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缙云中学)指南录后序教案(略)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三(缙云中学)指南录后序教案(略)

ID:1050223

大小:74.5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2-04-0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指南录》后序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文小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基本句式。2、反复诵读,培养学牛分析、理解、概括、鉴赏语段的能力。3、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文天祥以死报国的爱国精神。4、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论证,抒情的表达方式和长短句、排比句、对偶句的交错使用的表达效果。教学重点:目标1与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4。课时安排:六课时教学方法:自读、自译、讨论、串讲相结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鲁迅曾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文天祥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不愧是我们的民族英雄。想必人家一定记得那句流传了700多年的有关生死的经典名言:人牛白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文天祥的诗歌,特别是他后期的诗歌,大多是叙述他抗元的战斗经历和表达他以死报国的决心,今天我们要讲读的这篇课文(板书课题、作者)就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写的一篇序言。二、(―)解题:1、为什么称《后序》。“序”作为一种文体,可分为“赠序”和“书序”。“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介绍作家生平或冃的,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赠序与书序性质不同,它始于唐朝,文 人Z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如《送东阳马生序》。而木文是文天祥为H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文。文天祥记录了白一二七六年(宋恭帝赵显徳祐二年)二月至五月受命出使元军,被扣留,后脱身逃出,被驱北行的一段历尽艰辛的经过。诗集命名为《指南录》,収“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诗意,表达了作者心指南宋、冒死南归的爱国Z情。由于在这篇序文Z前作者已经写过一篇《自序》,故称。2、诗集的命名由来。扬子江儿FI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二)语言知识积累:1、字词解析。%1注音释义。士萃(cui)于左丞相府(萃:聚集)北亦未敢遽(沁)轻吾国(遽:匆忙,马上)吕师孟构恶(Q)于前(坏事。构恶:做坏事。)予羁(ji)縻(mi)不得还(羁、縻:都有束住、系住的意思,文屮是被拘留的意思。)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yi)北(诣:到……去。)天高地迥(jidng)(迥:远)避渚(zhu)洲(渚:水中小块陆地。洲:水中陆地,比渚大。)诋(di)大酋当死(诋:斥骂。)境界危恶(e)(恶:困难。)数(shti,列举)刖帀孟叔侄为逆骑数(sh£i,数目)千过其门 予分(fan,名分、职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衣食所安必以分(f@n,分给)人至京口,得间(jidn,空隙、机会)奔真州了在患难中,间(jidn,空隙、机会)以诗记所遭与乱石(jidn,中间)择其一一扌11Z%1通假字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阖(具,通“俱"。全,都,作副词。)层见错出(见,通“现"。)道中手自钞录(钞,通“抄”)(三)本文共八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你认为怎样划分,每部分写什么内容?第一部分:(第1—5段),叙述出使元营的经过及逃亡路上的种种磨难,抒发九死一生的感慨。第1至第3段重在记叙,第4段以抒情为主。第二部分:(第6--8段),说明写作情况和结集目的,并从当时社会的君臣父子伦理来阐述口己报国的心志。(第二课时)四、对照课文注释自学自读自译第一段。1、注意重点字词语句:⑴重点字词:(课文注释:除、都督、路、修门、萃、会、纾难、觇)A战、守、同皆不及風。迁:迁都。就:实就,布置。B園知计所出。莫:无定指代词,没有谁。c予不得画;爱:顾惜,舍不得。身:H身,H己。D于是,辞相印不囲拜:接受任命。E丽],以资政殿学士行。翌第二天。⑵重点语句解析:%1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明确:“一",是动最词。“一行",是走i趟意思。“谓……为……"是“说……是……''意思。全句译作“人家说我走一趟是可以缓解国家的祸患的。’