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老王》ppt课件(38页)
杨绛,钱钟书夫人,原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长篇小说《洗澡》。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
她是一个慈祥、善良而又有很高文学造诣的老人。
请你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走进老王的心灵。走近老王
速读课文思考问题1、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两个方面)(1-4段)说明老王是一个的人;(5-22段)说明老王是一个的人。2、别人是怎样对待老王的?3、你认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你怎样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很苦善良
研讨探究1、研讨老王之“苦”
职业——生活——身体——居住——凄凉艰难的老王老王仅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单干勉强谋生,生理的缺陷对他偷蹬三轮车谋生无疑是雪上加霜,困难重重,老王收入低,居住条件差,老王的生活“苦”。苦靠一辆破旧三轮维持生活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眼睛残疾,生意受影响。荒僻的小胡同,塌败的小屋
(2)课文第3自然段写老王的生理残疾,还介绍了人们对老王的态度。别人如何对待老王?1、不愿坐他的车;2、叫他“老光棍”;3、恶意的揣测他眼睛瞎掉的原因。
身体之苦:弯腰曲背,瞎眼残年。生活之苦:塌败小屋,三轮为生。精神之苦:孤独无亲,备受轻视。
研讨探究2、研讨老王之“善”
(1)朗读读课文5---22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①作者记叙了与老王交往中的哪几件事?这几件事说明老王品质如何?②老王所做的哪一件事最令你感动?为什么?
精读课文,填下表事件老王的品质送冰块,车费减半老实厚道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重感情,讲仁义临死前送来香油、鸡蛋知恩必报
他需要钱,但做生意从不多收一分钱。愿意尽义务,非常讲感情,讲仁义,有良心,关心人,老实厚道,善良纯朴,知恩必报。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受人好处,总也不忘,临死前送来香油、鸡蛋感谢我善良淳朴的老王善
②老王所做的哪一件事最令你感动?为什么?受人好处,总也不忘,临死前送来香油、鸡蛋这件事最令我感动。因为老王知恩图报,临死也要去谢谢好心人,最能体现老王心地善良,最能令人感动。
(8)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敲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爬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分析8——22节:老王送香油和鸡蛋。
突出老王病情很严重,已经病入膏肓了,也表达了作者对老王的同情和内心的悲酸。这一段文字是对老王的外貌描写,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分析8——22节:老王送香油鸡蛋。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我为什么强笑着说?老王病成这样还给我送鸡蛋,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同时也为老王的身体担忧。
思考:作者对老王的友好表现在哪里?体现出作者怎样的品质?1、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车;2、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3、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4、关心老王的生计:三轮车改装后,生意不好做,关切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5、她的女儿也如她一样善良,送老王大瓶鱼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症。善关爱(人道主义精神)极富爱心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为什么作者觉得愧怍?假如你是作者,老王在生命最后的日子给你送来香油和鸡蛋时,你哪些地方会比杨绛做得更好?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觉得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所以感到“愧怍”。找出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的句子老王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身子僵直,样子非常怕人,作者心里只有同情和悲酸。老王死了好几年了,作者每每想起来还感觉有愧于这个不幸者,总觉得在他生前,对他关爱不够。(语文教学参考书)
赠言读一读记一记心存善良仁厚之意;胸怀平等博爱之念。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特蕾莎(MotherTeresa)[1910-1997][南斯拉夫/印度]
献给老王哦,老王茕茕孑立的身影还有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演绎着你的不幸的故事书写着你的孤独的忧伤哦,老王你倒下的是病体挺起的是脊梁身子纵然伛偻眼神纵然迷惘优质而廉价的冰块却影射出你那腔待人的热心肠哦,老王岁月侵蚀你的肌骨病魔纠缠着你的心脏就是全身直僵也要把香油和鸡蛋带着身体的最后一点余温把感恩送进他人的心房
我们周围的“老王”
角落里的哭泣
哭泣的老人这个在街上卖红薯老人的三轮车链条被城管人员剪断,前轮钢丝被城管踩断。城管干完就走了,老人靠着墙哭泣。好心的路人纷纷向老人施出援手,大家帮他把钱收到怀里。中国人是很好面子的,这个老人也有面子。他现在不要面子了,老泪纵横,必是伤心到了极致。
向往?茫然?……王致中,17岁,在贵州以背煤为生。一筐煤40公斤,从煤坑向上爬100米,然后再走1000米山路,挣1元人民币。
《生活的旋律》我们的生活被太多假象所蒙骗,以至于缺少了真爱与关怀,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街边的乞讨,都是有组织的集团操纵,为此人们忽略了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群。
或许这个也需要我们思考些什么。
相依为命
午餐时刻
你认为应如何对待自己周围的“老王”?从许多人对不幸者弱者的冷漠,你认为现代人缺失的是什么?关注“老王”
假如我是一团火,就要给别人送去温暖。假如我是一朵花,就要给别人送去芬芳。假如我是___,就要_______。请大家以上面的形式,把你的心愿表达出来。练一练:
请记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艺术学概论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管理方向)主讲教师:四川美术学院傅舟(副教授)(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上编艺术总论第一节艺术的本质一、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上编艺术总论影响最大的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或“再现说”。
