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像山那样思考第16课 江南的冬景第1课时目标定位1.学习以情驭景、虚实结合、从不同角度写江南冬日的写法。2.分析对比衬托的作用。3.品味清新、简洁、清丽的语言风格和所引诗文的意蕴。4.了解作者对江南之冬的眷恋之情。
mínɡshuànzhébopùmǐnyuèyúbīnfùjìnjìnɡyùnyūnlǜlùbāobō
蛰居海蜇元宵云霄恩惠拾人牙慧丰腴阿谀奉承须臾悠闲生死攸关优哉游哉严肃萧条潇洒
物阜民丰河埠头乌桕石臼乌篷船蓬草
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①有劲:②异境:③间或:④情调:⑤丰腴:有力气;指兴趣强,有趣。本文应指后者。奇异的境界。偶然,有时候。思想感情所表现出来的格调;事物所具有的能引起人的各种不同感情的性质。本文指前者。丰盈;多而好。本文取后者。
⑥含蓄:⑦远阜:⑧绿林:⑨恣意:⑩逍遥:包含;(言语、诗文)意思含而不露,耐人寻味;(思想感情)不轻易流露。本文取第一种意义。远处的土山。西汉末年王匡、王凤等领导农民起义,聚集在绿林山。后来用“绿林”泛指聚集山林反抗官府或抢劫财物的集团。任意、任性。没有什么约束,自由自在。
4.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①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了,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____。A.蛰居B.蛰伏C.谪居D.幽居解析“蛰居”与“蛰伏”都有“隐藏不出”的意思,而“蛰居”侧重于“居”,主要比喻人隐藏不出,像动物冬眠一样,“蛰伏”侧重于动物潜伏在洞穴,不动不食,也比喻人隐藏不出,等待时机。“谪居”指被贬后住在某个地方。“幽居”指隐蔽的不公开的居住(或“居所”)。A
②老师的教诲我一直____在心。A.镌刻B.铭刻解析二者都有“刻”的意思,但“铭刻”除本义外,还指深深地记在心里。“镌刻”指雕刻,多用本义。B
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胡晓义日前说,他们正考虑____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以减轻“白色浪潮”对社会养老的压力。A.延伸B.延长解析二者都有“向加长的方向发展”的意思,但“延长”侧重于线性的或持续性的加长,可用于道路、线路、队伍等,也可用于时间、寿命等,使用范围广。“延伸”侧重于向一端伸展,多用于线路、铁路、土地等具体事物。B
④寒冬虽未真正来临,秋风却已____渐紧。A.肃杀B.萧条解析二者都有“冷清”之意,但“肃杀”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萧条”指冷落而没有生气。前者程度比后者重。A
⑤“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体现了诗人____自得的生活情趣。A.闲适B.悠闲解析二者都有“清静而空闲”之意,但“悠闲”指闲散、无牵挂,多指人的生活态度,而“闲适”侧重指心情的安适。⑥她家的____一年不如一年。A.景况B.景致解析“景况”侧重于家庭生活的各种情况、境况,“景致”指自然中美好的、值得游览的风景。BA
文本互动一、初步感知1.阅读全文,看作者描绘了哪些“江南的冬景”,并概括其特点。它们从整体上表现出江南冬景怎样的情调?答案①曝背谈天图(第2自然段,可爱)。②午后冬郊图(第5自然段,生气)。③寒村微雨图(第7自然段,迷人)。④江南雪景图(第8自然段,美丽)。⑤旱冬闲步图(第9自然段,逍遥)。主要特征是:湿润和煦、优美闲适,表现出江南冬景明朗的情调。
2.全文共十个自然段,可分为几部分?并概括其内容。答案本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4自然段),总写江南冬景与北国冬景的不同之处,突出了江南冬景的可爱。第二部分(5~9自然段),具体描写江南的冬景。作者通过描绘江南冬日的植被、寒郊散步、江南的雨景、江南的雪景、江南的旱冬,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冬景的挚爱。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写自己去感受江南的冬景。
