在偶然的现象中体现着必然性的本质或规律”。[7]所以,典型所体现的阶级性并不一定是这个阶级的阶级性之全部,甚或也并不一定是这个阶级的主要属性、方面、特征,而可能是它的某一属性、方面或特征,”是特定历史时期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本质必然问题,或与整个社会发展和阶级斗争是有本质必然的联系,它就可以具有典型性质,具有一定的社会普遍意义。”[8]应当说,李泽厚的观点对于解释典型的阶级复杂性和多样性,提供了较为有力和圆满的理论依据,但他的观点也很危险。如果说典4型身上的一切偶然皆需体现必然,皆需与特定或整个历史时期的阶级斗争相联系,既是对典型这一文学现象的不适当的过于苛刻的要求,也是把典型抬高到吓人的程度,典型的灵光和神秘殿堂似乎就是这样被构筑的。蔡仪是一位在典型理论研究上勤耕不辍的理论家,对典型的推崇与偏爱达到了近乎偏执的程度。四十年代他就介入了典型理论研究,撰写了许多论文。1962年他又发表了《文学艺术中的典型人物问题》。撰写该文的出发点,正如他在文章开头所说,是由于当时的批评界,比以前更着重地提出典型人物作为一个主要的评价尺度,而因对典型理解的分歧,又使典型真正作为评价尺度陷入了困境,所以他觉得有必要作出”公认的定论”。蔡仪力图从艺术典型性格本身去揭示典型的性质。他认为,”文学艺术中的典型人物之所以是典型人物,不仅是个别性和普遍性的统一,而是以鲜明生动而突出的个别性,能够显著而充分地表现他有相当社会意义的普遍性。”[9]因他的观点突出
了典型性格特征,而被称为”性格特征”说。蔡仪看到了流行于世的”统一”说的症结,在于不足以把典型和现实中的人物区别开来,强调典型人物性格的个别性是”鲜明而突出的”,普遍性是具有”相当深刻的社会意义”的,并且要求个别性应当”显著而充分地表现”普遍性,才称得上典型。这个观点对当时理论与批评中的某些矛盾现象,无疑是切中时弊的。但他的思想并没有跳出”统一”说的窠臼。特别是对于文学史上那些性格比较鲜明、稳定,可以找出一种成为性格核心的典型,蔡仪的说法可以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但对那些思想性格前后发生了较大变化和发展的典型,就很难以某一阶段的思想性格确定其”性格核心”。60年代中期典型理论的发展可谓方兴未艾。除何其芳、李泽厚、蔡仪等说锐意开创、革故鼎新外,诸家蜂起,新说迭出,成为文艺理论的热点之一;仅有关典型的定义,就有十一种之多。此外,还旁及”典型与阶级性”、”典型的共性与个性”、”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等相关的理论问题。(二)新时期(1978-至今)典型理论的论争1977年以来典型理论的论争主要集中在对典型深层本质的探索和典型史、典型未5来命运的探讨上。1978年12月在上海召开了典型问题大型讨论会,百余名大专院校文艺理论教师对典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会议批判了”四人帮”时期对典型人物无限拔高的反现实主义作法和谬论,提出应从中外优秀典型创作的实践出发,对典型的本质、特征作出新的理论概括。王西彦和姚雪垠两位作家的意见受到大家的普遍注意。王西彦认为,典型塑造的关键是在生活中捕捉到具有特殊的鲜明的个性特征的形象。
姚雪垠明确提出”个性出典型”的主张。把典型仅仅说成是个性或个性创造,不无值得商榷之处,但在刚刚粉碎”四人帮”不久,极左思潮余毒和”左”的思想影响尚未肃清的情况下,这些意见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此外,当时蒋孔阳先生的研究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连续撰文,并于1980年出版了论文集《形象与典型》,全面探讨了典型、典型化、典型环境等问题,较早地对”共性个性统一”说予以批评,提出了典型化中的真实性、个性化和结合生活本身发展的逻辑过程来反映生活的本质和规律的要求。这些见解深刻而独到,令人耳目一新。在这一时期,较有影响的意见是以杨曾宪、陆学明等人为代表的”中介——特殊说”。持论者认为,个别、特殊、一般,是在哲学上为了便于解释复杂事物的现象常常使用的三个概念。事物从个别向一般转化的过程中,必须经过”特殊”这一环节;特殊是个别与一般的中间环节,或曰”中介”。从典型的特征与结果层次看,它既包含有个别性因素,又不是个别,它既包含有普遍性因素,又不是普遍,而是处于个别与一般之间的一个特殊层次——体现二者内在联系的“中介”。典型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作家通过对社会生活中的个别性因素和普遍性因素的往返循环、逐渐深化的审美过程。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类社会生活这面自然之网的网上纽结,由诸种普遍性因素和诸种个别性因素交叉凝聚而成,并呈现为”三度空间”的立体交叉与网络结构。典型则是这种结构的高度凝聚的审美形式。[10]“中介——特殊”说是在较高的文化哲学层次上对典型所作的理论概括。80年代初期,围绕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二者关系问题又爆发了一场争论。这场争论是由《上海文学》1981
年第一期徐俊西的一篇论文《一个值得重新探讨的定义》引起的。他认为,恩格斯给哈克奈斯的信,是从他的遗稿中发现的一份不完全的草稿。他的意见带有鼓励和希望之意,其中某些观点和论述”并不具有科学定义的性质”。按照恩格斯的意见,似乎只有当”环绕着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能够直接反6映出时代的主流和社会力量的本质,才能算得上是”典型环境”,否则就不算,而在典型问题上的”主流论”或”本质论”,究其原因,”恐怕不能不说是和恩格斯的上述观点有关”。[11]同年,《上海文学》第四期发表了程代熙的批评文章《不能如此轻率地批评恩格斯》,对徐文的观点进行了商榷。他说,恩格斯给哈克奈斯的信,不仅没有说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英国工人阶级中没有”消极群众”这类话,也没有说过根本不能描写工人阶级的消极面,问题的症结在于《城市姑娘》把那个时代的工人阶级写成了一个消极无为的阶级。恩格斯批评哈克奈斯笔下的人物所生活、行动的环境不典型,是指它不真实,不具有代表性,没有把时代的风貌描绘出来。把过去流行的那种”主流论”或”本质论”归之于恩格斯,不仅理论上是毫无根据的,在态度上、作法上也是相当轻率的。[12]不久,在同年第八期上,徐俊西又发表了反批评的文章《一种必须破除的公式——再谈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进一步申述了自己的意见。与此同时,祝敏申、易人等也在同期分别对徐、程的观点表示赞同和否定。总的来看这场论争,各家观点旗帜鲜明,注重在理论上的探讨,较之以前的讨论深入得多了。这一时期,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是发生在1983-1984年围绕典型未来发展趋势问
题的一场争论。论争是由吴亮的一篇题名为《”典型”的历史变迁》一文引起的。他认为,典型的历史演变是个由外在化向内在化、由具体化向抽象化、由人物化向非人物化的渐进过程,典型的最终归宿是西方现代主义那样取代现实主义典型观。[13]从整个中国文坛看,这些观点并非是个别人的,它反映了文学观念的变化与新潮文学的出现。后来,刘再复在他的《性格组合论》一书中,又提出小说发展的”三个美的历程”的构想,即从以情节为重心的生活故事化的展示阶段,向以人物为重心的人物性格化的展示阶段,到以探究人的心灵为重心的内心世界审美化的展示阶段这样的由外向内的发展历程。针对吴亮等人的观点,陆学明、腾云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陆学明否定了单线结构说,认为典型的历史演化是一个自我异化与本性复归交相斗争的复线型结构,典型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沿着两条线索推进:一条是表现为非典型化和反典型化的自异化倾向;一条是表现为对异化的积极扬弃,不断推进对典型本质的更高层次的占有。因此,所谓”抽象化”、”非人物化”的典型观,并不能涵盖当代文学中典型变化的全部内容。典型的基本内涵和美学特征仍然没有超出”特殊”性这一规定,仍是不可重7复的”一个‘这个’”。[14]腾云认为,写人、写性格、典型,在一定意义上是写生活的同义语,因而从绝大多数叙事文学作品艺术生命的久暂、艺术成就的高低与是否写出了人、性格、典型为标志而言,写人、性格、典型正是作家艺术追求的目标或最高目标,”轻视或者无视典型创造规律的观点,也是一种典型观。随着实践的发展,文学的进程必将证明,反典型的文学观念无损于典型创造规律,倒要反证典型创造规律的生命力。”[15]
伴随着典型未来发展趋势的争论,典型史的研究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专著论,李衍柱的《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概述》和《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史纲》、栾昌大的《文学典型研究的新发展》(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年)和《文学典型学说史概观》(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陆学明的《西方典型理论发展史》(东北师大出版社1986年)、叶纪彬的《中西典型理论述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等等。他们都试图通过对典型范畴的历史梳理,证明典型范畴不会轻易的退出文坛,典型理论还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进入90年代,对典型理论的研究只是少数人发表几篇文章,并未形成争论之势,典型理论的研究不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多数文章是对有关典型问题的一种总结,比如,陆学明的《典型律——艺术领域的现代教义》、叶虎的《20世纪中国文学典型论局限分析》、王坤的《回归典型环境》等等;也有学者对典型理论大加质疑,认为典型理论已经”过时”,现实主义将被现代主义所取代,更有甚者,认为”典型论是文革中‘三突出’理论的理论支柱,影响是负面的,应当推倒。”[16]典型理论陷入了空前的尴尬境地。2.8、()研究背景和意义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响和改变着政府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方式。而信息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更为政府的权力下放,回归社会管理提供了可能,由此,社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功能日趋凸显,而社区的管理与服务就显的尤为重要。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合作治理为理念、以社区管理和服务为切入点的
中国电子社区的建设与发展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和谐,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专家学者以及社区居民的重视。(1)电子社区的建设模式问题是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主导社区建设和发展的职能部门,国家民政部早在2001年制定颁布的《全国民政系统信息化2001-2005年发展规划纲要》中就提出了”以社区建设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社区服务为切入点,建设集热线电话、因特网查询、单键呼叫为一体的智能呼叫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和服务,实现现代化社区管理和服务”1。而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也明确指出将社会信息化作为中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其中就包括推进社区信息化。推进社区信息化是指整合各类信息与资源,构建社区信息平台,加强社区信息化管理,改善社区服务2。201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对中国社区建设的主体及电子社区建设的经费来源做出了说明,首次在中央层面涉及到了我们电子社区建设模式,提出要”推动驻区单位将1服务性、公益性、社会性事业逐步向社区开放,为社区居民委员会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探索建立驻区单位社区建设责任评价体系,推动共驻共建、资源共享”3,同时指出”要将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经费、人员报酬以及服务设施和社区信息化建设等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4。由此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对社区信息化建设给予了高度的关注,首次将社区信息化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坚持将”政
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作为社区居委会建设工作的基本原则,为中国电子社区建设模式的选择提供了方向。在中央的政策带动下,各省级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如2007年,湖北省民政厅出台了《湖北省社区信息化实施方案》;2008年,江苏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民政厅、省通信管理局联合出台了《关于江苏省社区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为各省社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指导原则和整体布局。同样,多市政府及部门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有些城市侧重于社区信息化的整体发展规划(如杭州、广州等),有些城市则更强调和侧重于社区管理系统的建设(如南京、深圳等)。在各级政府出台的政策指导下,各地结合自己的经济、环境等实际情况,开始了自己的电子社区建设(电子社区在广义上指的就是社区信息化,在下文中有论证)。其中,杭州、北京及广州的电子社区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走在了全国的前列,都在市级层面建立了社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整合了来自政府、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及社区的资源,统一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尤其是杭州和北京的社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还都开设了”社区论坛”类栏目,以使社区居民、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及相关政府机构能够在论坛上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加以解决。当然,无论是北京、杭州,还是广州,其电子社区建设在积累了广泛经验的同时也都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能否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电子社区建设能否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之所在,受到了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2)电子社区的建设模式问题是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2在中国知网上,我们对“社区建设模式”和”社区信息化建设模式”分别进行了检索,结果如下:表0-1对”社区建设模式”的检索结果年份20142013
20122011201020092008文献数4370560653604941414832153019年份2007200620052004200320022001文献数262421501267926625416233表0-2对”社区信息化建设模式”的检索结果年份2014201320122011201020092008文献数57967081366470年份2007200620052004200320022001文献数534130181851由表0-1数据可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把研究的热点集中到社区的建设模式问题上了。而随着各级政府对电子社区建设的不断重视,各地对电子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化,中国各地电子社区的建设水平之间出现了不平衡现象,北京、杭州及广州的电子社区建设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但是三者在建设模式上存在较大差异而且在建设过程中在积累了广泛经验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电子社区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借鉴对方的经验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现阶段北京、杭州及广州电子社区建设的关键之所在。顺应实践的需求,如表0-2所示,专家学者对电子社区建设模式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相信随着北京、杭州及广州电子社区建设的不断发展,旧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新问题的不断产生,电子社区的建设模式问题将越来越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3)电子社区的建设模式问题是社区居民关心的重点问题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也在不断加强,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其服务质量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社区居民而言,作为公共服务的主要方面,社区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不同的电子社区建设模式中,政府在电子社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驻区
单位和社会组织的参与程度也不同,随之政府对在社区建设中的居民民主参与的开放度也不同,社区居民所享受到的来自驻区单位和社会组织的服务也就不同。3同时,不同的电子社区建设模式会存在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中国电子社区建设的发展。如何有效解决电子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电子社区建设水平,改善社区服务质量是中国现阶段电子社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受到了广大社区居民的关注。(4)电子社区的建设模式问题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和谐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民生问题作为突出的重点来抓。而党的十八大报告又进一步强调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性,报告指出要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强化企事业单位和人们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基础性作用。电子社区关注的是与居民生活休戚相关的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问题,着重培养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意识,以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与居民零距离接触,解决居民最为关注的安全、医疗、教育及养老等问题,把民生问题放在了首位。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电子社区是缩小现代社会”数字鸿沟”的重要手段5,同时也是实现居民自治、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6。而与之相关的社会和谐包含: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他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内部要素的和谐及外部环境的和谐,可以看出,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性条件。综上我们可以看出,电子社区的建设把民生问题放在了首位,
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然而,不同的电子社区建设模式中,政府的在电子社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驻区单位和社会组织的参与度也不同,因此居民在社区管理和服务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所享受到的安全、医疗及教育等方面的服务也不同。而且,不同的电子社区建设模式会存在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中国电子社区建设的发展,所以说电子社区的建设模式问题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和谐。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一些大中型城市的电子社区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4成果,已建立起了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服务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具有典型意义的是杭州、北京和广州,但这些发展较好的城市在建设中积累了广泛经验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电子社区建设的发展,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在借鉴对方经验的基础上寻求有效的应对策略,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各级政府、专家学者以及社区居民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重点。2.研究意义本选题从中国电子社区建设的三种典型模式(杭州模式、北京模式和广州模式)入手,对这三种建设模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总结了杭州、北京和广州电子社区建设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查摆了三种模式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杭州、北京及广州电子社区的发展。本文在互相借鉴彼此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力求使中国电子社区建设更加完善。本研究的现实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电子社区建设模式比较研究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电子社区的建设有助于缩小社区内的”数字鸿沟”7,拉近信息富有者和信息
贫困者之间的距离,缩短社区居民在信息享有上的差距,推动信息的共建共享,有利于促进社区居民通过社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进行沟通和交流,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管理与决策,有助于实现社区居民民主自治,是建立和谐社区的基础。然而,不同的电子社区建设模式中,政府的在电子社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驻区单位和社会组织的参与度也不同,因此居民在社区管理和服务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电子社区建设较好的杭州、北京和广州等地采用了不同的建设模式,且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不同的经验,同时也存在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各地电子社区建设的发展。因此,对中国三种典型电子社区建设模式进行比较,总结各自的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对问题开展研究,通过互相借鉴彼此的经验找出应对这些问题的有效策略,突破现阶段杭州、北京和广州电子社区建设瓶颈,提高电子社区建设水平,有利于促进社区居民通过社区信息5化综合服务平台进行沟通和交流,有助于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社区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和谐社区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所以说电子社区建设模式比较研究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2)电子社区建设模式比较研究有助于推动智能城市的构建电子社区建设是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主的,建设一个社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是电子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这一平台”联合了各级政府部门、社区服务提供商、银行金融机构和物业管理公司等相关单位”8,社区居民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政务和商务服务、金融和物业服务等,真正实现居民生活的智能化。现在中国电子社区建设水平较高的地方有:杭州、北京及广州,他们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电子社区建
设模式,各自在积累了不同经验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各地电子社区建设的发展,因此,对这些问题进行比较研究,在互相借鉴彼此经验的基础上找出应对这些问题的有效策略,突破现阶段中国电子社区建设瓶颈,提高电子社区建设水平,有助于提高社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的政务、商务、金融和物业服务水平,有助于推动智能城市的构建。(3)电子社区建设模式比较研究有助于深化社区管理的改革电子社区的建设有助于改变过去社区管理条块分割的状况。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联合了各级政府部门和物业管理公司等,把社区的管理主体整合到了一起,可以有效避免管理的越位、缺位或扯皮现象,实现管理的合理分工、各司其职。杭州、北京及广州的电子社区建设走在了中国电子社区建设的前列,但是他们所采用的电子社区建设模式各不相同,不仅对这三种模式的特点进行比较,同时对各自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也进行分析和比较,在互相借鉴彼此经验的基础上找出其有效的应对策略,有利于协调各级政府部门、驻区单位及社区居民间的关系,有助于深化社区管理的改革。(4)电子社区建设模式比较研究有助于加速电子政务的进程电子社区的建设有助于电子政务建设价值的实现,社区居民通过社区信息化6综合服务平台可以直接享用电子政务的建设成果,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政府所提供的服务,方便社区居民的同时也提高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效率。中国电子社区建设较好的杭州、北京及广州等地的电子社区建设采用了不同的建设模式,各地在积累了不同经验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电子社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对各自的经验和问题进行比较研究,在互相借鉴彼此经验的
基础上找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正确处理社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上的各大主体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政府管理社区的行政效率,有助于提高电子政务的居民参与性、民主性,有助于加速电子政务的进程。(5)电子社区建设模式比较研究有助于拉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政务的建设为电子商务进入社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而社区的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为电子商务进一步入驻社区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电子社区包含了消费潜力惊人、规模庞大的用户资源,为电子商务在社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杭州、北京及广州是中国电子社区建设较好的三个地方,他们分别采用了不用的电子社区建设模式,各地在积累了不同经验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电子社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也制约了电子商务在社区的进一步发展,对这些经验和问题进行比较研究,在互相借鉴彼此经验的同时找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为驻区单位在社区的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有助于拉动电子商务的发展。2.9、创作背景1919年”五、四”运动后,兴起了歌舞剧和新歌剧,中国音乐工作者与爱好者大受鼓舞,开始借鉴西洋歌剧发展中国歌剧的探索之路。早在二十年代,黎锦辉先生创作的《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等十二部儿童歌舞剧就开始了发展新歌剧的尝试;到了三十年代中期的田汉编剧、聂耳作曲的《扬子江暴风雨》的创作实践,向人们昭
示着中国歌剧发展的道路和方向,那就是必须向群众学习、向生活学习,走民族化道路;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必须坚持文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则,延安的文艺工作者纷纷深入群众的生活中汲取丰富的养分,在这样学习的基础上,延安文艺工作者成功地创作出了歌剧里程碑之作《白毛女》,它标志着歌剧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并对以后的歌剧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五十一年代我国的歌剧舞台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既有反映革命斗争的《洪湖赤卫队》,也有表现人民生活的《王贵与李香香》,还有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阿诗玛》和表现手法以戏曲风格见长的《小二黑结婚》;六十年代的《刘三姐》不仅享誉全国,在海外华人中也深得厚爱,《红旗颂》、《红梅赞》等歌剧名曲至今久唱不衰;七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歌剧创作水平的不断的提高,作曲家在艺术观念上的改变以及观众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对歌剧审美层次的提升等各种因素,中国歌剧开始沿着严肃大歌剧的方向继续深入开掘。这种探索的早期作品有黄安伦作曲的《护花神》、施光南的代表作《伤逝》,金湘作曲的《原野》、萧白作曲的((1印天长啸》和徐占海作曲的《归去来》等;八十年代,十一届三中以来,随着我国进入一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为歌剧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推动了歌剧的思想解放,激发了歌剧工作者的热情,使得一批新歌剧涌现。例如《壮丽的婚礼》《火把节》《台湾舞女》《芳草心》《深宫欲海》《沂蒙儿女》等作品;九十年代后,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又出现了大量的新作品,如王世光作曲的《马可波罗》、金湘的《楚霸王》、徐占海等人作曲
