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克与克的认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让沉重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和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各种秤,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过程一、实践活动,探求新知1.认识秤①师:要想知道某个物体到底有多重,怎么办?(用秤称)课前,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了生活中常用的秤,汇报一下你们组见过什么样的秤?②学生汇报:盘秤、电子秤、天平、台秤、磅秤等(教师配合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演示)2.认识克与千克。师:物体质量(重量)的计量单位有克、千克。在生活中人们常常把千克叫做公斤。师:一个1角硬币就是1克。放在手指上掂一掂,感觉怎么样?让学生动手掂一掂,感受一下。每人拿出一个1角的硬币,放在手心掂一掂,有什么感觉?(学生活动,汇报感觉)3.例题1。掂一掂图上物品,感觉下1千克有多重。称出1千克的苹果,装在塑料袋里掂一掂,再数数有多少个。4.例题2。师:“克”的国际单位是“g”。称较轻物体的质量常用天平。课件出示天平及砝码图片。师:每个砝码上刻有表示质量的克数。天平左盘放入物体,右盘放入砝码,天平平衡了,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个物体的质量。教师示范用天平称物品的方法。学生小组合作用天平称。学生掂一掂1枚2分硬币,感受1克的质量,小组内互相交流。请一以“克”为单位说一说生活中熟悉物品的质量。师:这5包薯片都是200克。请学生看一看,拎一拎,掂一掂这5包薯片,体会1千克的实际重量。
小组长取出准备的一桶纯净水,让组内同学先猜一猜有几千克,再用秤称一称,最后拎一拎感受几千克的实际重量。师:“千克”的国际单位是“kg”。请学生以千克和克为单位说出生活中熟悉物品的质量。5.单位换算。师: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发现1千克和1000克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相等师:1千克和1000克表示的质量是一样的,中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师板书1千克(kg)=1000克(g))。师:1千克和1000克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生:质量是一样,写法、读法是不一样的。师:那3千克等于多少克呢?你是怎么想的?生:3千克=3000克,因为1千克=1000克。三.巩固练习。填空:3000克=()千克4千克=()克5000克=()千克9千克=()克学生完成后,小组交流,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