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后序》培优练习本课时编写:合肥皖智中学瞿静静一、能力拓展提升1、将下列长句改为三个连贯的短句。回顾了作者出使元营前后历尽艰险的经过,抒发了誓死报效朝廷的慷慨豪情的《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其诗集《指南录》写的序。2、在学习《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千秋祭》一课时,小刘同学不仅为卞毓方的文采喝彩,更为文天祥的傲骨所折服,一时心潮激荡,写下了下面的文字歌颂文天祥的精神和对《正气歌》的理解,请你接下去再写两句。这是多么豪迈的《正气歌》!歌之临空,则化为虹霓;歌之坠地,则凝作金石。五岳千山因了这支歌,而更增其高;日月星辰因了这支歌,而益显其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仿照下列有关文天祥的示例,用描述及点评相结合的方式评论本文中许远这一形象。文天祥——一位煌煌笔墨可传后世的文人,也是一位浩然正气充溢天地的英雄:他一腔忠烈,仰天长啸;他万丈豪情,志在汗青;浩渺的零丁洋上空依然回荡着黄钟大吕。二、挑战自我潜能文天祥千秋祭卞毓芳怦然令我心跳的,是他已活了七百六十岁。七个多世纪,一个不朽的生命,当他生时,“直把杭州作汴州”的临安朝廷,已经危在旦夕,人们指望他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然而,毕竟“独柱擎天力弗支”,终其一生,他没能,也无法延续赵宋王朝的社稷。他就在四十七岁那年化作啼鹃去了。当他走向永生,九州百姓的精神疆域,陡地竖起了又一根立柱。
他是状元出身,笔力当然雄健,生平留下的煌煌笔墨,正不知有凡几。只是,真正配得上他七百六十岁生命的,则首推他在零丁洋上的浩歌。那是公元1279年,农历正月,他已兵败被俘,恰值英雄末路,在元军的押解下,云愁雾惨地颠簸在崖山海面。如墨的海浪呵,你倾翻了宋朝的龙廷,你噬碎了孤臣的赤心。无一丝一毫的张惶,在这生与死的关头,他坦然选择了与国家民族共存亡。但见,一腔忠烈,由胸中长啸而出,落纸,化作了黄钟大吕的绝响。这就是那首光射千古的七律《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假如文天祥在这时候就死去,结局又会怎样?毫无疑问,他是可以永生的了。南宋遗民清楚这一点。所以,他的战友,庐陵人王炎午,才在他被押往北方的途中,张贴了数十份《生祭文丞相文》,疾呼:“大丞相可死矣!”敦促他舍身取义,保全大节。他自己又何尝不明白这一点。因此,一路上才又是服毒,又是绝食,自谓“惟可死,不可生”。然而,且慢———打量历史,我们只能作这般理解———日月还要从他的生命摄取更多的光华;社会还要从他的精神吸收更多钙质。一句话,他的使命还没有结束。于是,同年10月,他就在一种求死不得、欲逃又不能的状态下抵达元大都燕京。在北地,考验他的人格的,是比杀头更严峻的诱降。诱降决无刀光剑影,却能戕灭一个人的灵魂。但见,各种身份的说客轮番登门,留梦炎,就是元人打出的第一张“王牌”。留梦炎也是南宋的状元宰相。投降后摇身变成元朝的廷臣。文天祥不屑。九岁的赵显,堪称是元人手里那种不带引号的王牌。这位南宋的小恭帝,国隆的日子没有赶上,国破的日子似乎也不觉得太痛苦。也来劝降,文天祥以泪婉拒。劝降招安活动并没有就此止步。这就要谈到元世祖忽必烈,———也就是那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孙子。平心而论,忽必烈也称得上是一代枭雄,他不仅识得弯弓射大雕,还尽懂得治理天下。且说眼前,他就深知接管汉室,光凭蒙古人的力量,是不能畅达无阻的,须得借助汉人,实行“以汉治汉”才行。而在汉人中,最具号召力、影响力,因此也最能帮他巩固统治秩序的,当数文天祥无疑。所以,天祥愈是不屈,他就愈想招安。漫长的囚禁生涯开始了。站在文明文化的角度看,这是人类的一场灾难。一个死去七百年犹然光芒四射的人物,一个再过七百年将依然如钻石般璀璨的人物,当年,他生命的巅峰状态,却是被狭小的土牢所扼杀,窒息。且慢,正是站在文明文化的角度看,这又是人类的一大骄傲。迄南宋以来,不,迄有史以来,东方爱国主义圣坛上一副最具典型价值的人格,恰恰是在元大都兵马司的炼狱里丰盈,完满。