的《张鸯》《苍原》等,这些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和歌剧综合美的高层次艺术审美又达到了一个高峰。2.10、研究背景と現状学におけいて、川端康成や大江健三郎と並べる名高い作家である。彼の作品は性の倒錯、死と暴力への傾き、美と禁忌などの異色な要素が満ちている。それに衝撃的な割腹自殺という事件で、三島とその文学に一層謎のような色合いを加える。したがって、その謎を解くために、研究者たちは作家としての三島と三島その人間自体に関してさまざまな文献書誌、評伝、特集などを書き出している。また、三島文学に対して様々な解読も積み重ねている。日本における三島の研究は、一種のケーオスだとも言える現象が見られる。三島を絶賛する者がいれば、背徳として嫌う者もいる。その文学を日本文化の伝承、愛国の象徴として信じたり、或いは文学の敗北の象徴、自我の無意義な陶酔などと捉えたりしている。このような状況で、根本的な所ですら共通認識が見つかり難しい。それはかえって諸々の角度から三島文学に対しての理解を広めることができる。中国での三島文学の受容は、比較的に遅い。「改革開放」の前は、主にイデオロギーの角度から、その作品を厳しく批評した。その時の学者は三島を軍国主義を復活しようとする右翼と否定的に評価した。政治問題より作品そのものに注目する傾向が出現したのは八十年代末から九十年代になってからのことであ
る。さらに、翻訳された作品数が急増し、研究分野も以前より次第に広くなる。実際、中国における、今までの三島研究の成果から見れば、以下のような特徴が見られる。三島由紀夫という人物、及びその作品書誌、資料についての収集、整理と注釈は、量的に多いが、殆ど実証的伝記研究といった紹介的なものであって、具体の作品についての専著はそれほど多くない。さらに、作品論と言えば、ただ『仮面の告白』、『金閣寺』などの少数の作品に集中する。『豊饒の海』に関する論著は殆どなく、短い論文があるだけである。それに、たいてい『豊饒の海』の四部作の全貌から考察するが、第一巻の『春の雪』に関する詳しく分析する文献がわずかしかない。2.11、关于《伤逝》的背景与理解主人翁子君的人物分析与艺术表现目标,作者对歌剧《伤逝》的剧情、人物、创作特征与风格等,做了基本的案头分析与背景理解。这是完成子君声乐艺术创作,完美刻画与塑造人物生动形象的不可或缺的前提与创作基础。(一)剧情与人物歌剧《伤逝》主要讲述五四运动之后的广大知识青年受到新观念的冲击,争取婚姻自由、妇女解放,提倡新道德、新观念,反对旧封建、旧思想。但并没有找到真正的出路,而是处在迷茫与矛盾之中。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要想真正的获得解放,得到自由,必须从彻底改变腐朽的社会制度入手,否则根本无法实现。作品通过对子君和涓生这两个勇
敢冲破封建礼教束缚,从恋爱到同居,终则悲惨分离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人物形象与心理的塑造,揭示出那个年代悲剧产生的根源。剧中人物子君和涓生崇尚个性和自由浪漫,具有敏感、自尊的人物心理特点。两个人在逐渐交往中互相了解,建立起美好的感情,冲破种种的障碍,顶着家庭与周围群众的反对与不理解,毅然勇敢地走到了一起,开始了封建时代所不齿的同居生活。但出乎意料的是,一切并非像他们最初想象的那么美好。邻居的歧视,经济的拮据,家事的繁琐,使子君在这样的环境中慢慢的发生了心理变化。涓生看来,她再也不是那个玉洁冰清,善解人意,单纯的姑娘了,而是小气,庸俗,不再读书上进,甚至没有办法再进行思想交流和深层的沟通。这时的涓生还反省到了”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须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3]当他坦白的把心中真实的想法告诉子君,准备选择放弃与逃避时,预示着悲剧就要发生。此时的子君已没有办法再像以前一样回到自己曾经依附的叔父家中,也没有办法再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地活着。最终无法面对爱情的消逝,家庭破灭的残酷现实。终于噩耗传来,子君用放弃生命的方式证明了自己的爱情,自己的追求,留下涓生一人在悔恨不已中继续寻找着生活的真谛。但最终也只是”将真实深深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的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4]4(二)创作特征与风格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作曲理论与技术进一步提高,作曲家使用的音乐语言丰富多变,音乐元素不断更新。同时,在创作技法上进行大胆革新与创造。施光南歌剧《伤逝》的创作,在继承、借鉴西洋歌剧创作及作曲理论与技法的
基础上,在结构设计、音乐构思、元素运用、旋律创作等方面大胆创新,形成了鲜明的创作特征与风格特点。作为一部歌剧作品,其成功之处在于,既充分发挥人声的表现优势,并且从以往的注重旋律美到更多的注重和声织体和多声部思维以及纵向的发展,伴奏也变得更为重要,达到全方位表现作品的艺术境界。3、研究意义3.1、典型形象再创作的意义典型形象凭借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历经了历史的考验,带着时代的烙印走向今天,其高度典型的形象和广泛的影响力,都对观众有着强大的感染力。然而,新时代、新面貌的当代生活似乎使过去的典型形象与社会现实产生了一种距离感,使其只能是文化历史中的一个陈设品。因此,对典型形象的再创作也成为了过去的典型形象与当代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典型通过新的语意的灌输来传达它的价值意义,通过新的价值观念的传达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典型形象在不同时期观念的渗透中不断演变,而典型形象的再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典型形象的认知,新创作的典型形象不但是是对原典型形象的继承,也同样是创新与发展。对典型形象的再创作不是随意进行的。首先,艺术家对一幅作品中的典型形象应该有深刻的认识。对该作品的创作年代创作背景有深度的了解,对作品所要传达的意义及表现形式有透彻的分析和领悟;其次,艺术家还要把个人的想法与情绪付之于原作,而不只是简单的表面形式的模仿,应该找到恰当的表现方式进
行探索和创新。在再创作中满足艺术家自身的创作欲望,并充分释放艺术家的创作潜力,将作品赋予自身的精神内涵与理念。对典型形象的再创作作为一个艺术创作方式,也带来了一定的相对稳定的审美方式和思维方式。这不仅是一种创作技巧,也越来越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再创作是对原典型形象潜藏的意识与自身的文化立足点、艺术技巧相结合后的的重新表达,再创作的过程更加需要艺术家深刻的构思和精准的塑造,只有将作品的象与意、符形与符意有机结合,才能使作品既包含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又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中外美术史上,对典型形象的再创作从未间断过,艺术家出于对典型形象的崇拜与尊敬进行的再创作,都使典型形象的深层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得以再次的肯定,使典型形象的历史地位得到再次的确认。再创作的典型形象无论塑造的成功与否,无论是遭到批评还是赢得赞扬,都已不再是旧的典型形象,而是富有了艺术家思想观念的新的典型形象。艺术家不但可以从这一再创作过程中汲取营养,而且能够再次借助典型形象的历史魅力,巧妙的呈现新的文化涵义。124.对《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的分析与再创作3.2、研究意义(1)历史意义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的中国社会,涌现出一批典型集体和人物。在人物典型里,有”雷锋”、”焦裕禄”等;在集体典型里,最为耳熟能详的要数农业战线的”大寨”和工业战线的”大庆”。对这些典型的研究大多从史学、政治学角度入手,从新闻传播领域切入的较少。此外,即便在有限的以媒体报道为
载体分析典型形象的文章中,也大多针对人物,集体的相对稀少。所以,本文选取”大寨”为研究主体,以期打破时间壁垒,利用框架分析重构典型形象演进的轨迹。(2)现实意义翻阅历史不难发现,时代变迁让大寨呈现的媒介形象几经更迭,藏在身后的政治驱动显然无法忽略。政治与媒体的互动在当下乃至今后的中国依旧存在,正如克罗齐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本文希望通过对《人民日报》大寨报道的框架分析,为主流媒体在新时期塑造典型提供借鉴。19203.3、边缘人形象的创作意义写边缘人的作品中时时给人以勇气力量和道德警示,不断激励人求真、向善、臻美。杰克?伦敦在描述边缘人的过程中触及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无论其文本实验效果如何,可以肯定的是,他的作品”永远是历久弥新”。?443.4、形象的意义分析从内容分析的结果看,春晚对农民及农民工形象再现的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春晚对样本中形象的再现突出强调了身份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通过外表形象、性格特征来体现。衣着上主要是背包袱、戴毡帽或头巾、说方言、不戴眼镜,农民工尤其突出其衣着是工作服或头戴安全帽,携带劳动工具,性格上被表现得勤劳、淳朴、善良和憨厚,这些与非农民或农民工穿西装打领带、携带文化工具、戴眼镜、说普通话的特征有着明显差
异,对形象的分析发现,春晚对这些具有差异的特征进行反复再现,强调了差异的同时也强化了人们对不同群体的看法。2.春晚对农民及农民工形象的再现突出了其被娱乐的功能,形象上也被固定为某种类型。这一结论主要通过节目类型和这一形象承担的角色功能来体现。关于农民及农民工形象再现最多的节目类型是小品,小品通过制造笑点在整个春晚中承担着主要的娱乐功能,农民及农民工形象也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到这种娱乐当中;通过对角色信息的分析可以得出,小品中的小丑功能主要由农民和农民工形象来承担,小丑的戏剧功能是引人发笑,春晚中的农民和农民工形象也被用来制造笑料,供人娱乐。3.春晚中的对农民及农民工形象的再现省略了某些意义,被用来建构出一种和谐的景象。这可以从两个方面的来进行分析。首先是对有关农民和农民工议题的再现,通过内容分析可以看出这种再现以个人议题居多,群体议题很少且主要集中在教育方面,这是作为对中共中央对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重视的响应而出现在舞台上的。个人议题局限在私人或家庭领域,并且是可以通过个体奋斗而解决的一些问题,或者至多由城市人”帮助、关怀”最终使得问题得以解决。而大众媒介报道中提出的农民工群体面临的社会保障缺失、失业等等具有尖锐矛盾冲突的群体性议题,因为不符合春晚对和谐氛围的营造而被回避。其次是角色的功能和性格特征上,非农民或农民工多是”赠与者”,农民和农民工则表现出善良、淳朴、感恩知足的性格特征,城乡亲如一家,消解了矛盾和苦难,营造出和谐的人际氛围。35
3.5、影视剧对旅游地形象象征意义的赋予要确立旅游地形象的符号价值,是要通过一种对受众有影响力、符号通用性较高的媒介形式,将代表旅游地的符号和某种象征意义建立联接,再将这种联接关系传予受众,如果受众按媒介编码的意图进行解码,认同这种联接关系,即建立起旅游地的某种象征意义。但建立这种意义联接的前提是:编码媒介与解码者之间具有共同认可和通用的符号系统和符号规则,且编码者对解码者具有影响力和说服力。由于影视剧对符号的指意性特征的运用和对受众长期的培养,影视剧和受众之间具有一套通用性较高的符号系统和解码规则,当受众看到影视剧中的某些符号和符号组接,就会自觉的解读出其所表达的象征意义。比如在很多影视30剧中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已经并不是作为建筑本身,而是法国风情和浪漫的象征。如今的旅游消费行为也日渐倾向于形象和象征意义的消费,人们在选择和进行某个旅游地消费的时候,比以前更加注重旅游消费行为为自己带来的某种身份标识,或是体验某种生活方式;或是显示某种生活品味和价值取向;或是实现某种社会地位,即对旅游地形象符号价值或象征意义的消费。影视剧善于制造流行和时尚,且易于被受众所接受、追逐和模仿。影视剧构建旅游地形象时可以为其增添附加的符号价值和象征意义,提升旅游地形象的价值。3.6、形象权保护的现实意义
本节讨论的是形象权制度的构建能够带来何种社会积极效应的问题。由于形象权是一种与商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权利,形象权制度的构建对社会的经济活动具有巨大的影响,如防止不当得利、刺激经济发展、高效配置资源和保护消费者利益。3.7、研究的总目标与意义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调查,掌握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分析平阴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方法,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为平阴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政策建议。3.8、研究意义1.2.1理论意义1.2.1理论意义(1)丰富完善中国企业大学相关理论建构本论文研究理论意义在于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中国企业大学发展过程中相对贫乏的支撑理论。企业大学作为一种新的事物已成为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关注的热点问题,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相对于中国企业大学界实践发展愈来愈热的现状,中国企业大学领域的专业理论研究却一直相对滞后,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也多是集中在某些层次的经验总结层面,或者对国外研究成果的翻译介绍。并未使中国企业大学研究的理论系统化、专业化,难以为当代中国企业大学的具体运作实践和改革创新提供足够的和适当的理论支撑。因此系统化、专业性
的企业大学方法论研究指引,已成为当前中国企业大学科学发展的迫切需求。而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将丰富完善中国企业大学的相关理论建构,为中国企业大学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2)有助于拓宽成人教育的相关研究视域企业大学各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等领域,但在教育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相对匮乏。本文基于企业大学作为一种成人高等教育实体的层面进行理论研究,从宏观到微观的进行剖析,有助于实现理论研究从单一学科向多元学科转变,拓宽成人教育的研究领域。3.9、实践意义(1)有利于引起社会各阶层对中国企业大学发展的关注现如今,中国企业大学的建构已成为社会热潮,但是作为一种从国外简单移2植给中国企业的企业教育模式,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定然会存在水土不服等诸多问题。本研究在综合各种研究方法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客观真实的反应中国企业大学发展现状及其所存问题,以引起社会各层,特别是政府、企业、高校相关研究者的关注,有利于推动企业大学在中国特殊国情背景下的良性发展。(2)有助于为政府、企业以及高校采取教育措施提供参考通过对中国企业大学总体发展的调查分析,概括出中国企业大学发展的建构动因、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在基于案例分析的过程中,通过对中国东南沿海区域的企业大学发展实践性探索的经验总结,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为中国企业大学乃至企业教育寻求一条既具有推广意义又体现自身个性要求的模式,并为中国
企业大学应对新挑战提供实践经验层面支撑,为政府、企业及其高校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提供依据。3.10、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女性主人公的形象意义虽然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反对当时社会的妇女解放运动,对当时的激进24派女性存有一定偏见,但这不证明他歧视女性,因为他是按照另一种标准来评价女性的。他笔下的女性形象中很多是妓女,这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层次,这些女性绝大多数是由于生活的不幸而走上了这条路,但她们的内心却没有被腐化,反而是作品中爱的代表者,是将其他主人公引向希望的人物。作家笔下女性主人公的形象也可以分为两类:顺从的与具有双重性格的女性。《罪与罚》中的索尼娅属于前者,她是作者称赞的典型,使她生活下去的动力就是对上帝的信仰,对《圣经》中拉撒路复活的虔信。还有《少年》中阿尔卡其的母亲,也是这样的形象。《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卡捷琳娜就是典型的后者代表,她恨德米特里,鄙视他,同时又去帮助他。《白痴》中娜斯塔霞也是一个内心矛盾的人物。在《圣经》中有这样一个女性形象,拉杰虽是妓女,但却得到耶稣的赦免,并第一个见证了耶稣的复活。从一定程度上来讲,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以她为蓝本塑造如索尼娅这样的女性的,同时他也赋予笔下这些女主人公神圣性。《白痴》中阿格拉雅的名字,在希腊语中有希望、光明的意思。《白痴》中有这样的描述,有一次公爵在朦胧中感到有个女人好像要带他去看什么东西似的,在他前面走着。当他醒时,发现阿格拉雅站在他面前。公爵在极度迷茫时会情不自禁地给阿格拉雅写信,因为这会使他得到安
慰。这便暗示了阿格拉雅对公爵起着光明的启示作用,给他以力量。娜斯塔霞则把阿格拉雅和梅什金公爵放在同等的地位,她在给阿格拉雅的信中说:我说过,你就是他,他就是你。《罪与罚》中杜尼娅为了救自己的哥哥下决心要牺牲自己。斯维里加洛夫也向拉斯柯尼科夫承认,杜尼娅有那么多的优点,使他也不能不受到某种影响。在被杜尼娅拒绝之后,斯维里加洛夫还是表现出了他善良的一面,放走杜尼娅之后,他选择了自杀,这也是复活的方式之一,证明了女性人物也具有拯救人的作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疯女人丽沙维塔斯麦尔佳莎娅一生遭受巨大25的不幸,但她却有善良和坚韧的品质,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赞同的形象之一。有人给她钱,她收下来,立即拿去放进某个教堂的或监狱的捐款箱。在市场上人们给她的面包卷和甜点心,她一定拿去给路上先遇到的孩子,而自己却用黑面包就水糊口。人们也不提防她,都很关心她。给她的衣服,她也是很快走到什么地方去,多半是在教堂的门廊上,脱下这些施舍的东西,径直走去。她的行为中透着一种近似于我们已经提到过的圣愚气质,可见陀思妥耶夫斯基把她提到了一个非常高的位置上。《卡拉马佐夫兄弟》中被其他人物贬低的格鲁申卡,也能对人起拯救的作用。阿辽沙在佐西马长老去世的那天晚上怀着极为痛苦的心情去了格鲁申卡家,在那里,他说他遇到了一个诚恳的姐妹,一个无价之宝,一个充满爱的心灵。她帮助了阿辽沙,并给心情低落的阿辽沙划了具有象征意义的十字架,使他的心得以复原,同时阿辽沙也因为给了格鲁申卡”一根葱”而坚定了信仰。可见女性主人公对像阿辽沙这样的正面人物也能起到帮助。《群魔》中跛脚女人玛丽亚
季莫菲耶夫娜,常陷入幻觉,也是一个虔诚的受苦形象。她对斯塔夫罗金感到恐惧,却很喜欢沙托夫,她能更加准确地看出人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作者通过她表达了自己对这两个人物的评价意见。《群魔》中达丽娅帕夫洛夫娜对斯塔夫罗金来讲就是一个拯救者的化身,斯塔夫罗金本人也知道就是他在干了罪恶的勾当以后,她也会来找他的,这个女主人公对一切都是忍让与包容的,忍受着列比亚德金和斯塔夫罗金关于300卢布一事上的污蔑,斯塔夫罗金自杀前仍写信请求她的帮助,她也是这部作品中受赞扬的人物。《群魔》中丽莎对老韦尔霍文斯基来讲也是拯救者,在临死前她主动为他画十字架,也是有这个寓意的。这些女性虽然多数生活贫穷,受人歧视,但在作者笔下她们并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与尊严,反而具有坚定的信仰。这些形象是能获救赎的最26好的代表,在作品中起到了重要的榜样作用,因此决不能忽视她们。陀思妥耶夫斯基反对暴力,大力宣扬原罪论,指出苦难的原因及作用,号召人民相互原谅,兄弟般关爱,团结在一起。他通过女性人物树立榜样,索尼娅等女性形象体现着人类最崇高的价值:自我牺牲精神,对上帝坚定的信仰,对苦难的默默忍受。她们丰富了俄罗斯文化中典型的精神苦行者形象的画廊。这些女性不同于其他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不是弱女子,而是作家心目中能得到救赎的理想人物,是作家赞扬的典范。她们忏悔,宽恕,用爱感化身边的人。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这些人物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他的宗教救赎思想。
4、研究目的4.1、研究目的本文试图回答以下四个问题:(1)《人民日报》塑造了怎样的大寨形象?(2)近半个世纪以来,大寨形象经历了哪些变化?(3)典型形象变迁背后有哪些因素在左右?(4)回归当下,关于典型报道的得失思考。174.2、研究目的意义CUBA联赛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队员们的专业课学习与运动训练之间的矛盾突出,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CUBA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培养队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健全人格的塑造,中国大学篮球要想走出困惑必须进行改革创新,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引入新的发展理念。我国目前的篮球运动水平与欧美国家一些强国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篮球后备人才的整体实力跟诸强的后备力量相比则差距更大,极少高水平后备人才的递升,在国内最高水平的篮球甲级联赛中人们也很难看到新人出现,是当前我国篮球竞技水平出现滑坡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提高我国篮球促进篮球运动在新时期的健康发展,在国际竞争中1的地位和国内联赛的水平,无疑必须对青少年篮球人才的发展予以重视。我国原有的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一条龙”体系是从50年代逐步形成的,优秀篮球后备人才是我国篮球运动未来的希望,这种”举国体制”对我国的篮球运动迅速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使我国篮球运动实现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目标.是我国能够立足未来国际篮坛根本.但近年来,
这种”一条龙”体系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我国的篮球职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和了解我国优秀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无论是对我国竞技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还是对我国”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都具有重要意义.开封市二十五中是CUBA最早设在河南省的CUBA培养基地,也是CUBA后备人才基地的秘书处所在单位,负责河南省及周边地区优秀篮球苗子的选拔,为CUBA储备人才。开封市二十五中有着独特的教学理念,平时不仅抓学生的篮球技术训练,也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修养,是体教结合,近几年来向高校输送了不少高质量的篮球苗子。开封市二十五中学典型有两点:作为河南省最早的CUBA培养基地,也是河南省CUBA秘书处的所在单位。成绩呈下滑徘徊期。与全国的其他CUBA培养基地有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对二十五中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管理上做调查,对人才培养基地提供参考依据。4.3、西鞍山铁矿典型矿床研究及预测研究的目的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是应用现代成矿学的理论,将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矿山开采等资料及物、化、遥提供的信息联系起来,总结矿床在区域内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内在联系。目的是为矿产预测和矿产勘查提供科学依据,启示可能再发现的新矿床,为隐伏(盲)矿床、难识别矿床和新类型矿床的寻找指出方向,对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提出科学建议。区域成矿规律的研究成果将充实成矿学的内容,丰富矿产勘查的地质理论,减小勘查风险,提高找矿效益,提高理论找矿水平,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矿产资源种类、数
量、质量、产状和分布等全面认识,充实中、长期发展规划的依据。区域成矿规律的研究内容包括:典型矿床研究、厘定矿床成矿系列、划分成矿区(带)、2区域成矿特征研究(时间、空间和共生组合)、建立区域成矿模式、编制成矿规律图、总结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等。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是矿产预测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成矿规律研究和深化程度直接影响矿产预测成果的可信度。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既是一项相对独立的工作,又涉及到地质工作的方方面面,如基础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和地质信息(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等方面资料的应用与研究,因此,成矿规律的研究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的工作流程是:系统搜集各类资料→编制相应的数据库→编制单矿种和综合的各类图件→深入解剖典型矿床并建立矿床模型(矿床式)→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总结,建立区域成矿模式,编制综合图件等,为成矿预测及资源潜力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矿床有不同的成因类型(或工业类型),某一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能概括一组相似矿床赋存的地质位置,形成的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等,则此矿床可以作为该类型矿床的一个典型矿床。典型矿床研究就是归纳具有某类矿床共性和一定理性认识的实际资料,目的是为了准确掌握矿床的成矿地质环境、矿床成矿特征、矿床经济技术条件,主要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建立矿床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综合分析成矿规律,由已知区推向未知区进行类比预测和评价。从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的内容、工作流程以及典型矿床的定位可以看出,典型矿床研究
是整个研究过程的起始点。典型矿床研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工作的可信度与科学性。“鞍山式”铁矿我国是前寒武纪所具有的、特征性的条带状铁矿床(BIFs),是我国最重要的铁矿类型,其储量在我国铁矿石总储量中占一半左右。上世纪初,我国地质学家首先在鞍山市附近对本区的条带状铁矿进行了地质调查,所以在中国通常把这种铁矿称之为”鞍山式”铁矿。西鞍山作为我国”鞍山式”铁矿集中区”鞍山地区”的一个矿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因此可以作为典型矿床来研究。可见,西鞍山铁矿典型矿床研究及预测研究作为《辽宁省重要矿产资源潜力预测评价及综合》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整个研究工作意义重大。4.4、研究缘起与研究目的社会主义特色的概念,”劳动”体现了社会主义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坚信劳动创造价值的信念;”模范”则体现了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典范的传统。劳动模范是个历史概念,劳动模范由”劳动”和”模范”两个词构成,从词义上进行探源,劳动是指人们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改造劳动对象,使之满足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马克思主义更是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②在传统中国,劳动是不被尊重的,劳动者居于社会底层。新中国成立后,劳动人民翻身成为国家主人,”劳动”被重新定位,”劳动最光荣”成为需要在全国人民内心扎根的观念,得到政府的大力号召。”模范”本指制造器物时所用的模型,此含义体现在王充的《论衡?物势》”今夫陶冶者初埏埴作器,必模范为形,故作之也。”后来,演化出模范的引申词义”榜样”,在”师者,人之模范也。”(《法言?学
行》)中,模范则有榜样的含义,这也与现代的模范含义基本相同。劳动模范在中国最早出现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的公营企业中,1934年,刘少奇在《用新的态度对待新的劳动》一文中说:”把那些真正的突击队员一一劳动的英雄们,列在红板上去!极大地在群众中奖励他们。因为他们是革命战争中生产战线上的先锋与模范。”可见,中国的劳动模范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一样,出现在工业领域。在中国之前,社会主义苏联、朝鲜都出现过类似现象,苏联曾有过”斯达汉诺夫”运动、劳动红旗励章,用来奖励在劳动中成绩优异者;朝鲜也有”千里马运动”,造就了一批批”千里马骑手”。但是,只有中国的劳动模范得以延续和发展,直至现在,劳动模范评选己经制度化,形成了劳模制度,成为我国重要的表彰制度。劳动模范蕴含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和典型政治理论,凝结了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相关理论的中国化。劳动模范虽然在中国已存在了七十多年,历经了重大变迁,但是却一直没有引起学界的特别关注。笔者在研读劳动模范相关史料时发现,劳动模范最初产生在工厂中,以奖励在工业生产中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够比别人超额完成任务,拥有值得借鉴的劳动经验之人,它是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一种形式,苏联的”斯达汉诺夫”运动,以及朝鲜的”千里马运动”同样如此。I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劳动模范是生产中的典型,劳动中的榜样,具有典范化、示范性特点,利于工业生产中先进生产经验的推广。然而,令笔者不解的是建国初期,农业领域同样出现了大量劳动模范,而且当时树立的农业劳动模范大部分具有以下特点:以合作化时期
