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课件 苏教版必修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课件 苏教版必修

ID:1048618

大小:12.76 MB

页数:29页

时间:2022-03-3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德)海因里希·伯尔 1917年出生在科隆一个雕刻家家庭;1939年入科伦大学学习日尔曼语文学,同年应征入伍,历时6年,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曾负过伤,当过俘虏,对法西斯的侵略战争深恶痛绝。他的创作主要取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旨在探索战争给德国及其民族带来的种种灾难。作品基调灰暗、抑郁,主要人物形象大多是士兵。主要作品有中长篇小说《列车正点到达》《亚当,你到过那里?》和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来斯巴……》等。成名作《列车正点到达》已成为联邦德国“战后文学”(即“废墟文学”)的代表作。海因里希·伯尔(Heinrich Boll,&nbsp1917-1985) 背景介绍1937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揭开了二战的序幕,把欧洲也把世界卷入了战争的车轮。战火燃及欧、亚、非、大洋洲及四大洋,扩展到40个国家,有五六十个国家参战。死亡达5500万人,是历次战争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数不清的人类文化遗产毁于一旦。本文作者海因里希伯尔从一个参战的法西斯士兵的视角向我们揭示了战争的本象。 检查预习:搪瓷凝眸远眺斑斓甲胄茨瘦削戳近啐掉疲惫窗帷腓特列倒坍惬意烟熏火燎 题解:“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个典故你知道吗?作者在这里引用有什么作用呢?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300名斯巴达战士扼守温泉关,奋战阵亡,希腊人在此立碑纪念,铭文“流浪人,你若到家乡,请报告斯巴达公民们,我们阵亡此地,至死犹恪守他们的命令。”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是铭文的起句,伤兵在美术课上按老师的要求用六种字体将这段铭文写在黑板上。铭文典故原指斯巴达战士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而本文的伤兵则充当纳粹德国侵略战争的炮灰,最终成为残废人。小说已此为题,揭示了纳粹德国军国主义教育是使许多青年成为战争炮灰的根源。奠定了整篇小说的批判和反思基调。 探讨小说标题的作用(1)解开了小说的一个悬念(2)是对“我”的处境的讽刺(3)是当时军国主义教育的见证(4)表达了反战的主题 环境:学校——战地医院,盟军攻入德国,夜晚,火光冲天,炮声不断;人物:“我”,一个文科中学八年级学生,参军三个月,成了伤兵;文本研读——小说三要素 开端(§1—§15):盟军攻入德国,“我”负了伤,被送入战地医院——一所学校的美术教室,等待救治;发展(§16—§45):“我”想弄清自己是不是回到读了八年书的母校,也想弄清自己的伤势如何;高潮、结局(§46—§53):“我”终于知道自己失去了双臂和右腿,也辨认出原来手术室就是“我”从前读书的教室。故事情节: 为什么小说对学校走廊上布置的艺术作品反复描述?(找出这样的描述)成功的环境描写烘托了小说的主题。作者把人物放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来表现,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文本研读——环境描写: 文本研读——人物形象:文中的“我”一般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文中“我”的叙述给人造成怎样的悬念?悬念的设置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我”负重伤后被注射了麻醉药。一直处在半昏迷状态。|给人造成的悬念是——到底受了什么样的伤?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 结尾才道破玄机,有何效果?(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2)表现战争的残酷和命运的捉弄,给人强烈震撼,深化反战主题。 文中有多处写到了“我”的叫喊,请找出。“我”为什么叫喊?肉体的创痛精神的痛苦 “我”本是一名中学生,应在学校读书学习,为何却走上了战场?你能否从文中找到答案?7段、8段:希腊重甲胄武士,大选侯帝,希特勒,老弗里茨像(身着开蓝色的军服,胸前的大星章金光闪闪)。推崇武力征伐的“战争狂人”“帝国英雄”,暗示纳粹德国推行的军国主义教育。 第35段,“炮声均匀而有节奏。