‘%1国事至此,了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明确:“爱”,吝惜。憶”估计。“北",元军方面。“尚”,追。“可以”,可以凭借。“口舌”,代“言辞”。“动”,说动。全句译作“国家的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我不能吝惜自己的生命,(而且)估计元军方血也还是可以凭借(白己的)言语说动的二2、学牛:举疑问难。教师释疑解难。3、指名通译,教师点评。4、点评,总结:(1)提问:文天祥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使北营的?明确:是在“时北兵己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当时元兵□迫近国都门外,出战、坚守、迁都全都來不及实施)的严重形势下出使北营的。(2)提问:文天祥当时的心悄和意图怎样?明确:心情是:“予不得爱身”(我不能只顾爱惜自己),即己抱定了为国捐躯的决心。其意图是:一方面“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估计元军方面还是可以用言语说动的),金图以外交手段來挽回败局;另一方面是“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Z策"(更希望去观察一下元军的情况,回来后好寻求挽救国家的策略)。小结段意:挺身北行纾国难。出使北营的背景、心情与意图;表达了作者在国事危急之际挺身白任的思想感情。(第三课时) (二)学习第二、三段:1、对照课文注释白学自读白译第二、三段。注意下列重点字词语句:⑴重点字词:(课文注释:遽、度、数)A、不复顾丽|(偏义复词,偏指“害”危害)贾余庆等以祈请使圖北。诣:到……地方去⑵重点语句解析:%1不幸口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不幸的是,先有吕师孟干坏事,后來贾余庆乂媚敌献计,于是我被拘留不能回国,国事于是被弄到了就不町挽救的地步。%1昔人云:“将以有为也。"“将”,将要。“以”介词,凭。“以”后省略了表示“隐忍以行”意思的宾语。“为”,读w&,作为。,全句的意思是:(正如)古人所说:“将要凭(隐忍而行)的做法有所作为。”2、学生举疑问难。教师释疑解难。3、指名通译,教师点评。4、点评,总结:(1)提问:文天祥至北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怎样的?明确:第一阶段是:“初至北营……北亦未敢遽轻吾国第二阶段是:“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不得归矣。”(按:吕师孟叔侄先后投降元军,文天祥曾上书要求宋朝杀掉他们的亲属,因此和吕师孟结下了仇恨。“构”,造成、结成;“恶”,怨恨、仇恨。“构恶”,即“结仇”。贾余庆在徳祐二年二月元军使者入临安城封府库之后,他以右丞相充“祈请使,出使元军,与元军合谋扣留文天祥。“献谄”,向敌人 献媚,指合谋扣留文天祥。这两个分句也可泽为:吕师孟以前和我有仇,贾余庆在背后(卖国)媚敌出卖我。)第三阶段是:“未几……北驳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日。”⑵提问:文天祥既然“分当引决”(按理应当H杀),为什么却乂“隐忍以行''(暗中忍受着去了)?明确:“将以有为也”(“以”后省代词“此”。全句可译为:是打算借此机会冇所作为啊!这句话出自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巡呼S□:4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冇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小结段意:慷僦陈词遭扣押。出使北营,震慑敌方,"受羁縻和被驱北±;表达了他忍辱负重,图谋再举的思想。五、复述文天祥的遭遇。1.复述的准备。分两步:先逐段讨论复述中应注意的问题,然后全班齐读一遍。第1段应注意的是:①时间(只有两天,即徳佑二年二月十九FI和“翌FT)o②出使元营原因(兵临城下、“北邀当国者相见”)o③作者的意图(“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Z策”)o④作者任职及官衔。第2、3段应注意的是:①主要是被拘昭和被挟北行二事。②先说初至北营的情况,后说情况的变化;说情况的变化,又是先说变化的原因,后说变化的过程。③说被拘留一事,重在“求死”一语;说被挟北行i事,重在“隐忍以行"一•语。六、强化检测:1、选出诵读时停顿正确的一项:A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B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C众谓/了一行/为可以纾祸D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2、注咅并解释词语:[靡]A动词mY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倒下《曹刿论战》)相如传H叱Z,左右皆靡(后追《廉颇蔺相如列传》)B动词mi徒靡弹药,无益吾事(浪费《冯婉贞》)C形容词mi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奢侈《训俭示康》)D副词mi天高地迥,号呼靡及(无,不。靡及:达不到)[数]%1数(音shti义列举罪状)吕师孟叔侄为逆%1此数(音shd义儿V不确定数〉)者用兵三患也%1范增数(音shu6义屡次)冃项王%1蒙冲冲舰乃以T•数(音shd义计算)%1今夫弈之为数(音shii义技术),小数也[分]%1了分(音f"义名分)当引决%1五谷不分(音传n义区分)%1舟首尾长约八分(音恆n义长度单位)冇奇 %1衣食所安,……必以分(音传n义分给)人%1H分(音伽义料想)己死久矣第四课时学习内容:课文第四段。