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后序》复习学案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回归课本,熟悉课文内容。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式等。3、归纳“以”的用法【文言知识积累】一.给下列字注音枢密使()缙绅()纾祸()觇()翌日()遽()羁縻()()诟()东西二阃()诋()自刭()檄文()巡徼()邂逅()()毗陵()愧怍()二.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四个通假字并解释。1.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2.几为巡徼所陵迫死3.层见错出4.主辱,臣死有余僇三.找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出古义。1.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古义2.以至于永嘉古义3.初至北营,抗词慷慨古义4.为巡船所物色古义5.几彷徨死古义四.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实词的意思。1.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2.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3.会使辙交驰4.北邀当国者相见5.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6.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7.北亦未敢遽轻8.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9.予羁縻不得还10.予自度不得脱11.数吕师孟叔侄为逆12.而不在使者之目13.然微以自文于君亲14.分当引决15.殆例送死16.以父母之遗体行殆五.找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⑴北虽貌敬⑵分当引决⑶草行露宿10
⑷日与北骑出没于长淮间⑸道海安,如皋⑹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⑺名曰《指南录》⑻则前诟虏帅失信⑼北亦未敢遽轻吾国六找出文中出现的下列句式1变式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宾语前置句2被动句【实词积累】[间]1.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2..扁鹊立有间3.出没于长淮间4.中间崩倒之声5.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6.安得广厦千万间7.间以诗记所遭8.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靡]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2.相如传目叱之,左右皆靡3.徒靡弹药,无益吾事4.形容词mǐ众人皆以奢靡为荣5.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如]1.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2.劳苦功高如此3.固不如也4.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5.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6.其如土石何[数]1.数吕师孟叔侄为逆10
2.此数者用兵三患也3.增数目项王4.蒙冲冲舰乃以千数5.今夫弈之为数[分]1.分当引决2.五谷不分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4.衣食所安,……必以分人5.自分已死久矣【文言虚词“以”】1间以诗记所遭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敢以烦执事2将以有为也以资政殿学士行能以足音辨人3至通州,几以不纳死洎牧以谗诛4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5隐忍以行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以至于永嘉樊哙侧其盾以撞戒奢以俭6古人……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7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8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9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10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重点语句翻译】1.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译:2.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译:3.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10
译:4.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译:5.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译:【迁移训练】解释下面小文段中“以”的用法及意义“秉烛夜游,良有以(1)也。”若以(2)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以(3)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以(4)书卷为伴,弃险以(5)远则不敢至之怯,慕“拥火以(6)入深穴”之勇,醉“木欣欣以(7)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畅游书海以(8)极夫天地之乐,如此,以(9)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以(10)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以(11)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吾虽以(12)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以(13)权贵交。以(14)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以(15)”之叹。【归纳“以”的用法】素材积累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渡扬子江文天祥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10
答案一.注音(shū)(jìn)(shēn)(shū)(chān)(yì)(jù)(jī)(mí)(gòu)(kǔn)(dǐ)(jǐng)(xí)(jiào(xiè)(hòu)(pí)(zuò)二。1缙通搢,释义:插。2.陵通凌,释义:欺侮。3.见通现。4.僇通戮,释义:罪。三.古今异义词。1.(古义:没有依托;今义:单调,没有价值)2.(古义:到达;今义:表示退一步的副词3.(古义:意气激昂;今义:大方)4.(古义:访求、盘查;今义: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5.(古义:走投无路;今义:犹豫不定,不知往哪里去好)6.(古义:留给的身体;今义:人死后的身躯,尸体)课堂探究案1授官。除去旧职,授予新职。2聚集3.适逢4.主持5解除6.估计7.意气激昂8.立刻9.挑拨,陷害10软禁,扣押11揣度,估量12列举罪状13列,名单14本当,理当15.殆,接近于。例,类于,等于16思念,同情17危险18微,无,没有。文,文饰。找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⑴北虽貌敬(名词作状语,表面上)⑵名词作状语,按道理)⑶(名词作状语,在草丛,在露水中)⑷日(名词作状语,每天)⑸(名词作动词,取道)⑹(名词作动词,为…作序)⑺(名词作动词,命名)(名词作动词,上前)⑼(形容词作动词,轻视)④一词多义[间]A.名词 1.(缝隙《庖丁解牛》)2.(一会儿《扁鹊见蔡桓公》)间jiān(之间)B.动词jiàn1.(夹杂《口技》)2(参与《曹刿论战》)C.量词jiān(《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副词jiàn(间或,有时)(悄悄地,秘密地《陈涉世家》)[靡]A.动词mǐ(倒下《曹刿论战》)后退《廉颇蔺相如列传》)B(浪费《冯婉贞》)C.(奢侈《训俭示康》)D.(无,不。靡及:达不到)[如]A.动词1(往……去,到……去)(像《鸿门宴》)2(比得上《鸿门宴》)3(唯恐,就怕《鸿门宴》)B.介词(按照《狱中杂记》)“如……何?”固定句式,“把……怎么样”《愚公移山》)数①音Bshǔ义D列举罪状)②(音Ashù义F几)③(音Cshuò义C屡次)④(音Bshǔ义B计算)⑤(音Ashù义E技术),小数也2.分①(音Bfèn义D名分)②(音Afēn义A区分)③(音Afēn义C长度单位)④(音Afēn义B分给)⑤(音Bfèn义E料想)以:1.而,表修饰2.用3.凭借4.而,表承接5.:因为6.:来,表目的的连词7.:把为:1.(介词,被)2.(编成)3.(应该是).辨析下列特殊句式。1.(被动句)2.(被动句)3.(被动句)4.(被动句)5(省略句。“避哨”后省略介词“于”)6.(省略句。“出入”后省略介词“于”)7.省略句。“将以”后省略宾语“之”)8.(介宾短语“以连兵大举”后置)9.(介宾短语“于长淮间”后置)以课外10