二、深层探究3.阅读1~4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1、2自然段分别写了北国的冬天和江南的冬天的什么特点?文章本是写“江南的冬景”,为什么要写北国的冬天?作者对北国之冬是贬斥的态度吗?答案①北国的冬天极寒冷(“雪深几尺”、“风大若雷”),且时间长(“两三个月”),人们习惯在温馨的室内过蛰居生活。江南的冬天微寒晴朗,人们习惯在屋外曝背谈天。在写江南的冬天时,作者选取了“冬至”(冬天最冷的
一天)以后的景物和人们的活动。景:树叶未脱尽,寒风间或吹来,不过冷一两日,太阳一上屋檐,鸟雀吱叫,泥地放出蒸气。人:老翁小孩在屋外曝背谈天。②写北国的冬天是为了引出第2自然段对江南冬景的描写,突出江南冬天的和暖。这是衬托或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江南冬天的喜爱之情。③作者对北国之冬并未贬斥,而且也写出了北国之冬的蜇趣。
(2)前两个自然段,在对比中已写出了江南的冬天与北国的冬天的不同,第3自然段是不是多余?如何理解课文第4段的作用?答案①不多余。如果说前两个自然段是客观地写江南的冬景的话,那么第3自然段则从作者人生经历的角度强化了“我”对江南冬景的喜爱之情,写的是自己的感受。虽然人到中年爱上了晚秋,但儿时对江南冬日的特深印象,使作者总觉得它有一种抵得过北方夏夜的明朗情调。可见,江南的冬日已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其中,“铭刻”突出印象之深;“明朗”则是江南的冬景给郁达夫留下的总体印象。
②第4段写闽粤之冬,闽粤虽处江南,但天气“和暖原极和暖”,是一种特殊的气候,与“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有区别,那儿“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作者将自己感受的“江南的冬景”作了明确的地域界定,以免读者提出疑义,来怀疑或否定江南之冬的特点,所以把虽属江南,但与自己描写不同的闽粤之地排除了。
4.阅读5~9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这一部分,作者为我们营造了午后冬郊图、寒村微雨图、江南雪景图几幅画面。试分析每一幅写了哪些景物?意境如何?答案第一幅:午后冬郊图①所写景物:白色的芦花、火红的乌桕叶、雪白的乌桕籽、带点绿意的野草、和煦的微风、温暖的阳光。②意境:色彩亮丽,蕴含生机。这里描绘的是一幅蕴含生气的明丽的画面。在丰腴润泽的江南冬郊的青天碧落下,有白的,
有红的,有赭色的,还有带点绿意的。作者将充满生气的色彩点染到了画里,使整个画面亮丽起来,泛出生气。第二幅:寒村微雨图①所写景物:长桥、乌篷小船、细雨、灯晕。②意境:淡雅朦胧。作者借助想像的力量,浓淡适宜的点染,绘出了一幅情调悠闲的水墨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第三幅:江南雪景图①所写景物:围炉对酒、月映梅花、美酒飘香、柴门犬吠、行人投宿、雪中红梅、凌寒怒放。②意境:高雅、宁静。作者巧借诗句,避实就虚,写出了江南冬天的雪趣,营造了一种审美的意境和情境。
(2)第5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写江南的地质特点?引用雪莱的名句,目的是什么?第6自然段中的“恩惠”指什么?突出什么?“清福”突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①通过写江南的地质特点,推断植物的特点,是植物有勃勃生机的依据。②突出江南冬日的勃勃生机。③“恩惠”指在江南冬日的寒郊散步,突出地域特色。④“清福”指寒郊散步给人的感觉,突出作者对江南冬日可以悠闲散步的厚爱之情。
(3)第8自然段由“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自然过渡到写雪。但作者对雪景并未作实景描绘,只是引用了一些写雪的诗句。这样的诗句给人什么样的感受?有什么作用?答案①引用古诗,表现了生活的悠闲、友情的深厚、雪景的美丽、怡人的酒香、夜深人静后的温暖、雪后冬晨的惊喜。②作者在品评诗句的同时写出雪趣,避实就虚的用意在于巧借诗句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虽用语简省精练,但所包含的意象十分丰富,是表现与再现的统一。正如作者所说:“诗