合作生产的带头人为主,他们克服了恶劣的生产条件,实现了粮食的大幅度增产,克己奉公,艰苦奋斗,营造了强烈的共同体意识。例如河北省饶阳县五公村的耿长锁,1944年与其他三户农民在冀中抗日根据地办起了全国第一个土地合伙组,后来领导村民办农业生产合作社,走合作化道路,曾被毛泽东誉为”群众所信任的领袖人物”。此外,还有山西的李顺达、河南的史来贺都具有以上特点,他们也都是全国著名的农业劳动模范。在中国,农业生产原本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独立生产过程,具有个性化、分散性和自给自足的特点,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生产状况各异,很多农业生产经验不可在其他地区复制和推广,国家为何在那一时期将劳动模范扩展到农业领域,在对象选择上又为何选择富有以上特点的人为农业劳模?笔者试图从农业劳模产生背景、形成机制、树后效果等方面探求”劳动模范”这一关键词在当时背景下产生的关键性何在,以及其背后隐藏的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如何。另外,在当代中国农村发展史中,”劳动模范”的提出及形成不仅具有实在的社会意义,而且具有文化知识的公共意义,它己经成为了影响当代中国农村和农民的一个关键词汇。出于这两个方面的考虑,此项研究已被纳入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关键词研究”之中,并且是它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4.5、研究目的と意義先行研究を見ればわかるようになるが、芥川の作品の題の一つは人間性の
問題である。多くの研究者によって、芥川龍之介歴史小説の代表作ともいえるこの三作品についての研究は少なくなかった。『羅生門』は人間のエゴイズム、『鼻』は傍観者の利義、また内の体性の欠如、『地獄変』は芸術至上義及び芸術と道徳の衝突、に研究者の目を引いている。三作品共に人間性の一角を窺える。しかし、今のところ、芥川の歴史小説全体を通して、芥川作品における人間性についての分析はいまだに多くない。また、これらの作品が人間性とか社会問題とかを反映すると時に、人公の自分で控えにくい人生の悲劇も見られる。筆者は歴史小説から、最も重要で代表的な三作品『羅生門』『鼻』『地獄変』を選び、芥川龍之介の作品における人間性及び人間性の矛盾の考察をしながら、人公の翻弄される人生も考察したい。は西方の真似をして近代化を実現した時に、いろいろな社会問題も出てくる。芥川は激しく進めている社会における人間のエゴイズム(利義)を掲げながら、人間性の矛盾及び人間の揺れ動く心をうまく捉えて描いている。歴史を舞台にしながらも近代社会の影を落としている。それで、芥川の描かれた人間性を一6「他者存」的社会心理の視点から芥川龍之介の歴史小説への一考察――翻弄される人公の人生層深く認識するとともに、西方を真似し急激に発展した近代社会の実像の一角を窺えることもできる。4.6、研究目的
『豊饒の海』の四部作は一九六五年(昭和四十年)九月から書き始められ、昭和四十五年十一月脱稿した。この作品は『春の雪』、『奔馬』、『暁寺』、『天人五衰』からなって、作者のライフワークとして力を注ぎ込んだ小説である。三島由紀夫は『豊饒の海』の擱筆日としては、十一月二十五日が選ばれたのだ。この日、三島は陸上自衛隊市ケ谷駐屯地で割腹自殺を遂げる。一体なぜこの日にこの方式で死ぬのか。三島の死に対する払い方が極端に二つに分裂して5《春雪》主人公对现实的超脱いる。一つは三島否定と三島支持の問題である。もう一つは、政治死か文学死かという対立だ。こういう謎を解くには、この遺作をおろそかにしてはならない。作者自身は曽て「自分のあらゆるものをこの長編に投げ込んでしまった」と語っている。その故に、三島にとってこの作品は彼の生涯の総決算である。彼の死の直前にアメリカのドナルドキーンに手紙を出して、今翻訳されている『豊饒の海』は、自分が死んでも絶対に最後まで翻訳して出版してくれと強く要請する。三島はどんなにこの作品を重要視するのかは、言うまでもないことだろう。また、『春の雪』から見ると、清顕は確かに肺炎のために亡くなった。ただし、清顕の死は自然死ではなく、自ら選んだものだ。第五十二章で、清顕は「今自分にできることは一つしかない。病が篤ければ篤いほど、病を冒して行ずることに、意味もあり力もある筈だ」と信じ、本多は彼をさっさと東京へ連れ帰ろうと思ったけど、清顕がどうしても受けない。聡子に彼の誠意を感応
させるとの意図が理解できるが、そんなふうに命を顧みず、心中のような行為を選ぶのは一体なぜだろうか。三島がこの遺作で描き出した松枝清顕という人物像は彼自身と同じように死亡に憧れ、自ら死を選んだ。三島由紀夫は自殺する前、どのように自分の思想をこの作品に注いでいるのか、について究明してみたい。そして、三島は『豊饒の海について』において、「第一巻『春の雪』の中に火薬のやうに装填されて、各巻に爆けてゆく」と述べる①。『春の雪』は『豊饒の海』プロローグにあたり、これから始まる壮大な物語のエピローグを示唆した作品でもある。この作品は『豊饒の海』においてもっとも高く評価されるのに対して、中国国内ではそれについての研究が足りない。従って、本論文では三島由紀夫の創作ノートや論著を参考し、テクスト分析の方法によって、三島由紀夫の創作背景と結びつけて、『春の雪』の主人公松枝清顕についての分析を通して彼がどのように現実に対する超克に達したのかを検討してみたい。6硕士学位论文第2章自己同一性の喪失及び自己存在への証明『春の雪』は大正元年秋から三年春にかけてを舞台にしているのだ。明治維新という雄々しい変革の時代が終わり、さらに西欧諸国の帝国主義競争に伍しての戦争の時代である。当時の日本は、大正の自由主義化へ、魂の西欧化へと移行している。このような時代背景に、武家に生まれ、公家に育てられた主人公松枝清顕はどうのようにして自己の存在をこうした環境に位置づけることかに非常に戸惑いてしまった。
4.7、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上的稀世奇才,几乎所有的音乐领域他都无所不及。在他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共创作出六百多部各类体裁的音乐作品,从声乐到器乐;从独奏曲到协奏曲;从教堂音乐到歌剧无论哪种创作体裁与形式,他都驾轻就熟。其中,最能代表他创作思想及风格的当推歌剧。2.莫扎特一生共创作了22部歌剧,他无疑是一位歌剧改革家,他主张:”诗必需服从于音乐”。继格鲁克改革之后,莫扎特对歌剧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歌剧中建立了纯音乐交响性的发展,使Belcanto(美好的歌唱)发展到极致;他用音乐的形式,将歌剧中的人物形象与性格刻画的鲜明而生动;使声乐与器乐结合得更加紧密;使歌剧的戏剧性较之前提高了一个新的高度。除此之外,莫扎特在德国歌剧艺术开拓史上立下了不朽的业绩。3.莫扎特的声乐作品是声乐学习者进阶的最好”练声曲”。女高音歌唱家萨瑟兰说:”演唱莫扎特的声乐作品就像吃补药一样,我每过一段时间都要回过头来演唱他的作品。”旋律的优美连贯能够训练气息的稳定与声音的灵活;声音的纯净可以训练准确的起音与清晰柔和的咬字;不同角色的塑造能够拓展表演的空间增加人物的表现力。4.歌剧这一音乐体裁几乎贯穿于莫扎特一生的创作生涯。无论他早期或晚期的歌剧作品,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莫扎特不同阶段的艺术理念与情感动态。研究莫扎特早期歌剧作品对于全面把握莫扎特的音乐创作风格有一定意义。历来研究莫扎特后期歌剧作品如:《费加罗的婚姻》、《唐璜》、《魔笛》等的资料较丰富,有从歌剧的创作风格及艺术成就方面的研究;有对莫扎特后期歌剧作品
的音乐分析和演唱方面的研究。然而,对其早期歌剧的研究相对较少,资料较缺乏,国内的声乐学生较少熟识并演唱。因此,本文选择对莫扎特早期歌剧《阿斯卡尼欧在阿尔巴》中女主人公的两首咏叹调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掌握莫扎特歌剧创作的总体风格,为今后更准确的表达莫扎特后期歌剧作品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所以,我选择了本课题。14.8、研究目的国内关于审计重要性判断的研究不多,而且都是集中于介绍我国审计准则中关于重要性概念、在审计各个阶段如何运用重要性判断等等这几方面的理论研究,其实并没必要进行这类重复的研究,因为这些研究根本就无法对重要性判断在实践中进行很好地指导,所以才会使得重要性判断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遭遇了极大的困境。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审计重要性判断遭遇困境这一现状的分析,通过分析难以有效进行重要性判断的原因,希望能促使学术界以及审计人员充分认识到重要性判断的现状对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的负面影响,进而能够改善这一现状,使得重要性判断能发挥应有的作用。14.9、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1研究的目的1.2.1研究的目的1)分析现实景观是社会形态的反映,是社会的价值观、审美观和整体意识形态在大地上的烙印[2]。置身于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中,中国当代景观发展也经历着巨大的时空压
缩,中国的景观工作者要在中国速度下被迫完成极高的产量。在这个无比匆忙的时代,很多景观工作者几乎麻木,他们对景观于社会的意义,不管是物质生产上还是文化表现上,都缺乏思考。正因为思考的缺乏,景观工作者,通过简单的拷贝和重复,下意识的来应对中国速度的压迫,单调、雷同的项目大量出现,”千城一面”的美化运动在大地上蔓延。现实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确立了研究的方向,即客观存在的快速营建需求,需要有效的应对策略来缓解时间对景观项目营建制约的矛盾。当时间无法改变,我们只有改变其他。2)探寻对策这是本文的核心理论研究部分之一。通过对当前采用的景观快速营建应对策略的基本特征的分析,总结出只有以主动的心态去直面目前的危机,才可能找到科学的应对策略。文章尝试通过分析影响景观项目的快速营建的因素,探寻景观项目快速营建的应对策略,从而在遵循事物发展自身规律的前提下,达到景观项目建设”又好有快”的目的,为具体的景观实践活动提供指导。4.10、景观项目的时间特征4.3.1景观的时间性4.3.1景观的时间性22自然过程是有时间性的,而人的存在影响了自然过程,这里,人替代了时间而起作用,所以,Jackson说”景观是人们有意识创造的、推进或阻碍自然过程的空间”。景观的时间性也意味着景观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这种变化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的关系。即:人类的欲望、生产技术以及自然力。作为人类栖居地的景观从和谐的田园,到不和谐的大工业城市,再到田
园城市理想,最终走到花园郊区和高科技园,正是一个”欲望-技术-自然力”三者之间由平衡到平衡的打破,再到新的平衡的建立这样一个过程[17]。5、国内外研究现状5.1、典型报道研究现状分析者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典型报道是指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突出事物的强化报道”③(甘惜分,1998),也有学者认为”典型报道是新闻媒介选择事实、强调新闻事实社会意义的报道方式。”④(刘建明,11999)而丁柏铨①和杜骏飞②两位学者在各自的定义中则倾向于阐述典型报道的宣传作用。关注典型报道的海外学者并不多,但张威是个例外。他把典型报道看成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一种特定的新闻形式”,并认为其精髓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新闻特写”③。的确,除了极少数学者(朱金平,2004),学术界普遍视典型报道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独特景观,是中西报道理念间的重大区别,此类观点笔者也较为认同。典型报道在中国的新闻实践中可谓颇具历史感④和代表性⑤,它的诞生和发展为观察中国新闻理论进程开启了一个窗口。改革开放至今的30余年,对典型报道的讨论在学界和业界都不曾停止。80年代,新闻界对典型报道的关注主要出于对长期以来的实践模式的检讨。换言之,是对真实性和宣传性怎样统一的考问。进入上世纪90年代,对新时期语境下典型报道如何开展,不少新闻从业者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工作体会式的文章层出不穷。新世纪以来,对典型报道的研究兴趣又在新闻界逐渐升温。随着一批
深度探析的学术论文的出现,典型报道对中国新闻理论研究的学术价值得到了承认和重视,新闻界对这一问题的学术探讨也在稳步增加。大体来说,对典型报道的研究主要立足三个方面,一是从新闻史角度回顾典型报道的起源和沿革;二是从业务角度探索典型报道的经验教训;三是对典型报道未来发展走势的争论。(1)典型报道的起源和沿革研究陈力丹在分析典型报道的源起时,将这种概念的提出追溯到19世纪初期欧洲的各派社会主义报刊。在其看来,早期的设想并没有取得成功,直到苏联和中国相继将这种概念付诸实践,典型报道才真正获得生命力⑥。学者们大多认为,我国的典型报道起始于延安整风期间。1942年,《解放日报》在头版头条对劳模吴满有的事迹进行报道,借此鼓舞边区群众自力更生。1943年,大生产运动兴起,典型报道的第一个高潮出现。据《中国新闻事业史新编》(丁淦林等著)中记载,仅在当年,《解放日报》就发表此类消息和通讯3000多篇,宣传的先进人物多达600人⑦。建国后,典型报道高潮迭起。先2是抗美援朝中的黄继光等战场英雄等被树立为”保家卫国”的典型。接着”三大改造”开始,毛泽东提出要重视典型报道,并给出具体指示,强调”许多材料,都应当公开报道,并发文字广播,三五天一次,方能影响运动的正确进行”①。与此同时,第一个”五年计划”拉开大幕。为激发和引导群众建设热情,毛泽东再度指示各大报纸要”积极支持工人阶级和农民群众的一切创举,把先进生产单位、先进生产者的典型经验和重要成就推广到整个建设战线上去。”②在纠正了反右斗争和”大跃进”运动中树立虚假典型、”放卫星”等严重错误后,60
年代初期的典型报道开始走向成熟。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一批真实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如”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以及”大寨”、”大庆”两个先进集体等的涌现被视作典型报道的成功之作。文革期间,典型报道的政治宣传功能被放大至极限,”为了政治需要,典型可以随意塑造”③(张威,2002)。就拿大寨来说,一会儿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典型”,一会儿是”阶级斗争”的典型,一会儿是”全面专政的典型”,一会又成了”继续革命的典型”。改革开放以后,为坚定民众信仰并贯彻党中央”以经济为中心”的政策,媒体树立了张海迪等”身残志坚”的典型以及积极投身”四化”建设的知识分子典型。90年代以来,针对开放过程中的流入的一些”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媒体在党中央的指导下相继推出如李素丽、孔繁森、郭明义等精神楷模。上述历程在《中国新闻事业通史》④(方汉奇等著,1999)、《中国新闻事业史新编》⑤(丁淦林等著,2008)以及《中国新闻史新修》⑥(吴廷俊等著,2008)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记载。通过梳理不难发现:在中国,典型报道与政治之间可谓剪不断、理还乱。但是,在我国典型报道是否师承早期共产主义的”典型示范”和列宁的”典型宣传”问题上,学术界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以陈力丹为代表,他在《典型报道之我见》(1987)中对上述继承关系持肯定态度⑦;3另一种则是以吴廷俊、顾建明为代表,他们坚持认为我国的典型报道的发端是典型调查实践,”它是毛泽东的典型思想方法运用于新闻领域而直接构成的,它是毛泽东在新闻工作上的一个创造”①。笔者认为,毛泽东对典型报道既有理念的继承也有手段的创新②。(2)从业务层面对典型报道的研究
解放后到改革开放以前,关于典型报道的研究文章一般发表在《新闻战线》和《新闻业务》两种刊物上,撰稿人主要是业界的编辑、记者,内容则是报道经验的总结和采访心得的分享,偶尔也刊载领导对新闻工作的具体指示。当时,新闻宣传的基本思路可概括为”大抓先进典型、集中突出地组织典型报道,以典型报道为骨干带动一般报道。”③(侯存明,1959)。此外,调查研究对典型报道的重要意义也在文章里被反复强调④(杜心源,1963)。改革开放后,《山西日报》编委会率先响应新闻改革的号角,撰稿反思典型报道中的真实性问题⑤(山西日报编委会,1983),”慎重选择典型、实事求是报道”⑥(赵昆武,1988)逐渐成为主流呼声。接着,一部分业界人士开始分享新的经验。如转变报道角度,”用写普通人物的笔触去写英模人物,把他的英雄模范行为、思想境界,与他的感情和作为普通人的活动,结合起来写,写出真实的、有血肉的人物形象”⑦(胡廷楣,1986)。与此同时,典型报道突出地方特色的思路也被提出⑧(河北日报总编室,1987)。学者李良荣在《典型报道中若干问题》中结合案例尖锐的批评了长期以来典型报道存在的十大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⑨。1989年,”舆论监督”又成为新闻改革的热门选题。此后,关于如何做好批评性典型报道的论文相继出现,如郑旷的《典型报道断想》⑩(1989)。90年代以后,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把传统的典型报道与时代相结合成4为新闻界共同面对的考题,有人提出典型报道要”把握分寸、革新观念、提高质量”,并认为典型报道要做到”多层次、全方位、多样化”①(吴成义,1995)。
与此同时,各种媒介的出现让典型报道的载体多元化,不同载体间关于典型报道的细微差别逐步进入人们视野,如《电视典型报道研究》②(孔朋,2008)、《如何发挥广播典型报道的魅力》③(李崇,2008)等。(3)对典型报道未来走势的争议在前苏联,随着政治解体的浪潮,典型报道一去不复返。在中国,其日益弱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起,一批新闻传播学者便已察觉到这一趋势。1987年,陈力丹在《典型报道之我见》中提出”典型报道末日来临”④,引起轩然大波。在陈之前,还未有过对典型报道如此断然的否定。为此,新闻界进行了持久而激烈的争论。目前学界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①充分肯定。典型的重要性决定了典型报道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媒体在报道典型方面成绩卓越,给我国的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强大的推动力,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它都是我国报刊宣传的一种主要形式。所以只能肯定,不能否定。持此类观点的人并不占多数。②辨证分析:其历史意义值得肯定,但需与时俱进。不少学者指出,典型报道除任意拔高、表现手法模式化、缺少鲜明特点等弊病外,新时期后也面临新挑战,如”受众的价值取向多元化和个体意识的增强、媒体形态多样化,网络社会崛起、受众媒介素养提高,对同质化典型报道产生质疑和抵触”⑤(王建、肖正涛,2012)。谈到出路,有学者主张突出典型的”片面完美”⑥(尹韵公,2000),以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可敬、可近、可爱、可比、可学、可赶、可超的一分子”⑦(朱清河,2008)。③基本否定。有学者认定”典型报道观念是文明程度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并断言其”将随着文明的发展而逐步消亡”⑧(陈力丹,1987)。还有学者用”式5
微”来形容典型报道的现状①(郭平,2009),并对其未来发展持消极态度。5.2、大寨报道研究现状分析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曾是20世纪60、70年代中国贫困山区自力更生发展农业的典型。在各级新闻媒体的打造下,拥有过硬生产事迹的大寨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被赋予特殊意义:一个生产典型和政治典型的杂糅。随着60年代初期新闻界”调查研究”之风的兴起,大寨的先进事迹逐渐引起山西省党委机关报《山西日报》、国家级通讯社新华社乃至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等媒体的关注。从《山西日报》的核查情况看,在1967年—1978年的10年间,有关大寨或昔阳的报道就发表了760多篇,近200多万字。有学者(王醒,2008)就指出,对大寨的宣传”规模之大、影响之深、篇幅之多、版面之集中、持续时间之长,在我国甚至在世界新闻史上,也是罕见的。”②如图1-1所示,《人民日报》在1961年——2010年期间有关”大寨”的各类报道共计213篇,字数超过34万。尤其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几乎年年都有从大寨传来的消息。其中以1977年为最,达到31篇。另外,《人民日报》大寨报道还覆盖了当时大部分重要节日(含当日或前后),如元旦、”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等。图1-1《人民日报》大寨报道数量统计图(单位:篇)从1961年至今,对大寨报道的研究横跨近半个世纪。大致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归纳:(1)曾参与大寨报道的媒体及记者的回忆和反思《山西日报》农村部曾于1964
年撰文《典型报道和时代精神——大寨报道的前前后后》,肯定了”从调查研究中树立典型,从典型报道中调查研究”6的报道思路①。然而”文革”期间,由于时代风气影响和媒体自身的局限性,典型多以”高、大、全”面目出现。改革开放后,《山西日报》率先检讨在宣传典型过程中存在的不符合新闻规律的做法,并提出典型报道中的真实性问题②(山西日报编委会,1983)。文中虽未明确提到大寨,但指向却很明确。当然,该作出反省的不只有《山西日报》,《人民日报》作为大寨走向全国的推手以及“文革”中扭曲宣传的主战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1987年,《人民日报》原农村部主任李克林将反思付诸笔端,《反思与体会——农村报道的曲折历程》一文在《中国记者》刊出③。作为新华社山西分社记者,冯东书曾长期与大寨及陈永贵打交道,他的《大寨采访反思录》(1989年)力求辨证看待大寨,对陈永贵也讲究功过两分④。1993年,另一位新华社记者、《大寨之路》作者之一的范银怀发表《发表前后》,向公众披露了当年采写历程中的不少细节⑤。1995年后,如《记者在大寨报道中的是是非非》等一系列标题类似的文章也出现在读者面前,作者均系马明一人。作为新华社资深记者的他以讲述者的身份审视过去、记录历史⑥。与此相应,曾将采访大寨中发现的问题写成内参汇报中央的记者李秀玉也在上世纪90年代末发表《我写的前前后后》,以亲历者身份解释当年(1965年)举报大寨虚报产量的前因后果,为后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细节⑦。需要补充的是,当年参与报道大寨的记者有些将所见所闻汇编成书,留下
了大量的文字和图片材料,如陈大斌(2008)的《大寨寓言——”农业学大寨”的历史警示》⑧、冯东书(1998)的《”文盲宰相”陈永贵》⑨等。这些专著从不同角度还原历史,为笔者撰写论文提供了必要的原始材料。(2)学界对大寨报道的思考和感悟这其中有对某篇具体报道的点评。如蒲宗亮在1966年发表的论文《是篇好报道》中肯定了《人民日报》在报道早期坚持了7对”先进地区一分为二的观点和实事求是的原则”①。新时期,关于大寨的报道逐步回归新闻本位,与此前不同的是,学者评价更多涉及新闻专业主义。如《公正客观的记者胸怀——读通讯》(漱因,1985)中给予了《人民日报》这篇通讯”客观公正”的总结②。近年来,有学者(金嘉声,2012)开始关注起”大寨”前党支书陈永贵与记者之间的恩怨,并深入剖析背后缘由③。随着时光推进,对历经20、30年的大寨报道进行宏观总结越发必要。而摆在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报道的历史分期和各时期的主题。有人(马明,1996)按政治运动为基准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文革”前(60年代初—1966年上半年)、”文革”以及徘徊时期(1966年下半年—1978年底)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马明看来,第一个阶段大寨被视作建设山区的典型来报道,第二阶段对大寨的报道失去了党性和真实性,第三个阶段对大寨报道遵循实事求是原则④。2008年,学者王醒以《山西日报》对大寨的新闻报道为主体内容进行研究,在分期问题上较马明更为延展和细化。在期刊论文《大寨新闻史略论》中,他从四个时期解读对大寨的报道:正确报道时期(1956年—1966年);歪曲报道时期(1967年—1978年);反思报道时期(1979年—1981年);客观报到时期(1982年—)⑤
。本文借鉴前人线索,以《人民日报》中呈现出的大寨形象为主要依据,将持续近50年的大寨报道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1年—1965年):生产典型——自力更生的农业合作社。第二阶段(1966年—1980年):政治典型——毛泽东思想路线的坚定拥护者。第三阶段(1981年—2010年):新时期的旧典型——农村经济政策的贯彻者。1961年,一篇以生产斗争为题材的通讯《顶着困难前进——大寨生产大队抗旱春播散记》⑥(1961.05.24第3版)拉开了大寨报道的序幕。之所以能登上《人民日报》的版面,与大寨十余年来积极参与合作化建设并取得优异成8绩密不可分。1966年前后,”左”的意识形态渐渐在全国蔓延,这直接影响到大寨报道的基调。消息《灾前有准备、遇灾敢斗争、灾后早防灾——大寨大队大旱之年仍获高产》①(1965.10.22第1版)中首次将战胜自然灾害的主要功劳归因于“学习毛主席著作”。类似的歪曲报道直到三中全会以后才得到遏制。1980年“农业学大寨”运动彻底结束后,对大寨”神话”般的宣传终于走到尽头。1981年,评论《喜看大寨昔阳迈新步》②(1981.04.15第1版)肯定了大寨冲破”左”的束缚,落实中央政策的积极举措。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有关大寨的报道不论是频率还是篇幅都大面积缩水。据统计数据显示③,后三十年的大寨报道总量与1977年基本持平。5.3、框架理论研究现状分析(1)国外研究“框架”概念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④,心理学和社会学为其理论渊源。这一出自认知心理学的词汇在70
年代被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引入社会学,用于概括人们对日常生活图景赋予意义的心理建构和主观解释。在代表作《框架分析:经验组织论》(1974)中,戈夫曼首次系统地向世人阐释框架理论⑤,启发了一批对新闻媒体颇感兴趣的社会学者⑥。20世纪80年代前后,框架理论被植入新闻传播领域,衍生出”新闻框架”⑦。总的来说,新闻框架的研究和使用同样沿着社会学和心理学两条路径前进:前者关心大众媒介的意义建构,由此延伸出媒介框架;后者关心框架如何对受众认知产生影响,由此延伸出受众框架。塔奇曼和吉特林是率先作出上述尝试的学者。《做新闻》(塔奇曼,1978)和《整个世界正在看:大众媒体对准新闻的制造和非制造》(吉特林,1980)可以说是这波新闻生产研究浪潮中引人注目的两部作品。塔奇曼眼中的新闻是一种框架,这种框架不仅在生产新闻,也9在组织生活①。吉特林则认定,媒介主体框架深受意识形态霸权的影响和支配。于是,记者的独立和自由极易丢失,而偏见则难以避免②。90年代后,媒介研究者们对新闻框架的关注有增无减,问世的著作和论文主要涵盖三个向度:新闻生产研究、媒介内容研究和传播效果研究。接下来,笔者将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对发展了30余年的新闻框架进行简要梳理。理论探讨①新闻框架的理论内涵塔奇曼(1978)在《做新闻》中开篇写道,”新闻本身就是框架”。在作者看来”真实报道只是神话”,框架的存在让新闻专业主义所标榜的客观公正受到质疑③。书中,塔奇曼还提到新闻框架具有建构社会现实的功能。这一观点在加姆森等对公众对核能态度的研究中得到进一步印证④
。吉特林(1980)在《整个世界正在看:大众媒体对准新闻的制造和非制造》中提出新闻框架既是一种持续”认知、解释和陈述”的范式,也是一套”选择、强调和遗漏”的手法⑤。在其看来,新闻生产者总是按照既定思维和操作惯例来组织新闻报道的。潘(Pan)和柯西奇(1993)在发表的会议论文《框架分析:一种分析新闻话语的方法》里给出了一个略显冗长的定义,”新闻框架是符号工作者长期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组织言说的过程,长此以往形成的选择、强调和排除‘社会事件’的固定的认知、解释与呈现型态”⑥。尽管在具体定义上各家看法不一,但我们不难抽离出一些共性。首先,”框架是新闻内容的中心思想”⑦(加姆森等,1989),框架在新闻生产中非但无法10避免,且扮演重要角色。其次,新闻框架普遍存在于媒体组织和媒体从业人员当中,阅历越深框架越牢固。最后,新闻框架不仅是意识中讯息处理的基本原则,也是稿件中白纸黑字的文本特征。值得一提的是,读者透过新闻框架看到的世界并非客观真实①。②新闻框架的形成解析关于新闻框架形成的原因,意识形态②是最早进入研究者视野的要素。沿着吉特林的研究路径,潘(Pan)和柯西奇(1993)丰富了新闻框架的构成要件:新闻常规、社会制度、新闻从业者个人的意识形态等③。与此同时,德国学者沃夫斯菲德④(1993)将消息来源和原发组织对社会事件的左右⑤两个因素并入加以考察,共归纳出五点⑥。两年后,瑞(Rhee)(1995)在会议论文《理论与模拟:新闻框架与解释图式间的互动》中对上述观点补充道,”新闻框架无可避免地会与历史文化进程相呼应,体现某一特定时期的情境。”⑦1996年,卡佩拉与贾米森在《新闻框架、政治制度和媒体制度》中从制
度层面(包括政治制度和媒体制度)分析新闻框架所受的影响⑧。当然,也有学者(荷特戈与麦克劳德,2001)另辟蹊径,从文化角度探索新闻框架的起源⑨。11③新闻框架的机制与功能关于框架的作用机制,学界说法不一。吉特林(1980)认为是”选择、强调、排除”①,在加姆森等人(1989)看来是”中心组织”②。恩特曼(1993)在论文《框架:对一种破裂范式的澄清》中不仅提出较为开放的框架概念,并且总结出新闻框架的四大功能:问题界定、确认成因、生成道德判断、开出解决方案或完善方法③。在另一篇有关美国反核运动的文章中,作者谈到框架的作用机制在于”选择与凸显”④。在功能方面,新闻框架在新闻(话语或文本)生产和社会真实建构(包括媒介形象塑造)中角色突显。如果说前者更多的还停留在微观层面,那后者则在宏观命题上居功至伟。正如某些建构主义者所言,新闻传播是社会文化中的一种故事传递与叙述活动,(它的存在)维系了社会生活中的界限、定义与价值⑤(帕里西,1995)。当然,新闻媒体无法呈现完整的社会面向,实际上新闻不过是建构或再建构后的符号内容,与原始真实事件不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⑥(费尔,1996)。④新闻框架的分析向度在1991年的AEJMC⑦研讨会上,坦卡德发表论文《媒体框架:概念和测量的方法》,为框架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贡献出三个研究取向——”媒介套装取向”、”媒介之多面向概念取向”和”框架清单取向”。作者还提炼出一套”框架表格”和”框架机制”用以测量”框架”及其特性⑧。10年之后,作者于另12一篇文章《媒体框架研究的经验方法》中对此做进一步阐释,所述的方法程序客观、操作便捷,继而奠定量化分析在框架研究中的地位①
。加姆森(1992)从流程递进的视角把新闻框架理论放在三个层次上进行分析②:一是对新闻生产过程的研究;二是对新闻作出来的成品——新闻文本进行研究;三是在与受众的互动上进行研究,毕竟受众不是”魔弹论”里理想化的”靶子”。在潘(Pan)和柯西奇(1993)那里,新闻框架同时存在于媒体的政治话语和个人的心智结构中,可以说是”建构与处理新闻言说的策略”。两位学者从叙事结构出发,认定文本自身无所谓意义,意义(或形象)不过是媒体从业者运用一些符号设计③手法与受众个人记忆及意义建构行为协商后的产物④。实证研究①对新闻报道内容的框架分析。研究者通过对新闻文本的内容分析,探究媒体如何通过符号构建社会现实。这里介绍横、纵两种分析角度。Ⅰ.纵向分析法:以公共事件发展的进程为轴考察同一家媒体报道框架的演变。加姆森与莫迪利亚尼(1989)在《媒体话语与大众关于核能的意见:一种建构的方法》中揭示了美国自二战结束以来核电报道新闻框架的演变经过:从“进步”框架到”核能失控”框架,共呈现出三个阶段的议题,当然这种分法略显粗糙⑤。15年后,琦(Chyi)和麦库姆斯(2004)在分析新闻框架时做了更为细致的研究,作者以《纽约时报》对美国”哥伦比亚校园枪击”案的报道为例,呈现出新闻框架在由五个阶段组成的议题发展周期里演变的过程⑥。Ⅱ.横向分析法:对同一公共事件中不同媒体的报道框架进行比较。2000年,塞米科与瓦尔肯堡在《欧洲发射的框架政治:新闻的跨国比较13研究》中对不同国家的媒体在有关欧洲起飞的报道中选取的新闻框架进行比较,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文中指出政治意识形态、历史因素和国家利益
在跨国新闻报道中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①。2001年,凯伦与弗劳克在《评估民众争议:新闻媒体怎样框架精英政治话语》中使用文本静态分析对不同媒体关于同一有争议政治事件的新闻框架间的竞争做系统比较②。②新闻框架与受众框架间的互动。此类研究侧重媒介现实与受众现实间的关系探讨,考察两者如何相互影响。内容分析法和调查法的结合运用有利于研究者检验新闻框架的传播效果。黄(Huang.K.S)(1996)在《媒体框架与受众框架的比较:山—汤姆一案的争议》中通过测量”山—汤姆事件”上媒体的新闻框架与受众的认知框架重合度,找出了新闻框架的设置对公众认知影响的证据③。得出类似结论的还有纳尔逊等人(1997),他们发现不同新闻框架的选取可令受众对示威团体生成不同的容忍度④。(2)国内研究①港台地区与内地相比,台湾地区对”框架”的研究和使用走在前面。一些著名学者如臧国仁、翁秀琪和钟蔚文等不但撰写专著推介框架理论,还利用学院资源开展一系列实证研究。上世纪80、90年代的宝岛,涌现出一批在新闻框架理论方面有影响力的学人与著作,该领域研究颇具规模。理论探讨以学者臧国仁为例,他(1987)在《新闻报导与真实建构:新闻框架理论的观点》中,沿着社会建构主义的思路探讨新闻报道如何在新闻框架的作用下建构社会现实⑤。文中,作者将各家的基本观点综合,把动词的”框架”视作“选择与重组”策略,把名词的”框架”归纳出高、中、低三层结构,即组织14层次、个人层次与文本层次①。十几年后,这位来自台湾政治大学的教授(1999)在其著作《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中更深一步,
