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4.7《齐桓晋文之事》课件(鲁人版必修5)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语文:4.7《齐桓晋文之事》课件(鲁人版必修5)

ID:1048680

大小:735.5 KB

页数:52页

时间:2022-03-3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附:孟母断机-----孟母姓仉(zhāng)氏,孟子之母。夫死,狭子以居,三迁为教。及孟子稍长,就学而归,母方织,问曰:“学何所至矣?”对曰:“自若也。”母愤因以刀断机,曰:“子之废学,犹吾之断斯机也。”孟子惧,旦夕勤学,遂成亚圣。-----[白话]孟母姓仉(zhāng)氏,是孟子的母亲。丈夫死后,和儿子孟子生活在一起,为了教育儿子曾经三次搬家(见孟母三迁)。到孟子年龄大一点,放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孟母问他:“读书学习是为了什么?”孟子说:“为了自己。”孟母非常气愤,用刀砍断织布机,说:“你荒废学业,就像我砍断这织布机。”孟子感到害怕,每天勤学苦读,后来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母三迁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3、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家墓 孟子故里 孟子诞生地山东省南部的邹城市(原邹县),是孟子的诞生地,市内有历代祭祀孟子的祠庙孟庙,孟子嫡裔、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居住的孟府,孟子及其子孙墓地孟林,合称“三孟”。北宋始建,元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迁建今址。其后不断对孟庙增修拓广,至明代已具现在规模。庙呈长方形,院落五进,殿宇六十四间,占地60余亩。 ←用2000年11月11日中国邮政发行的《古代思想家——孟子》邮票制作的极限明信片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他在哲学上提出“民贵君轻”为中心的“仁政”主张,哲学上提出“性善论”。 ↑台湾省邮政1965年9月发行的《孟子》邮票本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是孟轲及其门徒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是《论语》之后儒家最重要的著作。汉文帝时列为博士科目。宋代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到南宋时,朱熹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书。明清科举考试八股文,题目都来自《四书》。 《孟子》的特点:1、善于论辩。2、极有气势。3、富于形象。 翻译句子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2.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3.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4.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6.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词语认读觳觫便嬖放辟畜妻子庠序孝悌颁白褊小húsùpiánbìfàngpìxùxiángtìbānbiǎn邪侈chǐ则王wàng胡龁hé彼恶知之wū忖度cǔnduó 阅读课文,划分课文层次: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第一部分补充注释:[徒]门徒。[寡人]古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觳觫]húsù,恐惧发抖的样子。[固]本来。[然]对。[诚]的确。[宜]适合,适宜。[是乃]这是。[及]推及。[幼吾幼]爱护自家的小孩。[无以]无法。[无他]没有别的。[物皆然]事物都这样。[王请度之]请大王估量吧。[老吾老]尊敬自家的长辈。 第二部分补充注释:[甲兵]铠甲和兵器,借代军队。[肥甘]肥美的食物。[轻暖]轻柔和暖的衣服。[采色]文采美色。[声音]音乐。[可知已]可知道了。已,通“矣”。[若是其甚与]“其甚若是与”的倒装。甚,厉害。[孰]谁。[海内]古人以为中国四面环海,故称国境内为海内。[服]征服。[仕者]做官的人。[其若是]假如像这样。[御]抵挡。 第三部分补充注释:[恒心]常心,生来就有的善良心。[若民]至于一般人。[则]转折连词,却。[因]副词,就。[苟]如果。[焉]哪。[是故]所以。[奚]xī,哪里,怎么。[盍]hé,何不。[树]种植。[豚]tún,小猪。[彘]zhì,大猪。[谨]严谨认真地作。[庠序]泛指古代的学校。庠,xiáng.[申]陈述,开导。[颁白者]须发斑白的老人。颁,通“斑”。[负]背东西。[戴]以头顶物。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不识有诸?无道——没有谈论是以——“以是”,因此无传——没有流传臣未之闻也。——臣未闻之也。我没有听说过桓文之事。何如——如何王——wàng行王道以统一天下。识——知道、懂得、认识诸——之乎,合音词答疑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王说,曰:“……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异——对……感到奇怪。以……为……——认为……这真是什么心理呢?以羊易之百姓之谓我爱宜乎。宜——应该说——悦之所以——……的原因合于王——于王合。和王道仁政合拍答疑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独——“却”为——是wángwàng明——视力见——表被动曰:“……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折枝——折肢。对长辈弯腰作揖。老1——意动用法。尊奉。老2——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长辈。幼1——爱抚。幼2——孩童。天下可运于掌——比喻天下很容易治理。答疑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吾何快于是——吾于是何快将以——用来。将:拿,用。成语有“将功赎罪”所大欲——最想要的东西。可得闻与——可以说给(我)听听吗?与:通“欤”。恐怕,可能得不到鱼后患你(要是)竭尽心力地去做,以后一定会有灾祸答疑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答疑小,大——形作名。小国,大国通“盍”返发布政令,施行仁义商贾皆欲(把货物)藏于王之市通“途”憎恨通“诉”赴愬于王——赴于王愬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倒装,宾语前置)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仪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答疑不明白,糊涂这不懂得这个道理相当于“而”明确地教导我(见课本)行之——成就统一天下的大业盍——何不本——根本,指实行王道庠序——古代地方学校。颁通“斑”,颁白——鬓发花白,常比喻老人。负戴——用背驮着东西、用头顶着东西 课文结构提出话题正面劝导反面论述破其“大欲”引出主张阐述措施岔开提问,转谈王道提出论点,以例引导正面晓谕,指明方向保民而王以羊易牛是不为,非不能推恩引出“大欲”,指出危害以战为喻,主张施仁辟田地,朝秦楚后必有灾宣王请教孟子说仁制民之产谨庠序之教 通假字1、无以,则王乎2、然则废衅钟与3、王说,曰:“诗云…”4、为王者折枝5、刑于寡妻6、盖亦反其本矣“以”通“已”“说”通“悦”“枝”通“肢”“刑”通“型”“与”通“欤”“盖”通“盍” 7、盖亦反其本矣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9、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於王。10、放辟邪侈,无不为已11、是罔民也。12、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涂”通“途”“颁”同“斑”“反”通“返”“愬”通“诉”“已”同“矣”“罔”同“网”通假字 词类活用无以,则王乎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危士臣朝秦楚名词作动词用,行王道以统一天下。