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写的,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可见,这种写法是作者审美情趣的一种表现。
(4)第9自然段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答案①写了作者对江南冬天雨雪情况、大冷的日子的了解和推断,暗含对江南冬天的在意,告诉读者,有雪的冬天固然令人欣喜,无雪的旱冬更利于散步。②紧扣写作主题,且虚实照应,将话题引到散步上来,并自然引出下文。在直抒要“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喜爱之情后,又用日本人与德国人对晴和日子的欢迎来衬托自己的这种感情。
5.阅读第10自然段,分析作者是如何收束全文的?答案第10自然段共两句话。第1句写天气“晴朗”,并用高爽的晴空、洋溢的日光加以补充强调,照应前文的“明朗的情调”;“引诱”一词强调了江南的冬景对人的感召力。第2句写作者的行动,又照应前文的“寒郊散步”。既是一个巧妙的收束,又是一次洒脱无羁的宕开。至此,作者的情绪已完全融入到江南冬景的优美意境中去了,给读者宕出另一个想像的空间。
6.为了突出江南冬天的美好,作者作了哪些比较?通过这些比较,作者写出了江南冬景的哪些主要特征?答案在本文中,作者从各个角度描写了江南的冬天,写了自己的切身感受,描绘了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1~4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作者作了一系列的对比:一是着眼于人的生活,将北国冬天的蛰居异境与江南冬天的曝背谈天比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渲染了江南冬天户外活动的乐趣;二是着眼于情调,将江南的冬天与北方的夏夜作比较,突出“明朗的情调”;三是着眼于花草植被,将闽
粤等地的冬天——春或秋的延长,与江南的冬天——含蓄生气作比较,突出江南冬天的湿润和富于生机,同时作者将他所感受到的“江南的冬景”作了更明确的区域界定;四是着眼于人们的习惯,将德国与江南的寒郊散步作比较,突出江南冬天的宜人,并和后文提到的散步形成呼应。比较的着眼点各不相同,但都突出了作者所钟爱的江南冬景的主要特征。
7.第7自然段有这么两句话:“你试想想”和“你说还够不够悠闲?”最后一自然段也有“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一句。把人称换成“你”有什么作用?答案写文章一般讲究人称一致,但少量的变换人称,是为了叙述的方便和表情达意的需要。作者将人称换成第二人称,是为了将读者引入到所描写的情景中来,增加读者的认同感和参与感,增强其感染力。
课堂小结一、结构图解
二、中心主旨本文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通过冬天的典型景物对江南作了细致描绘,又通过多个比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和暖、恬静,从而抒发了作者对江南冬天的眷恋之情。三、写作特色1.以情驭景,将江南冬景和个人情思巧妙地融为一体。作者将闲适的心情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他不写江南的精致园林、名山胜水,而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欣赏江南冬景。因此他笔下的景、
事、人、物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作者将所选的景物都定点在农村或郊区,写的都是一些平静、祥和的景,这样的场所、这样的景物,与作者闲适的心境紧密融合在一起。2.抓住特点,突出特征。作者写景抓住“细”、“清”、“真”的特点,真切地描写出江南冬景的特殊情调,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感情。3.语言清新,简洁清丽。全文语调舒缓,恰似江南冬天的悠闲;语言清新、纯朴,和江南冬景的清朗相得益彰。声调平和,叙述节奏徐缓,有利于作者对描写对象进行多角度的反复渲染,实现景物描写的绘画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