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你》是这样一首打动人心的歌曲,正如歌词中所唱的那样只有母亲才能做到“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母爱是一首生命的乐章,需要用灵魂来领悟它的真谛;母爱是一部深沉的书,需要用一生来读懂那无尽的爱。有这样一位母亲,在儿子突然双腿瘫痪之时,用爱为儿子撑起了一片天空,抚慰儿子那颗受伤的心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从《合欢树》中去解读这样一份伟大的母爱吧!
品味并探讨作品朴实的文风、精巧的构思。2.掌握文中丰富而巧妙的象征手法。3.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学会爱、学会珍惜、学会感恩。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学习难点通过文本细读,挖掘作者情感和心理的变化。把握“合欢树”的象征意义,理解作者寄寓的情感。
史铁生(当代著名作家)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转回北京,1971-1981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后主要从事文学创作.(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2005年《病隙碎笔-史铁生人生笔记》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散文作品奖。代表作知青题材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哲理性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合欢树》《命若琴弦》
说起史铁生,人们总会想起那篇著名的《我与地坛》。正如韩少功所言:“《我与地坛》这篇文章的发表,对当年(1991年)的文坛来说,即使没有其他的作品,那一年的文坛也是一个丰年。”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他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颁奖词
史铁生语录·忆母亲●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什么隽永的格言和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虽时光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选自《我与地坛》●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待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选自《我与地坛》
一、初读课文(默读)母亲(1-6)合欢树(7-12)主题——追忆母爱积累字词并思考:文章按照合欢树出现的先后顺序,可以分为哪两部分,主要写了什么人和什么物?作者想借此表达什么主题?
qiàngfūxūnjiǔ呛敷熏针灸qiánguànghuángshì虔诚瞎逛惊惶侍弄瘫痪读一读:
二、细读品味思考并梳理:这一部分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写了作者身上的哪几件事?赏读课文第一部分(1~6自然段)1、我十岁,作文比赛2、我二十岁,双腿瘫痪3、我三十岁,作品发表
时间写了母亲哪些事情母亲当时的状态我的态度十岁(作文比赛)二十岁(双腿残废)三十岁(作品发表)完成下面表格
1.作文竞赛(十岁那年)第1自然段“年轻”“聪明”“最好看”“热爱生活”母亲:“我”:“扫兴”“故意笑”“装作”(倔强好强怄气)不理解
1)母亲已不年轻,有白发,一心给“我”治病“我”:对于治病丧失信心、绝望不理解2.“我”双腿残废后(二十岁)第2~3自然段2)鼓励“我”好好写作,为“我”借书、推“我”去看电影母亲
母亲:“我”:小说发表,获奖成名深深的思念与愧疚3.小说发表(三十岁)第4~6自然段早逝“心里太苦”“受不住”(子欲养而亲不待)
三、再读文章前六段,请在文章中划出最能打动你的地方?(提示:品读作者朴实的语言以及写作手法的运用,体会母亲对我浓浓的爱)
年轻时期,正值花样年华的时代,作者双腿残废了,这个噩耗几乎摧毁了他生的希望,他想到死了倒好。但是母亲却始终不离不弃,四处帮他找大夫,当治愈的希望最终破灭之时,母亲又鼓励儿子从事写作,希望燃起他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希望。当作者的小说发表获奖之际,母亲却撒手人寰了,早早地离开了人世。至此,始终都没有出现题目中的合欢树。那么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呢?它又蕴含着怎样的意义呢?(赏读课文第二部分7-12段)
合欢树:又名马缨花,它的名字蕴含了合家欢乐的吉祥意。
请大家阅读第六至十二自然段,找一找描写合欢树的句子。四、赏读课文第二部分(7~12自然段)(1)通过邻人和初生小孩的注目引出合欢树(7段)(2)写合欢树的由来,似乎是当初误以为的“含羞草”,历经变迁,长成一棵树影婆娑的参天大树;(8段)(3)通过刚来到世上的孩子眼中写合欢树的影子以及希望去看看合欢树(第9、10自然段)(4)文末,再次通过那个孩子长大后忆起童年往事时会跑去看那棵合欢树,却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怎么种的。(12段)
