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11~20各数的组成教学内容教材63~64页通过动手摆小棒和用计数器表示数的过程中,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教学提示学生已经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并对11到20以内数的组成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嘴描述,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动手摆小棒、用计数器表示数的过程中,经历认识“10个一是一十”的过程。过程与方法:知道11各数的组成,能说出个位、十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摆小棒的活动中,体验把10个一看成十的意义,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重点、难点重点:知道11到20各数的组成,能说出个位和十位上数字表示的意思。难点:经历“10个一是十”的过程,体验把10个一看成十的意义。教学准备教具准备:主题图、课件、小棒、计数器。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11~20各数,谁能从11数到20?谁又能倒着数?(给学生充分时间按要求数数:可以齐数,还可以指名数)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和11到20各数有关的新知识。(板书:11~20各数的组成)设计意图:教师用亲切和蔼的语调吸引学生的注意,采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课堂情境中来。二、探求新知。(一)摆小棒。师:可爱的蓝灵鼠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看看它给我们带来什么问题?(出示课件)蓝灵鼠随着音乐跳起来,说:数出13根小棒,摆在桌子上。(学生动手按自己的想法摆小棒,摆完的同学同桌互相数一数,看是不是13根)(请两位学生到投影仪上演示摆的过程,教师及时进行评价,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摆法)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吸引他们的注意,通过动手操作实现自主探究。在小组和集体交流中接受不同思维方式的撞击,体会摆法的多样性,理解10个一是一十的合理性。师: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怎样做能够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13根,不用数,一看就明白。自己试着做一做。(观看同学的摆法后,受到启发。在教师的鼓励下更加自信)(给学生充分时间摆小棒,对于没有思路的同学及时进行示范指导,最后组织学生集体交流做法)生1:把10根小棒放在一堆。生2:把10根小棒捆起来。生3:用橡皮筋把10根小棒捆起来。再摆出3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3根小棒。师(拿起学生捆成的一捆小棒):这一捆小棒是多少根?是几个一?生:这一捆小棒是10根小棒,是10个一。(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10个一)师:这一捆是几个十?生:这一捆是一个十。(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1个十)师:你们能动手把小棒10根10根地捆成1捆吗?(给学生充分时间动手把小棒10根10根地捆成1捆,捆完并举起给同学们观看)师:10个一根小棒捆成了一捆,就变成了一个十根,我们就说“10个一是一十”。下面我们一起玩一起游戏:我说你摆。看谁动作又轻又快。先摆一捆,再摆上一根,这是多少根小棒?用数字几来表示?是几个十几个一?(给学生充分时间动手摆小棒,对于做法不规范的学生及时进行指导。学生摆好小棒后展示给同桌看)生1:一捆小棒再加一根小棒是11根小棒。生2:11根小棒用数字11来表示,是1个十和1个一。师:你知道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多少吗?生: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师:你还能摆出一个十和几个一?用哪个数来表示?(小组内学生一边摆一边交流。)(给学生充分动手摆小棒时间,对于摆法不规范的学生及时进行指导)(汇报小组活动情况,请组内个别学生到投影仪上一边摆一边说)(投影出示两捆小棒图)师:这是几个十?用几表示?为什么?这个数字是由几个十或几个一组成的?生1:这是2个十,是20.生2:1捆小棒是1个十,2捆小棒就是2个十,是20个一,用数字20来表示。
生3:20是由2个十组成,也可以说20是由20个一组成的。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摆小棒,广泛交流,认识数的组成,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二)用计数器表示数。师:瞧!蓝灵鼠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课件出示计算器)生:蓝灵鼠带来的是计算器。师:计算器是用来表示数的工具,(出示教材用计算器表示14的情景图),观察这个计算器,你发现了什么?生1:计算器上下面空白位置分别写着十位和个位。生2:十位上有1颗橘色珠子,个位上有4颗蓝色珠子。师:你们观察真仔细,描述的也很全面,你们真了不起!这个计算器上右边第一档写着个位,第二挡写着十位。个位上1颗珠子表示1个一,有4颗珠子表示4个一,十位上1颗珠子表示1个十。你知道计算器上表示的数是几吗?为什么?生:计算器表示的数是14.计算器十位上1颗珠子表示1个十,个位上4颗珠子表示4个一,1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14.师:你能快速在计算器上拨出数字16吗?个位和十位上分别有几颗珠子?生:十位上拨出1颗珠子表示1个十,十位上拨出6颗珠子表示6个一。这时计算器上的数是16.师:请你快速在计算器上拨出你喜欢的数字,并在小组内让同伴说一说你拨出的数字是几?(给学生充分拨计算器的时间,对于用数表示计算器上数描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摆小棒表示十几的数的基础上,明白1捆小棒可以用计算器十位上的1个珠子表示。拨计算器上珠子表示数的实践活动,既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11~20各数的组成,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三、巩固知新。1.试一试(教材第64页)。(1)出示示意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从示意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2)引导学生得出:左边1捆小棒是1个十;右边计算器十位上1颗珠子表示1个十。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十几。(3)同学之间交流填写结果,并指名读出自己的答案。2.练一练,第3题。(1)第1幅图,学生观察示意图,根据11到20各数的组成,可以直观得出结论。
(2)第2幅图学生独立完成,并分析原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计算器或用小棒先表示出数字14,验证学生的答案。)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实际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讨论,全班交流,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四、达标反馈。1、填空。()个十和()()个十和()个一,是()。个一,是()。2、填空。答案:1.1个十和4个一,是14.1个十和7个一,是17.
