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后序南宋文天祥
作品简介《指南录》是文天祥抗元斗争时期自编的第一部诗集,共收诗106题180首,除最后几首外,都作于1276.1.20~4.8这段时间。文天祥自“奉使被拘”以后所作多与时事密切结合,直抒胸臆,不屑于字句声调之工,表现出坚贞的民族气节和昂扬的斗争意志,慷慨悲壮,感人至深,作品以诗为主,词较少。因为本文另有一篇“自序”,所以本文题称“后序”。诗集题名“指南录”,出自集中诗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诗集抒写了作者出使北营挽救国难,被俘斗争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怀。他的后两部诗集为《指南后录》、《吟啸集》,另有“集杜诗”1卷200首,全部编入《文山先生全集》。
诗歌名篇《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时代背景德佑元年(1275),元军进逼愈急,恭帝下诏天下“勤王”(起兵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在赣(江西)起兵,附近的一些豪杰都响应他,有万人之众8月文天祥领兵至临安,除知(被任命担任)平江府(现江苏省苏州市一带)。10月文入平江,这时元兵已攻陷常州,朝廷召文天祥保卫京师。德佑元年年底,文与主战将领“张世杰”曾积极主张:一面命令两淮军队攻击元军侧背,一面集合各路勤王大军在临安和元军决战,同时布置闽(福建)、粤(两广)后方作退守的打算,结果遭到右丞相“陈宜中”的拒绝。德佑二年(1276)正月,命文知临安府,元军攻下距临安30里的皋亭山,文请战,又遭陈拒绝,终于陷入“战、守、迁皆不及施”的境地。而陈不仅拒绝抵抗,还派人去元营卑词求和,等到元将“伯颜”约陈相见议投降之事时,他又逃往温州了。不久,宋帝向元朝投降。元使来时,南宋朝廷上下震动,有人建议由文赴元营应付,文为纾国难出使元营,其到元营议和,被拘而得脱,这就是本文所叙之事。
理清文章的脉络,并请设计板书。
北兵已迫,皆不及施出使莫知计出,不得爱身求救国策叙欲口舌动,更欲觇北抗辞慷慨,诟敌数叛民族气节一.艰险遭遇被扣呼应分当引决,北驱隐忍将以有为表现得间出奔,图议中兴脱逃报国义举事亡命天涯,誓死南归及于死者,不知其几抒二.爱国情怀历险赤胆忠心危恶错出,非人所堪情来历:间以诗记所遭说三.记录成诗目的:使来者悲予志激励后者定名:《指南录》后序明诗集的背景诗集的形成
精读文章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是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对比的?其作用又是什么?
对比反衬。一是元朝和南宋王朝的对比:“北兵已迫修门外”(一个“迫”字极写元军攻势凌厉,兵临城下,非欲消灭而后止。),而南宋王朝“战、守、迁皆不及施”,形势岌岌可危。(“不及”一词充分暴露了南宋王朝腐败无能、颟顸(糊涂而马虎)误事。)
一是写在这关系国家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满朝文武大臣同文天祥迥然不同的表现的对比:满朝文武“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一副惊慌失措的丑态);而且“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暴露了贪生怕死、委责于人的卑劣灵魂)。文天祥则欣然领命,在“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思想的指导下,一心考虑救国之策。他估计“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或许谈判中可以说服对方,为朝廷争得喘息机会;退一步说,万一谈判不成,借机“觇北”,了解敌情,以便寻求救国之策。通过对比,反衬出文天祥以国事为重的坚毅品格和舍身救国的爱国思想。
在出使北营的对敌斗争中,文天祥的爱国思想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一出使北营,面对敌酋,抗辞慷慨,据理斗争。(坚决不定城下之盟,大义凛然。)二被拘北营,诟骂虏帅,数叛贼罪。(“诟、数”两字宣泄了他的激愤之情,表达了他无所畏惧的气概。)三分当引决,而又隐忍北行,既下决心以死报国,又以将以有为作权变之计。(可见其忍辱负重,爱国情怀深沉感人。
为了实现“将以有为”的目的,文天祥采取了哪些行动?一得间奔真州。二逃脱后,积极寻求兴国之机,“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两阃,约连兵,图中兴”。(“即”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救国的急切心情和忘我之情。)三由于伯颜行反间计,致使维扬帅下逐客令,文天祥只得隐姓埋名,草行露宿,亡命天涯,历经千难万险,誓死南归。
第三自然段中,哪些词句最能表现作者当时的遭遇与心情?分析其表达效果。作者使用了何种句式,其作用是什么?此段记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品质?
“奔、变、诡、出没、避、出、渡、入、展转”等动词表达了历险的过程;“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四句表现了他当时困苦悲愤的复杂心情。用整散结合的短句,造成急促的气势。体现了他坚强不屈、百折不回、忠贞不渝的爱国之情。
鉴赏文章第二部分。
作者写了哪些方面的危恶境界?诋大酋,骂逆贼,争曲直,自刎死,鱼腹死,彷徨死,遇哨兵,进退难,贼手死,陵迫死,陷绝境,无法逃,捕系死,邂逅死,无辜死,遇寇死,不纳死,涉鲸波。
本段连用了多少个“死”字?其含义是什么?这些死亡威胁主要来自哪些方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质?本段运用了哪些修辞,句式上有何特点,表情达意的效果是什么?
连用18个“死”字。每一个“死”字都包孕着一个事实,展示出一种死亡威胁的危恶境界。这些死亡威胁或来自敌方和叛贼,或来自恶劣的客观环境,更有来自变幻莫测的人事。表现了文天祥坚强不屈的斗志、视死如归的精神和炽烈的爱国深情。由18个“死”字组成的排比、反复句,结构错落有致、变化多端,语句短促、节奏急迫,增强了死亡威胁的情势,充分抒发了由此产生的曲折起伏的痛苦惊恐、悲愤交织的感情。
本段与全文的关系本段历数了自己所遭受的种种死亡威胁,它既是第一部分内容的集合、浓缩和补充,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再次得以淋漓展现,又为下文“以诗明志”埋下伏笔。
本段中两次用到“呜呼”一词,起何作用?开头“呜呼”一词单独成句,强烈慨叹“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的惨痛遭遇,意味着文章从记叙到抒情的过渡。抒写18个“死”字之后,再用“呜呼”一词呼应开头,既是回顾整个悲苦历程后的慨叹,又饱含着极度的愤慨和沉痛之情。
本段末句3个“痛”字的含义是什么?这3个“痛”字把忧国伤时的悲愤感情推向高潮。这里不仅包含了个人遭遇的痛苦,还包含着山河破碎、国家危亡、救国艰难的悲痛之意。
品味文章的第三部分。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两句在文中的作用?承上小结,交代诗稿的由来。
文天祥为何“不忍废”底稿,“道中手抄录”,并“将藏之于家”?(他并不是出于敝帚自珍或顾影自怜,而是)因为这些诗篇记载了自己为国纾祸、冒死斗争的险恶遭遇和悲痛心境,是同他一起出生入死、劫后余生的忠实“伴侣”;其更深层的用意则是“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即希望这些诗篇能激励后继者,成为与文天祥志同道合的仁人志士。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