说到文天祥的崇高人格,我们不能不想到那些撼天地、慑鬼神的诗篇。观照文天祥,情形也是如此。在他传世的诗文中,最为撼人心魄的,我认为有两篇。其一,就是前文提到的《过零丁洋》;其二,则在囚禁中写下的《正气歌》。你想知道《正气歌》的创作过程吗?应该说,文天祥早就在酝酿、构思了。让我们把镜头摇到公元1281年夏末的一个晚上。那天,牢房里苦热难耐,天祥无法入睡,他翻身坐起,点起案上的油灯,信手抽出几篇诗稿吟哦。渐渐地,他忘记了酷热,忘记了弥漫在周围的恶气浊气,仿佛又回到了“夜夜梦伊吕”的少年时代,又成了青年及第、雄心万丈的状元郎,又在上书直谏、痛斥奸佞,倡言改革,又在洒血攘袂,出生入死,慷慨悲歌……这时,天空中亮起了金鞭形的闪电,随后又传来了隐隐的雷声,天祥的心旌突然分外摇动起来。他一跃而起,摊开纸墨,提起笔,悬腕直书: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文天祥驻笔片刻,凝神思索。他想到自幼熟读的前朝英烈:春秋的齐太史、晋董狐,战国的张良,汉代的苏武,三国的严颜、管宁、诸葛亮,晋代的嵇绍、祖逖,唐代的张巡、颜杲卿、段秀实,他觉得天地间的天气正是充塞、洋溢在这十二位先贤的身上,并由他们的行为而光照日月。历史千百次地昭示,千百次啊;一旦两种健康、健全的人格走碰头,就好比两股涌浪,在大洋上相激,又好比两颗基本粒子,在高能状态下相撞,谁又能精确估出它所蕴藏的能量!又一道闪电在空中划过,瞬间将土牢照得如同白昼,文天祥秉笔书下: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室外,突至的雨点开始鞭抽大地。室内,天祥前额也可见汗淋如雨。然而他顾不得擦拭,只是一个劲地笔走龙蛇。强风吹开了牢门,散乱了他的头发,鼓荡起他的衣衫,将案上的诗稿吹得满屋飘飞,他兀自目运神光,浑然不觉。天地间的正气、先贤们的正气仿佛已经流转灌注到了他的四肢百骸、关关节节!写完最后四句,文天祥掷笔长啸。室外,滂沱大雨裂天而下,夹杂着摧枯拉朽的电闪雷鸣,天空大地似乎将要崩裂交合了。天祥凝立不动,身形俨如一尊山岳!(有删节) 3、(1)概括本文的写作思路
(2)在文章写到留梦炎和小皇帝赵显劝降,有何作用。 5、(1)“天祥凝立不动,身形俨如一尊山岳!”你是怎样理解“如一尊山岳”的? (2)文天祥只活了47岁,作者却说“他已活了七百六十岁”,更是甚至说是“文天祥千秋祭”,说说如何理解“千秋祭”。参考答案一、能力拓展提升1、【答案】①《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其诗集《指南录》写的序。②文章回顾了作者出使元营前后历尽艰险的经过。③文章抒发了作者誓死报效朝廷的慷慨豪情。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仿用、选用、变换句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长句变短句需两步骤:①是要抽出长句的附加成分,变成复句里的分句或单独成句。
②是要借助复指,把长句的附加成分变为并列分句,然后用一个代词去取代它。1、【答案】长江黄河因了这支歌;而更激昂澎湃;华夏子女因了这支歌;而更气贯长虹 【解析】所要仿写内容要歌颂文天祥的傲骨精神,并对《正气歌》的内容作出正确的理解。然后根据前面的“五岳千山因了这支歌,而更增其高;日月星辰因了这支歌,而益显其明”进行仿写,体现出“…因了这支歌,而更…”的句式特点。答案:(示例)长江黄河因了这支歌 而更激昂澎湃 华夏子女因了这支歌 而更气贯长虹。仿句类仿写试题,顾名思义就是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解答句子仿写类题目时,要注意句式一致、词性相对等,符合语句语境,有时候还会特别要求字数相等。仿句题基本解题思路:①析原型。即分析例句的基本格式,尤其要关注其句式特点及修辞方法。②定格式。根据例句的句式特点及修辞方法,确定所写的句子应有的格式。③关注句式和修辞。根据格式创写句子时,应特别注意所采用的句式是否和例句相同、修辞运用的是否恰当。3、【答案】示例:许远——一位胸怀宽广的将领,也是一位宁死不屈的刚烈之士;他甘居幕后,无怨无悔;他忠于君王,刚正不阿,时光荏苒的历史长河中至今流淌着深沉悲壮的回响。 【解析】解答本题,除去形式上仿照示例的结构形式外,内容上要紧扣人物的事迹,概括其精神实质,表达赞美之情。二、挑战自我潜能4、【答案】(1)先是写他被囚,接着是写他被劝降,后写他创作正气歌,成就正气人生。 (2)对比或衬托的作用,突出体现了文天祥的人格魅力。