把重心放在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上,考察他们是怎样通过各自世界观的互动彼此协商,并最终共同建构报道的符号意义的②。实证研究在台湾,新闻框架理论的实证研究大多围绕争议性政治议题展开,在媒介真实建构、新闻框架的竞争与影响等方面均有所涉及。翁秀琪《我国妇女运动的媒介真实和社会真实:大众媒体,官方消息与社会运动的视角关系》③、林炳宏《争议性政治议题的新闻文本框架分析:以林毅夫返台奔丧事件为例》④等是其中的代表。②内地内地对”框架”或”新闻框架”的研究总体说来以实证为主,理论创新较少,文献等理论依据大多引自西方或港台。理论探讨Ⅰ.新闻框架的理论内涵专著方面。黄旦(2005)在《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中专门开辟一节谈论框架理论,在总结前人观点后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作者认定“框架理论的中心问题是媒介生产”,但这种生产本身并不孤立,而是”置于特定语境:诸种关系之中”⑤。另一位学者李希光(2002)在论著《转型中的新闻学》中则用一个章节关注”新闻框架与新闻视角”。他指出,新闻框架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观念框架、意识形态框架和知识框架的翻版”⑥。期刊论文方面。李莉、张咏华(2008)通过对一期传播学特刊的梳理,对框架理论的进行溯源和内涵解读。在论文《框架构建、议程设置和启动效应研究新视野——基于对2007年3月美国特刊的探讨》中作者提出,议程设置、框架建构和启动效应的整合研究将成趋势⑦。王玲宁(2009)在《国15内新闻框架研究现状述评》中对国内外新闻框架理论分条缕析,其要点在于各学科的融合将令这项研究焕发新春①。Ⅱ.新闻框架的形成解析
初琦、张晓宇(2007)在《试从新闻价值标准看新闻叙事框架的意识形态》中提出”新闻是一个有着整体结构、讲究叙事手法的偶然事件”,强调意识形态是新闻框架②形成的主要因素,它通过新闻价值标准对新闻叙事产生影响。作者指出,”新闻叙事框架体现着叙事者独特的叙事意图,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受众对新闻文本的阅读和接受。”③也有人把文化规范视作新闻框架形成的最基本的价值体系④(王贵斌,陈敏直,2005)。Ⅲ.新闻框架的分析向度陈阳(2007)在《框架分析:一个亟待澄清的理论概念》一文不仅梳理框架理论进入内地的历程,厘清了关于”框架”的概念混淆,还详细解读框架分析的三大研究领域——新闻生产研究、媒体内容研究和效果研究。在文中陈阳还提出,以批判视角为主的框架分析应容许不同范式的研究相互争论⑤。关于新闻框架研究的未来发展,贾国飚(2006)在《论新闻的框架研究》中提出多学科综合运用的概念,期待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吸取新元素⑥。实证研究Ⅰ.境内媒体新闻框架分析大部分论文集中于研究国内主流媒体对特定问题或重大事件的报道,常落脚于媒介形象、传播效果以及舆论导向。如陈阳(2008)在《青年典型人物的建构与嬗变——以塑造的雷锋形象(1963——2003)》中使用框架分析对《人民日报》从1963年至2003年近40年的雷锋报道进行整理。在勾勒出雷锋媒介形象的诞生和变迁的历史路线图的同时,揭示出政治、社会与媒体之间的微妙关系⑦。类似的还有张楠(2004)《从媒介现实到受众现实——从16框架理论看国内媒体”非典型肺炎”报道》①以及郭慕清(2012)《汶川大地震报道框架理论分析》②等。Ⅱ
.境外媒体新闻框架分析此类分析聚焦于欧美主流媒体较多,而结论多偏向于证明西方媒体的偏见或质疑其报道客观性。刘丰与田春燕(2005)在《用框架理论分析媒体导向——以”911”事件后美国主要媒体报道的分析为例》里着重印证了美国政治对主流媒体舆论导向施加的影响③。此外,还有曾妮(2005)《局促的自由——美国媒体关于伊拉克虐囚报道的框架分析》④等。Ⅲ.新闻框架与受众框架间的互动张克旭等(1999)在《从媒介现实到受众现实——从框架理论看电视报道我驻南使馆被炸事件》中对”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事件中三家电视台⑤的新闻框架与受众框架进行比较。最终证实,媒体在反映特定事件时会固定呈现事件里的特殊部分⑥,而受众在接受媒介信息时也会依照过去经验产生倾向,最终达成三种取向:趋同、协商或者对立。客观现实、媒介现实和受众现实之间的转换也两种框架的互动中得以完成⑦。(三)研究设计5.4、本课题相关研究现状本课题的研究主旨既然是探讨《阿依达》中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那么自然要关注威尔第的生平、思想和创作,甚至需要以整个十九世纪的意大利歌剧作为宏观背景来进行审视。1.2.1关于威尔第的研究德国学者芭芭拉麦耶著的《威尔第》一书(人民音乐出版社于2004年据德国罗沃尔特出版社2000年版译出),从威尔第的生平、歌剧题材、歌剧演出概况、音乐评论等方面介绍了威尔第,著者的动机不是全面地为威尔第作传,
而是从学术的角度利用第一手材料对威尔第进行深入、客观的研究。该书在正①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阿伊达?脚本[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91.第3页,共48页文前的说明中,就直截了当地阐述了”打破过去在这位作曲家身上制造的种种神话,还原一个真面目”的立场。该书用专门篇幅对《阿依达》的创作、演出及各界反响进行了研究,作者认为,”从对管弦乐的处理可以看出,这是一部在作曲技巧上野心勃勃的作品,虽然它还是按传统分成了段落。”①著作还以”场景”转换(如胜利场景、审判场景、自然场景等)作为切入点简要勾勒出歌剧的结构特征。前苏联学者柳波芙索洛甫磋娃著、买德颐等译的《威尔第传》②,比较全面地梳理了威尔第的生平,并重点阐述了威尔第与意大利复兴运动的密切联系。作者将威尔第放在历史的坐标上进行考察,指出了其对音乐艺术的继承与创新。作者认为,梅尔卡丹特、多尼采蒂、罗西尼、贝利尼,乃至海顿、舒伯特、贝多芬等作曲家都对威尔第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认为”威尔第从罗西尼那里学到了谱写重唱曲的对比手法,以及以紧凑有力的高潮结束全剧的技巧”③,认为”贝利尼对威尔第的影响,更多地表现在旋律语言中。”④作者还客观地指出,威尔第的前辈均没有提出”要使歌剧具有戏剧的完整性这一目标”,而威尔第勇敢承担起了这一严重而艰巨的任务。⑤英国学者奥瑞刘易斯(LeslieOrrey)著的《OperaAConciseHistory》(LateNineteenth-centuryOperainItalyandFrance),该书分为意大利与法国两部分,分别介绍了威尔第和法国的梅耶贝尔(GiacomoMeyerbeer,1791-1864)、柏辽兹(HectorBerlioz,1803-1869)、比才(GeorgesBizet,1838-1875)这三位作曲家,
在提到威尔第的生平作品时,着重于他的写作手法上,也提及一些影响歌剧写作的外在因素。此外,法国学者珀蒂(Petit,Pierre)著的《威尔第画传》(BiographieillustreedeVerdi)、英国学者桑德P.S.著的《伟大作曲家群像:威尔第》、台湾学者邵义强著的《剧场的魔术师:罗西尼/瓦格纳/威尔第/比才/普契尼》、吕昕先生主编的《世界音乐巨匠威尔第》、世元先生的《威尔第:歌剧艺术大师》、刘诗嵘先生的《歌剧大师威尔第》、易俗先生编写的《威尔第:传记画册》、刘时雨先生编著的《威尔第:歌剧殿堂的设计师》等都对威尔第的生平及歌剧创作进行了研究。1.2.2关于十九世纪意大利歌剧的研究俞子正先生的《歌剧长河:从达芙尼到图兰朵》一书,沿着意大利歌剧的发展历史,介绍了意大利歌剧各个历史阶段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化运动、艺术思潮对歌剧的影响。其中就辟有专门章节探讨19世纪意大利①(德)芭芭拉麦耶.威尔第[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112.②据莫斯科音乐出版社1957年版译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③(俄)柳波芙索洛甫磋娃.威尔第传[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50.④(俄)柳波芙索洛甫磋娃.威尔第传[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51.⑤(俄)柳波芙索洛甫磋娃.威尔第传[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52.第4页,共48页歌剧。台湾邵义强先生著的《世界名歌剧飨宴四:德奥歌剧篇之一》(歌剧的诞生)一文,将歌剧从十六世纪末介绍到现代歌剧,虽然行文简短,但都点出重点。台湾杨沛仁先生的《音乐史与欣赏》,是一本由古代西亚埃及文化到现代1950年以后的音乐史书,全书对西洋音乐发展的重大思潮变革与转化,有着详
尽的描述,由此可全面地观察歌剧的发展与转变。1.2.3关于《阿依达》的研究刘诗嵘先生在《歌剧大师威尔第》一书中对《阿依达》的演出概况及剧情、布景、道具特点等作了细致的研究,作者认为,威尔第用当时发展了的作曲手法”创造”出自己的”埃及风格”,并得到了广泛的承认。作者还重点指出歌剧第三幕的精彩之处,认为除了如环绕的花环一般的为阿依达的浪漫曲托腔的双簧管旋律、她那柔肠百转的思念故乡的音调之外,作曲家还将剧中每个角色感情的发展、变化,角色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冲撞以及情节的展开等等,都融合在结构严谨韵律流畅的音乐之中,而且丝毫不露雕琢的痕迹。①台湾学者邵义强先生编著的《世界名歌剧飨宴2意大利歌剧篇之二》,介绍了威尔第的生涯与歌剧创作。该书对威尔第26部歌剧中的22部作了普及性的绍介,每部歌剧都以”概述+剧情”的形式展开。在关于《阿依达》的论述中,著者认为,”威尔第以更自由的形态,为其特有的优美旋律增添光彩,使管弦乐法变得更为复杂与充实,以雕琢的和声与对位法产生了厚实感,让音乐进入更深厚的境界。此外,威尔第充分发挥了以歌唱与旋律作为中心的意大利歌剧特色,也多少遗留古老的编号歌剧形态。不过,整部戏剧的重点却放在戏剧效果与情感表现上,更显示了威尔第独特的主题用法。此剧堪称意大利歌剧的最高杰作。”②此外,张洪岛先生主编的《欧洲音乐史》、尚家骧先生著的《欧洲声乐发展史》、刘时雨,张宁编著的《威尔第:歌剧殿堂的设计师》、(英)桑德著,丁少良等译的《威尔第生平》、(法)珀蒂著的《威尔第画传》等。这些专著都在
部分章节中提及歌剧《阿依达》,但是大多只局限于剧情介绍和创作特点的层面。柳波芙?索洛甫磋娃著、买德颐等译的《威尔第传》第十五章中对歌剧《阿依达》的创作背景、戏剧性结构、人物刻画、风格特点、配器等方面作了比较细致的阐述。学术论文方面,居其宏先生在《威尔第和他的歌剧杰作阿依达》一文中简略介绍了威尔第创作此剧的背景、《阿依达》的艺术特色以及它在威尔第歌剧创作中的地位。文中指出《阿依达》发展了古典编号体结构和”分曲”概念,管①刘诗嵘.歌剧大师威尔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81.②邵义强.世界名歌剧飨宴2?意大利歌剧篇之二[M].台湾:丽文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305.第5页,共48页弦乐写法更趋戏剧化,威尔第坚持把声乐置于最为显著的地位,全剧充满了优美动人的旋律和深刻有力的歌唱。他把意大利传统上对人性的深入刻画、对人性的把握和法国大歌剧的风格完美结合。持相同观点的还有钱苑、陶辛、杨燕迪、毕伟撰稿,由樊愉、朱军、于爽整理后在《音乐爱好者》上发表的《阿依达在中国》;黄楠楠在《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上发表的《歌剧阿伊达的艺术成就》以及党江涛在《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上发表的文章《从歌剧阿依达看威尔第在创作中的创新》等。贺锡德先生的《歌剧大师威尔第和他的名作〈阿依达〉》一文,对歌剧《阿依达》的创作背景和剧情及歌剧中主要的四个唱段进行了分析。与此文相类似的文章还有韩东茹在《长春大学学报》上发表的文章《歌剧〈阿依达〉——威尔第悲剧艺术之巅》;郑路在《艺术广角》上发表的《永恒的旋律——从〈阿伊达〉中的三首咏叹调看威尔第的歌剧创作》等。
常云云的硕士学位论文《威尔第歌剧〈阿依达〉中阿依达的形象塑造及演唱探究》对阿依达的人物形象有所关注,但此论文的着力点在于通过阿依达的两首唱段《祝你胜利归来》和《祖国蔚蓝的天空》来分析歌剧的演唱风格与特点,其实并没有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进行系统分析,阿依达独特而鲜明的个性特点没有得到充分显现。综观已经发表或出版的学术成果,国内学术界对于《阿依达》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歌剧的演出概况、内容绍介、风格特点以及美学蕴藉等方面,且以单篇论文居多,相关的研究专著很少,即使在有些研究著作中提到《阿依达》,也一般是作为威尔第研究的附庸而稍带提及,受著作体例的限制不能展开充分的论述。笔者认为,学术界对歌剧《阿依达》的关注力度不够,而对女主人公阿依达形象塑造的关注更是薄弱,这与《阿依达》在全世界的演出盛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第6页,共48页5.5、:电视频道形象构建与包装的背景与现状的分析研究作用。如今的公众对电视的依赖感也逐渐形成。然而越是依赖的事物,人们越寄予较高的期望。当对电视的信赖程度与日俱增时,而电视本身并不变化或改变甚微,仍旧如往昔一般我行我素时,电视观众的需求便难以得到满足,观众的不满情绪通过观众的行为体现出来,经过反馈渠道为电视传播者所感知,在这种状况下,传播者不得不思考应对的办法,否则作为内部目标的经济效益便难有保证。于是电视工作者遇到这一问题后,便开始了新的探索与尝试以谋求新的出路。
5.6、电视节目主持人微博形象现状研究第一节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微博使用现状调查第一节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微博使用现状调查2005年,国家广电总局人教司对符合条件的现职人员进行职业资格审核认定,有16000人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证》。时至今日,持证在岗主持人的数量已远超这一数据。为研究需要,本文选取的研究样本是2012年金鹰奖最佳电视主持人奖入围名单中的19位主持人。这些样本来自全国各级媒体,从中央到地方,不分年龄段、没有性别倾向、所主持的栏目类型各不相同,且每个样本均由其所属媒体推选,并经过受众调查得到广泛认可,具备一定知名度和代表性。由于国内开设微博服务的网站众多,本文将研究范围限定在微博注册用户量较多的新浪、腾讯、搜狐三家门户网站。研究对象以实名注册微博账户为准。注:图表中数据统计时间为2012-12-30;标注×处为已废弃微博账户(半年以上未更新)图2-1根据统计显示,19个样本中,开设实名微博账户的有14人,约占总数的74%;其中同时拥有多个门户网站微博账户的有10人所占比例超过50%。在这14人开通的29个账户中所有账户粉丝量均超过1万,拥有10万以上粉丝的账户有20个约占总数的69%,粉丝过百万的15个账户占总数的51.7%,粉丝过千万的账户6个约占总数的20.7%。在微博账户维护方面,主持人登录和发布内容频率也比较高,根据对上述19个样本中的抽样调查显示,以下5人从注册新浪微博账户后每天的微博发布频率是:谢娜4.4条,孟非0.5条,杨华24条,李响2.7条,张泉灵2.3条。
另外,通过对各级媒体的21位现役主持人的问卷调查显示,所有样本均已开通微9博账户,使用时间均在一年以上且保持每天登录。研究数据表明,大多数电视节目主持人已经拥有微博账户,而且很多人不止拥有一家网站的微博账户,这些账户的受关注程度都比普通微博用户高出许多,动辄数十万的粉丝量足以说明主持人的微博具有相当强的影响力。第二节.微博形象定义、分析主持人的微博形象既包含部分职业形象也包含部分个人形象,它们都会或多或少的作用于微博形象的塑造过程,这种多重形象的叠加或组合是受众诉求的体现,而最终微博形象也将成为主持人媒介形象的组成部分。为论证这一猜想,本文将从国内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当中筛选个案详作分析。由于开设微博的主持人数量较多,本节将从国内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当中选择谢娜和闾丘露薇的新浪微博来进行案例分析。根据新浪2013年2月20日发布的新浪微博用户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已超过5亿,日活跃用户数达到4620万,作为国内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新浪的这两项数据在目前国内门户网站微博业务当中都位居前列,因此选择新浪微博账户作为研究对象具备较强的代表性。两个调查样本谢娜、闾丘露薇分别作为娱乐节目和新闻节目主持人在行业内具备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受广大观众欢迎。她们的新浪微博开设时间都达到3年以上且更新频率都比较高,谢娜平均每天发布微博4.4条,闾丘露薇每天发布微博7.9条。谢娜和闾丘露薇的粉丝数分别超过2千万和2百万,具有极高的人气。因此,两个个案都具备了极高的代表性和研究价值。
一.谢娜微博形象分析作为中国著名综艺节目主持人的谢娜,因与何炅、李维嘉等人共同主持湖南卫视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而成名,素有”内地综艺天后”之称,以幽默诙谐的搞笑风格而著称。谢娜开设的新浪微博拥有粉丝28617197人,新浪微博共发布5511条(截止2013年1月31日下午3点,以下微博统计数据均以该时间为准)。根据新浪微博统计工具微博风云的统计显示,谢娜新浪微博开设1251天,平均每天发布微博4.4条,原创率为1030%,其新近发布的200条微博平均被转发5203次,被评论3083次。认证粉丝数为44371位居新浪微博总榜第7位、影响力排名第9位。根据对谢娜所发布的近200条微博进行内容分类得出以下数据:社会新闻8%公益宣传17%节目互动19%广告代言18%个人生活38%0510152025303540图2-2作为娱乐节目主持人,谢娜除了在湖南卫视承担《快乐大本营》、《百变大咖秀》等节目的录制工作以外,还参与了影视、话剧、音乐等多种类型的发展,并且为众多品牌代言,谢娜虽然是以主持人身份成名,但实际上谢娜现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艺人化。因此谢娜的微博呈现出的内容相对丰富。个人生活:作为国内屈指可数的走谐星范儿的美女主持人,谢娜的微博内容一直坚持亲民路线,她在原创微博中有很多生活中的搞怪照片,另外经常转发各种糗事趣事博粉丝一笑。谢娜的家庭生活也部分展现在微博中,与歌手伴侣张杰的生活点滴也很受两人粉丝的关注。例如:2013年2月23日10点47分发布的”其实,长发美女笑起来也没什么”配图是一张谢娜自拍长发微笑照片。这条普通的个人生活随笔在两周时间内被转发16883次,评论25079
次。节目互动:谢娜所主持的两档周播节目在湖南卫视甚至全国卫视频道的节目当中收视率都名列前茅,通过微博与观众互动是必不可少的,这种互动既有节目播出前的预告,也有节目播出中的沟通,还有节目播出后的回味。这种互动既勾起了受众对新节目的兴趣,又为受众提供了一个观看节目后表达自己感受的途径,所以粉丝乐于对这样的微博进行评论和转发。例如:2013年2月21日9点55分发布的”蛇精,也没什么,小朋友和葫芦娃都别看我,会吓着你们滴。”配图是一张谢娜在主持《百变大咖秀》时的蛇妖造型。这条微11博发布在周四上午,《百变大咖秀》播出时间是周四晚上,微博内容一定程度上做了节目预告,该微博在17天内被转发34002次,评论24200次。公益宣传:作为公众人物,表现爱心似乎不可或缺,谢娜也常关注公益传递爱心,主要包括了对于贫困孩子的帮助,还有对受灾、受难人群的关注,表达自己爱心的同时也影响着受众。例如:2013年1月18日23点24分转发并呼吁帮助被拐儿童找到家人,该微博被转发3542次,评论1151次。广告代言:谢娜所代言的品牌为数不少,既有个人代言,还有”快乐家族”的团队代言,微博中对于自己所代言的品牌的宣传占据了一定比率但并不多,广告较多会让人生厌,在这点上谢娜把握尺度比较合理。一方面她微博中的广告内容所占比例不是特别高,另一方面她利用植入或其他含蓄的方式来进行宣传,避免让粉丝产生反感。例如:2013年2月26日23点29分发布的:”泰国,美年达广告拍摄中,今年和泰国很有缘嘞。”配图自拍照片两张,其中一张手举美年达产品饮料于显要位置。该微博在两周内被转发6844
次,评论9641次。社会新闻:谢娜对社会上发生的重大的新闻事件有所关注.但是不会有太多自己的观点。只是简单的转发并且数量有限。例如:在长春婴儿随车被盗事件发生后,谢娜在2013年3月4日16点17分转发该事件寻人信息并呼吁爱心帮助,该微博在5天内被转发18588次,评论2916次。根据对谢娜微博内容的研究,谢娜在微博中刻意避开了对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对时事的个人态度表露,以一种充满欢笑和爱心的传播正能量的形象在微博中与粉丝交流互动,这与她在电视节目中诙谐搞怪的形象是一致的,可以说是她荧屏形象的一种延伸。在这种延伸当中谢娜既保持了作为娱乐主持人在电视节目中轻松活泼的荧幕形象,又加入了自己在个人生活和社会活动中不曾表露的一面,这种延伸带有明显的延展和补充,它将谢娜在节目中不能表露的(如:广告代言)、不便表露的(如:私生活)形象展现出来,将谢娜的职业形象和个人形象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更完整的社会人的形象。二.闾丘露薇微博分析闾丘露薇和很多新闻节目主持人一样是以电视记者身份进入媒体行业,现供职于凤凰卫视。她曾因2003年在伊拉克战争时作为在巴格达地区唯一的一名华人女记者进行12现场报道,而获得中国观众极大关注,被誉为”战地玫瑰”。曾先后主持《经贸周刊》、《世贸商机》、《论衡财经》、《时事直通车》、《香港直播室》、《香港Today》、《总编辑时间》、《天下被网罗》、《华闻大直播》、《全民相对论》等节目,其中《华闻大直播》作为日播节目现每晚19:00-19:45在凤凰卫视资讯台播出。闾丘露薇开设的新浪微博拥有粉丝2457164名,新浪微博共发布9910条(截止2013年2
月7日上午11点,以下微博统计数据均以该时间为准)。根据新浪微博统计工具微博风云的统计显示,闾丘露薇的新浪微博开设1259天,平均每天发布微博7.9条,原创率为45%,其发布的近200条微博平均被转发478次,被评论190次。认证粉丝数为39586位居新浪微博总榜第831位、影响力排名91位。根据闾丘露薇新近发布的200条微博内容分类得出以下数据:国际关注15%时政要闻17%节目互动32%社会新闻21%个人生活18%05101520253035图2-3闾丘露薇不仅是新闻节目主持人和资深记者同时还是公共知识分子,关注时政、民生的同时还撰字出书,其发布内容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个人生活和新闻。需要注意的是上表所述”节目互动”一项,由于闾丘露薇的节目以新闻评论为主,因此该项内容也归属在新闻当中。新闻:闾丘露薇受自己工作性质影响,对方方面面的新闻都非常关注,从科教文卫到社会制度再到国际关系,只要是可能引起大家共鸣的,她都会去关注,体现了很强的新闻敏感性。而且闾丘露薇不仅转发新闻,还常常会对新闻所设的事件进行评论和分析,甚至是批评和呼吁。因为闾丘露薇从出道以来一直胆大心细,对很多新闻事件都有独到见解,且凤凰卫视的品牌效应也为她博得了较高的可信度,所以其微博内容常受到粉丝的信任。闾丘露薇也常使用微博来对其主持的节目进行二次传播,方法除了发布节目预告和内容提要以外往往是在发布的微博中链接节目视频,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节目的受众13数量。例如:2013年2月10日0点2分发布的:”虽然香港全面禁止放烟花,但是住在乡
郊,现在周边还是响起了或近或远的炮竹声。关于炮竹烟花,到底放不放?怎样放?这次过年,内地很多朋友会想一想吧?”配发的是一则凤凰卫视的相关视频新闻。该微博在两天内被转发435次,评论427次。再如:2013年2月9日14点58分转发的:”新闻头条:习近平走访北京出租车公司,要求解决好打车难”配发相关新闻图片及视频并评论”希望能因此而打破出租车业的垄断,不然怎样解决呢?”这样的新闻、评论齐发也是闾丘露薇常用的表达方式。该微博在10天时间内被转发261次,评论200次。个人生活:作为一名记者,在生活中对于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都会很敏感,有自己的见解,她在描述身边点滴的时候总会带有一定深意,往往引起粉丝的一些感悟。因为其知识女性和主持人的双重身份都很受欢迎,所以她的个人生活也受到很多雍准的关心。例如:2013年2月24日18点36分发布的:”去采访的路上,火车上的晚餐。”配图是一张精美的日本料理食盒和茶饮料,这样的图片极符合闾丘露薇文艺女性的特点,该微博4天内被转发795次,评论1193次。再如:2013年2月16日19点21分发布的:”位于海法的巴哈依世界中心,巴哈依教的全球总部,始于1844年,创始人是波斯人,被驱逐后在Akko坐牢死去。总部在以色列,但不在以色列传教,以色列人禁止信奉此教。核心教义:神的独一、宗教同源、性别平等、消灭偏见、宗教与科学并行不悖、消灭极端的贫困和富有。听上去如何?”配图是海法城市街景,类似这样的图片故事在闾丘露薇的微博中出现频率很高,借景或借历史表述深意是闾丘露薇习惯的表达方法。该微博在12天内被转发367次,评论216次。
闾丘露薇的微博形象也没有与其媒介形象背离,将一个富于批判和反思精神的新闻工作者形象展现给大众的同时,也使自己性格中的感性和知性得以体现。闾丘露薇的微博受年龄、性格、工作和感情经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像谢娜一样常提及配偶或家人,也没有广告代言,只是很偶然的会涉及到一些友人和社交活动,因此并没有补全更多个人信息,而是加深了其职业女性的形象,这一形象使得粉丝对闾丘露薇的信任度进一步加深,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媒介形象的树立形成了助益。14三.微博形象-荧屏形象的延伸谢娜和闾丘露薇作为娱乐和新闻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两人的荧屏形象、微博形象都呈现出较大的差异,然而她们的荧屏形象与微博形象的关系又存在着共同之处。随着分众化时代的到来,单一个性的主持人已经不能满足所有电视观众的需求。可能对于同一个主持人,很多人相当的喜欢,同时也有许多人不那么喜欢甚至是讨厌。所以主持人要定义自己的目标受众,然后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打造主持人微博形象。业界在研究受众市场变化时发现,受众媒介接触的两种趋向,一是受众聚集:指大量观众同时关注少数几个节目。尽管受众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兴趣爱好有所不同,但都不约而同地被少数几个电影、电视节目,少数书籍或音乐制品吸引。二是受众分散:指越来越多的兴趣爱好相近的人士形成众多相对固定的受众群,一起分享他们共同感兴趣的东西。对于第一种趋向,原则上是大型媒介努力追求的目标,如:2012年浙江卫视推出的《中国好声音》。在媒介高度发达的今天,要想形成受众的高度聚集,对于媒介的综合
实力有极高的要求。对于第二种趋向,反映了越来越多讲求个性的受众的收视倾向,如:旅游卫视、GTV游戏频道等。今天,对于大多数媒介来说,牢牢吸引住”分散”的观众群,为他们量身定做特别的内容,”抓住了部分就抓住了整体”,是现实而理性的选择。而对分众化的考量不仅仅作用于电视节目,同时也是主持人微博形象塑造的着力点。由于谢娜、闾丘露薇两人媒介形象的巨大差异,其关注人群也相去甚远,而《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在2012年7月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网民的年龄结构偏低,10到19岁和20到29岁两个年龄段的网民分别占到总数的25.4%和30.2%,总比例达到55.6%,谢娜作为极富青春活力的娱乐主持,其主持风格深受青少年观众喜爱,这两个年龄段的人群恰恰是谢娜的主要受众群体,这也造就了谢娜惊人的微博粉丝量。闾丘露薇作为一个学习哲学出身的文艺女性,在出任新闻记者和电视主播时干练知性,其节目内容和微博内容都相对厚重而有深度,受众人群不论从年龄结构还是受教育程度上相比谢娜要高出许多,而《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中国网民在青少年网民数量庞大的同时整体学历层次较低,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仅占总人数的11.5%。这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她的粉丝数量。尽管如此闾丘露薇的认证粉丝数15量仍然达到39586人与谢娜的44371人相比并不逊色。在大众传媒竞争激烈的今天,电视媒体早已将目光由”传者中心”投向”受众中心”,这一现象主要由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决定。在八、九十年代,电视传播一直保持着以传者为中心的强势做派:节目播出什么,受众接收什么。伴随着受众消费观念的觉醒
和媒介资源的丰富,观众在收看节目时越来越”挑剔”,受众的注意力自然变成稀缺资源。如今,频道之间、节目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受众市场的竞争。”一个电视节目如果没有了观众,就等于宣判了它的死刑。”因此受众的诉求是每个主持人录制节目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同理,粉丝的诉求也是需要微博户主去认真考虑的。闾丘露薇微博中82%的各种新闻和评论迎合了她的”高学历大龄”粉丝,这些人关注闾丘露薇微博的目的多是为了了解或者讨论新闻事件;而谢娜微博中19%的节目互动和38%的个人生活恰恰满足了粉丝对于一个艺人化的综艺节目主持人形象的心里预期。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出现的先后次序和普及程度决定了大多数受众往往会先认可了某主持人的荧屏形象之后才会接触其微博,所以对主持人的微博形象会有一定的心理预期,主持人在建立微博形象的时候就必须考虑这一形象与荧屏形象的呼应和统一。正是基于上述原因,闾丘露薇和谢娜在微博当中都选择了保持原有形象,这其中当然也有个人性格的一部分原因,但究其根本,微博形象服务于主持人本职工作才是关键所在。综上所述,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微博形象符合以下叙述:它是新媒体环境下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公众形象,这一形象受到主持人自身特点和职业要求两方面影响,具有个人特征和栏目特征,是电视节目主持人荧屏形象的一种延伸,也是其媒介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16第三章电视节目主持人微博形象问卷调查第一节电视节目主持人微博形象的受众调查根据《第3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调查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年龄、学历、职业构成如下:图3-1图3-2图3-3网民的构成与微博用户的构成基本相同,因此目前国内微博用户呈现出的状况也应
当以中低年龄段、学历较低的用户为主,用户职业方面学生和自由职业者以较大优势分列前两位。所以本文所涉”主持人微博形象调查”问卷将调查对象定位在拥有微博账户的学生和自由职业者以及涵盖较广的企事业单位员工,人数约250人,详见文末附表”图A-1”。17一.调查样本概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完成问卷的受访样本当中,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年龄以18-30岁区间为主,占总人数的96%;样本受教育程度在大专或大专以上的占总数的94%;经常使用微博的受访者占受访人数的85%,其中每天登录微博的样本占总人数的74%,59%的样本每天登录微博的时间超过半小时;关注新闻类节目的样本占30%,关注娱乐类节目的样本占49%。调查样本在年龄、学历层次、职业几个方面都符合中国互联网调查中网民的主要组成部分,且样本的微博使用频率普遍较高,因此具备了相应的调研价值。二.样本对电视节目主持人微博的态度根据问卷结果显示69%的受调查者关注了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微博,64%的用户希望自己喜欢的主持人开设微博;希望在微博中与主持人或名博主有交流的样本占总数的41%,这些人当中比较期望的占35%,非常期望的占6%;尝试通过评论或私信与主持人或名博主交流的占全部样本的40%。另外,40%的样本在其关注的人气微博中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名人,13%的用户选择了行业高端人士,电视节目主持人基本属于这两大类人群。因此,多数受众对主持人的微博关注度和期望值较高。三.关注主持人微博的样本统计在172个关注主持人微博的样本当中,会因微博内容而格外关注主持人电视节目的占63%;样本关注主持人微博的原因分布见(图
3-4);样本关注的微博内容见(图3-5);图3-4图3-5在重大社会新闻发生时对主持人微博的期待见(图3-6);在重大社会新闻发生时18对主持人微博中的相关信息信任度如(图3-7);图3-6图3-7关注主持人微博对样本收看该主持人节目的效果见(图3-8);样本对取消关注人气微博的主要原因见(图3-9)。图3-8图3-95.7、山西旅游形象研究现状旅游资源的本土文化色彩越浓、地域差异性越大,对境外游客吸引力越强。山西境内名胜古迹众多且保存完好,从发展传统的入境观光旅游的角度看,山西不具有全国范围的竞争力;但是在旅游特色方面,全国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与山西相比。陈磊刚在山西旅游形象设计与营销初探一文中,将山西旅游形象定位为:”古朴敦厚”的华北后花园,认为山西不仅拥有旅游的雄厚资源基础,更有充满魅力的文化内容,具有成为中国旅游大省的先天条件[33]。李春晓;李秋实在山西旅游形象设计略论中将山西的旅游形象应该定位为”山水画中的历史文化摇篮”[34]。认为通过简短生动的语言彰显山西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渊源,以此来吸引具有一定知识文化水平的游客来探索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髓。由此目前学术界对于山西旅游形象并没有形成一致的观点,达成共识。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人文景观是山西旅游形象不可或缺的要素。
