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鲁迅
一、教材分析《拿来主义》是省编职高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是鲁迅先生关于如何继承文化遗产方面写的一篇杂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理性认识,学习本课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辩证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学习议论文的多种论证方法。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及文章写作背景,掌握生字词。能力目标:体会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并掌握因果论证的写作手法。情感目标:领会“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危害。3、教学重难点1、本文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法提问法讨论法阅读理解法三、学法课前预习课堂讨论练习法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检查预习情况,指名回答鲁迅生平及作品2、背景介绍
鲁迅简介鲁迅(1881-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1898年离家到南京学习,1902年留学日本,1909年回国,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
鲁迅主要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南腔北调集》《花边文学》《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
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政府奉行卖国主义政策,实行反革命文化“围剿”,主张“全盘西化”。在左翼文艺队伍中,一些人反对继承旧文化,反对吸收外国文化,造成思想混乱。鲁迅先生就写下了这篇杂文,批驳了错误思潮,提倡“拿来主义”。背景介绍
(二)分析课文1、自由朗读、初步感知、疏通字词。2、组内合作、理清思路、划分层次。3、细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分析讨论,突破重难点。4、提炼总结。
shànɡxǔjǐkēɡēnɡzhìɡuānmiǎnlìnsèsuǐpìcànbiécè
古董懵懂博士搏斗胳膊催促摧毁璀璨自诩栩栩如生挖掘崛起倔强磕头溘然长逝脍炙人口针灸孱头潺潺发昏浑厚插科打诨
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①古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传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礼尚往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大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自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佳节大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古代留下来的器物,可供了解古代文化参考;b.比喻过时的东西或顽固守旧的人。基督教宣讲教义;旧时指传授古代圣贤的学说。文中指宣扬演艺。礼节上重在有来有往。尚:崇尚,重视。大方,气量宽宏,能容人。自夸。佳节:美好而欢乐的节日。大典:隆重的典礼(多指国家举行的)。
(二)划分层次全文共10个自然段,根据作者的论证思路,把文章分为4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1~2自然段),提出问题,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原因。第二部分(3~7自然段)分析问题,否定“送去主义”进一步证明了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性。第三部分(8~9自然段),解决问题,阐明实行“拿来主义”的方法。第四部分(10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1、什么是“闭关主义”?它的实质和产生的后果是什么?答案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排外→误国(三)质疑问难
2.什么是送去主义?文章列举了哪些“学艺上”送去的事实?答案①“送去主义”是由从前的“闭关主义”发展而来的,表面上看是“发扬国光”,实质是媚外求荣、欺世惑众的一种表现,是“卖国主义”。②“学艺上”送去的事实有:送古董,送古画、新画,送梅兰芳。
3、一味地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答案作者以尼采自诩“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作类比,“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为了显示其“丰富”、“大度”,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几百年之后呢?”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磕头”、“讨”和“残羹冷炙”、“奖赏”等词语,形象、深刻地写出了“送”的结果是亡国灭种、危及子孙。议一议
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总之,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总之,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品一品
答案“不知后事如何”,即有去无回,这是媚外的可耻行径;“捧”何其郑重、恭敬、媚态可掬,几张画“一路的挂”,何其卖力,何其寒碜可笑,“发扬国光”是反语,讽刺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用这种方式来显示一点进步,多么可怜,暗示“学艺上”的东西已经相当贫乏。作者讽刺批判的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媚外卖国的反动当局及其御用文人,字里行间充满着憎恶和鄙视。
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拿来主义排外媚外误国卖国因为所以只能实行拿来主义。因果论证小结(板书)
作业预习课文后半部分,思考“拿来主义”的实质和内涵是什么?
谢谢大家