五、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1~20各数的组成。谁能说说你学到了什么?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1.1捆小棒可以表示成1个十,计算器上1颗珠子表示1个十。2.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十几,2个十是20。六、布置作业1、填空。2、(1)1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2)12里面有()个十和()个一。(3)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9,这个数是()。(4)13的“3”在()位上,表示()个();“1”在()位上,表示()个()。3、画出计算器上的珠子。
答案:1.15(读作:十五)20(读作:二十)16(读作:十六)11(读作:十一)2.(1)18(2)12(3)19(4)个3个一十1个十板书设计11~20各数的组成10个一是1个十。教学反思在实际生活中,数的组成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而且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数的组成的经验,一般他们都会进行直接判断。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了一个个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以活动激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最后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的内涵,领悟了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激活学习热情,学生全员参加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感知所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资料包一、教学精彩片段。(一)师:数一数下面的小棒有多少根?(出示下图)你能快速数出来吗?用哪个数字表示?(板书:11~20各数的组成)(二)师:我们一起玩一个游戏活动:摘苹果,排顺序。(课件出示苹果树,每个苹果卡片背面分别写有11~20各数)游戏规则:每人摘下一个苹果,读出苹果背面上的数字,并说出数字的组成。其余同学用手势判断对错。生1:十三,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生2:二十,是由2个十组成的。
......设计意图:游戏对学生的吸引力是无穷的。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变枯燥的数学学习为有趣的游戏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习兴趣。二、教学资源11~20各数的组成1.1捆小棒是1个十,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十几。2.计算器上右边第一档是十位,第二档是个位。十位上1颗珠子表示1个十,个位上1颗珠子表示1个一,几颗珠子表示几个一。 三、资料链接。(一)家由什么组成?〔家〕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mián),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本义:屋内,住所)嫁是女子去男子家,女子无家,以男之家为家。故有“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的古语。女子结婚就是归家,《诗经》所谓“之子于归”,即指此。所以家、嫁音近义同。为什么古代社会婚姻由武力抢夺,演变而为和平出嫁。原有它的历史过程以及受经济关系的影响。据美国社会学家摩尔根著《古代社会》一书说,人类婚姻初为群婚制,次为伙伴婚制,再次为对偶婚制,即一夫一妻制。群婚制是男到女方去住,中国先秦时代传说中的舜到娥皇女英家去住,就是具体例子。伙伴制是兄弟共妻或姐妹共夫,《诗经》有诸父诸母之咏,就其表征。此时期,经济关系表现为家族财产权一般全归女子所有,或者男女各有。到对偶婚制产生时,女子已不再拥有财产权,它全归男子。因家从宀豭省声,即家下的豕。豕为私有财产开始之一,它又为古代社会家畜的代表。当时打猎,是男人;饲养家畜,也是男人;拥有猎物和家畜,自然也是男人。家畜在氏族社会末期,是财产的主要内容。女子无财产经济权,自然无家,以男子的家为家,所以出嫁即归家,家嫁音近义同,源于此因。(二)李白的故事 李白小时在四川象耳山读书,很不用功,并想中途废学。有一天,他在山下小溪旁遇见一位白发老婆婆在那里磨铁杵。李白问干什么,老婆婆回答说:“把铁杵磨成针。”李白不相信,嗤一声笑了,对她说:“铁杵岂能磨成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老婆婆向他讲了这个道理。李白顿时领梧。从此,他便发奋用功,终於懂得了“功到自然成”的道理。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8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