5.8、()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现状1.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术界对于电子社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电子社区的概念界定;电子社区的功能及需求;电子社区与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关系研究;电子社区实证研究。1)电子社区的概念界定7如何定义电子社区,中国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罗春明(2003)从广义上定义了电子社区,认为其”实质就是社区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本质是对物质社区及其相关现象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9。贺桂和(2007)认为电子社区从广义上说就是指社区信息化,并从管理和技术两个层面对”电子社区”这一概念进行了梳理10。傅萍婷(2008)在《国内学术界关于电子社区研究综述》一文中总结了国内对电子社区的概念界定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11。一是由《中国电子社区应用需求与市场机会研究报告》提出的,”国家所关注的电子社区是指,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主,联合政府部门、社区服务提供商、银行金融机构和物业管理公司等相关单位,以网络平台、语音平台和平面资讯为载体,以政务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物业服务和资讯服务等为内容,整合各方资源,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属地化服务的综合服务体系。”12二是《社区管理信息化应用技术指南》提出,“电子社区是由信息、通信技术和法律支持的虚拟社区,具有跨地域、跨机构的特性,是在政府、社会和公众之间建立的办公业务与信息服务体系”13。2)电子社区的功能及需求电子社区的功能及需求也是中国电子社区研究的主要问题。赛迪顾问《2005年中国电子社区应用需求和市场机会分析报告》对电子社区的基本功能进行了总
结和分类,将其概括为五种:管理、服务、商务、结算和资讯,同时还指出电子社区应该满足政府管理、企业经营及居民生活等三个方面的需求14。程卫东《数字社区的功能及定位》认为电子社区具备行政管理、信息采集发布、便民利民服务等功能,根据对这些功能的分析,列出便民利民公共服务信息、特困人员和失业人员以及低保对象的信息数据、企业退休人员信息数据、社区文化活动场所和社区体育设施信息、疾病预防及计划生育信息、外来人口信息、社区治安信息等78项电子社区需求管理的信息数据,作为电子社区的基本需求。153)电子社区与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关系研究国内对电子社区、电子政务及电子商务三者的单独研究比较多,而对电子社区与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关系研究较少。作为比较早的研究学者,贺桂和认为“电子社区是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发展的高级应用阶段,是全民性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社区三者之间本身也存在着互动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缺少任何一部分的社会信息化都是不完全的社会信息化”16。刘烈宏认为”电子政务在国家信息化中位于战略主导地位,电子商务处于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核心地位,电子社区处于社会发展信息化的基础地位,”17三者之间两两发生相互作用,并提出统筹推进信息化发展的建议。4)电子社区实证研究国内对电子社区的实证性研究较少。何成忠以安徽省淮南市电子社区建设为例,对淮南市电子社区及全国电子社区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在稳步发展,电子社区建设的管理体制正在逐步建立,电子社区的建设标准
在逐步完善,建设试点的工作成果喜人,并查摆了电子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法制建设相对滞后、软硬件资源缺乏统筹、政府责任感不强、公民社会参与度不够和市场吸引力不足”18等方面,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中国电子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分别是:”一是完善电子立法,为电子社区建设提供法律保障;二是以电子社区的基本需求为导向,政府对居民负责;三是培养公民参与意识,增强电子社区认同感与责任感;四是引入企业参与,为电子社区建设提供推动力;突出应用,带动居民信息化素质的提高”19。(2)国外研究现状9国外对电子社区的单独研究很少,基本都包含在了对电子政务的研究中。目前,对于电子社区研究比较成熟的国家有美国、新加坡和加拿大等。这些国家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相当完善,对电子社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客户关系管理;业务流程优化;数据资源共享。1)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起源于企业,企业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以通过技术支持提供更好服务为目标,发现、维系且扩大其忠诚客服群,来获得最大的利润20。虽然社区和企业的经营目标有着本质的不同,社区的建设与服务不是以营利为目标,其服务对象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对任何合法居民都平等对待,提供同等服务,但是电子社区的建设改变了社区传统的管理和服务模式,运用信息技术,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为居民提供快捷、方便、高效的服务,从而实现优化社区环境、促进社区发展的目的。电子社区建设把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作为服务对象(客户),把客户作为社区管理和服务的中心,把客户对管理和服务的满意度作为社区工作人员工作绩效的重要衡量指标,鼓励全社会广泛参与其中21。在弗里德兰德(WA
Friedlander)看来,社区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平衡社区社会福利的需求与这种需求的解决办法,具体来说就是在确定社区需求的基础上为解决需求做好策划工作,最终依靠社区的力量,用最有效的方法达成目标。梅尔文德尔加多(MelvinDelgado)则从社区建设的角度出发,认为社区工作的五个指导原则应该是:”一、促进社区的参与。二,一个中心目标是采纳和建设社区精神。三,增强跨组织间的合作。四,第二个中心目标是增进社区能力。五,重视基层居民,尽最大可能资助他们”22。2)业务流程优化电子社区建设”联合了政府部门、社区服务提供商、银行金融机构和物业管10理公司”23等相关单位,其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包含了G2C(政府对社区居民)、G2B(政府对企业)、G2G(政府对政府)、G2E(政府对雇员)等方面的管理与服务,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撑社区管理与服务,优化管理与服务流程,有助于降低电子社区建设成本,减少不同单位业务重叠与冲突,提升社区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实现居民”前台一站式服务、后台一体化运作”24。拉塞尔M林登(2002)在《无缝隙政府:公共部门再造指南》一书中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与政府行政改革有机结合,系统地阐述了把再造原理应用到政府管理之中的观点,明确提出”要进行行政组织结构重组和行政流程优化,构建网络化政府行政组织25”。电子社区的建设也应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社区管理改革有机结合,通过社区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对社区管理组织结构进行重组,优化业务流程。3)数据资源共享简芳汀在《构建虚拟政府:信息技术与制度创新》一书中阐明了构建虚拟政
府真正的挑战在于克服组织内部根深蒂固的组织性分歧和政治性分歧,通过跨部门整合和制度创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电子社区的建设要”联合政府部门、社区服务提供商、银行金融机构和物业管理公司等相关单位,以政务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物业服务和资讯服务等为内容”26,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建设社区基础数据库,整合各方资源,充分共享信息,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2.国内外实践现状(1)国内实践现状1)中国各级政府出台的关于电子社区的政策有: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指出”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1的迫切要求;是繁荣基层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是巩固城市基层政权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社区建设就是要拓展社区服务,发展社区卫生,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加强社区治安,因地制宜地确定城市社区建设发展的内容。27”2001年,国家民政部制定颁布《全国民政系统信息化2001—2005年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以社区建设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社区服务为切入点,建设集热线电话、因特网查询、单键呼叫为一体的智能呼叫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和服务,实现现代化社区管理和服务”28。2006年年初印发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把社会信息化作为中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而社区信息化就是社会信息化建设中的一方面。同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做出了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的重要部署。2007
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重申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同时,对城市社区建设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明确提出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9。201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指出要积极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整合社区现有信息网络资源,鼓励建立覆盖区(县、市)或更大范围的社区综合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实现数据一次收集、资源多方共享。整合区、街道、社区面向居民群众、驻区单位服务的内容和流程,建设集行政管理、社会事务、便民服务为一体的社区信息服务网络”30,同时提出将社区信息化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12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312)现阶段,中国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初步完成,一些大中型城市已建立起了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具有典型意义的是杭州、北京和广州,电子社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公共服务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各地在积累了不同经验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电子社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2)国外实践现状发达国家电子社区的建设是在推进城市信息化及电子政务的建设中逐步完成的。20世纪80年代,首先由美国提出了商住融合的概念,即以建筑内的数字通信设备为核心,配置面向商业用户的资源控制系统与安防系统,同时,美国还构建
了计算机网络和相应设施的智能化建筑的基本框架,且成立了”智能化住宅技术合作联盟”,以对住宅的智能化技术、应用系统等进行测试和规范32。1988年,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制定了智能化住宅系统及其通信标准,随后欧洲一些国家及新加坡都基于此建立了智能化住宅。1990年前后,日本也建立了一个高水平示范性的智能住宅区。1998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提出了”数字化舒适社区建设”。加拿大政府在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的同时,为避免”数字鸿沟”的产生,还特别注重农村偏远社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除此之外,还为付不起计算机及网络费用的人提供免费服务和技术培训33。而在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电子社区建设方面,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分布在社区各个区域的物联网感知设备能准确感知社区居民在社区内的位置,能精确记录社区居民出入社区的行为并提供相应的门禁控制,能即时感知室内的声音、空气的温湿度和光照强度等,13并能根据居民的需要进行智能控制。物联网在电子社区中的应用同时也体现在安防、医疗等。英国电信研究室开发出了1周7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电子保姆”系统。该系统的传感器可以遍布家中的卧室、厨房及电器等关键位置,所有的传感设备都连接到家中同一计算机终端。如果家中有老人居住,老人愿意的话,他的一举一动都可以随时被监护。如果哪天老人没有按时起床,家里的计算机会自动接通床头电话,发出询问老人感觉是否正常的提示音,如果老人不回复,计算机就会向社区控制中心发出警报,控制中心的操作人员就会查看老人计算机上的数据以
进一步采取适当措施。34虽然”电子保姆”系统引发了关于是否侵犯了老人隐私的讨论,但其对老人,特别是独居老人的健康安全方面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与之类似的,还有没有美国的Grandcare系统,通过地面传感器、网络摄像头等技术,确保家中老人的安全35。此外,英国还进行了”智能屋”的开发研制。智能屋可以通过红外线等观察人在屋内的行动,如果需要的话,其医疗系统可以检测人的心率和血压,并将数据传给医生;如果浴室的水溢出,水龙头会自动关闭;如果空调过冷或过热,空调会自动取消错误设置;家人外出时还可以跟踪定位其去向36。5.9、()研究现状在《香水》出版后,德国文学界普遍认为《香水》是德国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最初成果。德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者认为正是由于《香水》的问世,才使德国文学批1评界开始接受和重视后现代文学的研究。通过收集整理国外的研究材料可以发现,在聚斯金德截至2013年已经出版的四部作品中,研究者对他最为关注的作品是《香水》,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主题学研究和阐释学研究当中。在主题学中,亚当斯杰弗里(AdamsJeffery)发表了探讨文本中人自我陶醉与毁灭的主题研究①;耶罗欣(Jerochin)研究的死亡和孤独主题②,乔纳森伍理(JonathanWoolley)研究的神秘性在文本中的重要性③。在阐释学方面,以研究感性的方向的肢体语言为主,如吉姆多米尼克(JimDorbnick)的嗅觉文化解读④。在其他方向上还有赖安朱迪思(RyanJudith)对文本中嗅觉隐喻的解读⑤,赖安朱迪思(Ryan
Judith)对帕特里克修辞的研究⑥,以及施韦特(Schwedt)就《香水》中所涉及的香水工业发展过程研究⑦。其中对笔者启发较大的是亚当斯杰弗里(AdamsJeffery)发表的探讨文本中人自我陶醉与毁灭的主题研究⑧,尤其是在研究格雷诺耶在刑场时的心理活动,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格雷诺耶自我否定的根源在于他自身原因的迷狂。但笔者认为,聚斯金德在对格雷诺耶此部分的心理描写,其主要目的是不仅是为了从第一人称的视角来表现出格雷诺耶对”爱”的感知能力的匮乏,更是为了向读者揭示他内心”恨”的根源。在笔者整理我国国内已经公开发表的关于《香水》的研究成果时发现,国内的研究者对《香水》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叙事研究;2.符号学研究;3.主题研究。这其中已经产生了许多成熟、深刻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笔者在解读作品的视野上提供了宝贵的经验。1.叙事研究李清华作为《香水》的译者在中文译本出版的当年,于《当代外国文学》上发表了题为《的成功与传统现实手法漫谈》⑨,他总结《香水》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题材新颖,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聚斯金德为怪杰立传;其次,聚斯金德所采取的传统现实主义写作手法是作品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今天看来李清华对聚斯金德的写作方法的界定为传统现实主义的观点带有一定的局限性。21999年李显杰在《当代外国文学》上发表了题为《二元并置反讽怪诞——读聚斯金德的小说》①的文章。他在文中提出在《香水》文本中具有二元并置反讽怪诞这三个显著特点。他认为这部作品从情节和叙事手法本身来说并不复杂,他从形式分析的角度,探讨了聚斯金德通过二元并置达到的语言
张力的效果和反讽的叙事基调以及怪诞的风格特征。2001年,仵从巨在《当代外国文学》上发表了《后现代小说”通俗化”的一个范本——评聚斯金德的《香水》》②。他认为《香水》是一部在内容上严肃、形式上通俗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仵从巨的文章从情结、人物、叙事、”寓意性”四个角度对《香水》进行审视,他认为从这四个角度出发对《香水》进行发掘可以得到”典范”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再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可以发现《香水》是一部通俗化的严肃文学,而且他在论文的最后提出《香水》所要表达的寓意是揭示”人与美”的悖谬关系中人的悲剧处境的主题。冯羽于2008年分别在《当代外国文学》和《世界文学评论》上发表了《聚斯金德小说《香水》的互文性解读》③和《:后现代文本的”互文性”阐释》④两篇文章,他将互文性这个概念引入到对香水的结构研究当中。在他的研究中他将《香水》作为一部成长小说和侦探小说的互文。这种研究方法上是非常新颖且具有创意的,笔者获得了很多启发,但是笔者认为以这种方式进行文本解读,很容易将主人公格雷诺耶单纯地阐释为一个心理学的病例对新侦探小说的发展,这种研究方法⑤将更倾向于忽略掉或误读聚斯金德在作品中写作手法上对主题间接阐释的用意。2.符号学研究宋健飞是大陆出版的《鸽子》的译者,2005年在《外语研究》上他发表了《作为能指的气味——对聚斯金德《香水》的一种解读》⑥,作者以文本中对气味的描写为线索,根据叙事顺序展开对作为能指的”气味”所蕴含的所指展开研究,阐释气味在文中内涵不断丰富和拓展的过程。2008
年,尚晓进在《作家杂志》上发表了《作为超验的能指的”香水”——谈的政治批判意识》⑦,他认为香水不仅包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也是一部政治寓言,格雷诺耶这个人物也在一定程度上与希特勒相关联。作为一名德国作家,纳粹已经沉淀为一种独特的民族的集体记忆。《香水》的创作目的正是促使他们回溯历史,不仅反思极权主义也反思工具理性、启蒙运动,以及在理性旗帜下人3类犯下的种种暴行。《香水》这部作品充分反映了聚斯金德作为德国作家的历史和政治意识。3.主题研究作为一部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香水》开放性主题的特点始终吸引着研究者的注意。在已经发表的关于《香水》的文章中可以发现,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研究者的研究热点已经从叙事学研究转向了对作品主题的挖掘。在已经发表的文章当中,研究者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主题:1.孤独主题;2.欲望的主题;3.人性本质的主题;4.工具理性批判的主题等等。但遗憾的是这些主题学研究中的部分文章由于篇幅的限制,使足以支撑全文的论证依据略显单薄。综上所述,研究者们尽管在研究角度上各不相同,但在对聚斯金德的语言特点、文本的定位以及文本的开放性主题等问题上已经达成一定共识。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在《香水》通俗文学的外表下,可以切实地感受到文本中蕴含着的多重主题,而这些主题都是关于当代社会乃至人生的严肃话题,其中也隐含着许多映射历史与当代社会现状的时事问题。总之,到了二十一世纪,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批评方法的发展,研究者们在《香水》中找到了更为丰富的主题与文化内涵,使《香水》可承载的开放性解读范围变得愈来愈广。这些可能是聚斯金德在创作之初预想不到的,但正是作品中作者思辨性的
思维与高超的写作技巧赋予了作品与时俱进、日久弥新的活力。5.10、研究现状如上所言,已有的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大都是以元、明戏曲中某一个或某一类女性人物形象为对象。研究成果主要有:(一)某一个女性形象的研究专著:戴不凡的《论莺莺》(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年),从对莺莺性格和恋爱行为的描写来分析研究这一人物形象。论文:郑尚宪、高延萍的《生生死死,真真幻幻——杜丽娘情感世界寻绎》(《艺术百家》2003年第3期),根据《牡丹亭》的叙事方式,分生前、死后和回生三个阶段,寻绎了杜丽娘情感追求的曲折历程。陈晓清的《女儿心性未分明——论杜丽娘形象的文化属性与女性属性》(《固原师专学报》2003年第4期),认为杜丽娘是一个敢于大胆追求爱情及幸福婚姻的勇敢女性,从对杜丽娘的形象深刻分析,揭示出人性终将突破礼教的束缚,?2??绽放出无限魅力的光辉。杜改俊的《叙述生命的需要——中杜丽娘意义再探讨》(《艺术晨家》2004年第1期),分别从杜丽娘的生命需要,即自然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方面来分析。(二)某一类女性形象的研究论文:冉欲达《沦落风尘的人们——论元曲中的妓女形象》(《教学研究集刊》1956年12月),胡仲实《谈关汉卿笔下的妓女形象》(《光明日报》1956年06月),孙陆军《关汉卿笔下的妓女形象及其文化意蕴》(《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文章都谈论元杂剧中妓女形象。冯晓玲《元杂剧底层女性形象分析》(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
学位论文),通过对作品中底层女性形象特点的分析,表现她们身上所蕴涵的人格意识的觉醒。王菊艳、马丽平《元曲四大爱情剧中的女主人公形象》(《学术交流》1997年第5期),孙艳霞《元杂剧爱情戏中女性形象的叛逆性格及其成因》(《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主要是对爱情剧中的女性对待爱情的态度进行研究。孙玫、熊贤关《解读和中”妻”的呈现》(《艺术百家》2004年第5期),从女性主义和性别研究的视野来分析赵五娘和李三娘形象。(三)某两、三个女性形象的比较研究论文:杨芳芳《崔莺莺与杜丽娘形象比较》(《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18卷第1期),认为崔莺莺和杜丽娘所处的时代不同,她们追求爱情幸福的方式各异,分析、比较了崔莺莺和杜丽娘在反抗礼教、追求自由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同的时代特征。袁美勤《简论杜丽娘与崔莺莺形象之差异》(《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3月第6卷第1期),主要是指出女主人公身上显示出的封建社会女性少见的个性色彩及其差异,并剖析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施晓雷《封建礼制的叛逆女性——崔莺莺与杜丽娘形象比较研究》(《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从女主人公生活的时代背景及环境、爱情观、结局等角度的比较分析,二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封建伦理纲常的叛逆。综上所述可知,对元杂剧和明传奇爱情剧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前贤今人已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对《元曲选》与《六十种曲》这两部著名戏曲作品集中的婚恋剧中的女主人公形象的群体比较研究还少有人涉及,这一领域还有研究空间。所以,我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取《与
婚恋剧女主人公群像比较研究》这一研究课题作为自己的硕士论文选题。?3??5.11、国内外研究现状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其它途径检索可知,自1979—2012年,国内学术界有关辛格的小说《卢布林的魔术师》的研究的文献较多。主要从背弃与回归主题内容、写作特色、宗教思想三方面进行研究。第一,从背弃与回归主题内容研究刘怡然的《评〈卢布林的魔术师〉中背弃主题》,他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与宗教方面揭示主人公背弃民族根基的原因和结果。薛俊香的《背弃与回归:对〈卢布林的魔术师主题文化解读〉》,她主要从文化诗学的角度考察背弃与回归的犹太历史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文学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陈振华的《雅夏寻找自我的朝圣历程—评辛格著作〈卢布林的魔术师〉中的回归主题》,他主要从犹太传统、犹太宗教和犹太身份回归三方面体现鲜明的回归主题。赵玉的《从〈卢布林的魔术师〉看辛格对犹太传统价值的回归与悖谬》,他主要探讨了犹太人在双重文化束缚下,面临着身份危机与生存困境的艰难寻觅。程爱民的《论艾辛格小说的主题模式》,他主要阐释了辛格小说的主题模式:”背弃—回归”,这一主题模式蕴含了辛格对犹太文化在异族文化融合下所做出的价值判断与文化预测。第二,从写作特色研究毕青的《从〈卢布林的魔术师〉看辛格创作的男性立场》,她主要从男性叙事话语中彰显深厚的犹太文化基因,强调男性的身份意识和伦理意识。杨帆的《从〈卢布林的魔术师〉中女性形象解读艾巴
辛格的传统意识》,他主要从犹太传统文化中解读犹太女性是犹太传统文化的牺牲品。毕青、程爱民的《〈卢布林的魔术师〉中的符号矩形方阵》,他们主要运用结构主义和文化符号学中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理论”剖析辛格对充满悖论的犹太文化的寻根情结。程爱民的《艾辛格小说创作的源流与特色》,他主要对辛格小说的叙述手法和人物塑造等作了较全面的考察和论述。第三,从宗教思想研究王建强的《信仰的召唤:雅夏的精神困惑与自我救赎》和《论〈卢布林的魔术师〉中的西方宗教哲学思想》,他主要从宗教因素入手分析小说主人公雅夏的边缘感、对绝对自由虚妄的追求和对物质世界与精神家园的矛盾困惑;他对辛格为雅夏安排的自我救赎的结局进行社会学和哲学意义上的讨论。赵莉、郑春丹的《试论辛格的存在主义思想倾向—浅析〈卢布林的魔术师〉》,她们主要从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出发对小说主人公雅夏的宗教观念、生活方式进行剖析。涂显兰的《从罪的奴仆到义的奴仆—从基督教教义析〈卢布林的魔术师〉》,她主要从辛格的宗教观与艺术情怀揭示人本为罪人,所以-8-单靠人的力量并不能从根本上战胜罪恶,只有神的儿子弥赛亚才能完成人类的救赎。郑春丹的《宗教的叛离与回归—从雅夏剖析辛格思想的双重性》,她主要从哲学和宗教的维度来阐释辛格思想的双重性形成的原因,并通过对辛格思想双重性的分析,找出辛格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徘徊的渊源,从而阐释犹太民族对生命、信仰、生活方式和真理的探寻。除此之外,乔国强教授对辛格的研究专门出版了著作《辛格研究》。在他的著作中
系统地阐述了辛格的犹太性、现代意识,辛格作品中的女性人物,辛格作品中的同化主题等,这为全面深刻解读辛格和辛格的作品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国外对辛格的研究较早,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欧文豪。辛格这位”千里马”是被欧文豪这位”伯乐”发现的。正是他的介绍和评价使美国文坛认识和造就了辛格这位未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他的督促下,另一位美国犹太文豪索尔贝娄将辛格的《傻瓜吉姆佩尔》(GimpeltheFool)译成了英文,这也是辛格第一部被译成英文的短篇小说。欧文豪在评论辛格的《傻瓜吉姆佩尔》时写道,”辛格是在世的两位或者三位最有才华的意第绪语作家之一。他对意第绪语习语的掌握,修辞使用的广泛性以及他那让人透不过气来的叙述韵律都表明他是一位艺术能手”[15]。他甚至还说:”没有另外一个在世的作家像艾萨克巴舍维斯辛格那样完全彻底毫无顾忌地诉求与人类的想象力”[16]。欧文豪对辛格的肯定,为辛格扬名美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立下了汗马功劳。约瑟夫C.兰迪斯(JosephC.Landis)是最激烈否认辛格”犹太性”的批评家之一。他认为:“他同上帝的争吵,他否定他所归属的文学,也否定必须强迫声称自己所属的文化。他夹在意第绪语文化和正统的虔敬信仰之间,他一辈子都在同时向这两条战线宣战,他同这两条战线的战争也激活了他的创作生命力”[17]。他甚至还谴责辛格偏离了犹太性,他说,辛格”站在现代意第绪语文学主流的外边,彻底拒绝该主流的中心价值”[18]。“他不但赞成I.戈德堡(I.Goldberg)对辛格疏远意第绪语文学的批判,而且还进一步认为,辛格对整个现代意第语文学来说是一种异化”[19]。理查德伯金(RichardBurgin)从辛
格的叙事策略方面来讨论辛格的现代性。他认为,”有些评论家在辛格的现代性或他与同时代的关系问题上产生了某种程度的混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辛格坚持明确、具体的写作目标。伯金认为,辛格生活在一个文明模糊的时代。因此,作为一名作家,他想让读者感受到他笔下人物对事物真义的顿悟、疑惑以及矛盾之处”[20]。就意识形态而言,辛格更多的是受到斯宾诺莎的影响。他对斯宾诺莎的接受主要集中在有关上帝、道德、情感、自由以及事物的二元性等范畴方面。任何一位作家,都会面临舆论的表扬与批评。辛格也毫不例外,美国文学批评界对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不难看出,批评家们对辛格作品的争论越激烈,就越足以说明文学评论界对他的重视和期待。也无疑肯定了辛格为保存古老的犹太传统所付出的努力。我们也会发现他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固守与坚持,尤其他是现如今唯一使用意第绪语-9-进行创作的作家。他的成功绝非是历史的偶然,而是永远萌生新希望的必然。我们通过对辛格作品的深入解析,透过他所描写的人物无不体现出他们的犹太情节,以及面对现实的矛盾与尴尬。艾萨克巴舍维斯辛格的作品具有多维的视角,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多从传统犹太文化主题的背弃与回归、宗教意义、创作手法等方面分析辛格的作品,没有用流浪母题为出发点对作品中主人公犹太身份展开论述。本论文以流浪母题为视角,采用案例分析法、文本细读、文献资料法等分析雅夏在流浪中对自己的犹太身份从困惑、背弃、回归到探寻一系列的变化的原因。在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更迭的时代,辛格作品中所传达出主人公雅夏的迷惘与孤独是人类精神家园普遍存在的生存危机。-10-