我在想:多出色的炮队啊!……炮声听起来也是那么的高雅,确实是图画书里打仗的模样……”对毁灭一切的罪恶战争作诗一般的理解和欣赏,听到盟军攻城的炮声,居然想到要青史留名。人物天真幼稚单纯的思想性格,深刻地揭示希特勒法西斯对当时的德国青少年灌输的是什么思想。 战争的罪恶扼杀生命创痛心灵毁坏文明扭曲人性根源:法西斯军国主义思想和教育 全世界要在这一代的青年面前都骇得倒退,我要的是具有强烈主动性、主人气概、不胆怯、残忍的青年,在他们的身上不允许有软弱,也不允许有温和。我要从他们的目光中看到骄傲的神色和野兽般的狂野。”—希特勒 归纳主人公不幸命运的原因思想的简单、幼稚,更因为法西斯思想、军国主义的毒害,使主人公糊里糊涂地上了战场,糊里糊涂的失掉了三个肢体,小说揭示了主人公不幸命运的原因。这些都比较准确的概括了纳粹德国时青少年真实的情况。 讨论:(1)看到“我的手迹”,“我”为什么“震撼”“惊恐万状”“心剧烈跳动”?仅仅三个月,生活学习八年的学校已面目全非,难以辨认;自己伤势重得让自己难以回忆从前,可见战争的残酷和破坏何等触目惊心,更可见和平与战争、文明与野蛮的冲突何等触目惊心。 (2)看到自己失去双臂和右腿,“我”为什么“猛地仰面躺了下来,不能支撑自己”?惨不忍睹的场面四肢仅存一肢、残酷的现实青春不再,潇洒英雄梦完结,年轻的学生再也不能对战争满不在乎,等待他的是残酷的现实。客观上揭示了战争的罪恶:摧垮人类 “牛奶”是和平与幸福的代名词。在悲惨残酷的现实中发出呼唤和平的声音,突出小说的主题。(3)结尾“牛奶”的含义是什么?认出门房比尔格勒对表现小说主题有什么意义? 小说中的“我”对眼前的战争有怎样的认识?(1)他在战争中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2)面对自己的遭遇,他的心情如何?(3)对战争性质的认识,知道为了什么而战斗吗? 从人物的叙述中,你能感受到“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从人物的自述话语中,还是可以感受到人物的独特性格。“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在战争环境中早熟,有点玩世不恭,他不满的是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对侵略战争则缺乏认识,他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这可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 主题总结小说通过一位年仅17岁,入伍三个月就被炸掉了双臂和右腿的手雷车伤兵被送到改作了占地医院的他的母校的故事,让受重伤的他在昏昏沉沉中看到了先前读书时军国主义教育的种种痕迹,从而暗示了民族和个人的不幸的根源。作者真实地概括了那个时代的生活,从而反映了战争的惨无人道,反映了牺牲者所处的绝境,以及被战争败坏了的整个年轻一代的无可奈何,也揭露了纳粹德国的军国主义教育是民族灾难和个人不幸的根源。 艺术特点:(1)第一人称的独特视角(2)用内心独白和回忆展开情节(3)叙述不动声色,语言冷峻(4)用出色的环境描写来烘托主题伯尔的小说创作既遵循批判现实主义的传统,又借鉴了现代派的手法。 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保卫祖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从不同的人物、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从而表达出反战的主题。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正义的战争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但是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 索科洛夫只想过太平的生活,这个要求并不高,但是战争摧毁了他的全部生活;《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根本还没有长大,就被赶到战场上,战争夺去了他的肢体,也摧毁了他的青春。比较阅读一、主题:作品的主题都是反战。 同样是遭遇了战争的不幸,索科洛夫是悲伤的,他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知道自己为什么去打仗,而《流浪人》中的“我”受了欺骗并不清楚自己离开学校去参加战斗的原因,显得比较麻木。一个为保卫祖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这中间有年龄阅历方面的因素,也有外来教育的影响。索科洛夫失去了家庭,《流浪人》中的“我”失去了四肢中的三肢,心灵所遭受的伤痛是一样。相比较而言,由于年龄和生活经历不同,索科洛夫要比《流浪人》中的“我”更加珍视幸福。二、人物: 三、表达方式:虽然都用了“自白”的形式,索科洛夫是在和别人交流,《流》中的“我”是内心独白,是在和自己的心灵世界交流。 再见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