思考1:母亲与合欢树有什么关联?(合欢树的来历)合欢树母亲路边的“含羞草”第二年没有发芽第三年长出叶子第四年(长大)有一年开花了种在花盆不舍得扔常去侍弄栽在窗前的地上(念叨)已不在人世(不放弃希望地培育)
思考2:作者为什么在这里花了大量的笔墨写合欢树的来历以及母亲悉心培育它的过程?合欢树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是母爱的具体的体现物。母亲把对儿女的疼爱融入在对合欢树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中。合欢树从弱小到长大长强长壮与史铁生由残疾到对生命有所感悟,坚定地活下来有相似之处。→合欢树=作者自己,母亲悉心照顾的合欢树就是病中的自己(象征意)
思考3:在母亲逝世后,作者对合欢树由不想看到想去看,表现了怎样的心情?1)在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颗小树忘记了”“没料到那颗树还活着”——搬了家,忘记了合欢树,遗忘在记忆的深处,不愿提起2)母亲去世后,很少再去小院,“不愿意去那个小院,推说手摇车不方便”。在大院中听邻居说合欢树开花了,劝他去看看,但是“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想起了合欢树,但是不敢去看合欢树,怕睹物思人,怕看到合欢树又想起母亲来,勾起自己无尽的悲伤。
3)时间久了,自己的心情平复了,“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问起那棵合欢树”“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自己很想看看合欢树,看看母亲住过的小屋,看到母亲生前的事物让我感觉母亲似乎就在身边。→合欢树=母亲(象征意)合欢树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物,它是母亲活在人世的见证,是母亲生命呈现的另一种方式。(所以“悲伤也成了享受”)
……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思考4:作者在文中反复提到看树影儿的孩子,其中蕴含着什么含义?
合欢树长高了,母亲的爱也还在延续,并且在不知不觉中恩惠着那个窗前的孩子,而那个孩子仿佛正延续着我的生命、我的记忆……合欢树还是天下所有母亲的象征,是亲情的象征,是合家欢乐(树的名字的意义)的象征。合欢树还会是什么的象征?→合欢树=当年母子“合欢”的人间见证,是母亲恩泽的一个生命。→合欢树=母亲对儿子的希望
线索:串连起母亲、我、孩子。情感载体:承载着母亲的爱,我的追忆。象征意义:母亲对我的悉心照顾、我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亲情等,以小见大)以物为题的散文,物中常有人、有事,往往是作品的线索,或是作者某种情感的寄托、某种精神的象征。思考5:本文为什么以《合欢树》为题,而不是《我的母亲》?
象征手法象征手法:象征就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一种文学手法。象征的条件: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必须要有内在联系,也就是从本体想到象征体要有相似点、相近点。艺术效果:使抽象的思想、意义、概念形象化、具体化,显得更含蓄。
本文中“合欢树”的象征意义“合欢树”既象征母亲,也象征作者。合欢树是母亲亲自栽种的,寄托着母亲的希望,母亲是合欢树的栽种者、呵护者,母亲虽然已经去世了,但母亲还活在人间,就活在那棵合欢树里,所以象征着母亲。同时,合欢树从弱小到花繁叶茂,它的成长经历与作者的成长经历有类似之处,所以合欢树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象征了作者的成长。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名言: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法)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冈察洛夫(俄罗斯)母亲,是唯一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苏联)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意大利)世界上一切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爱才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普烈姆昌德(印度)
结束语:史铁生曾说:“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对于母爱,他选择了珍藏;对母亲的回忆,他选择了珍藏。珍藏是最美丽的纪念。让我们和史铁生一样,把父母给我们的爱小心地珍藏在心底,好好地去感悟这一份世间最美好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