6、研究方法、思路6.1、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与个案研究两种方法。前者通过建构合理类目得到科学数据,后者通过具体报道的铺陈提供直观证据。(1)内容分析法:研究中,笔者将对《人民日报》长达50年的大寨报道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具体分为步进行:①确定研究主题。本文拟结合时代背景考察六十年代以来主流媒体对集体典型的报道情况,力求从宏观上把握《人民日报》关注大寨的动机和态度。②确定分析单位。本文选取1961年—2010年的《人民日报》为分析样本。笔者以”大寨”、”昔阳”为关键词搜索《人民日报》全文数据库,逐页下载新闻文本①。在剔除有关各地”农业学大寨”的报道后,与江西省图书馆旧刊阅览室收藏的《人民日报》纸质版对照完善。最终,整理出新闻文本213篇。③类目建构。类目建构主要功能在于列出事件相关变量,系统性和可行性是基本要求。本文类目建构从报道的形式和内容两个向度展开。Ⅰ.报道形式类目a.报道数量类目1961年—2010年每年大寨报道数量统计。从中可观察报道频率的浮动情况。b.报道体裁类目所谓报道体裁,一般是指经媒体传播的作品的样式。文中将大寨报道的体裁大致划分为消息、通讯、评论、特写、发言稿、读者来信、其他等七类。从中可考察大寨报道的样式是否丰富,主要采用的样式是哪几种。c.报道篇幅类目报道篇幅通俗的说,就是文章的长短。文中主要统计总字数与平均字数两
项指标。从中可考察报道的强度大小。d.版面设置类目版面设置就是指报道在报纸中的具体安排。文中分为一至十版进行统计。①笔者之所以放弃随机抽样方法,基于两点考虑:1、每年报道数量不稳定波动;2、易忽略关键性报道。18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人民日报》前四版为要闻版①,需特别标注。从比例中可考察媒体对报道的重视程度。Ⅱ.报道内容类目本类目主要参考了陈阳在《青年典型人物的建构与嬗变》②中的设计,经笔者稍作调整后归纳为:媒介形象、逻辑立场、隐喻、警句、口号、描述、时代背景等指标。其中,后六个体现了《人民日报》对大寨形象的态度、评价和报道手法,而第一个”媒介形象”则是输出结果,按加姆森等人的说法,这种结果是以”包裹”形式存在。在此,媒介形象与建构者的手法是否保持一致,又是通过何种策略进行塑造是文章关注的焦点。④统计分析。依照上述类目进行计算。(2)个案研究法:从大寨报道各时期中均选择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做为个案,阐释意义并给读者以直观生动的印象。6.2、研究思路及方法(一)研究思路本课题将在以往一些LED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和市场调查。首先从理论上阐明LED的概说,分析LED广告在国内外的优势、发展趋势及前景和问题;其次,分析户外LED广告的开发与视觉传达设计的相互关系;再次,对哈尔滨城市户外LED广告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其设计元素与城市建设的结合点,探讨LED
广告的视觉设计对哈尔滨城市建筑、景观等形象建设方面的影响;最后总结哈尔滨户外LED广告设置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根据结论提出设计策略。(二)研究方法本课题属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应用型研究,所以相应的对于此课题的研究采取了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具体化,截取或选择某个单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在基础理论研究基础上,进行调查研究,提出研究假设,对实际运用中的应用经验加以总结,探讨新的方法和途径,以达到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提出能被广泛接受和采用的可操作性的做法。包括: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法、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法。文献研究主要注重广告学,户外广告研究、城市形象建设研究等方面;调查研究主要运用观察、调研、分析等方法。6.3、研究方法和主要思路研究资源上:广泛利用文献资料、专著,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媒体资讯途径,查阅、收集、解读包括文本、图片等各类直接或间接资料,对民间年画中钟馗形象作出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研究过程中:理清与该研究课题相关的图像及其前人研究的文化资源,运用范例法、系统法、比较分析法分析其内在意旨、创作思维以及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传承性,说明钟馗年画作为民间艺术的一种,它的文化根基与现实土壤却不容我们忽视,与其它任何艺术种类一样,长期保持和吸附历史的因素,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对该课题的研究和探索,具有很高的艺术与精神食粮之价值和实用价值。4
6.4、研究思路和方法(1)研究思路:本文拟通过对有关初中生的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在主题一致的前提下对他们进行分类,分别概括不同主题下初中生的各种具体形象,进而总结新闻报道中的初中生形象,最后从质化研究的角度分析新闻报道所建构的意识形态、探讨实用有效的意见和建议。(2)研究方法:由于本篇论文是对新闻报道中的初中生进行形象分析,所以会在收集大量有关初中生新闻报道的基础上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文本材料进行量化统计分析。具体来说,本研究的媒介文本资料全部来源于百度的新闻搜索,搜集到的样本包括纸质媒体和地方官网发布的新闻报道,以纸媒为主。选择百度上的新闻,是考虑到百度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网站,搜集文本不仅容易,而且全面,并且保证了材料的均质性。做法就是以”初中生”为关键词对百度新闻进行高级搜索,这样可以保证所搜集研究材料的全面性,以免遗漏相关新闻。所搜集新闻的时间跨度为2012年9月1日至2013年12月315日,共16个月的新闻报道,为了确保每天关于初中生的新闻事无巨细地呈现在屏幕上面,我的新闻搜集工作是从2012年9月2日开始,直到2014年1月1日,尽量做到每天对前一天的新闻进行搜集。由于网络上信息杂乱重复,百度新闻中也包含很多与初中生无关的各种信息,所以在将本次论文研究资料定在以”初中生”为主角的事件性新闻报道后,我对一些评论性文章、非事件性新闻报道、重复新闻、国外及港澳台初中生新闻及视频新闻进行剔除,最后得到有效新闻1709
篇,本篇论文就是通过对这些新闻文本进行详细的内容分析最终得出初中生的媒介形象。66.5、()研究思路和内容1.研究思路本选题从中国电子社区建设的三种典型模式(杭州模式、北京模式和广州模式)入手,对这三种建设模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总结了杭州、北京和广州电子社区建设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查摆了三种模式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杭州、北京及广州电子社区的发展。本文在互相借鉴彼此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力求使中国电子社区建设更加完善。2.研究内容14图0.1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图6.6、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本论文的重点将放在典型报道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上,结合典型报道的实践和历史进程,探讨典型报道理论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形成典型报道理论的完整架构,进而对典型报道的价值和意义进行分析。本文的创新点就是以典型报道七十年的发展历史基点,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结合时代变迁,向内挖掘典型报道的内在11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传统和渊源,以实践哲学的方法论对典型报道理论进行概括,将理论的探讨从抽象概括的论断转向具体的、可操作的模型构建。因此,在论文写作中,笔者将坚持历史与逻辑统一、理论与实际统一的原则,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通过文献方法、辩证分析等方法,初步梳理出典型报道的理论内涵,进而对典型报道进行价
值反思和实践反思。12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7、研究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首先力求就核心问题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论述,通过图表计算数据,分别从剧本和音乐设计两方面进行人物比较。剧本设计这一方面主要是将男主人公格里厄与女主人公曼侬做横向比较,试图从人物对剧情发展所起作用和人物的多个侧面来为论点服务。当中还加入了与马斯涅版本相似场幕的对比性研究。音乐设计这一方面主要从咏叹调设置与分布、其他音乐体裁的强化等角度论证这一发现。其次,笔者就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及各个侧面进行了剖析、透视和梳理,后综合了马斯涅对两人物的定位反差。最后,笔者就此作以爱情至上为前提的死亡结局与普契尼歌剧人物设计后续风格之间的关系,并观察了之后普契尼以女性为主的歌剧创作与该作的相通之处,力求探索普契尼此部作品对于后世歌剧创作与审美具有怎样的启示与借鉴价值。3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原著小说名、歌剧名与男女主人公的关系6.8、研究和分析方法(一)研究方法.对质性研究的选择和量化的研究方法相比,质性研究方法更强调描述的”整体性”(hol1Sm)和”情境性”(contextua上),重视研究现象中”人、事、物、情境”之间的互动,重视符号
预言的功能与指涉、现象产生的意义,重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自身的反思与反话[3]。弗林克尔(JackR.Fraenkel)在伯格顿(RobertBogdan)等描述的质性研究五个特征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列出了10个主要特征,分别是自然主义的探索、归纳分析、整体观点、质性数据、亲身接触和洞察、动态的系统、独特案例向导、环境敏感性、感情中立和灵活设计。可以说,质性研究以一种更加自然的方式对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的研究。研究者需要把自己当做研究的工具来接近要研究的人和情境,以此来深入了解被研究者和发生在他身上的事。研究者需要更多的关注所要研究问题的过程,关注被研究者的一些事情和对问题的想法和做法。根据质性研究的这些特征,本研究比较适合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主要是因为:(l)本研究具有情境性。作为一个现象,毕业生就业和高校、用人单位之间的「1」叶忠.教育与就业的不确定性〔M〕.兰州:兰州人学出版社.2005:p151仁2]应松宝.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6.〔3〕陈向明,朱晓阳,赵旭东.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评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p169l4第一章导言互动既发生在学校环境中,也发生在社会环境中,除了毕业生和高校、用人单位自身的特征外,还受到国家就业促进政策的实施、劳动力市场情况、甚至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可以说,离开了具体的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来谈论毕业生就业过程的遭遇,非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更达不到研究的效果,对实际也缺乏了意义。此外,研究毕业生就业过程的遭遇更是在与高校、用人单位的具体互动中产生,非常强调当时的具体情境,强调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与现实的博弈。而对于寻找缓解
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对策也需要在学校和社会的综合情境下进行讨论。(2)本研究强调过程性。就业过程的遭遇是本研究的一个切入点,因此,从研究问题上来说这就是强调对过程的研究。一方面,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的很多方面都是在就业的过程中体现,从毕业生开始教育和工作的选择,到浏览招聘信息搜寻职位,一直到找到工作签订就业协议,这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另一方面,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与用人单位是相互调试的立场,他们之间的选择也是一个互动过程。而从研究角度来说,对就业过程的遭遇研究也就决定了研究者必须根据现实的情况不断地改进研究问题,通过灵活的设计和敏锐的洞察,较好的收集到研究所需的一手资料。(3)本研究需要深入接触研究的人和情境。由于对毕业生就业过程遭遇的研究还在探索阶段,现有的研究都是通过实证的量化的研究方式收集资料。因此,本研究将研究者自身作为研究工具,通过研究者的亲身经历和深入接触毕业生及其就业过程,可以比较清楚的了解他们的遭遇和现实。质性研究对当事人看问题的视角十分重视,本研究也是需要关注毕业生对他们就业过程遭遇的看法和解释。这对于丰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对案例研究的选择罗伯特殷(RobertYin)是案例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他认为案例研究不单纯是某种研究方法,而是一个综合的研究策略。案例研究是在真实生活环境中对当前的一个现象的实证研究,它适用于那些现象和背景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楚地研究。它在数据收集方面,会有较多复杂关系和变量,多信息来源需要三角验证保证研究效度。另外,殷把案例研究和试验、调查、档案分析和历史研究进行比较,认为案例研究主
要处理”怎么办”和”为什么”的问题,关注当前发生的事而不需要对行为事件进行控制Il]。因此,本研究选择案例研究是因为:(1)本研究关注毕业生就业过程的遭遇,需要了解毕业生在真实就业过程中所发生的事情。这不是要控制行为的实验研究,也不是追溯历史,更不是档案分析。(2)本研究既有为了解毕业生有着什么样的遭遇而进行的描述性研究,也有为分析毕业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进而寻找策略改进就业而进行的解释性研究。仁1〕陈向明,朱晓阳,赵旭东.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评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p170一17115第一章导言(3)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具有复杂性,变量也不简单。因此,对毕业生就业过程的研究很难分清哪些是要研究的现象,哪些是现象发生的背景。需要综合的考虑整个就业过程,动态的分析遭遇内容。(4)本研究需要对毕业生进行深入访谈和长时间的跟踪观察,还需要对一些文本进行分析,因此,数据的来源具有多元性。根据研究案例的数量和分析单位的数量,殷把案例研究分为四个类型:单个个案单个分析单位、单个个案多个分析单位、多个个案单个分析单位、多个个案多个分析单位。本研究根据需要选择了多个个案单个分析单位的整体研究。这样的好处是能够在详细描述基础上,获得足够的有效信息,为深入分析提供保障。3.对个案的选择一般而言,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抽样分为两大类: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概率抽样是指在被限定的研究对象中每一个单位都具有同样被抽中的概率。通常量化研究是建立在概率抽样基础上的。然而,这种统计意义上的抽样对于质性研究来说就是不公
平的了,因此,在质性研究中使用较多的是非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包含两种抽样方式:一种是”目的性抽样”,即按照研究的目的抽取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研究对象[ll。另一种是”标准化抽样”,即根据研究对个案所具备标准的需要,抽取符合标准的个案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采取的抽样方式是目的性抽样。基于对研究目的的考虑,对毕业生的选择必须反映整个毕业生群体的基本情况,比如:学校、专业、性别、家庭等方面的情况。因此在对南京市的毕业生进行初次选择时,个案根据学校、专业、性别和家庭等情况均匀分布,以达到代表最广泛毕业生群体的要求。另外,从方便性角度考虑,在整个毕业生群体中抽取极端的或偏差的样本不容易,但可以从毕业生的类型、结构角度进行典型样本抽样。因此,综合以上考虑,本研究个案是来自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8名毕业生。李好,男,来自华东一个沿海大城市,父母都是普通工人,独生子。高中毕业后来到南京一个”985工程”的学校读教育学类专业,拿学校办的管理学双学位。进入大四后开始找工作,打算回到家乡城市。12月底签约,在家乡一个房地产公司做营销策划。张远行,男,本地人,中产阶级家庭,独生子。高中毕业后在本地一个省属”Zn工程”院校读文学类专业。进入大四后开始找工作,因为是本地人所以不打算去外地找工作。1月份参加教师招考,现在是一个普通中学语文教师。苏娟,女,来自苏南某工业城市一个个体户家庭,独生女。高中毕业后来到南京一省属院校读数学类专业。大三下学期在考研还是就业这两条路上抉择,最终选择就业。「l]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和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p10316第一章导言
打算回到家乡城市就业,12月份签约家乡工商银行,岗位待定。徐尚,男,来自苏北某城市,个体户家庭,上面有一个哥哥。高中毕业后来到南京一普通高校读经济学类专业。大三下学期开始考研。由于没考上,5月份开始找工作。7月上旬签约,在一家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做电话销售。黄薇,女,来自苏北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家中共有5个兄弟姐妹。高中毕业后被扬州一所专科学校录取,货款上学,读管理类专业,该专业是中法合作办学。曾因高昂学费考虑过放弃求学。大学最后一年开始在扬州找工作,6月底来到南京投奔姐姐,边找工作边帮姐姐看管铺子,到8月份工作仍旧未定。刘心,男,来自苏北农村,父母都是农民,有一姐姐在南京工作。高中毕业后在南京一普通高校读经济学类专业,该专业是学校的二本专业。12月份开始找工作,他本来打算从事软件行业,也找到了单位实习,但是由于某些原因放弃了。3月份重新开始找工作,并在6月底签约某大型民营企业做销售。但他不太满意,觉得那份工作太辛苦,希望8月份到该企业报到之前找到更好的工作。魏秀秀,女,来自苏中地区一个农民家庭。高中毕业后由于高考分数不好打算不再读书。后被南京一所高职院校录取,计算机类专业。在学校最后一年开始找上林,不准备回家乡就业。7月底与一家中小型软件公司签约,从事软件开发。金洁,女,来自苏中某城市,父母是普通工人。在南京一所Zn工程大学的独立学院读商务英语专业。n月份在家乡亲戚介绍的一个单位实习半年多。她感觉自己在那里生活很不适应,工作的前景也不好,放弃签约。6月又回到南京重新开始找工作,8月中旬签约一家中小型公司做外贸业务员。(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本研究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为开放式深入访谈,辅之以非干扰性资料、参与式观察和非正式交谈。对资料的分析采用在扎根理论指导下的内容分析法。1.资料的收集(l)访谈。访谈是质性研究所使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访谈是研究者收集研究数据的最重要的工具。它是一种有特定目的和一定规则的研究性交谈,是研究者通过口头谈话的方式从被研究者哪里收集(或建构)第一手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在本研究中,毕业生就业过程的遭遇经历是研究需要关注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很难通过观察得到,因此,进行访谈能够获得一些通过调查、观察所得不到的一手资料。在本研究中,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的指导,使用既有一定的控制,又有一定灵活性的半结构型访谈。因为毕业生就业遭遇现象具有复杂性,访谈问题没有特定的顺序但仍有一些必须要回答的问题,研究者不必对整个访谈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但是要[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和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p16517第一章导言提出开放问题,来引导受访者积极的参与和在一定范围内做出回应。Patton列出访谈问题基本涉及的六个类型:背景或人口统计学问题、知识问题、经历或行为问题、观念或价值观问题、感受问题和感觉问题。本研究对每一位受访者进行2一3次深入访谈,根据六类型问题收集资料,并且逐步深入。(2)非干扰性资料。在本研究中,非干扰性资料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关于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文件以及与毕业生就业问题相关的文献。二是研究参与者的日一记、博文等。这些都是在参与者同意的基础上获得的。(3)参与式观察和非正式交谈。在本研究中,研究者选择性的对研究参与者参
加招聘会,面试等活动进行观察,并适时的进行一些非正式交谈,获得了更详实的一手资料。另在需要的情况下与参与者进行QQ或者E一mail对话。2.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是对所获得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的整理,然后根据研究目的逐步进行集中和浓缩,寻找主题,最后进行意义的阐释。这是质性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环。英国经验主义科学家培根认为对原始资料的整理有蜘蛛的、蚂蚁的和蜜蜂的三种方法,科学研究应当像蜜蜂采蜜酿蜜一样,从大量的事实证据中抽相处关于事物本质的知识来。(l)对访谈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第一步,把访谈的录音资料转化为文字资料,进行按照被访者的学校、专业、性别等初步归类。第二步,采用斯特劳斯和考宾(StrauSS&Corbin)所提倡的”扎根理论”方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扎根理论就是研究者在研究之前没有严格的理论假设,直接从原始材料中归纳出概念和命题,然后通过比较、归类等方法建立概念或命题间的联系,从而形成能够解读现实的理论。根据扎根理论三级编码(一级编码—开放式登陆、二级编码—关联式登陆、三级编码—核心式登陆)的操作程序对访谈的文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2)对非干扰性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由于非干扰性资料分为两个部分,因此,对其整理和分析也分为两方面:一方面对毕业生就业政策、文件的整理,根据研究主题的需要,按照文件的内容、使用和意义进行归类,然后建立概念架构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对研究参与者的日记、博文整理,同访谈资料联合起来,运用类似的方法对资料进行编码整理,用已建构的概念框架进行分析。(3)对参与式观察和非正式交谈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参与式观察的整理和分析
建立在已经做好良好的观察一记录基础上。根据规范记录进行归类,对事实记录和个人反思材料按照上面的方法进行整理和分析。协同已有资料综合考虑,补充和完善解释访谈和观察获得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对每个部分资料进行分析,更综合所有材料进行整体分析,在研究目的的指导下,与资料不断进行对话并反思,以求达到最好的分析效果。l8第一章导言6.9、研究方法基于”只有把握事物发展的环境变化的方向,才能对事物发展规律有一个正确的判断。”的理念,本文着重从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角度入手,分析具体的实践和理论研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力图归纳总结出指导实践的方法和对策,达到对景观工作者有所启发、借鉴的目的。本文的研究方法是着重逻辑推理的方法和比较的方法,一方面通过理论上的剖4析界定了理论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比较得出结论。逻辑推理的方法是研究该课题的基本方法,逻辑推理是根据事实材料以逻辑的规律形成概念做出判断和进行推理的方法,包括分析、综合、抽象、演绎、归纳等。比较的方法是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对比和类比,可以更加清楚的认清事物的本来面目,避免片面的看问题。同时在研究中结合现实情况,找寻合适的发展途径。另外个案法也是本文重要的研究方法。论文通过对霞客大道道路景观项目的分析来探讨和验证景观项目快速营建应对策略的可行性。
6.10、研究思路(一)研究目标论文的目的在于了解在经济危机之后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选择、遭遇和感受,以质性研究的方法对他们的经历进行描述和分析,细致展现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真实情况,以揭示阻碍毕业生顺利就业的若干方面,并对改善毕业生就业状况作出一些思考。(二)研究内容从进入大学开始,广大学子就走上了一条通往未来的就业之路,这是一个长期准备,不断选择和经历,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过程。课题旨在了解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了哪些事情,也就是这是一条怎样的”路”?毕业生怎么走?研究假设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教育供给和市场机制等宏观背景是既定条件,影响就业的因素发生在毕业生的就业过程中。因此,研究内容主要从微观角度,即高校毕业生的角度进行探讨。论文确定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选择、遭遇和感受。这个主要问题可以从三个从属问题来进行具体分析:(1)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如何对教育和工作进行选择?(2)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遭遇了哪些求职碰撞?(3)什么问题阻碍了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又是谁该为毕业生就业负责?首先,根据对毕业生就业的现象观察和对就业问题相关文献的回顾,发现如今毕业生就业形势仍旧不容乐观,在就业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通过分析整理己有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找到了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视角,即将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遭遇作为分析的切入点,利用质性研究方法来探讨毕业生的就业遭遇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可行性分析,从而确定了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问题,是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选择、遭第一章导言
遇和感受。接着,根据相关就业的理论基础和已有的现象观察,确定了研究的思路:以质的研究方法调查案例获取研究的一手资料,再对资料进行细致的描述性和解释性分析。最后,根据已有分析提炼出扎根理论,得出研究结论。提提出问题题文文献回顾顾确确定问题题理理论基础础案案例调查查查查查查查查查查解释性分析析扎扎根理论论(三)概念界定1.遭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某些突发的、非连续性的事件,我们通常会把这些事件称为”遭遇”。我们会说”遭遇了一场车祸”,或者”遭遇了家庭变故”等等。那么,在本研究中,应该如何科学的理解”遭遇”这一概念呢?《辞海》中”遭遇”的解释是:遇到,”亦泛指生活中的经历”。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种含义:①碰上;遇到(敌人,不幸或不顺利的事等)②遇到的事情(多指不幸的)。在《汉语大词典》中,则有四种解释:①遇到;②际遇;③泛指人生经历;④指遇到的不幸的事情。其实,”遭遇”这一含义不只是”遇上、碰到”,它从宗教领域中获得了新的意义。第一章导言人们对它的理解从以前的”宗教体验”转向现在的”与上帝遭遇”,”以表达在这方面向人们呈现陌生的实在的特有的强度这一实在,不是那种冷漠的客观现实,更不是那种模糊的伤感,它以极大的强度作为陌生的东西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而人们将痛苦地对待它”[l]。遭遇的重点在于”遇上、碰到”了什么事物。高德胜在博尔诺夫的基础上总结,认为从哲学上看遭遇有三个维度:(1)陌生事物的突然降临;(2)生活连续性的中断;(3)遭遇意味着危机。他理解的遭遇是”突然降临的,具有不可预见性,
无法事先谋划,使人们日常的生活无法再过下去,但是到底该如何活,新的方向真哪里,还不明朗,危机无可避免”lz]。也就是说,遭遇是指向人们的”陌生实在”,人们对这”陌生实在”感到痛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遇到许多陌生实在,但是只有带给人们痛苦的事物,才能算作遭遇,”只有少数重大的特定的经验可以称作遭遇,它们闯入人的生活,突然地、往往令人痛苦地中断人们的活动,使之转向一个新的方向。”就好比一个生活在幸福家庭中的孩子,突然遭遇父母车祸双亡,他过去的生活不得不中断,幸福的家庭突然变得不幸。不管遭遇到的是什么,它都”将导致有关人的生活发生重大改变”,以”一种非连续的形式”,”以粗暴的方式突然中断通常是连续性的生活过程”。这是利用存在主义哲学对”遭遇”本质的理解ls]。此外,遭遇”根本不与人们的愿望和期待相符,以致人们即使反对它也是徒劳的,只有被迫改变自己的行为”。”遭遇过程对人的自我成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说,人真正的自己”只有在遭遇过程中才会成立”。虽然每个人的遭遇都不同,但作为同时代的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都有共同的遭遇。比如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宏大浪潮,就业形势日益艰难,高等教育质量令人担忧,招聘歧视屡屡出现。从历史来看,这些事物不是突然降临的,但是对于个人来说,这些事物在毕业生的就业过程中显然是突然降临的陌生实在。过去统包分配、毕业即就业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毕业生们将不得不寻找新的方向。不仅如此,在这些事物面前,接受良好教育的毕业生们疑惑、仿徨、无所适从。即使已经做好承受就业压力的心理准备,在面对陌生的困难冲击,他们还是在遭受着折磨。在本研究中,笔者采用
