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南宋大臣,杰出的民族英雄、文学家、诗人。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遗有《文山先生全集》二十七卷。北京文天祥祠联:南宋状元宰相;西江孝子忠臣。海丰方饭亭联:热血腔中只有宋;孤忠岭外更无人。
(1)德祐(yòu)(2)缙绅(jìn)(3)纾祸(shū)(4)觇北(chān)(5)献谄(chǎn)(6)诟虏帅(gòu)(7)贵酋(qiú)(8)羁縻(jī)(mí)(9)二阃(kǔn)(10)渚洲(zhǔ)(11)自刭(jǐng)(12)殆例(dài)(13)巡徼(jiào)(14)檄文(xí)(15)毗陵(pí)(16)邂逅(xiè)(hòu)(17)余僇(lù)(18)愧怍(zuò)(19)号呼靡及(háo)(mǐ)
指南录后序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言,因为以前曾写过一篇序,所以这一篇称为“后序”。记叙了作者出使元营、逃归福建的过程和感慨。集名取其中《扬子江》一诗“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句意。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古代官职升迁除:授官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授予官职(一般为升职)例: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擢:提拔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辟:征召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迁:升迁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遭贬《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贬:降职贬连州刺史谪:被罚流放或贬职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但欲求死”与“隐忍以行”,这两种做法是否相互矛盾?明确:不矛盾。“求死”是因为“不得脱”,以死保全名节;“隐忍以行”,是因为有机会逃脱,还可以有所作为,图救国之策。
苏轼《留侯论》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苏轼《留侯论》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整理反馈(13)1、夜则以兵围所寓舍2、不复顾利害3、将以有为也4、以至于永嘉5、然而隐忍以行6、已而得舟7、约以连兵大举8、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一、(1----5)叙述出使元营及逃亡艰难,抒发九死一生的感慨。二、(6---8)说明结集目的,抒发报国心志。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
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作者通过自身的艰险经历表达以身许国的决心和奔走报国的心志,抒发了自己在九死一生情况下的爱国情怀。总结
文天祥作为一位历史上的爱国志士,他的报国行为是感人的,在强敌面前威武不屈,表现了高度的民族气节。品质的光芒
正气歌(节选)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这种浩然正气,在齐国化为太史家兄弟手中的竹简(齐国庄公与崔杼的妻子私通,崔杼一怒之下杀了国王。齐国的太史就在齐国的国史上写崔杼弑君,崔杼就杀了太史。太史的弟弟继承了太史的职位,继续在国史上写崔杼弑君,崔杼于是又杀了太史的弟弟。太史的另一个弟弟继承职位后,依然在国史上记载崔杼弑君。崔杼无奈自己弑君的事实无法掩盖,只得作罢),在晋国则化为董狐手中的笔(晋国灵公昏庸,想刺杀辅政大臣赵盾,赵盾逃到晋国边境,听说自己的亲戚赵穿已经将国君杀死。赵盾回朝后,发现太史董狐记载赵盾弑君。赵盾说是赵穿杀的,不关自己的事。董狐秉笔直言,“子为正卿,网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在秦朝化作张良的椎(张良是战国时赵国人,赵国灭亡后,张良一直伺机复仇。在秦始皇巡游过沙丘的时候,张良雇人扔大椎向秦始皇的车队砸去,砸毁了秦始皇的偏车),在汉朝则化为苏武手中的符节(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押,逼迫他投降。匈奴将他关押在北海之地,告诉他除非他投降,或者公羊生出小羊才放他出来。苏武始终不投降,直到汉元帝的时候才被汉朝使者救回)。
这种正气也化成严颜将军的头(严颜是东汉益州牧刘璋手下的巴郡太守,张飞攻陷巴郡,俘虏了严颜,逼迫严颜投降,严颜说,自古以来蜀地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张飞非常震惊,亲自为严颜解开绑缚的绳索),嵇绍侍中的血(嵇绍跟随晋惠帝作战,惠帝被打败了,所有官吏军士都逃散了,只有嵇绍以身挡住惠帝。箭矢像寸雨一般射过来,嵇绍因此殉难。满身鲜血飞溅到惠帝的衣服上。侍卫们想替惠帝换洗染了血的衣服,惠帝说:“这是嵇侍中的血,不可洗去!”)。
也化作睢阳守将张巡的口齿(安史之乱中,张巡以少量兵士退守睢阳两年,叛军发十万大军围城猛攻。为了拖住敌人的主力,张巡扼守睢阳直至弹尽粮绝,终于城破被俘。张巡被俘后怒骂叛军主将,叛军猛击他的嘴巴,张巡的牙齿都被击掉了,仍然大骂不止,终被杀害)。常山守将颜杲卿的舌头(颜杲卿本是安禄山的部下,安禄山叛乱后,颜杲卿不与其同流合污,招募士兵在河北抵抗叛军。颜杲卿死守常山,最后弹尽粮绝被俘。被俘后,颜杲卿痛骂叛军将领,被割掉舌头后,依然用含混的语音大骂,最终遇害)。
这鼓正气也化作管宁隐居辽东时所戴的帽子,他的操守比冰雪还要洁白(管宁在东汉末年隐居辽东,只作学问,不谈政治。后来辽东公孙恭自立为太守,管宁认为:“废嫡立庶,下有异心,乱所由起。”退还了公孙氏数十年来馈赠的一切礼物,全家飘洋过海,回到故乡。)。也化作诸葛亮写的出师表,连鬼神都为这种壮烈之气流泪(诸葛亮在刘备死后独力辅政,积攒粮食,准备北伐。北伐前夕,诸葛亮上表蜀汉后主,交代政务,此表就是《出师表》。表中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千古流传。)。
也化作祖狄渡江时的桨楫,慷慨之义能灭掉胡人(晋朝被胡人入侵,逃到江南。祖狄慷慨请命要求北伐,而朝廷只给了少量军资粮草。祖狄自行招募了少量兵士,就匆忙去和胡人作战。在渡江时,祖狄中流击楫,立誓收复中原)。或者化为段秀实手中的玉圭,击得叛贼头破血流(唐朝朱泚叛变,被立为秦王。段秀实拿起上朝议政用的玉圭击打朱泚,将其打得头破血流。朱泚大怒,将段秀实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