形容词作动词,对……感到奇怪。使动用法,远离。形容词作动词,敬爱;形容词作名词,老人。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形容词作名词,幼儿。使动用法,使……受到危害。使动用法,使……来朝见。 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从而刑之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词用作动词。加以刑罚。名词用作动词,穿。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势力;大的势力。形容词用作名词。少的一方;多的一方。形容词用作名词。弱小的力量;强大的力量。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种植。 古今异义吾何爱一牛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至于兄弟不推恩无以保妻子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然后从而刑之吝啬……的原因用来推及到到了……妻子儿女中原地区可以凭借接着就…… 兼词不识有诸?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盖亦反其本矣!则盍反其本矣。之乎之于何不何不 特殊句式判断句是/乃仁术也是/诚不能也是/折枝之类也是/罔民也 百姓之不见保被动句有牵牛而过堂下者将以衅钟将以求吾所大欲也省略句特殊句式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莫之能御也何由知吾可也牛何之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然则一羽之不举舆薪之不见何以异于邹敌楚哉?未之有也 王坐于堂上天下可运于掌构怨于诸侯状语后置句特殊句式主谓倒置句宜乎百姓之谓爱我也若是其甚与?吾何快于是?树之以桑申之以孝悌之义 解释下列句中红色的词语。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2.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3.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4.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6.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练习抵御换应该,适宜是看见被推及,推广到攀登,爬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辨析下列多义词的义项。爱明道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任重道远吝啬爱护喜爱,喜欢明亮视力清楚,明白贤明的述说,谈论讲,说道义路,道路 恶彼恶知之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死亦我所恶wū哪里,怎么è不好wù憎恶抑抑王兴甲兵……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不可遏抑难道还是抑制度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度,然后知长短王请度之猿猱欲度愁攀缘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物换星移几度秋duó揣度duó用尺量duó忖度dù渡过dù限度dù次 重点实词★爱①爱护、疼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护) 《触龙说赵太后》 ②喜欢,爱好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阿房宫赋》 ③舍不得,吝惜,爱惜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舍不得,吝惜)《齐桓晋文之事》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六国论》 ④爱慕,欣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爱莲说》 ⑤恩惠古之遗爱也(恩惠) 《左传》 ⑥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诗经静女》 ⑦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怜惜,同情)《左传》 道,dào(1)名词①道路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中山狼传》)②途径,方法此五者,知胜之道也。(《谋攻》)③风尚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④思想,学说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⑤道理,道义、规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2)动词①取道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②走路,赶路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赤壁之战》)③说,讲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④通“导”,引导,疏导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货殖列传序》)——所以(对于人民),最好的办法是顺其自然发展,其次是借有利的形势引导他们。 明1、明亮在天者莫明于日月。(《荀子》)2、光、光亮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3、照亮、照明火尚足以明也。(《游褒禅山记》)4、英明、明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了解别人的人是聪明的人,了解自己的人是明智的人。 5、视力、眼力明足以察秋毫之末。6、明白、清楚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志愿。明白地教导我。7、贤明的、有德的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贤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8、次、下一个(专指年或日)明日将战。(《左传》) ★若①动词,像,好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如,似,像)若明若暗 ②动词,及,比得上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代词,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你们的”。若入前为寿(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也表示复数,你们) 《鸿门宴》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④代词,他,他的孔子生不知其父,若母匿(隐瞒)之。《论衡》 ⑤指示代词,这,这样,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齐桓晋文之事》 ⑥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假如,如果) 《活板》 ⑦连词,表选择,或,或者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 ⑧连词,至,至于。若夫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用以引起下文,有“象那---”“至于说到---”的意思) 《岳阳楼记》 ⑨复合词若何:怎么办,怎么样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殽之战》 译文:让他们回到秦国去受刑,以满足秦穆公的心愿,怎么样? 若……何  “对……怎么办”“对……怎么样”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