上述对”遭遇”的解释来理解毕业生的就业遭遇。”毕业生就业遭遇”的研究也就是对于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所经历的事情的研究,尤其是发现其中对于妨碍毕业生顺利求职、顺利就业的事物,并且关心遭遇的过程对毕业生自我成长和顺利求职的意义。2.毕业生就业过程“就业过程”一词在已有研究中屡见不鲜,然而很少对它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有时还将其与”求职过程”混用。本文首先要搞清楚的是,就业过程到底包含了哪些方「l]OF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李其龙等译.上海: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2]高德胜.道德教育的时代遭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P2〔3〕OF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李其龙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31999:P571999:P58第一章导言面,毕业生在这个过程中要经历什么样的阶段。叶忠认为教育与就业的关系正处于不确定时期,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为教育与就业关系的不确定性提供了前提条件。而这一不确定性最终形成于教育和就业发生关系的过程当中。教育与就业关系不确定性的形成有个一内在机理。就毕业生个体来说,教育与就业关系的发生要经历教育选择、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劳动力市场求职、工作场合工作并获得收益等四个阶段[‘]。应松宝首次将”毕业生就业过程”这一概念进行定义,他认为”就业过程”包含两个方面:广义的就业过程包括从报考大学直到参加工作以及工作的过程。狭义的就业过程又可以称为求职过程,是指毕业班大学生搜寻工作,应聘、面试直到签订劳动协议的过程[z]。虽然叶忠没有给毕业生就业过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显然他所说的四个阶段与
应松宝给的广义就业过程定义十分相似。本研究着重考察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遭遇,因此将结合他们二人的理解,给”毕业生就业过程”一个较大的范围,包括毕业生在接受高等教育前对学校、专业的选择,在学校中的学习和为就业所做的努力,以及包括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开展工作搜寻、参加应聘面试,进入工作场合等一系列内容。7、相关技术7.1、相关技术研究现状快速设计(RapidDesign),是顺应市场需求的产物,能够缩短生产制造的时间,满足产品多样化、瞬变性[5]。快速设计主要是对一类产品进行设计,在统一通用的平台上,快速高效的完成产品的设计,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参数化设计作为实现快速设计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参数来约束零部件的结构特征和尺寸,并进行驱动,完成产品设计。国内近些年来越来越多地研究人员开始对快速设计技术进行研究,也纷纷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华中理工大学的兰箭[6]在图形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参数化设计方法,通过拓扑和尺寸约束进行图形的描述,进而通过无向图的遍历,使其成为有向图,使得约束可以扩展传播。华中理工大学的李东浩[7]提出了图形信息的前置处理技术,并且将其应用到参数化设计中,这个技术可以实时提取图形信息作为参数化设计的基础。上海交通大学的杨宁[8]提出了基于工程优化的参数化设计,介绍了工程约束以及约束优化求解的方法。文献[9]中陈功研究零组件快速装配的设计方法,实现了螺栓、螺钉和销连接的批装配设计。通常在工程应用中,大部分的零件结构
类似,有的也较复杂,重复设计会耗时耗力。文献[10][11]主要是对工程中已有零部件建立参数化模型,遍历获取零部件的特征参数,并对其进行重新归类,建立各参数之间的关联,通过参数修改完成零部件的设计。这种参数化建模方法不仅极大地缩短了设计时间,也可以很好的进行知识重用,提高设计效率,降低成本。在快速设计的应用方面也做了很多研究,针对飞机工装,已经成功开发出有关装配型架快速设计系统,并运用到工装设计工作中,主要包括:1)华中科技大学针对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工装设计中的实际需求,研究开发了飞机型架的参数化设计系统,该系统应用于二维CAD设计软件。虽然该系统已不适用于当前的工装设计,但是对快速设计技术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以后的开发工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根据成飞公司型架设计的需求,开发了针对型架设计FixCAD系统。该系统的开发工作不是对特定CAD设计软件功能的拓展,而是从底层进行开发,提高了型架设计效率。3)西北工业大学研究并实现了基于CATIA/CAA的工装快速设计支持系统,使得产品和工装的设计在一个平台上进行,省略了数据传输的阶段,提高了工装的设计效率和质量。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另外,ZhenyuKong和DariuszCegiarek将型架工作间综合技术(结合普氏分析与结构优化)与基于可视化分析的快速型架校核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了装配型架快速重构技术[12],后来又通过基于普氏分析的成组结构优化技术将工作间综合技术用于型架的重构装配,为不同工程需求的功能提供了更多合理的解决办法,减少了计算复杂性[1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李汝鹏[14]和蒋红
岩[15]从骨架线框的提取、型材的扫略以及其它典型构件在骨架上的装配方面进行了研究;许文超[16]研究了装配型架的接头定位器的约束模式进行,并实现了基于规则推理的快速设计技术;马文浩[17]提出在CATIA三维设计环境下的装配型架设计导航技术,并将设计过程中的知识、经验等加入设计模块;西北工业大学的胡志明[18]等研究型架设计知识的表达和重用方法,并提出基于规则和实例混合推理的装配型架的设计方法。目前有关复合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复材的性能、成型工艺、材料性能等方面[19],而针对复材模具的快速设计和参数化设计方面的研究较少,主要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富官[4]研究了复材构件热压罐成型模具的参数化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模板、型板、散热孔、底板、底架的参数化设计。型板的参数设计根据输入的结构形状参数,得到各型板的排布和卡槽位置,进而完成型板的设计。散热孔的参数化设计,依据成型曲面和型板的高度,结合散热孔形状,实现散热孔的自动排布,不同型板上散热孔的对齐和散热孔的参数化设计。底板包括内、外底板,在创建支撑板的时候创建分散式的底板。底架由叉车槽、环形和加强方钢组成,它们均属于标准件,通过选择型材库中的截面参数实现其参数化设计。在成型过程中,成型工艺参数会对复合材料构件的质量和性能产生影响。一些研究者对热压罐成型工艺过程的工艺环境对成型模具的影响做了一些研究,进而对成型模具的设计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晏冬秀等[20]结合复材模具设计的知识经验和对生产使用过程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复材模具设计原则。
岳广全等[21]对复材模具成型固化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固化变形与温度高低无关,而与温度场的分布有关;模具温度场分布不均,模具上各处的热变形不同,是导致模具型面翘曲的主要原因。张旭生等[22]指出温度场的均匀性对成型零件的质量有很大影响。通过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热压罐成型过程中不同风道的模具进行模拟,得出T型风道的设计较为合理,降低了模具整体的温度差异,均匀性好,最有利于成型零件。张铖等[23]研究热压罐工艺环境参数包括热压罐内风速、升温速率和降温速率,对成型模具温度场的影响。7.2、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背景1.2.1动力定位系统中运动预测分析研究发展1.2.1动力定位系统中运动预测分析研究发展英国劳埃德船级协会和挪威船级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了动力定位控制系统中因果分析的概念,并应用在Lloyd定义的AA级、AAA级动力定位船舶和DNV定义的DYNPOS-AUTR级、YNPOS-AUTRO级动力定位船舶,美国船级社ABS定义的DP2级以上(含DP2)同样也要求加入因果分析功能。后由DPVOA制定的”船舶动力定位船舶的设计与操作”规范,因果分析被广泛应用到工业领域中,该规范最终被IMO(国际海事组织)被纳入其动力定位系统的设计规范。对于DP2或DP3级动力定位系统来说,”因果分析”功能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DP能力分析”和”运动预测分析”两部分[6]:“DP能力分析”—”DP能力分析”将预测出船舶能够继续DP操作的极限天气条件。同时还将计算出在目前环境条件下负载推进器的极限推力需求。
“运动趋势预测”—在典型单一故障下,动力定位船舶不能保持在目标位置时,其运动趋势以时间函数的形式给出。3图1.2Kongsberg公司的运动预测分析软件挪威对于动力定位技术的探索始于1975年KongsbergVapenfabrikk公司的一个称谓Dynpos的工程师小组,此小组原属于国防部门,之后很快转到石油部门,即隶属于KV的近海分部。30多年后的今天,Kongsberg公司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动力定位系统制造厂商。图1.2为该公司的针对DP2及以上产品的控制系统中的运动预测分析图,可在线或离线状态下,在给定环境干扰的情况以及各种故障模式下,对动力定位船的进行运动预测分析[2]。7.3、课题相关技术背景1.3.1图像预处理技术1.3.1图像预处理技术图像预处理是一种图像的前期处理,是相对于目标识别、缺陷检测等具体的图像处理过程而言的,针对输电线路的航拍图像,主要是指为了降低光线、拍摄角度的干扰,消除图像中无关的信息,增强有用信息的可检测性,便于特征抽取、图像分割和目标识别,并加快计算机处理速度。数字图像的预处理是图像应用系统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实现的好坏,直接影响后期的应用效果[7]。图像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图像的灰度化、灰度级的变换、直方图计算、图像增强、噪声滤除等,针对输电线路的目标识别和缺陷检测,图像预处理的目的只在于增强图像的有效特征,因此,常用的图像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图像色彩空间转换、图像灰度化及其处理、直方图修正以及噪声滤除。
颜色空间通常是一个三维坐标系统,每一种颜色由一个点表示。RGB色彩空间是通过对红(R)、绿(G)、蓝(B)三个颜色通道的变化,以及三通道相互的叠加,得到不同颜色的;HSI色彩空间用色调(Hue)、色饱和度(Saturation)和亮度(Intensity)来描述色彩,因其可将图像的颜色及亮度分开处理,且相互间独立进行,因此图像处理中得到较多的应用。为了便于色彩处理和识别,经常将图像从RGB色彩空间转换到HSI色彩空间,从而大大简化图像分析和处理的工作量。从RGB空间到HSI空间的常用转换公式为:Harctan3(GB)(RG)(RB)(1.1)I(RGB)/3S1min(R,G,B)/I灰度图像是每个像素只有一个采样颜色的图像,这类图像通常显示为从最暗的黑色到最亮的白色,通常把图像中像素的亮度称为灰度值。RGB图像转灰度图像公式如(1.2),其中Y代表灰度值。Y0.299R0.578G0.114B(1.2)灰度直方图是一种统计图,描述一幅图像中的灰度的分布情况,能直观地表示出图像具有某种灰度级的像素个数,是对图像灰度值分布情况的整体描述。一般来说,通过观察图像的灰度直方图,可直观判断图像的对比度、清晰度以及整体明暗程度。直方图修正,是指通过一个灰度映射函数对灰度直方图进行变换,使各灰度均匀分布,之后再按该直方图调整原图像,如此可以增强局部的对比度而不影响整体的对比度,对于曝光不4足或过曝光有较好的修正效果,并能使其更好的显示细节。航拍图像中存在大量噪声,如何在充分滤除噪声的同时保持图像的边界和细节,是图像去噪的难点。输电线路航拍图像的背景相对复杂多变,其图像的噪声模型不是简单的加性高斯白
噪声,为使航拍图像的滤波取得较好的效果,需要采用非线性滤波方法[8]。航拍图像处理中常用的去噪方法包括中值滤波和形态学噪声滤除方法,其目的在于消除噪声的同时保持图像中的边缘和细节。中值滤波一方面能较好地保护图像细节,同时能有效抑制非加性高斯类型的噪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而形态学滤波,将开、闭运算结合,能够在去除噪声的同时,较好地保留原始图像细节。这种方法常用于处理相位标志牌或绝缘子航拍图像,此类图像中的对象尺寸都比较大,且没有微小的细节。7.4、Web信息采集原理及相关技术本体作为一种有特定格式的信息资源,当它被Web上的HTML文档所链接,信息检索技术、尤其是基于爬虫的Web信息采集技术将能为Web本体的采集提供支持。搜索引擎是传统信息检索技术的新发展,搜索引擎后台运行着的信息采集系统称为Web爬虫(WebCrawler)、Web机器人(WebRobot)或Web蜘蛛(WebSpider)等等,而针对特定主题或目标的信息采集系统一般称为聚焦爬虫(FocusedWebCrawler)。本章将从简单介绍信息检索开始,具体阐述搜索引擎尤其是Web爬虫和聚焦爬虫的工作原理,分析Web主题分布特性和搜索策略,并就向量空间模型和HTTP协议等基础理论和规范进行探讨。7.5、相关技术背景企业全面预算系统是一个基于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和
DCOM组件技术的多层C/S结构应用程序。系统还能根据相关数据,以Word文档的形式自动生成预算报告。因此,本章对系统开发过程中使用的三层软件架构、DCOM组件技术、自动化对象技术和Oracle数据库技术进行简单的介绍。8、应用8.1、中国早期标志形象在商业和机构中的应用我国近现代社会是一部风云变幻,战争频仍的史书。帝国主义列强的大炮催生了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昔日占主导地位的封建经济在帝国主义的殖民经济的压力之下,逐渐沦落为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经济,西方货物长驱直入登陆中国大陆,洋商标随之传入中国。直到20世纪初的五四运动,由于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也由于留洋知识分子的回国,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崛起,为现代标志设计吹来了清新的风,诞生了许多振兴民族工业的爱国标志。但封建社会长期以来的重农抑商,加之长久的战乱,工商业发展一直迟缓,直到解放战争胜利后新中国成立,工商业的发展活跃了商业标志形态。”商标”的概念在这个时期首次出现,近代标志形象的发展其实是商业标志的发展,近代中国的商业标志的曲折历程展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8.2、色彩的协调性应用色彩是标识信息传达中最活跃的因素,既可以在比较近的距离也可以在
比较远的距离吸引静态和动态人群的注意力,通过人对色彩的识别,增强人的视觉记忆。在标识设计中,色彩的设计主要是针对标识版面的色彩以及主要构件的色彩进行设计。大学校园标识系统的色彩要从学校的整体环境色彩展开思考。学校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形成校园固有的色彩属性,校园标识在形式独特的前提下,色彩要根据校园固有色彩属性进行协调性的应用。3.3.2.1色彩的相关研究(1)色彩的机能色彩是大学校园标识极具表现力的构成要素之一。大学校园标识的灵魂是简洁、直接、醒目,校园标识的功能性是否得到有效地发挥和利用,很大程度上是由标识色彩的运用是否合理决定的。色彩能吸引人的注意力、能影响人的情绪波动、能互补周围的环境色彩关系,可以强化对比、协调搭配。通过色彩的对比,可以使标识从校园环境中脱颖而出,引人注目、提示信息、易于信息识别。还可以在校园中不同的标识中产生一定的视觉秩序,强化校园标识的认知与喜爱度。同时,利用这种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还能建立良好的校园秩序。(2)色彩的属性任何色彩都同时具有三种属性:明度、纯度和色相。所有色彩的研究都是基于这三个要素展开的。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纯度指色彩的鲜艳度和保和度;色相指色彩的不同相貌,不同波长的光波给人特定的感觉是不相同的,将这种感受赋予一-60-哈尔滨工业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个名称,如有的叫红、有的称黄等等。根据色彩学家孟塞尔提出的色立体理论,分析色彩三属性的关系如下:(如表3-4)表3-4色彩三属性关系[20]色相明度纯度红414黄橙612黄812黄绿710绿58蓝绿56蓝48蓝紫312紫412紫红412(3)色彩的要素
校园标识色彩的要素主要包括:色彩心理、色彩对比度与识别度。色彩心理学研究表明,色彩能够引起人心理不同的冷暖感受:冷色系给人收缩、坚硬、寒冷、清爽、空气感、空间感等。暖色系给人扩张、柔软、热烈、热情、刺激、有力量、喜庆感等。在色彩的性格特征表达上:明度方面,高明度色具有动态、积极的性格,低明度色则反映静态、消极的性格;纯度方面,纯度高的色彩具有动态、积极的性格,纯度低的色彩则显示出消极的情绪;色相方面,前面提到的暖色,积极、动态,冷色消极、安静。同时,色彩的感受还能表达特殊的象征意义。(如表3-5)表3-5基本色彩产生的心理感受和象征意义[21]基本色彩基本色暖彩心的理单色冷基本色彩的单色象征意义红暖色热烈的、夏季、女性、华丽、强烈、活动的橙极暖色欢快、热闹、满足、行动的黄暖色年轻的、愉快的、柔软的、清爽的、有希望的黄绿中性暖色田园、青春、幸福、自然的、清新的、和平绿中性微冷色新鲜的、理想的、清静的、安详的蓝极冷色科学的、理智的、快捷的、细密的、理想的紫中性微冷色高贵的、雅致的、神秘的、优雅的、担心的黑-严肃的、正式的、机械的、厚重的、男性的白-神圣的、纯洁的、浪漫的、清新的、洁净的灰-雅致的、孤独的、时尚的、土气的、无聊的色彩对比度与识别度,标识色彩的对比度是指标识整体色彩与文字色彩-61-哈尔滨工业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或图形色彩之间形成的一种对比关系,用以提升文字或图形的可辨认度。标识色彩的识别度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色彩本身的醒目程度,另一方
面指色彩主次层次的清晰程度。例如色彩之间的明暗、虚实、面积大小、冷暖等对比关系等。可以看出,对色彩的识别是建立在色相间相互对比的关系基础之上的。色彩对比度越强识别度越高,标识的识别性相对也越明显。在冢田敢的《色彩美学》一书中,对色彩对比的可识别性进行全面的分析,(如表3-6)提出:识别度的高低次序,对标识而言是标识整体与图形文字所构成的图底关系间的色彩对比形成的。表3-6基本色彩的对比可见度(单位:M)[21]底\图红橙黄绿蓝紫白灰黑红-4046252628413033橙39-38344139363742黄4340-454543144150绿283542-3432462937蓝33434335-29472932紫3044493632-493527白394222404442-3946灰30404427303344-37黑3543513428265037-将表3-6中的关系进行分析后,我们可以反映在标识的色彩图底关系中,图为黄色,底为黑色的对比度最强,即识别性最高;图为白色,底为黄色的对比度最弱,也就是识别性最低。根据这种对比度的强弱,来辨别识别性的高低的方法,对大学校园标识的色彩设计具有理论指导意义。3.3.2.2标识色彩协调方法大学校园标识的色彩应统一由几种标准色构成,使各个标识之间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视觉效果,达到标识系统色彩的协调。同时由于过多的色彩会造成视觉上的混乱,因此选择一组标准色进行系统化的设计与应用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在企业CI策划中,为塑造特有的企业形象而确定的某一特定的色彩或一组色彩,被称为企业的标准色。基于标准色角度对大学校园标识色彩设计对于建立大学校园标识的系统性,强化校园环境空间的独特形象是非常有利的。
大学校园环境中标识的标准色设计不能脱离整体校园环境孤立地进行思考,而是要将标识置于校园环境中,达到一种诉求与环境色彩的和谐统一。-62-哈尔滨工业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这样做的原因在于标识是依附于校园环境的,不能把标识当作单独的形态进行设计。在大学校园标识色彩的设计上,既要考虑标识本身,也要考虑标识与校园环境之间的色彩关系。标识的色彩必然与校园环境色彩构成一种互相依托的关系,它们之间会因相似而和谐,会因对比而衬托,会因互补而彰显。客观的分析大学校园环境中的色彩构成,是校园标识标准色设计方法的关键。大学校园环境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构成校园环境形象特征的多方面要素,从中分析与色彩相关的因素,进而从这些因素中去提炼、把握校园环境的色彩特质。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大学校园环境的地貌特征、主要的植物、建筑色彩风格与建校文化等等。这些经过长期历史沉淀而形成的校园环境因素,在尊重保护校园历史人文环境的前提下,是进行校园标识色彩设计的重要依据。8.3、符号学理论在企业标志形象中的应用企业标志形象设计中,贯穿了对符号学原理应用的整个过程。首先,从设计者储存的众多信息源中,提炼和孕育出企业的思想内涵所指,因为思想内涵是标志形象设计的灵魂,随着思想的酝酿成熟,就要对符号所联系的视觉意象能指进行标志意义的视觉转换,对其取舍、集中、概括和加工,从而创造出富有典型意义的物理形象。这种过程,
从设计者开始一直延续到受众者,是一个商标内涵不断明确、符号能指不断清晰的过程。比如可口可乐标志的能指,它的指涉物是可口可乐这个品牌的碳酸饮料,在我们畅饮的同时仅解决了口渴的问题功能意义,也从另一个方面领略到美国的异域风情、活泼动感的现代活力生活,这就是企业通过标志所表达的所指。企业标志形象设计的过程凸显了对符号应用由低级到高级的阶段性。目前在符号理论研究领域普遍认为,可以将符号区分出以下三种不同的类型,同时也正是视觉符号在26企业标志形象设计中的三个阶段性层次。(1)图像性符号,亦即标志设计的原初符号。它是通过”形象相似”的模拟对象或图似存在的事实,借用原已具有意义之事物来表达他的意义。它具有一定的素材性,这是一种原始的意义表达方法,直接明了,但表意性较弱。如写生性绘画、雕刻等竭力描摹大自然,直观性很强。(2)指示符号,指示符号与所指涉的对象之间具有”必然实质”的因果逻辑关系或是时空上的关联,通常这类符号指示性非常强。(3)象征符号,象征符号与所指涉的对象间无必然或是内在的联系,它是约定俗成的结果。它所指涉的对象以及有关意义的获得,是由长时间多个人的感受所产生的联想集合而来,即社会习俗。以鸽子图形为例,过去人们把它当作和平或传递书信的象征。上述三者,既是符号三种类型的并存,又是符号逐次深化的三个层次,是一个由图像符号到指示符号再至象征符号,其程度不断深化,信息含量更加广泛的过程。通过以下例子我们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这三个类型的综合运用,如香港平面设计师靳棣强设计的”中国银行”标志形象(图5-1)。他采用古铜钱圆形方孔的形式与”中”字、”国”字形相结合,以常见的图形来传达到了深刻的寓意。其作
为符号学原理在企业标志设计中的应用,亦经历了上述符号逐渐深化的三个过程。首先,作者从众多与银行、金融相关的信息源中,提炼出与”中国”有关的思想内涵,并确定将之转化为视觉符号的设计方案于此,再联想到中国沿用最久的货币形象,即停留于对图像符号进行加工的阶段进一步,再考虑到实现设计作品的传播功能,以最简洁明了的视觉符号传播与受众者,于是就得对铜钱圆形方孔的形象进行再创造,使符号的线条粗壮有力,看起来具强烈的视觉效应,这可以说是由对图像符号的把握深人到对指示符号的把握阶段再进一步,为突出作为”中国”的银行的时代特色,作者又将”中”字与”国”字字形进行加工与高度提炼,从而使其与铜钱的符号特征巧妙结合,最后将整个符号的视觉形象精彩浓缩为象征民族与时代精神的形式。今天,它已成为当代中国金融精神的象征,并使古代符号的美学价值在现代的企业标志设计中获得新的意义。可以说,正是符号学原理在企业标志设计中的广泛应用,才使企业标志形象不仅仅停留在对纯视觉感官意义上的满足,它更因为视觉符号蕴涵的独特思想内涵,对民族感情、文化模式、社会价值系统等作了生动阐释。它也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架起了一道精神共鸣的桥梁。图5-1中国银行标志278.4、典型案例的应用保障4.3.1新闻报道者要以职业道德为底线,真实报道4.3.1新闻报道者要以职业道德为底线,真实报道职业道德是指职工的行为表现能符合其职业特点,职业要求,职业精神与社
会道德的标准要求外化出自己的言行举止。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保持企业或者组织有序进行,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要坚持以职业道德为底线,以事实为依据,不能随意捏造虚假新闻,歪曲事实。在新闻制作与报道中建立人民监督机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新闻主管部门在新闻的制作与报道时要建立有效的人民群众监督机制,为充分吸取人民群众对新闻的力量建议与意见拓宽渠道,坚持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精神,做到遵守客观,真实报道。人民群众在新闻制作与报道时要发挥社会主义主人翁意识,依照客观实际对新闻工作者给与监督与建议,以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江泽民指出:”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要做到真实的反映生活,就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不仅要做到报道单个事情的真实!准确,尤其要注意和善于从整体上、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去把握事情的真实性”。①108.5、经典型制的现代应用3.4.1集群空间组织3.4.1集群空间组织3.4.1.1利用轴线组织型制单元利用轴线组织型制单元是纪念性建筑乃至所有建筑的常用设计手法之一。轴线意味着均衡、稳定以及严谨的对称,与庄严、肃穆等空间氛围有着直接的联系。(1)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碑轴线设计雨花台距离南京古城中华门南约1公里,自然环境优美,其周围有很多古迹。雨花台山岗不高,但地势险要,是南京城南的制高点,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雨花台却成为杀害革命进步人士和共产党人的刑场,1950年人
民政府开始着手在此修建陵园,以纪念在此殉难的革命英魂。(如图3-29)43第3章纪念性在复合空间中的经典型制图3-29南京雨花台纪念建筑群鸟瞰图片来源:http://www.eflye.com/destination/JingDian.aspx?FID=2397&ID=296总体布局采用轴线式,如何处理好这条富有意义的轴是构思的重点。规划设计的近1000米的地形、地势中,建筑轴线被选择布置在五座山丘之间,根据具体的地形地貌,五个基本的型制单元被布置在这条轴线上。作为主体的纪念馆选择在中间山头,紧邻基地原有的一潭水池,牢牢控制着整条轴线。轴线将几个不同的型制单元仅仅串联在一起,形成了层层递进、庄严肃穆的空间序列。(如图3-30)以人的流线来分析,序列开始于单元B,即忠魂广场,这个单元是轴线序列的先导。在忠魂广场内,可以完整的看到作为主体的纪念馆,纪念馆严谨对称的历史形式以及抬高的处理方式使纪念馆成为该型制单元中的视觉中心,先入为主的给人一种庄严感。自忠魂广场经过几级抬升的踏步进入到凹字形的纪念馆(单元C),这是一个用建筑围合出的半封闭空间,具有强烈的向心性,纪念馆采用传统的建筑风格,现代的建筑手法,花岗石墙面,白色大理石窗框,白色琉璃瓦顶。正门上方镌刻着”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几个大字。自纪念馆平台下几步,通过长长的纪念桥进入到下一个空间单元内,即中央水池区,这是一个由地形和自然元素围合出的半封闭空间,水池前竖立国歌碑,以门框架做其陪衬。碑的两侧做男女纪念立像,起到限定空间单元的作用,中心水池长72米,宽22米,并面对着国歌碑,远望可见到纪念碑。宽30米的大台阶是登上纪念碑的起始,两侧保留了六棵大
雪松,四壁环以回廊,回廊为纪念碑的二级平台。自此进入到单元E—烈士纪念碑,碑高42.3米,碑身宽7米,厚3米,是空间序列的高潮所在。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碑轴线的设计中,几个型制单元之间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其中单元A、B、C是以毗邻的方式,互为边界,共同形成纪念馆前的空间形态,单元C与D之间则是以长长的纪念桥相连,通过距离的拉长渲染仪式活动的气氛,D与E之间则是利用具有高差的平台相连。44第3章纪念性在复合空间中的经典型制图3-30南京雨花台纪念建筑群型制图示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3-31南京雨花台纪念建筑群图片来源:日月同辉——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碑轴线群设计(2)硫磺岛战役纪念馆硫磺岛是二战期间曾发生过惨烈战争的地方。纪念馆坐落于山顶上,在它的视野范围内有海洋和Suribachi山,Suribachi山是硫磺岛的最高点,这个最高点作为主轴线的焦点被统摄在纪念馆的空间秩序中。在硫磺岛纪念馆的设计中,相田武文将基本的型制单元通过轴线的手法进行组合,创造出了风景与建筑极具魅力的组合,这种魅力体现在纪念馆严格的形式上的对称与周围壮观的风景的对比与协调上。纪念馆由五个标准的方形串联而成,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单元布置墩座和供纪念馆参观者使用的开放空间。墩座被定义为参考古代日本神社的一个神圣空间,在墩座的四个角各有一根柱子,柱子的金字塔状的柱帽使人想起方尖碑和墓碑的原始意象,四根柱子严格限定了这个空间,中央是带有一块黑色立方体纪念石的水池,纪念石位于严格的几何中心上,有一种木棺的意象。在石头铺筑的路面中央开凿出一
条水渠,水渠作为明确的轴线形式贯穿五个方形单元,在一个既表示顺序的开始又为一株芙蓉供水的圆形水池处达到终点。另有两个方形单元被布置为凉亭,粗壮、沉重的要素为两座凉亭定义了空间的序列。这是一个几乎泛神地强调神圣空间与风景的纪念馆。(如图3-34)45第3章纪念性在复合空间中的经典型制图3-32纪念馆序列空间图3-33硫磺岛纪念馆图片来源:《纪念性建筑》图片来源:《纪念性建筑》图3-34硫磺岛战役纪念馆型制图示图片来源:作者自绘3.4.1.2利用中心组织型制单元利用中心组织型制单元,是建筑群体布局的主要方式之一。这种布局方式具有明确的中心性,被广泛的应用于博物馆艺术馆等重要公共建筑的设计中。(1)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市小寨东路翠华路口约100亩的场地上,用地方整,距离大雁塔曲江风景旅游区仅一公里左右,博物馆总建筑面积45800平方米相比之下,用地显得局促有限,发展余地很小。根据以上的场地条件以及现代化博物馆的功能要求,陕西博物馆采用了相对集中的布局,将文物库、陈列厅、公共服务设施、行政用房、业务用房集中在主馆内,从而最大限度地争取了绿地面积,使主馆处于绿化环抱之中。46第3章纪念性在复合空间中的经典型制作为古都西安最重要的博物馆,其总平面采用了中国传统宫殿群体的布局模式,遵循”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章法,进而取得恢弘的气势。同时,设计中还把传统空间布局与现代功能相结合。首先,建筑功能分区明确,向观众开放的展厅、文物商店及报告厅布置在前端,供内部使用的办公管理、藏品库及设备用房等安排在后。其次,参观流线的组图3-35陕西历史博物馆鸟瞰图
织既便捷有序,又符合中国传统建筑图片来源:的序列,观众进入大门后,先置身于http://www.17you8.com/districts/inland/sight/671%24summary带回廊的中式内庭,在此,可以一览主体建筑的雄伟与壮观,由大台阶登堂入室,进入博物馆大厅。大厅周围对称布置展厅,参观流线呈放射状,清晰明确。平面中还对称布置了若干内院,塑造丰富的院落空间,同时也为博物馆空间提供采光。以中心及边界的模式对博物馆的空间布局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以上的集中式图示(如图3-36),型制单元可以理解为两个,第一个由主体建筑与四周单层建筑形成,主体建筑以重图3-36陕西历史博物馆型制图示檐歇山的型制占据中心的位置,边界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则被赋予具体的展览功能,主体建筑位于边界内,与边界是脱离的关系,脱开的部分被处理成富于空间特色的庭院空间。第二个是由主体建筑与其前部的入口院落形成,以主体建筑为中心,以回廊为空间边界。第一个型制单元塑造了总体的构图秩序,第二个型制单元则真正给人以庄严、肃穆的纪念性气氛。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对传统宫殿布局型制的创新性探索,这种创新性体现在中心与边界的模糊性处理上,传统宫殿布局虽然以院落为基本布局单元,但更多的追求一种森严的气势,虽然形成了丰富的院落,但院落活力欠缺,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平面布局中,可以看到七个富有意义的院落空间,主体建筑与边界建筑之间形成了三个院落,边界建筑自身又形成了四个内向的院落,通过院落空间组织流线,丰富47第3章纪念性在复合空间中的经典型制了参观者的空间感受。(2)博帕尔议会博帕尔议会是柯里亚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它成功的将本地艺术和传统建筑形