【解析】(1)此题考查对于文章行文思路的分析理解能力。思路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反映,是作者为实现表达目的而确定的文章内容的先后顺序。结构就是思路的体现。分析结构,理清思路包括分析①段内的句与句和段与段中间的层次,②全篇的结构,③把握层次基础上归纳概括。对文章结构与思路的把握有赖于对文章的细致阅读,尤其是解题前的通读全文。所谓“文章思有路,遵路始识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此篇文章先是写他被囚,接着是写他被劝降,后写他创作正气歌,成就正气人生。(2)此题考查对于文本重要语句段含义的理解能力。要注意分析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语段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我们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或象征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语段的的深刻含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本文写留梦炎和小皇帝赵显劝降的目的很明显,目的是通过对比,来突出文天祥的人格魅力。5、【答案】(1)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取山岳之挺拔崇高,表达了文天祥高大不屈顶天立地的人格魅力。也表达了作者对文天祥的赞美之情。 (2)个人角度:文天祥之死的价值,彪炳千秋,光照后人;历史角度:文天祥之不屈,继承了历代前贤的刚烈品质使之在时代长河中连接千秋。 【解析】(1)此题考查对于文本重要语句段含义的理解能力。要注意分析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语段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我们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或象征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语段的的深刻含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天祥凝立不动,身形俨如一尊山岳!”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山岳之挺拔崇高,表达了文天祥高大不屈顶天立地的人格魅力。也表达了作者对文天祥的赞美之情。(2)此题主要考查对于文本标题含义的理解能力。要注意分析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标题如果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我们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或象征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本文中的文天祥有着崇高人格,在“九州百姓的精神疆域,陡地竖起了又一根立柱”文天祥死的价值,彪炳千秋,光照后人;文天祥不屈的精神(天地间的正气、先贤们的正气仿佛已经流转灌注到了他的四肢百骸、关关节节!),继承了历代前贤的刚烈品质使之在时代长河中连接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