上编艺术总论—————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1、“客观精神说”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德国黑格尔对艺术本质的认识同样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之上。
刘勰认为,文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的本源。朱熹认为,“文”只不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犹车之载物”罢了。显然,这种“文以载道”说同样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某种客观精神。上编艺术总论
2、“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上编艺术总论
我国南北朝时期,是文字日益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抒情言志的特点得到重视。文艺批评家把“情”、“志”归结为作家、艺术家个人的心灵和欲望的表现,根本否定文艺与社会现实的联系。上编艺术总论
我国宋代严羽的“妙悟”说和明代袁宏通的“性灵”说同样也是把主观精神的表现和抒发当做文学艺术本质特征。上编艺术总论
3、“模仿说”或“再现说”——西方文艺思想史上,从古希腊以来,“模仿说”一直是很有影响的一种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使得艺术甚至比它所“模仿”的现实世界更加真实。上编艺术总论
上编艺术总论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中外艺术史上还有“形象说”、“情感说”、“表现说”、“形式说”等多种颇有影响的看法。
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它的成果构成了人类光辉灿烂的艺术文化宝库。上编艺术总论
三、“艺术生产”理论对艺术学研究的启示1、“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1)首先,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本身是经历了一个漫长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的。上编艺术总论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艺术生产才逐渐独立出来,这些劳动产品也逐渐从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变为满足人的精神需要。艺术的起源以劳动为前提,以巫术为中介,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劳动。上编艺术总论
(2)艺术生产的突出特点,是把创作主体(作家、艺术家)强烈的主观因素渗透到整个艺术创作过程,并融合到艺术作品之中。上编艺术总论
2、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上编艺术总论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的发展离不开一定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但两者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3、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上编艺术总论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
艺术鉴赏则可以被看着是艺术的消费阶段,它是欣赏主体(读者、观众、听众)和欣赏客体(艺术品)之间相互作用并得到艺术享受的过程。同时,艺术欣赏反过来又成为刺激艺术生产的动力,推动着艺术生产的发展。上编艺术总论
第二节艺术的基本特征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一)形象性上编艺术总论
(二)主体性1、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特点;艺术创作又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作家、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对艺术创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创作主体,艺术作品就无法产生。上编艺术总论
上编艺术总论艺术创作更具有独创性的特点,每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凝聚着艺术家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带有艺术家个人的主观色彩与艺术追求,体现出艺术家鲜明的创作风格和艺术个性,具有强烈的创造性与创新性特色。
2、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上编艺术总论艺术作品作为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必然打上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的鲜明烙印。
上编艺术总论3、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说明了这个道理。总而言之,艺术鉴赏的本质就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
(三)审美性1、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2、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上编艺术总论
正是这两点,使艺术品和其他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具体表现在:上编艺术总论第一,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上编艺术总论第二,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美要以真和善为前提,并通过审美性体现出艺术中这种真、善、美的统一。
上编艺术总论艺术中的“真”,是要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通过提炼和加工,使生活真实升华为艺术真实,也就是化“真”为“美”,通过艺术形象体现出来。
上编艺术总论艺术中的“善”,也并不是道德说教,是使艺术家的人生态度和道德评价渗透到艺术作品之中,也就是化“善”为“美”,体现为生动感人,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上编艺术总论第三,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艺术家们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寻找美的形式,从内容出发去选择最恰当的形式以加强美的艺术表现力,从而使得艺术的形式美日益丰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