式结合在一座现代建筑之中。作为中央邦邦政府的最高权力机关,基地选址在风景优美的博帕尔市中心的阿莱拉山山顶之上,博帕尔城中心有历史悠久的穆斯林礼拜堂,桑奇佛塔距离市中心仅仅50公里,这些历史建筑形成的强烈的文化圈促成了博帕尔议会独特的造型。议会采用了印度传统的曼陀罗模图3-37博帕尔议会式,九个分格定义出九个组成部分,图片来源:http://en.wikiarquitectura.com/index.php/Vidhanal其中五个大厅和庭院位于中央,以中央大厅为中心形成了十字形的公共空间系统,其他四个部分位于建筑的四个角落,分别被赋予上议院、下议院、联合大厅和图书馆功能。整体平面布局体现出明确的中心和轴线秩序,既能满足政府机关的使用要求,又能强调纪念碑式建筑的庄重性。对博帕尔议会的空间模式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如图3-38的图示:五个型制单元以十字形组织在一起,位于中央的大厅是构图的中心,其他单元围绕其周边布置,整体构图图3-38博帕尔议会型制图示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3-39博帕尔议会庭院空间图片来源:作者自绘48第3章纪念性在复合空间中的经典型制具有强烈的秩序感和向心力。五个型制单元有着不同的表达模式,作为中心的单元A充当建筑空间的主体——大厅,单元B同样也是室内空间的形式,单元C、D、E则以露天院落的形态出现,这五个型制单元中,中心则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单元A和B中,中心体现为铺地;以满足功能使用要求,单元C、D中体现为景观要素(水池和雕塑),赋予庭院以中心的主题;单元E中体现为虚空,其形式是对印度传统空间”贡德”的模仿,”贡德”
是指周边设置阶梯状台阶的舞台空间,中心往往用于宗教洗礼及沐浴(这种形式同样的柯里亚的斋普尔市博物馆的中心庭院中有所运用)。型制单元以及周边的功能空间被一个完整的圆形统一在一起,体现出曼陀罗式的构图特征。这栋建筑是序列空间的组合,由内而外,由外而内,隐喻宇宙的组织,代表了古印度教的宇宙观。8.6、没有围墙的大学: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广泛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我国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引发了传统教育方式的革命性变革,突破了教育运作时空的限制,实现了实体教育和虚拟教育的完美结合,随着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于企业教育,中国企业大学在具体运作过程中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趋势也愈加显著,并为中国企业大学发展提升到新的空间提供了支撑,中小企业也能最大程度的参与到企业大学的建构过程中去,最终使企业大学变成了”没有围墙的大学”。具体而言,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在中国企业大学运作过程中的广泛,在中国企业大学建构教育资源贫乏、教学手段落后、学习方式陈旧的现实中,必然会改变它以往聚集教育资源的方式,教学的手段采用及其学员学习的方式选择。其一,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大型企业教育资源的垄断现状及其分布形态,实现了企业大学聚集教育资源聚集的多源性、可选性和易得性,最大限度的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其二,信息化教育技术具有网络性、多媒体化和智能化的特征,其在企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广泛采用,使中国企业大学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实
现对员工知识技能的实时培训;最后,信息化教育技术在企业大学中广泛应用,改变了企业员工传统的学习方式。他们不再满足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学习方式,开始利用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更加主动的参与学习,并灵活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和实现能力的提升。228.7、心理分析方法在女性形象创作中的应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西方人们的主要情趣开始向内转、转向孤独的主观世界!这种”精神气候”以及欧洲文坛心理小说的艺术传统,影响并孕育了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的美学追求与艺术观点:”从心理的角度再现人物及其生活遭遇。”[52]这种志趣造就了茨威格创作的首要特征—精心微妙的心理描写,茨威格在他的作品中,创造了众多的具有独特魅力的女性形象,茨威格正是运用了心理分析的描写方法去展现女性人物的心理世界,才使得读者可以理解和把握或温婉、或幽怨、或哀伤、或落寞、或压抑、或冲动的复杂的女性人物心理,使这些女性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浮现在作者眼前。茨威格也由此赢得了”世界第一流艺术家”(高尔基语)的盛誉。他的小说,大都是以心理分析为特征的小说。那么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到底什么是心理分析小说。心理分析小说,可以视为一种概念,其内涵因认识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与精神分析学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意识”和”性欲本能冲动”是精神分析学说的两个基本理论和命题,两块不可动摇的基石。弗
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开辟了无意识心理研究的新领域,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人的行为中的重要作用,这就打破了理性主义主宰一切的传统,对于深入洞察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复杂内涵,全面调动人的精神活动的能动性,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可以说,心里小说家对精神分析学深感兴趣的,正是这种对人的深层意识的探索,因为这与现代小说的试验—从心灵的隐蔽处来审视人物,表现人物性格深层结构中的复杂内容,即各种行为的内在动机对外在刺激的反应,具有一致性。因而描写人物的无意识激情和性心理,便构成了精神分析心理小说的显著特征。19最早创作心理小说的是美国著名作家亨利詹姆斯(1843—1916),他的《贵妇画像》、《梅西.米勒》等小说,人物不多,与以往现实主义那种注重写人物命运和故事不同,它主要刻画人物心理的戏剧性变化。弗洛伊德提出心理分析理论之后,描写心理活动、反映心理现实的心理小说更趋活跃。这种小说究竟是作家的独创,还是受弗洛伊德心理学理论的影响而产生,虽尚无定论,但它对20世纪世界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以表现人物无意识激情见长,充分显示了精神分析心理小说的特色。茨威格创造女性形象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所选择的这条”进入自身深处的危险之路”,便是锲入人物灵魂最隐蔽最幽微的角落,借助人物无意识冲动下的激情,展示一颗颗动荡不安、痛苦绝望的心灵,让我们发现她们不曾示人的一面。在《一个女人一生的二十四小时》中,那个娴静高雅的英籍老妇人C太太,在她貌似平静的外表下,原来有着那样一段惊心动魄的感情经历。要不是在一个特殊的情景之下,她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将其吐露。《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
“我”,如果不是偶然的机会与十多年前的崇拜偶像相遇,并且再次投怀送抱,外加他们共同的孩子忽然病死等一系列突发事情,”我”同样不会写那”来信”的。就对象而言,茨威格对女性心理的心理描写,他首先注意的是对心灵激情的关照。”我素来感兴趣的就是各种有偏执狂的人,即囿于某种单一的思想而不能自拔的人,因为一个人用来局限自己的范围愈狭小,他在一定意义上就愈接近于无限。”[53]这种偏执狂是一种具有暴发性的、强烈的激昂情绪,是一种摇撼心灵的激情,他包括痛苦、怜悯、恐惧、热情或情欲等等。茨威格笔下的女性形象大多容易在无意(偶然)中受到这种激情(或偏执狂)鲜明的影响,并深陷其中[54]把这种激情体验到极20限,即”他在一定意义上就愈接近于无限。”茨威格将人物置于激情的把玩之中,既”接近于无限地”表现这一层面的心灵空间,也再现人物在激情驱使下的遭际;既探寻这种激情之生成,也关照激情的宣泄及其给人带来的心理影响。这是茨威格的心理描写的重要构成部分,其意在体察产生激情的现实根源,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去晓之以理、审之以情。(一)激情的生成茨威格在《一颗心的沦亡》卷首说:”为了给一颗心以致命的打击,命运并不总是需要积聚力量猛烈的扑上去;从微不足道的原因去促成毁灭,这才激起生性拐杖的命运的乐趣。”“微不足道的原因”即生活中的种种偶然事件,而”命运”指发展变化的趋向,其实现的中介是心灵的激情。这是因为偶然事件必须经由心灵的激情才能影响人物的主体意识及行为动因与方式。据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上述引文:为了给一颗心灵以深刻乃至决定性的影响,激情并不总是从一开始就猛烈地扑上去,
它必须从偶然事件中生成才能逐渐积聚力量、实施其影响。生成激情的现实机缘是生活中的种种偶然事件。在茨威格笔下,”偶然事件像金刚钻一样能穿透一切铜墙铁壁。”[55]如《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中的昂里哀特太太和C太太,她们本来都有着平静、舒适、稳定、富足的生活,激情与她们毫无关联,可只是突然发生的一次偶然事件,生命中突然出现的一个人,竟然能够在二十四小时的短短的时间内,使她们做出了足以影响她们一生的事情。正是现实生活中的偶然事件成为了激情发生的机缘,偶然事件的穿透力量是让人惊讶的。21可见,激情在偶然的生活事件中生成,这种生成经过一定量的积累,便形成了强烈的、具有爆发性的情感。其爆发(宣泄)时刻成为在人的一生中”充满戏剧性和与命运攸关的时刻”,”这种时刻往往只发生在某一天、某一小时,甚至常常只发生在某一分钟,但它们的影响确是超越时间的”[56](如陌生女子在楼梯上第一次见到作家R的一瞬间),它已成为宣泄激情、震撼心灵的契机。换句话说,在茨威格笔下,经由无数个“微不足道的原因”(偶然事件)的积聚酝酿,才会出现那充满戏剧性和与命运攸关的必然时刻,从这个意义上讲,偶然之中有必然,必然之中有偶然,偶然事件成为心灵表现的依托,激情之生成与宣泄的突破口。一旦出现这种必然,那无数”微不足道的原因”便都挤在某一个决定性的瞬间或短暂时刻,表现出它们在一个人一生中的影响以及激情由隐在的聚积到明朗的显现与宣泄。(二)激情的宣泄亚里斯多得说过,悲剧能把心中过分激烈的怜悯与恐惧之情宣泄出来,以达到心灵的愉悦。茨威格也让人物抓住”偶然”的契机尽情宣泄
心中激情,从而”压迫我灵魂的一块石头就会滚落”[57],获得宣泄后的快感(却无论这种快感是欢欣的或痛苦的、是正常的或病态的);或因解脱而寻得心灵的舒坦(如伊莱娜太太、画家费迪南)、或造成”心的沦亡”(如陌生女人)、或重显生命活力(如《女人和大地》中的女人)。读者在接受过程中,也”被这股激情所征服、所着迷。直到终了才获得心灵的自由。”[58]例如,茨威格在短篇小说《女人和大地》中,用象征主义手法交替描写干渴的大地对雨水的渴求和怀春少女对性爱的渴望。干渴的大地象22征着处于压抑状态下的怀春的少女,对于雨水的强烈的渴望就如少女对性爱的渴求。”我突然听见紧挨着我背后有人发出一声叹息,从受到压抑的胸口猛然爆发出一句充满渴望的话,带有哀求的意味,和这声叹息融成一片:‘但愿马上就下雨啊!’这声音,从备受压抑的感觉里喷出的这一声,是这样的狂野,充满了原始的力,仿佛是这干渴的土地,这备受折磨、被铅块一样的天空压得透不过气的大地自身,用它干裂的嘴唇说出来的话”。[59]少女心中的激情,强烈地压抑着她的心胸,嘴唇”张开着,似乎在渴望着什么”,”胳膊扶着门,轻轻地颤抖着”[60],使作者”觉得她就是整个憔悴枯萎的大自然的干渴和期待的化身”[61]。作者反复地在文中用到”干渴”这个词,虽然没有直接运用心理描写,确是运用象征的手法,从第三者的角度,把一个感情受到强烈压抑的怀春少女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了读者眼前,使读者深刻地体味到少女的心理活动。”我”与少女偶然的,且几乎是在少女处于无意识的激情状态下发生了性关系。整个过程中,少女一直处于“她想醒,可又醒不过来”[62]的状态,虽然
激情过后,少女是”迷惘”地逃离开来,但她受到压抑的激情终于得以宣泄,就如久违的雨水痛快淋漓的滋润了大地,她终于可以”无忧无虑地摇动她那纤细的处女的双肩,微笑中,她的牙齿在薄薄的嘴唇里欢快地闪亮。”[63]与”我”邂逅结合的一次偶然事件,释放出了少女的心灵激情。茨威格说过:”一个人的命运在它变得明显可见和已为事实之前很少被察觉。在它从外部触及人的灵魂之前,它早已在内部,从精神到血液中主宰一切了”。[64]如果我们将”命运”换为”激情”,作为对”激情的宣泄”的小结,也最恰当不过:人物受到从精神到血液中主宰一切的激情的驱使,做出种种不能自已的事情,乃至情不自禁地铸成某种过失(如C太太、《夜色朦胧》中的伊丽莎白)。这里,我们还发现茨威格对弗洛23伊德人格说(人的个性模式)理论的借鉴:在内部主宰一切的激情正是本我(潜意识)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如是说,并不意味着对茨威格的贬抑,因为他的作品并非弗氏理论的图解与翻版。其前妻弗里德利克也曾一再指出,茨威格并不是一个毫无保留的弗氏理论的继承者[65]。的确,茨威格有选择地汲取弗氏理论,用以挖掘人的深层心理,探明产生激情的现实根源(包括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讴歌激发生命活力的激情,宽宏某种热情的过失,也抨击压抑人的生命里的社会;这种激情是时代精神在个性形成的主观情绪[66],涵藏着现实社会的投影与底蕴。尤其对于揭开复杂神秘的女性人物的性格,这种激情的挖掘,更加达到了入木三分的效果,使得茨威格笔下的女性人物的个性跃然纸上,饱满、丰富、具体、深刻,以其独有的个性魅力深深地攫住了读者的心灵。(三)对性爱的审视在《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这部专著中,茨威格对弗氏学说作了高度评价,但对其泛性论却不完全赞同。通观茨威格的创作,仅在《司汤达传》中采用俄狄浦斯情节这一术语[67],提到司汤达在童年时代对母亲怀有强烈的爱。母亲早逝,但司汤达的恋母之情仍始终不衰,而他对父亲却总是充满仇恨。在其他的小说传记中,我们就很难见到茨威格采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术语。但如是说,并不意味着茨威格的创作与弗洛伊德的理论无关,相反,他创造性地运用弗氏理论从”性爱”这一角度去考察人的另一深层隐秘。这是因为,性爱是激情中一个很重要的含量,因此,茨威格对激情的关照很自然地较突出地体现在对性爱的审视。“人与人之间,特别是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性爱特别是在最近八百年间获得了这样的意义和地位,竟成了24这个时期中一切诗歌必须环绕的轴心了。”[68]早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恩格斯就指出文学与性爱的不解之缘这一事实。这里的性爱是指灵肉和谐的美好情感。茨威格也选择了这一古老而永远年轻的主题,并因借鉴弗洛伊德的理论使性爱有了更广泛的内涵。性爱,在茨威格笔下,既是生理的又是心理的活动;既能获取肉体上的满足,也能得到精神上的快感;“是男女之间社会交往的一种形式,是完整的生物,心理,美学和道德体验。”[69]换句话说,”人类的性爱包含着两种欲求:一种是利已的,表现为追求自我扩张、自我满足;一种是利他的,表现为对他人的施予、献身。”[70]即人们常说的”人的自然欲求和文化欲求”或”形而下的欲求与形而上的欲求”,这二者相互依存,是情与理、灵与肉之矛盾的统一。
性爱一旦剥离了灵的附丽,便贬抑为一种形而下的本能欲求(即常说的”情欲”),是对生理满足的欲望。茨威格笔下的女性人物,潜意识里的情欲(“本我”)常常突破”超我”的防范,侵入”自我”的领域,主宰着一她们的情感与行为。但这绝不意味着茨威格在极力宣扬弗洛伊德的”泛性论”,因为他是从本体特性出发去剖析情欲对人感情、性格的巨大影响,也未曾忘却情欲、本能的邪魔力量(《一对酷似而又迥异的孪生姐妹》就表现了肉欲战胜贞德、非理性击败理性的情欲主题)。而且更多的是转注心灵的体验,既审视人的本体性,也考察人的社会性。茨威格从不同角度挖掘出不同人物性爱的不同心理层次,充分展示欲求之间的矛盾冲突与升华:”陌生女子”爱而不得所爱;温柔善良的C太太不顾后果、难能可贵地挽救别人这种升华是在良知、理性的引导下实现的(尽管有时为此付出沉痛的代价),标志着文化欲求对本能欲求的超越,寄托着作者对人性的赞美[71],也是对女性形象的讴歌。可见茨威格对性爱的审视,并非迎合低级趣味,也不是宣扬弗洛伊德的”泛25性论”,他让情欲、潜意识主宰着许多人物的行动,但没有”把人物放在与社会隔绝的环境,割裂了他们与时代的联系,”[72]也不会”使人产生有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样的漂浮之感”,[73]因为茨威格十分重视对人物生活背景的铺垫,暗藏着诠释社会现象的动机。茨威格借审视性爱来诠释社会现象,最终是为了召唤人性的回归与激发仁爱的萌生。”我认为,自从我们世界外表上变得越来越单调、生活变得越来越机械的时刻起,就应该在灵魂深处发掘绝然相反的东西。”[74]在索寞阴冷、荒芜丑恶的世界中,茨威格偏爱女性,赞颂她们的奉献,
并从性爱这片隐秘天地挖掘出人性的光亮。”一个女人倘若自由自在地、激情满怀地顺从自己的本能,要比通常所见的那样,依偎在自己丈夫的怀抱里闭着眼睛欺骗丈夫,要诚实得多。”[75]总之,茨威格借鉴了弗洛伊德的理论,目的在于自如地展现神秘激情对人的心灵的深刻影响;表现潜意识与社会现实的不可调和性;在激情遭压抑或被释放的过程中考察人的本体性和社会性(即广义的人性),蕴涵着作者诠释社会的匠心。综观茨威格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她们有一个共同的东西。这些女人都是处于心灵的不断挣扎的状态,她们的世界是昏暗的、杂乱的,心境是焦灼、无助的。但她们尽力向上攀爬,企图抓到救命的树枝或石楞。但她们抓到了吗?作家只是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和可能,却没有结果。我们的心和书中人物的命运一起,始终在命运的悬崖边上悬着。茨威格通过心理分析的方法让我们看到人的灵魂深处各种激情的波动。作者在发掘人物内心、刻画人物命运的时候,充满了同情,这是作品扣人心扉、引起共鸣的一大秘诀。在表现方式上,茨威格并没有标新立异,离奇晦涩、怪异神秘的东西与他无缘。尽管他塑造的女性人物大都是被生活压成奇形怪状的畸形人,她们的心灵是扭曲的,但是对她们26的表达和描写并不古怪荒诞。茨威格对情欲主题和弗洛伊德式心理分析的偏爱,使我们能有幸看到,世界上还有这样的爱情和人性。27结论综上所述,茨威格是位善于洞察和表现女性内心活动的作家,在刻画女性形象、揭示女性心理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他创造了独特的”茨威格式”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总是在压抑与激情中徘徊,在道德与情欲中挣扎。茨威格在绝大多数作品中虽然都写了本能冲动、情欲和性爱,
但却没有一点污秽,而是给人以一种美的愉悦,一种人性的合理,一种道德的升华。他的小说是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说在文学上的印证。”他(茨威格)致力于女性心灵的开掘,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充满生命激情和人性光辉的女性形象”。难怪高尔基,在阅读茨威格的小说后那么激动和惊叹。他给茨威格写信道:”那种惊人诚挚的笔调,那片对于女人的超人的温存,那派对于主题的独创性,以及只有真正的艺术家才具有的表现力,把我深深地打动了。”高尔基后来同茨威格建立了”最珍贵友谊。”而且,他还把”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的桂冠送给了茨威格。茨威格创造的女性形象将永远在世界文学长廊中熠熠生辉。★[1]《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载《斯.茨威格中短篇小说选》,张玉书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P302★[2]《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同[1]P303★[3]《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同[1]P295★[4]《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同[1]P296★[5][6][7]《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同[1]P297★[8]《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同[1]P329★[9][10][11][12]《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载《斯.茨威格中短篇小说选》,张玉书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P210★[13]《雷泼莱拉》http://www.white-collar.net/02-lib/02-wg/c/ciweige/001/012.htm★[14]《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同[1]P297★[15]《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同[1]P298★[16]《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同[1]P297★[17]《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同[1]P306★[18]《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同[1]P307★[19]《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同[1]P315★[20]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同[1]P295★[21]《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同[1]P291★[22]《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同[9]P210★[23]《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同[9]P214★[24][25]《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同[9]P214★[26][27][28]《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同[9]P215★[29][30][31][32][33][34][35][36][37][38]同[13]★[39][40]《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同[1]P326★[41]《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同[1]P327★[42][43][44][45]《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同[1]P328★[46]《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同[1]P336★[47]贺绍俊,潘凯雄:五角丛书《性与爱的困惑》,上海文化出版社,1988.03.01,P116★[48][49][50]《雷泼莱拉》,同[13]★[51]《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同[1]P290★[52]EncyclopediaofWorldLiteratureinthe20thcentury(secondprinting,1977)Vol.3,P589★[53]《象棋的故事》,载《斯.茨威格小说选》,张玉书等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7年,P383★[54]FriderikeZweig:StefanZweig(NewYork,1946)P123★[55]《雷泼莱拉》,同[13]★[56]舒昌善译:《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序》,三联书店,1986.P.1★[57]《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同[1]P337★[58]同[32]P.124★[59]《女人和大地》,载《斯.茨威格中短篇小说选》,张玉书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P246★[60][61]《女人和大地》,同[59]P247★[62]《女人和大地》,同[59]P259★[63]《女人和大地》,同[59]P263★[64]《一颗心的沦亡》,载《茨威格小说集》,高中甫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P.523★[65]
张英伦等:《世界名作家大词典》,漓江出版社,1989.10,P276★[66]黑格尔《美学》第一卷P.296.★[67]张玉书:《海涅席勒茨威格》,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P.212★[6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IV,P229★[69]贺绍俊,潘凯雄:五角丛书《性与爱的困惑》,上海文化出版社,1988.03.01,P79★[70]熊玉鹏:《传统与创新的结晶:茨威格的人道主义和小说艺术》,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4,P7★[71]同[70]P8★[72][73]《茨威格小说集.前言》/(奥)茨威格,高中甫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P.11.★[74]《三人书简》湖南人民出版社,P.169★[75]《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同[1]P290★[1]张玉书译:《斯.茨威格中短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2]张玉书等译:《斯.茨威格小说选》,外国文学出版社1987年★[3]李尚信:《欧美文学史》,吉林大学出版社★[4]王立新,任子峰:《欧美文学史传》,山西教育出版社★[5]杨韶刚等译:《弗洛伊德心理哲学》,九州出版社★[6]刘文荣译:《文学中的色情动机》/[美]阿尔伯特.莫德尔,文汇出版社★[7]霍夫曼:《弗洛伊德与文学思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8]张玉书:《海涅席勒茨威格》,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9]孙凤城编选:《德国浪漫主义作品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10]申文林译:《三大师》/奥-茨威格,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11]舒昌善译:《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奥-茨威格,三联书店1995年版★[12]杨周翰等:《欧洲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二册★[13]林书武译:《二十世纪文学理论》/佛克马.易布思,三联书店1988年版★[14]胡经之、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年版★[15]沈锡良译:《精神疗法》/奥-茨威格,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16]茨威格:《茨威格自传》(英文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17]《马克辛姆高尔基和斯蒂芬茨威格通信集》,海南:海南岛出版社,19748.8、构建重要性判断的应用指南相关职能部门对在审计过程中进行重要性判断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层次上,并没有真正理解重要性判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甚至还可能错误地认为重要性判断在审计工作就只是形式而已,并没有实质上的意义,所以也就没有对重要性判断构建一个专门应用指南,这样一来审计人员可能只是从单纯地运用公式确定重要性水平,没有进行所谓的职业判断这一过程,因而没有起到什么实质上的作用,最终就会造成审计质量直线下降的后果。构建重要性判断指南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为缺乏经验的审计人员进行重要性判断带来方便,另一方面是还可防止重要性判断的滥用。就目前阶段,对于我国的审计人员而言,主要是起到帮助审计人员进行判断的作用,因为他们在该领域内所拥有的知识、能力和经验都是相对缺乏的。如果审计人员对重要性的判断不真实,不利于后期确定进一步的审计程序,会使得审计风险增加,可能会损害报表使用者及其相关利害关系人,从而影响整个审计行业的发展。希望相关职能部门能尽早构建重要性判断指南,让审计人员在进行重要性判断时有规则可循。当然,审计人员自身也要不断更新和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坚持自学新
知识,学习和领悟他人审计判断的方法以及形成审计结论的逻辑思维过程和判断过程,如此持续发展下去,才能使得重要性的判断在审计活动中走上正轨。428.9、用一个调制器实现稳光、补偿和调制的实际应用5.1引言5.1引言在第四章里,介绍了如何利用一个声光调制器同时实现激光光束实时稳光、逐点补偿和脉冲调制的原理。在这一章里,我们主要阐述这个原理的一个具体应用实例:用一个声光调制器同时实现激光光束实时稳光、逐点补偿和脉冲调制在激光照排机中的应用。激光照排机采用的是吉林仪表厂生产的JZJ-300型。8.10、调度模型在一个货运车辆优化调度系统中的应用军队公路运输指挥调度的日常作业工作量很大,尤其是在运输条件比较复杂,拥有运输车辆数较多的情况下,单纯采用人工办法在规定时间内连续确定配送车辆整体调度的每日最优方案更是不可能的,而利用计算机,建立车辆优化调度系统,因其具有对大量数据资料进行快速综合加工处理的功能,则可以帮助实现配送工作的”实时优化管理”。建立车辆优化调度系统,就需对车辆优化调度系统进行计算机实现。为此,结合实际情况,开发出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简记GIS)的车辆优化调度系统。该系统以GIS为基础平台,集成车辆优化调度算法和数据库管理于一体,是一个先进的图形、图像处理及数据可视化技术系统。基于GIS
的车辆优化调度系统以区域数字地图为基础地理信息来源,同时连接各种动态数据库。它为军队公路运输业务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信息搜索、管理、统计分析。该系统为车辆优化调度和日常业务管理提供了一个方便、科学有效的工具,为车辆优化调度算法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好的使用环境。8.11、抽象算法的一个重要应用6抽象算法的一个重要应用6.1对于反问题的应用6.1对于反问题的应用设n=2k是一个偶的自然数。由参考文献[32],用OASRn×n表示所有n×n实正交反对称矩阵,OASRn×n={J∈Rn×n;JTJ=JJT=In,J=?JT}其中In是阶为n的单位矩阵。对于一个给定的矩阵J∈OASRn×n,定义HHCn×n={A∈Cn×n;A=AH,JAJ=AH}HAHCn×n={A∈Cn×n;A=AH,JAJ=?AH}一个矩阵属于HHCn×n(HAHCn×n)称为广义厄密共轭汉密尔顿矩阵(反广义厄密共轭汉密尔顿矩阵)。通过这些准备,考虑以下反问题[32],这些反问题在神经网络和模型研究中有广泛应用[55,56]。问问题题6.1给定两个矩阵A,B∈Cn×m,求X∈HHCn×n使XA=B(6.1)并且,用SE表示问题6.1的解的集合,找X?∈SE使?X?X?=infX∈SEX??X(6.2)其中?X∈Cn×n是任意给定矩阵。用新算法算法来解问题6.1,需要文献[57]中的一个结论。引引理理6.1以下两个结论成立。(1)对于所有A1∈HHCn×n和A2∈HAHCn×n,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