一、知识储备:1、浙江温州文信国①祠联: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古谊若龟鉴②,忠胆若铁石;敢问何为浩然.正气③,缜地为河岳,丽天为FI星④。花外了规⑤燕市⑥冷;柳边精卫⑦浙江潮。2、北京文天祥祠联:南宋状元宰相;西江孝子忠臣。正气贯人寰,河岳FI星传万世;明裡⑧崇庙观,丹心碧血照千秋。3、海丰县方饭亭联:热血腔中只冇宋;孤忠岭外更无人。(注释):%1文信国:文天祥曾被封为信国公。%1龟鉴:龟,龟卜;鉴,镜子。龟鉴,借鉴。%1浩然正气:《孟子•公孙迥上》:“我善养吾浩然Z气。”%1镇地为河岳,丽天为日星: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止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LI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1子规:鸟名。乂名杜鹃,鸣声悲切,从夜鸣叫到天明,声似“不如归去二有“杜鹃啼血”之说。李白《蜀道难》:“又见子规啼夜月,愁空山。"%1燕市:元大都,今北京。 %1精卫:神话中的鸟。“精卫填海”,常指按照己定冃标,奋斗不止。%1裡(yTn):祭祀。4、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牛的功绩。从列出的六项写出具体所指。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而偏能用火攻。三顾:三顾茅庐六出:东和:七擒:北拒:收二川:排八阵:(答案: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东和孙吴,北拒曹魏,收取东川西川,摆设八阵图。)二、学习第四段1、对照课文注释白学白读白译第四段。注意下列重点字诃语句:⑴重点字词:A、岡踪迹,圃行國侶B、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岡,号呼團及C、丽得舟D、以詡永嘉⑵重点语句解析:“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一句翻译最止确的一句是(B)A(我)贫困饥饿,深感无聊,敌人悬赏捉拿又很紧急,天高地远,呼唤求救都办不到。 B(我)困窘饥饿,无所依托,悬赏捕捉乂很紧急,天高地远,呼唤求救都办不到。C(我)贫因饥饿,无所依托,敌人又紧追不舍,天高地远,喊(天)呼(地),(天地)也无法听到。D(我)困窘饥饿,无所依托,敌人乂紧追不舍,天高地远,喊谁都听不见。2、学生举疑问难。教师释疑解难。3、指名通译,教师点评。4、点评,总结:⑴第4白然段写北行路中得脱的行程。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至京口……小兴机会,庶儿在此”,写得脱后的喜悦。第二层,“留二H,……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写受误会后的I木I境。第三层,“已而得舟,……以至于永嘉。‘'写得舟后急于南下的急迫心情。⑵要求学生注意画出那些既能准确表明作者活动的特点,又能表达作者急切、紧张的心情,以及连续所经历的坎坷的动词:领会作者用词灵活多样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切确:极富表现力的动词有:“奔”写出了当时迫不择路的极快速度;“变,,“诡,,二字反映了形势突变以及口己采取的果敢行动;“避,「屮严渡,,“入,,“展转,,“至于,,等一连串动词,反映了作者迅速离开险境的情况,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急于南下组织力最抗元以报效国家的急切心情。小结段意:历经艰险归南方。写出京口抵永嘉的苦难历程,表现了作者经历艰险,仍力图中兴的心愿 (第五课时)二、学习第五段1、对照课文注释H学白读白译第五段。注意下列重点字词语句:⑴重点字词:(2)重点语句解析: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庄子》屮有“死生为昼夜”和“死生终始将为昼夜”的话。意思是:死和牛,就像有昼夜有夜的自然现象一样平常。文天祥这样讲是表现他在牛命而临危险而前泰然有若。全句译作:死与工,如同有昼有夜一样是极平常的出,死就死了。町是危难险恶的处境不断岀现,(真)不是人生在世能够忍受的。2、学生举疑问难。教师释疑解难。3、指名通译,教师点评。4、点评,总结:⑴解读第5段。%1本文在表达方式上冇一显著特点,即“叙述和抒情相结合S请指出笫五段在结构上与前面1、2、3、4段的关系:明确:如“预习提示"所指出,这具体体现在第1-3自然段侧重记叙曲折艰难的经历,第4自然段则偏重于对这种经历的慨叹,询者是后者的必耍铺垫,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的口然流露与抒发。例如,第2口然有“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第4自然段则有“诋大酋当死……S再如,第3白然段有“至京口,得间奔真州”,第4白然段则冇“去京口......儿H到死。’‘让学牛理解了上述关系Z后,然后引导学住理解本段的层次结构。%1本段的层次结构。 明确:第5自然段,以抒情为主,表明爱国、忧国的心志。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儿矣!"此句引出“及于死”的危难,总起下文。第二层,“诋大酋当死;……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共用17个排比句。