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古诗词鉴赏方略了解作者,考察背景寻找意象,体会意境反复诵读,整体感知分析形象,把握情感紧扣题目,把握内容
古诗词鉴赏方略之一: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jǐnliǎo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guānqiánglǔ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yīnghuāzūn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Huánlèi还酹江月。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大江:指长江。淘:冲洗,冲刷风流人物:指杰出的历史名人。故垒: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雪:比喻浪花。遥想:形容想得很远;回忆。小乔初嫁了(liǎo):言其少年得意,倜傥风流。雄姿英发(fā):谓周瑜体貌不凡,言谈卓绝。英发:谈吐不凡,见识卓越。故国神游:“神游故国”,倒装句。旧地一尊还(huán)酹(lèi)江月:尊:通“樽”,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长江之水滚滚东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在那久远古战场的西边地方,说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四面石乱山高两岸悬崖如云,惊涛骇浪猛烈地拍打着对岸,卷起浪花仿佛冬日的千堆雪。江山如此的美丽如图又如画,一时间涌出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郎名瑜字公瑾,小乔刚刚嫁给了他作为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手中执着羽扇头上著着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人生如同一场朦胧的梦似的,举起酒杯祭奠这万古的明月。
古诗词鉴赏方略之二:了解作者,考察背景
作者简介苏轼(1036一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人。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人,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书画家,“宋四家”之一fú(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词,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开一代豪放词风,对当时和后人的影响很大。
此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时年47岁。这时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已两年,这次被贬是因“乌台诗案”而起,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元丰二年(1078)苏轼因写过讽喻新法的诗,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政治上遭受打击,思想苦闷,经常游于江湖山水之间,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这首词。背景简介:
苏轼富有戏剧的“不幸”: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多处,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哲宗立:废新法,信旧党,苏轼被召回,与司马光意见不合不同意尽废新法,因而再次遭贬,杭州、阜阳、扬州、惠州等,以后新党再得势,他再被远谪惠州,琼州(海南岛)儋州。徽宗即位:苏轼被赦召回,途中病死于常州,终年65岁。
古诗词鉴赏方略之三:从题目入手,了解内容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景抒情(词牌)(题目)格律字数
解题念奴娇,词牌名,它规定词的格律、字数。与词的内容无关。赤壁怀古,词的题目,与词的内容有关。这首词是苏轼在被贬黄州后,游览赤壁怀想古人所作。
寻找意象,体会意境古诗词鉴赏方略之四:
思考:上阕写了哪些景物?它们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创设出怎样的意境?
大江东去浪淘尽乱石穿空故垒惊涛拍岸赤壁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起句写长江给人以雄奇壮丽之感。眼前江景,用以起兴。日夜江声,滚滚波涛,让人感到历史的流逝,有如东去的江水。这三句从大处落笔,写得气势磅礴,感情饱满,渲染了气氛,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引发读者对历史和人生的思索。
第二层,点明题意,指明怀古的特定时代、人物和地点,引入对古战场的凭吊。把读者引到这段历史的回顾中去。第三层,描写赤壁壮丽的景色。山势险峻、参差的山岩直指天空,狂奔的巨流汹涌澎湃,猛烈地冲击着岩石。这是何等的雄奇景观!为下阕,引出英雄人物做铺垫
重要的字,景物特点:“大江东去”——写出大江浩浩荡荡之气势“乱”——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惊”——写出江水汹涌,波涛澎湃之势“拍”——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卷”——波涛力量的浩大气势
乱石穿空
穿:山崖陡峭高峻
惊涛拍岸
拍:卷:波涛力度之大波涛气势之大
词的上阕用了哪些传神的词语?请简要赏析。豪迈奔放字词乱穿惊拍卷雪特点险怪高峻汹涌澎湃水石相击浩大气势水色纯白角度形色声形修辞夸张比喻基调赤壁之景壮美如画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思考:描绘出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这三句正面描写赤壁。作者抓住悬崖、陡壁、惊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形象,大刀阔斧横画纵抹,通过夸张、拟人、比喻修辞手法,寥寥数笔便描绘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面,令人想到当年赤壁之战的壮阔场面,从而为下片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上下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写景抒怀“江山如画”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状景过渡到述人,十分自然。“一时多少豪杰”,也照应了开头“千古风流人物”。
着重咏赤壁,即景抒怀,引起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上阕:“赤壁江山图”
古诗词鉴赏方略之五:分析形象,把握情感
比较思考:引用典故方面,作者为什么只写到周瑜,而不写其他人呢?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
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张飞
一时多少豪杰为什么只写周瑜?