(1)名词,原因。(2)动词,认为。(3)介词,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依据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凭借。(4)介词,把。(5)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6)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关系。(7)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8)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9)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10)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11)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12)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13)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跟”、“和”。(14)助词,与“上”组合,表界限或范围。(15)动词,可译为“用”。 文言虚词归纳训练文言虚词归纳训练根据提供的句例,整理归纳其意义和用法一、用作介词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途径等,可译为“用”、“拿”、“凭借”、“根据”、“按照”、“凭……身份”等。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用②使主人出无马,汝将何以.视天地?(《段太尉逸事状》)凭,拿③斧斤以.时入山林,树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于国也》)按照④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段太尉逸事状》)凭……身份2.介绍动词涉及的宾语,或把宾语提前,表示处置的意思,可译为“把”、“将”。①(项伯)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把②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段太尉逸事状》)将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陈情表》)因②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游褒禅山记》)因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处所,可译为“在”、“从”。①武以.始元春至京师。(《苏武传》)在②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从二、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和”、“而且”、“并且”等,或省去不译。①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梦游天姥吟留别》)表并列,不译。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表并列或递进,“而且”,或不译。2.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不译。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见愈难。(《游褒禅山记》)不译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不译3.表示目的或结果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来.表示目的或结果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来”、“用来”、“以致”等,或不译。①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用来②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①古人……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而”,或省去不译。①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原毁》)不译②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不译三、用作助词,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②从此以.东,梁地十余城皆恐。(《项羽本纪》解决学案三.通假字⑴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具”通“俱”,副词 全 都⑵层见错出 “见”通“现”,动词 出现四.古今异义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古义:无依无靠; 今义:单调,没有意义 表示没什么可做10
⑵以至于永嘉古义:到达了; 今义:表示退一步的副词 表语意上的转折⑶初至北营,抗辞慷慨古义:意气激昂 今义:大方⑷为巡船所物色古义:搜寻 今义:寻找需要的人才或者东西⑸几彷徨死古义:走投无路 今义:犹豫不定,不知道往哪里好五.词类活用⑴北虽貌敬(名词作状语,表面上)⑵分当引决(名词作状语,按道理)⑶草行露宿(名词作状语,在草丛,在露水中)⑷日与北骑出没于长淮间(名词作状语,每天)⑸道海安,如皋(名词作动词,取道)⑹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词作动词,为…作序)⑺名曰《指南录》(名词作动词,命名)⑻则前诟虏帅失信(名词作动词,上前)⑼北亦未敢遽轻吾国(形容词作动词,轻视)间①得间奔真州(机会)②间以诗记所遭(有时候)③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中)④中间崩倒之声(夹杂)⑤扁鹊立有间(一会)如①如扬州(去,到)②劳苦功高如此(像)③固不如也(比得上)④杀人如不能举(恐怕)以10
①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介词,用)② 以资政殿学士行(介词,凭)③ 将以有为也(介词,凭借)④ 然而隐忍以行(连词,表示承接,)⑤ 挟匕首以备不测(连词,表示目的,来,用来)⑥ 几以捕系死(连词,因为)八.重点语句翻译①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不幸的是,吕师孟早就同我结怨,贾余庆又紧跟着媚敌献计,于是我被拘留不能回国,国事就不可收拾了。②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我按理应当自杀,然而仍然含恨忍辱地前去。正如古人所说:“将要有所作为啊!”③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唉!我到达死亡的境地不知有多少次了!④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死和生,不过是昼夜之间的事罢了,死就死了,可是像我这样境界险恶,坏事层叠交错涌现,实在不是人世间所能忍受的。⑤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唉!我能死里逃生算是幸运了,可幸运地活下来要干什么呢?十二、以(一)介词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二)连词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三)助词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10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四)动词1.以为,认为。2.用,任用。(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六)通假1.通“已”,已经。2.通“已”,止。其他搭配“以为”,认为“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以”的常用用法归纳:(一)介词1.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凭借的条件。可译为“用”“凭借”。①以刀劈狼首 (《狼》)②何以战 (《曹刿论战》)2.介绍行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把”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伤仲永》)②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出师表》)3.介绍行为动作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①夫不能以游堕事。 (《满井游记》)4.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根据。可译为“根据”。①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5.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时间。可译为“从”。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隆中对》)(二)连词。用法相当于“而”。①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狼》)②计日以还 (《送东阳马生序》)(三)动词1.以为,认为。①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四)通假1.通“已”,已经。①固以怪之矣。(四)固定搭配10
【以为】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①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公输》)【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①无以致书以观 (《送东阳马生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