情感真挚,气势磅蹒,再现了文天祥此次北行历经的僭难。第三层,“呜呼!……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把思想感情向前推进,进一步抒发了出生入死而国事难为的伤痛。%1本段中间连用多少个“死”字,这样写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明确:南宋爱国政治家、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以自述抒怀的形式,历数作者自己出使北营被扌II及伺机脱逃九死一生的艰险历程。文章气宇轩昂,慷慨悲歌,尤其是一连串地集屮运用“死”字句,气断声吞,扣人弦心,爱国之志,充满字里行间,舍牛:取义的崇高站格跃然纸上。这里,为论述的方便,先将有关文字抄录并编号注明“死”字次序如下:呜呼!予Z及于死(1)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2);骂逆贼当死(3);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宜,屡当死(4);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白到死⑸;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6);真州逐Z城门外,儿彷徨死(7);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8);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9);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10);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11);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12);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13);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14);行城子河,出入乱尸小,舟与哨相后先,儿邂逅死(15);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16);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町死(17);至通州,几以不纳死(18);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19)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20)生,昼夜事也,死(21)而死(22)矣;而 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壯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凡“死”字共二十二处。这些“死”字,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既准确鲜明,乂形象牛动,可谓妙语纷呈,出神入化!A.从这段文字的结构来分析:“死”①为总述“死”的境地及危险性,具冇捉领下文“死”。②至“死”(19)共十八个“死”字的作用:这十八个“死”字句,以并列排比形式出现,每句均以分号隔开。“死”(20)至(22)三个“死”字归纳以上十八种“死”的可能性,表明作者对“死”的看法和态度,“死而死矣”,餵锵有力,掷地有声,充分显示其以“死”报国的宏伟决心和凛然止气。B.从“死”的词性划分:作名词的“死”有①、⑨、(12)、(19)、(20)、(21),共六个,或作主语,或作宾语;作动词的“死”有②、③、④、⑤、⑥、⑦、⑧、(10)、⑴)、(13)、(14)、(15)、(16)、(17)、(18)、(22),共十六个。C.从“死”的危险划分:有的来自敌方(元营),如②、③、④、⑥、⑧、(10)、(13)、(15)等,用以揭露元军的凶狠和残暴;有的来自内部(南宋),如⑦、⑨、(11)>(14)、(18)等,用以披露南宋的混乱和腐败;冇的來自环境的险恶,如(12)、(16)、(17)、(19)、等,用以透需社会的动荡和不安。D.从“死”的方式划分: 主动(自杀)的“死”仅有⑤、⑥、⑦三个,表明作者自己的赤胆忠心;被动(他杀)的“死”有其余十四个(即所有来口敌方和南宋的“死”的威胁),显示文天祥的高风亮节。⑵诵读练习。基本方式是齐诵、H由练习诵读、诵读的检查。以下是指导诵读的要点:%1可以分层练习,难背诵的地方(主要是上表中③④⑤三项,即由扬州经高邮至通州这一段经历)要反复进行练习。%1要提示学生,18个排比句中包含着叙事成分,作为前两段概括叙事的补充,但它们的基调是抒情,抒发了作者为国捐躯、万死不辞的情怀,读时要表现出这种基调來。%1为了有效地表现出这种基调,首先要突出各句中的重音,如“诋,,“骂,“,争,,“备不测,,“物色杯仿徨”等等;其次要注意停顿,每个分号处都应冇较长的停顿。%1要细心品味两上鸠呼”和三个“矣”所表现的语气是有区别的。第一•个“呜呼”表达了己将牛死置于度外的感情;第二个“呜呼”表达了山河破碎、国事难为的伤痛;第一个,,矣,,处于统领句末,有提示下文的作用,宜重读;第二“矣”处于前一层结句之末,冇总结上文的作用,宜轻读;第三个“矣”,处在文意转折(“而境界危恶")之前,宜急收。小结段意:以抒情为主,表明爱国、忧国心志。至此,要求学生当堂熟读、背诵木段,使他们受到作者高洁情操的强烈感染。为强化记忆,对先将课文结合北行路线、脱险行程图例来理解记忆,也可将课文化整为零分块识记,如前三个“当死”、三个“几......