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文本研习,使学生理解文中用典的含义和表达上的作用;2、进行诵读,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昏聩无能的愤概;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怀。3、通过苏辛豪放词风的差异比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豪放词的特点。【学习过程】一、预习、复习。1、预习课文,对照课文下注释通读全词做到初步理解并注意以下词语。风流:这里指英雄遗风,即英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所创伟绩带来的意义上的影响,所谓流风余韵。气吞万里:豪气简直能吞没万里江山,形容气概非凡。草草:本来是杂乱不齐的样子,这里引申作草率马虎。北顾:回头向北望。可堪:哪堪,怎堪,也就是怎能忍受的意思。2、指名学生回答:作者在词中描写赤壁景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明确:赤壁之景,显得雄伟惊骇,既烘托了当年古战场战斗之激烈,又有力地衬托了英雄人物。二、作者与写作背景。1.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辛弃疾的始祖辛维叶,在唐曾任大理寺评事,由陇西狄道迁济南,故世为济南人。高祖辛师古,曾任儒林郎。曾祖辛寂,曾任宾州司户参军。祖父辛赞,因累于族众,靖康之变时未能随宋室南渡,仕于金,先后为谯县、开封等地守令。辛弃疾父辛文郁早卒,他自幼随祖父辛赞生活。辛弃疾在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字易安)并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自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轩,横竖烂熳,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如悲笳万鼓,平生不平事并巵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词至此亦足矣。”在词人中,辛弃疾算是个英雄。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21岁的辛弃疾率群众2000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在起义军的几个月里,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到了南方后,他继续坚持主战,用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但是,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们对起义军也一直害怕。辛弃疾被迫隐退,空怀一腔忠贞热情,却报国无门。他的许多词就反映了这种悲愤。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怀古词,是突出的一首。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辛弃疾64岁退隐江西乡间已有十多年,被执掌大权的韩侂胄所起用。当时蒙古已崛起,金则日益衰败,并起了内乱。韩要立一场伐金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第二年(1204)任他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辛初到镇江,积极作北伐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侂胄一伙采纳,并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后来又把他调离镇江。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这就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背景。(理解课文中意蕴含蓄的典故,并能体会辛弃疾这位爱国词人的思想抱负。)2.词牌释义:〔题考〕永遇乐:词牌名。有平韵、仄韵两体,仄韵始于柳永。又名《消息》。毛氏【填词名解】云:“永遇乐歇拍调也。唐杜秘书工小词,邻家有小女名酥香,凡才人歌曲悉能吟讽,尤喜杜词,遂成逾墙之好。后为仆所诉,杜竟流河朔。临行,述[永遇乐]词决别,女持纸三唱而死。第未知此调,创自杜与否。”所引故事不可考;大抵创自唐之中叶。万氏【词律】引晁无咎【消息】注云:“自过腔,即越调[永遇乐]。”是此词又为越调也。三、研习课文,探讨用典的意义和作用。(一)明确用典。-3-用心爱心专心
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言简意赅,以一当十。(明确什么是用典,掌握用典的作用。)(二)全词用了哪几个典故?每一个典故的用意是什么?(对照注释、材料)明确:用了、、、、五个典故。1.分析研讨用孙权、刘义隆典。①说说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明确:。)②找出最能表现词人对孙权和刘裕充满情感的词语、句子,并说说词人对他们充满什么感情?(明确:、、、、等词语、句子准确地表现了作者对,主观情感色彩十分强烈。)③追忆两位就在京口起步建立丰功伟绩的英雄人物,激发起词人的抗击金人,收复中原的爱国豪情,同样是帝王,而南宋王朝呢?因此,用此二人典,又蕴含了什么意思?(明确:。)2.分析研讨用刘义隆典。①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说说这个典故。②用典的用意何在?(明确:。)3.分析研讨用佛狸祠典。①“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写的是什么?(明确:。)②作者写佛狸祠一幕景象,表达什么心情?(明确:。)4.分析研讨用廉颇典。有人说最后一段洋溢的是满腔豪情,也有人说是悲情怨语,说说你的理解。5.小结。辛弃疾不愧为“用典”高手,用典来借古讽今,用典来抒发自己含蓄而深沉的复杂情感,表现出一吐胸中块垒的英雄气概。景、典、情融为一体,天衣无缝。四、把握词人情感,诵读。1、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昏聩无能的愤概五、《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借咏怀历史抒发感情,讨论这两首词的异同。1.相同点:结构上;意境上;主旨上。2.不同点:①《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中,,为下阕的议论作好铺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阕,下阕。②议论涉及的问题不同。苏轼词作;辛弃疾的词作。、③苏词多铺叙显得开阔明朗,旷达乐观;辛词用典多,层层转折,显得隐晦。六、知识结构。仰慕英雄(孙权、刘裕)慨叹难觅报国抱负讽刺朝廷刘义隆借古讽今批评告诫豪迈激越-3-用心爱心专心
佛狸祠今昔对照隐忧愤懑深沉悲壮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廉颇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3-用心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