小乔初嫁:年纪——年轻得意雄姿英发:外貌——俊朗非凡羽扇纶巾:气质——儒雅倜傥谈笑间:个性——自信从容强虏灰飞烟灭:才能——破敌奇功总结作用:突出了周瑜雄姿英发风流俊雅的英雄形象,抒发了对英雄的赞颂与敬仰之情。
1、作者为何要称颂周瑜?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
2、作者为何要称颂周瑜?周瑜诗人小乔初嫁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尊还酹江月雄姿英发人生如梦春风得意风流倜傥豪放洒脱年轻有为仕途坎坷命运多舛年老无为不胜嗟叹自比
为什么诗人要想到周瑜呢?对比当中,感叹自我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无奈的自嘲,岁月不再,功业无成。过渡句
尾几句,由凭吊周郎而联想到作者自身,表达了词人壮志未酬的郁愤和感慨。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倒装句,实为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此句感慨身世,言生命短促,人生无常,深沉、痛切地发出了年华虚掷的悲叹。人间如梦:抑郁沉挫地表达了词人对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一尊还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
最后两句,有人以为有些消极,你怎么看?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有人认为此时的苏轼善于自我解脱,比较达观;有人认为此时的苏轼有些消沉,愤懑无法排除只好寄情山水,向江月倾诉心中感慨,你认为呢?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词人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悲叹和愤慨,在貌似自我安慰的言辞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和一种超脱旷达的情怀。
仕途坎坷年老无为对英雄业绩的向往,渴望像周瑜一样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豪放洒脱年轻有为诗人要表达怎样的感情?
下阕:下片先着力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描述火烧曹营的历史事件,最后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所想所忆所慨乱石惊涛英雄豪杰周瑜年轻有为自己功业无成所见整体感知
总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写景故垒西边——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过渡: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写人周郎:雄姿英发谈笑克敌我:早生华发结束: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对比照应
课文结构念奴娇赤壁怀古咏赤壁怀周瑜感人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写景抒怀江山如画人生如梦
《念奴娇》一词在写作方法上的主要特点是结合写景和怀古来抒发感情。全词写景写人,意境开阔,感情奔放,语言也非常生动形象。
纵观苏轼的一生,可以说是历尽艰辛,大起大落的一生。但苏轼的一生,又始终是乐观的一生,积极进取的一生。这种身处逆境之中,既保持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胸怀;又始终不放弃对人生的热爱,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态度,就是苏轼的人格魅力所在。吸引了后世文人的欣羡仰慕。
练习:
通假字:一尊还酹江月词类活用:大江东去强虏灰飞烟灭“尊”通“樽”名词作状语,向东名词作状语,像灰/烟一样
古今异义:大江东去:古义:长江今义:流量较大的河流词类活用:羽扇纶巾:名词作动词,拿着羽扇,戴着纶巾。灰飞烟灭:名词作状语,像灰那样,像烟那样。文言句式:多情应笑我:宾语前置,应笑我多情。故国神游倒装句,神游故国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上片:1、从章法上说,词的上片大多侧重写景、叙事,其作用?所见大江、赤壁乱石、惊涛所想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气势磅礴雄奇壮阔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雄姿英发的周公瑾
下片:1、塑造“一时多少豪杰”中的周瑜这个英雄形象,写了哪些方面?周瑜小乔初嫁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雄姿英发春风得意风流倜傥豪放洒脱年轻有为
豪壮之情主要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和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对赤壁景物的描写:勾画古战场的险要地势暗示赤壁之战的激烈。为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做铺垫。如何塑造周瑜这个英雄形象:“羽扇纶巾,谈笑间,……灭”。塑造周瑜这个英雄形象的目的:渴望能象周瑜一样建功立业,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郁闷心情总结豪放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