死”可为一块,后十二“……死”又可分为三块。先个人读,再分组读,后全班读。 以上第1一4H然段是全文的第一部分,第4白然段是全文抒发感慨、表达心志的髙潮,是询一部分的深化和后一部分的提引(第六课时)三、强化练习:.1、注咅并解释词语:间%1至京口,得间(音ji加义空隙)奔真州%1间(音ji加义间或与接近)以诗记所遭%1道芷阳间(音jiAn义走小路)行%1中间(音jiNn义介入,夹杂)力拉崩倒之声%1扁鹊见蔡ft!公,立有间(音jiNn义一会儿)%1乂间(音ji加义秘密地)令吴广至次所旁丛林中%1于乱石间(音ji気义中间)择其一二扣Z2、与“予Z及死者”的“者”用法不同的是:DA、北邀当国者相见B、无留北者C、使來者读之D、以上三项都不是。3、与“儿无所救死”的“所”用法不同的是:DA、莫知计所出B、夜则以兵围所寓舍C、间以诗记所遭D、为巡船所物色四、点击高考:续写句子,使整段文字衔接顺畅掀开中国历史的重重帷幕,一个个发人深省的事例浮出了岁月的烟尘,清晰地昭示着后人,假如当初商纣王能听从比干的良言,又何至于落得个国破人亡的下场?假如?话又说回來,如果当初秦孝公不听取商鞅之谏 而变法,又哪能称雄于六国?如杲?综上所论,不难看出°提示:吴王夫差……伍子胥蔡桓公扁鹊楚怀王屈原鲁庄公曹刿齐威王邹忌唐太宗魏征参考答案:1、(假如)当初塑怀王能听取屈原的意见,又何至落得个客气他乡的下场?2、(如果)当初鲁庄公不听取曹刿的建议,又哪能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3、是否能采纳正确的意见,是成败得失的关键。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第七课时:学习内容:课文第六、七、八三段。二、学习第六、八段(一)对照课文注释自学自读自译第六、八段。1、注意下列重点字词语句:⑴重点字词:A、予在患难中,風以诗记所遭。B、庐陵文天祥白凰其诗,固曰《指南录》。C、區|年夏五,改元景炎。⑵重点语句解析:将藏Z于家,使来者读Z,悲予志焉。我将把这诗稿收藏在家中,使后來的人读了它,为我的志向而悲叹。2、学生举疑问难。教师释疑解难。4、指名通译,教师点评。5、点评,总结:要求用课文原句凹答并解说。(1)提问:诗集的由來是怎样的? 明确:文天祥“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木不忍废,……”(在患难当中,有时用诗來记录所遭遇的事情,现在保存着那些稿本不忍心丢掉……)。(1)提问:结集的H的是什么?明确:冃的是“将藏Z于家,使來者读之,悲予志焉。”(打算把它藏在家里,使后世人阅读它,同情我的志向啊。文天祥的志向是什么?中兴复国。)(2)提问:为什么要以《指南录》命名?明确:取诗集中《扬子江》一诗“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旬意命名,表达了作者心指南宋、冒死南归的一片忠页爱国Z情。小结第二部分6、8段段意:第六段:说明诗篇的写作情况和结集的目的。笫八段:交代写作的吋间和诗集的命名。三、学习第七段1、对照课文注释自学自读自译第七段。注意下列重点字词语句:⑴重点字词:(幸、何为、倦、遗体、行、殆、责、无以、义、赖、修、雪、九丿由、所谓、向、委、愧炸、微、诚、正丘首)⑵重点语句解析:A、了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明确:(参考译文)我能死里逃生算是幸运了,可幸运地活下来耍干什么呢?B、生无以救国,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明确:人活着不能拯救国难,死后还要变成恶鬼去杀贼,这就是义C、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明确:唉!像我这样的人,将是无处不是可以死的地方了。D、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忤,然微以口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明确:以前,假使我丧身在荒野里,我虽然正人光明问心无愧,但也不能掩饰H己对国君、对父母的过错,国君和父母会怎么讲我呢? 2、学生举疑问难。教师释疑解难。3、指名通译,教师点评。4、点评,总结:第七段正面阐述白己的报国心愿。这段议论体现了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文天祥作为正直上人的代表所能体现的最高思想境界。这段议论是在前文叙事的基础上展开的,慷慨激昂,一气呵成。四、全文总结:1、全文的中心思想是:作者通过自身的艰险经历表达了以身许国的决心和奔走报国的意志,抒发了H己在九死一生的悄况下的爱国情怀。文天祥的英雄壮举与历史上一-切爱国志上一样,他们的报国行为是非常感人的。他们在强敌而前威武不丿出;,表现了髙度的民族气节,实在可歌可泣。文天祥北行Z举对敌方的实力估计是不足的,他企图以言辞说服敌人退兵是极不切实际的幻想。他的爱国思想的实质是对于南宋朝廷的忠心,具冇历史的局限性。2写作特点:.本文记叙,抒情,议论很完美地结合。表现在:%1在记叙的基础上抒情。例如第2段,写被驱北上时,指广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这里包含着克制内心无限痛苦的强烈感情。这是在记叙基础上的抒情,而抒情中又带有议论成分。%1在叙事的前后,用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句直接抒情。例如第4段关丁•"与死的问题,文中用大段抒情与描写相结合的文字表达心境。%1有时将感情融入叙事。如第3段,既写出了当时由中兴有望到无可投奔的处境,又反映出作者由兴奋而悲愤的急剧变化的感情。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